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20 16:31:51 所属分类:教育理论 浏览量:
摘要: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活动是被动的,为了完成任务而练习,毫无乐趣。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人性得不到张扬,个性得不到发展,不能体现个性化发展的主旋律。新《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人性化教学活动,以健康;快乐教学为中心,讲求
摘要: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活动是被动的,为了完成任务而练习,毫无乐趣。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人性得不到张扬,个性得不到发展,不能体现个性化发展的主旋律。新《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人性化教学活动,以健康;快乐教学为中心,讲求学生个性化发展,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体现个体差异,以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为手段,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为目的。
关健词:健康第一 快乐教学 运动兴趣 终身体育
一、 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学生上体育课是怀着激动,渴望的心情来的,这种心理包含着放松、发泄、忘我、纵情、尽兴的一种复杂的情感,希望体育课给他们提供这样一种环境、一个发泄的机会,激情展示自我的一个场所,无拘无束在自我爱好的运动中享受快乐,心理上得到一种巨大的满足。然而,这些美好的愿望有时又常被来自社会的、家长的、学校的、教师的,同学之间的有形、无形的压力击的粉碎,使本应活泼可爱的孩子心理发生扭曲。为什么体育课也让他(她)们失望,究其原因是传统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生硬刻板。
传统体育课教学活动是按部就班式的。体育课上体育教师是主体,学生只能围绕教师的指挥棒转,一切行动听指挥。从课堂的准备部分开始:慢跑、做操;基本部分:某种练习,讲解、示范,学生练习、纠正错误、再讲解、再示范、再练习。结束部分:集合、小结、下课。这样一节课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有一个重要的问题被体育教师忽视了,那就是学生的心理感受。他(她)们是怎样看待体育教师和体育教学活动的?他(她)们的心理感受是什么?他〈她〉们在体育课上希望得到的是什么?难道我们的体育课仅仅是传授一些体育知识,学习一些运动技能,锻炼一下身体吗?
不重视学生心理感受。必然导致体育课死气沉沉,学生无精打采。久而久之,教师没有热情,学生失去了激情,而且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健康发展。如在体育课上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在讲解或示范的同时,有些活泼的学生会忘情地自我表现,相当多的体育教师会非常气愤地严厉指责或体罚学生。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战战兢兢,不敢多说多问。这样长此以往,学生的个性没了、激情没了,他(她)们都变成了一群听话的小绵羊。
没有了激情的体育课,学生看似非常认真地做着各种练习,实际上他们是在用无言的行动,应付着体育教师。慢慢地体育课便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体育教师采取“大放羊”式教学方法。一只哨子两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评估考核送你个优秀,学生运动技能一无所长,体育教学一无是处。其结果是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师冷眼相看,体育工作受到其它学科排挤,认为体育活动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学生更是身受其害,大多数学生对体育运动没有兴趣,甚至反感,终身体育意识付之东流。有的甚至影响到他(她)们对下一代的教育,不让他(她)们的后代参加体育活动,产生恶性循环。难道说这就是体育教师用辛勤的工作所获得的结果吗?这种教学模式必须结束,让它成为历史。
二.新《课程标准》的新内含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生命在于运动,从事体育活动不仅使人的身体得到锻炼,增强体质,而且还能使人的情绪得到改善,摆脱情绪困扰。现在的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不少学生承受着很大的负荷,再加上每天生活较为单调,从家到学校,再从学校到家,除了上课就是业,做练习,导致不少人精神紧张。而降低紧张情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体育活动。因此说;体育教学活动是学校教学过程中重要一环,它不仅是锻炼学生的身体,而最直接的作用能调节学生的情绪,减轻心理压力。新《课程标准》提倡“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它既是身体的、也是心理的、它的宗旨是快乐教学,让体育课变成欢乐的乐园。使学生的精神得到彻底放松,忘掉烦恼,解除压力,使学生在体育课中把运动能够作为一条宣泄的途径,把紧张、郁闷的心情发泄出来,使不良情绪得到缓解,同时又学会一些运动技能。
健康理念应是将学生放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在经历挫折和克服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2、激发、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使之终身受益
新《课程标准》给体育教师提出新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笔者认为此提法非常及时,非常科学。“啊,体育,你就是乐趣!想起你,内心充满欢喜,血液循环加剧,思路更加开阔,条理愈加清晰。你可使忧伤的人散心解闷,你可使快乐的人生活更加甜蜜”。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顾拜旦先生的这段优美的话语,早就给我们指出体育运动的本质,那就是乐趣。没有乐趣的机械运动,学生的兴趣何在。这是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必须解决的问题。
运动兴趣的培养,首先是放弃过去机械、刻板的教学模式。少一份讲解、多一份练习;少一份硬性规定、多一份自主活动;少一份指责与批评、多一份引导与鼓励;少一份严肃、多一份欢乐;少一份限制、多一份创新练习,再多一份和谐、平等、友爱。把体育运动变成欢快的活动,它使身体健康舒畅,而从这种健康、舒畅中培养出一个愉悦、开朗的心灵。欢乐是体育课的手段,没有欢乐的运动如何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是多种多样的,有学生自身爱好的运动,有受社会、家人影响爱好的运动,有受时代影响爱好的运动,最重要是受体育教师的直接影响而爱上某种运动。所以说体育教师就是样板,你的运动风采;高超的运动技能,直接给学生留下美好印象,激发起学生的运动兴趣。对学生的运动兴趣体育教师加以引导、指导,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使之终身受益。
3、体育课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要
新《课程标准》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是体育课程新理念,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继续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全方位体现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应是主动、全面发展为基本出发点。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以此为中心,全面展开。找准教师与学生角色定位,明确介定,笔者认为体育教师的角色应是:兴趣的培养者;方向的引导者;情感的激发者;探索的合作者;方法的指导者。学生的角色定位应是:体育的实践者;情感的宣泄者;方法的学习者;创新的发明者;终身受益者。明确定位,突显出学生的中心地位,教学活动要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要求是松散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形式是多样的,、灵活的、快乐的、重要的是健康的,重中之重是身心健康。在一种充满欢乐,充满创新能力练习,充满和谐、平等、友爱的气氛中完成教学活动。笔者认为这样把教学活动变成了师生双方一种享受,才真正符合新时代的要求。
体育教师在课程设计和评价中,应充分注意学生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在教学活动中加以区别对待,确保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可根据学生运动水平、运动能力、运动兴趣、性别,分层次、分阶段进行教学活动。评价时可分为意志分、友情分、随机分、技术分等方面进行评价,多鼓励、多表扬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学校运动会也可分为选手运动会和健康运动会,使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享受体育运动给他们带来的无限欢乐。综上所述,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理解,改革、创新体育课教学活动,使之与时代同步前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体育与健康》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jyll/18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