成人教育:“一波五折”的历程及启示
时间:2015-12-20 16:30:33 所属分类:教育理论 浏览量: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20余年来,我国成人教育得到空前发展,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其发展历程却几经波折。迈入新世纪之后,回顾我国成人教育发展的历程,总结其经验教训,将为成教自身的健康发展,为完成党的“十六大”赋予成教的时代使命,提供许多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20余年来,我国成人教育得到空前发展,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其发展历程却几经波折。迈入新世纪之后,回顾我国成人教育发展的历程,总结其经验教训,将为成教自身的健康发展,为完成党的“十六大”赋予成教的时代使命,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
【摘要题】改革与发展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其社会发展目标中明确要求:“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这自然是赋予教育特别是成人教育的艰巨的时代使命。
当此之时,回顾我国新时期成人教育的发展历程,总结其经验、教训,无疑会给新世纪成人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弥足珍贵的有益启示。
一、新时期成教“一波五折”的历程
改革开放20余年来,我国成人教育的发展历程可用“一波五折”来简明概括。
所谓“一波”,就是从总趋势看,“文革”后我国成人教育的恢复、发展犹如滚滚波涛,起势汹涌,续势澎湃。短短20余年,一种多层次(扫盲教育,初等、中等、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多序列(干部、职工、农民、军人教育等)、多类型(思想道德、基本智能、职业技术、文化休闲等教育)、多样化(脱产式、自考式、远程式、短训式等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新型教育制度”[2]已经初步建立,在国家投入不多的情况下,成人教育扫除文盲超过8000万人,培训城乡从业人员12.3亿人次,对4000万劳动者实施了高层次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培养大中专毕业生超过2000万人,其中本专科生1100万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
所谓“五折”,就是新时期成人教育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一路坦途,而是几经波折,其历程明显分为五个阶段:
1.1977~1985:“首轮成教热”来势迅猛
新时期的成人教育,发轫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职工“双补”(对1966年后进厂青工的基础文化和岗位技术教育补习)。“双补”活动很快激活了因“文革”而“被耽误的一代”人的“大学梦”,出于“将文革造成的损失夺回来”的补偿心理,他们产生了对高等教育的强烈渴求。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要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方毅在大会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积极举办电视大学、函授大学和夜大学,努力扩大招生数量。1979~1980年,成人高教迅速铺开;1981年报考人数突破百万;1982~1984年,报考人数持续增长;1985年达到颠峰,当年报考人数超过170万,录取新生78.8万。[3]同期,初等、中等成教也蓬勃发展,形成了我国“第一轮成人教育热”。促发“首轮成教热”的标志性会议是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标志性文件是1980年9月5日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关于大力发展高等学校函授教育和夜大学的意见》,该“意见”提出“积极恢复、大力发展”高等函授教育和夜大学的方针,并将函授、夜大纳入高等教育事业计划。
2.1986~1991:成教“低谷期”促发调整
从1986年开始,成人学历教育滑入“低谷期”。笔者以为,导致成教下滑有多方面的原因:客观上,一方面是“被耽误的一代”人圆了“大学梦”(想上又能考上的基本都上大学了),另一方面是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后加大了对职工学习的限制;主观上,一方面是1986年夏季开始实施的全国成人高教入学统一考试和招生计划的“刚性控制”,提高了“入学门槛”,另一方面成教的“普教化”以及连带产生的“学用脱节”、“工学矛盾”,也制约了成人的学习积极性。1986年,成人高教报考人数迅速下滑至130万,录取56.4万;1987~1991年间,除个别年份外,年报考人数均徘徊在110万~120万之间,年录取人数不超过50万。[3]初等、中等成教同样疲软。成人教育的滑坡,促使成教界进行反思、调整,经1987年后半年酝酿,1988~1990年,一种入学门槛较低、更注重“学用结合”“按需施教”并克服“工学矛盾”的行业、岗位“专业证书”培训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在鼎盛时期曾达到年80万人的培训规模。
这一时期的标志性文件当属1987年6月国务院批转的国家教委《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决定”提出“把开展岗位培训作为成人教育的重点”,并首次提出成人教育实行“三种证书制度”。
3.1992~1997:“二轮成教热”持续升温
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掀起新高潮,顺应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人才需求,上海、天津、北京等地率先启动“紧缺人才培训工程”,由此引发的我国“第二轮成教热”则将成人教育带入“以开展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朱开轩,1995)、各级各类成教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以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为例,1992年,“二轮成教热”初露端倪(报考人数144.3万,录取59.2万),1993年显示势头(报考170万,录取86.3万),1994年掀起热浪(报考189万,录取近90万),1995年潮头持续高涨(报考216.6万,录取91.4万),到1997年,成人高校录取新生首超100万。[3]与此同时,1993年秋季成人高等自学考试报考者突破200万,1994年春季达到276万,秋季上升为295万,1995年春季又猛增到365万……同期的岗位培训、继续教育也热浪滚滚。
这一时期,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对成人教育的支持力度空前加大。1992年8月,全国成人高等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同年10月,党的“十四大”提出要“积极发展”成人教育;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成人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对不断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994年6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确定了“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的方针;1995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制度”。
4.1998~1999:机构大撤并管理分散
在成人教育顺应经济、社会需求蓬勃发展之时,来自传统教育观念对成人教育的种种争论也此伏彼起。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始,“替代论”(以职教替代成教)、“合并论”(成教与职教合并)、“淡化论”(淡化普教、成教界限)、“分解论”(将成教任务、功能等分解到其他各类教育中)几掀波澜。终于,在1998年国家教育部机构改革中,原成人教育司与职业教育司“合并”为“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而原成人教育司的大部分职能则被“分解”到发展规划、基础教育、高等教育、高校学生等四司中去了。教育部成教、职教部门的调整,引发了从上而下省市县区到企业、镇村的成教机构撤并,在这一转换中,成教出现了管理方式上由集中到分散,管理的力度上由合力变分力的情况,当时的成教管理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5.2000至今:寻求新突破前景光明
尽管成人教育在20世纪末经受了一次重大考验,然而,从客观看,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快速推进,要求国民素质同步甚至超前提升,这为成人教育的生存、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从主观看,经过20余年发展,我国成教已形成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比较协调的办学体制、管理体制、运作机制,具有了顽强的生命力、灵活的应变力和强劲的创新力,能在各种情况下奋斗竞争、生存发展。再加上教育部在新架构运作下对成教的思考、引导,从2000年开始,成人教育又寻求到了新的突破。从目前看,21世纪前期,我国成教必将兴起五个“增长点”:1)社区教育——国民现代化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习型社会构建的着力点;2)干部教育——培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主阵地,现代化建设骨干力量培养的关键点;3)职工教育——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主阵地,工业化、信息化建设的助推器;4)农民教育——农业高新科技推广的主阵地,产业化农业发展的加力器;5)再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智能素质就业能力的主阵地,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的稳定器。这五个方面的突破,已经显示了我国成人教育发展的无限光明的前景。
成人教育进入新的突破发展期的酝酿,始于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而2000年4月教育部职成教司下发的《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的通知》以及由此开始的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工作,成为成人教育发展进入崭新阶段的起端;2002年9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职业教育地位、作用“三重要一必须”(重要基础、重要途径、必然要求、重要举措)的肯定,也是对成人教育地位、作用的肯定,该“决定”成为成人教育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二、“一波五折”历程包孕的启示
品评我国新时期成人教育“一波五折”的发展历程,可从不同角度、各个方面总结出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从宏观层面透视,以下诸点启示尤其值得重视。
1.成教发展必须拥有良好的外部环境
(1)社会需求是成教发展的根本
无论是“文革”中进厂青工素质欠缺而予以“双补”的开展,“被耽误的一代”人的“大学梦”与“首轮成教热”的勃起,还是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后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与“紧缺人才培育工程”的启动,20世纪90年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第二轮成教热”的持续升温,甚至产业结构调整的连带后果与再就业培训的紧急启动等等,都清楚地显示,正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成人素质要求的改变,促发了成人的学习热情,进而为成教发展提供了机遇,而不同形势下成人学习的不同动因、不同要求,为成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根本性客观依据。
因此,能否及时觉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向,随时了解生产一线、社会各界的新需求,准确把握不同成人群体在不同时期的学习需要,便成了决定成人教育能否生存、发展的根本。
(2)政府重视是成教发展的要因
早在1977年8月,邓小平就在全国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谈话,指出“就高等教育来说,大专院校是一条腿,各种半工半读和业余大学是一条腿”。1978年4月,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开幕式上,邓小平又突出强调了现代经济建设需要大力恢复和发展成人教育的问题。正是这些重要指示为我国成人教育的恢复、发展廓清了道路。江泽民同志主持中央工作后,也不断作指示,加大对教育发展的推动力度,江泽民同志“教育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综合素质“始终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等思想,不断指引着成人教育的创新方向和注入成人教育发展的新的活力。
各地各级政府应该像中央要求的那样,把包括成教在内的教育当作“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须放在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战略性重要位置”[4],克服重经济轻教育、重普教轻成教的倾向,对成人教育发展给予足够的重视。
(3)体制改革是成教发展的关键
直到1991年,我国成教一直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中央从培养目标、办学资格、招生规模到教育运作、质量监控、文凭验发等各个方面,都尽可能进行统一管理。“一级统管”有利于规范办学行为、维护办学秩序,但却严重制约了成人教育顺应经济、社会需求的灵活应变,限制了成人教育的创新发展。始于1986年的成人教育滑坡,就与集权管理的强化有着直接关系。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后,为适应现代化建设高速发展形势的要求,1992年8月,国家教委下发《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意见》,将成教“一级统管”体制变为“分级管理,分类负责”体制,即“管严学历教育,搞活职教、岗培;管好高等教育,放开基础教育”。这种改革为“第二轮成教热”的持续发展特别是职业教育、岗位培训等松了绑,营造了相对宽松的环境,但是由于这种体制对学历教育特别是高等学历教育钳制过死,仍然不能使成教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要求。
江泽民同志指出,新世纪的教育创新,关键是“不断健全和完善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教育体制”[4]。对于成人教育来说,只有建立起“国家宏观调控,省市审核监督,学校面向市场,依法自主办学”的崭新体制,才能使成人教育的活力得到充分释放。
(4)依法治教是成教发展的保证
客观地说,20余年来,我国在成人教育法制建设方面作了很多努力,除《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中为成教专门设立条款外,还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还多次就成教发展提出“意见”、作出“决定”,各地政府也出台了不少有关成人教育的法规。然而,也应该看到,上述法律法规或者不是专门性成教法规,对成教只有笼统的涉及;或者套用了传统学校教育法规的条文,与市场经济条件下成人教育的实际严重脱节;或属成教分支性规章,不能涵盖成人教育总体;或属地方性、部门性规章,不具备“国家强制性”法律的权威力量。所以,时至今日,我国成人教育仍然没有权威的、严肃科学的专门“基本大法”,诸如成人教育的地位、性质、权利、权益、责任、义务、运作、监督、评核、投入等等,都没有权威性法律来保障。因此,在成人教育的实践中,“人治”现象还比较严重。
江泽民同志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5]对于成人教育来说,当务之急是要解决“无法可依”的问题,然后再努力实现“依法治教”。惟其如此,才可能为成人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2.成教发展必须具备优秀的自身素质
(1)理念更新是成教发展的导引
20余年来,我国成人教育所以能取得跨越式发展,理念的快速更新是要因之一。成教理念的更新主要有两大途径:其一是对世界先进教育理念的吸纳——百余年来特别是二战之后,世界教育思想有了巨大发展,成人教育研究也是硕果累累,实行开放政策后,我国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教育思想,“成人教育”、“职业教育”、“人本教育”、“社区教育”、“远程教育”、“终身教育”、“成人学习”、“终身学习”、“教育服务”、“学习型组织”、“学习化社会”……新理念、新思想、新学说,更新了我们的观念,开拓了我们的思路,成为我国成教发展的借鉴;其二是从我国成教发展实践中不断提升——诸如对成人教育集权式计划管理体制,对“普教化”办学思想,对传统的学校式办学模式,对依靠国家投入的办学机制,对“学年制”教学管理制度,对以考试为中心的质量评估体系,对以文凭为目标的资格认证制度等等,都是从反反复复的成教实践中深化认识,逐次批判,经理性提升,继而促成新观念的生成。
更新的理念酝酿先进的思想,先进的思想孕育科学的理论,科学的理论指导清醒的实践,通过清醒的实践,才可能争取到富有实效的成果。理念的不断更新,为我国成教生命之树的常青源源不断地输送着营养。
(2)创新开拓是成教发展的灵魂
新时期成人教育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20余年来,成人教育一直在改革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进。可以说,在我国,没有创新便没有成人教育的生存空间、发展天地。成人教育的创新表现在各个方面:从传统学校式教育到多层次、多序列、多类型、多样化体系的教育制度创新;从“政府包揽办学”到公有、民办、合资三类所有制的办学体制创新;从“一级统管”到“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创新;从“财政拨款”到“自筹资金,以学养学,滚动发展”的运作机制创新;从“普教化”模式到互动式、研习式、模拟式、“三明治式”的培养模式创新;从“学年制”到“学分制”、“弹性学制”的教育管理创新;从普教专业“移植”、教材借用到自办专业、自设课程、自编教材的教育内容创新;从“黑板粉笔”到录音投影、广播电视、电脑网络的教学手段创新……不停顿的创新,使成人教育发展成为“新型教育制度”。
经过20余年的锻炼、考验,我国成人教育已形成一支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感觉敏锐、探索大胆的队伍。创新,已成为这支队伍的思维方式、工作习惯;创新,已成为我国成人教育最可宝贵的品格;创新,已成为新世纪成人教育持续发展的灵魂。
(3)自主办学是成教发展的法宝
先进的办学理念能否转化为办学实践,前所未有的创新探索能否得出富有实效的教育成果,关键在于成教办学主体有没有充分的依法办学的自主权利。有了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利,办学主体就可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自身社会定位,提高自我发展方向认定的正确度;可以根据自身资源实力和外部环境,提高学校办学规模、发展规划确定的科学度;可以根据学员的学习目的、学习要求,提高专业设置、课程设计的合理度;可以根据学员工作、生活实际,提高教学管理的灵活度;可以根据学员基础素质、学习特点,提高教育、考核等方法的适宜度;可以改善自身师资状况、设备设施以及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度。只有这样,成人教育才会具有充沛的活力,才可能真正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技术和人才支持。
成教办学主体有了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利,也就掌握了自身的生存、发展命运。在自主办学过程中,办学主体只有努力创新,竞争发展,自我约束,依法办学,杜绝短期行为、投机行为,才可能走上持续发展的坦途。
(4)服务质量是成教发展的生命
成教20余年的发展史,也是一段“劣者淘汰、适者生存、优者发展”的竞争史。1986~1989年成教“低谷时期”,全国成人学校有两成“关停并转”,两成苟延残喘,但也有四五成逆势而上、快速发展;1993~1997年,成教、职教蓬勃发展,而1998~2000年,又有大批成教、职教办学主体陷入困境。究其主观原因,除了不能敏锐觉察社会需求、成人需求而灵活应变之外,由教学资源欠缺、教育内容陈旧、教学手段落后、教育质量低下汇成的教育服务不到位,也是这些办学主体被淘汰的重要原因。教育的本质是服务,学生是教育最主要的服务对象,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需要什么,教育就尽量提供什么。成人教育要为学员提供理想、平等、优质的教育服务,便需在成教办学的开放性、管理方式的灵活性、学习选择的自主性、信息传递的即时性、知识生产的创新性、学习进程的持续性、人才培养的高效性等方面狠下功夫,只有得到服务对象——学习者的认可、肯定,成教办学主体才有生存、发展的可能。
市场经济铁的法则就是“供需对路”、“公平交易”、“竞争发展”,而取胜的关键在于“产品质量”、“服务水平”。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新世纪的成人教育,自然应该将“教育服务质量”当作发展的生命。
一位哲人说:“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6]今天,回顾我国新时期成人教育的发展历程,总结其经验与教训,将有助于成人教育在新世纪的创新发展,有助于成人教育更好地完成“十六大”赋予的历史重任。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2-11-18.
[2]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N].中国教育报,1993-02-14.
[3] 董明传,毕诚,张世平.成人教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
[4] 江泽民.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2-09-09.
[5]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7-09-22.
[6]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jyll/18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