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20 16:39:05 所属分类:教育理论 浏览量:
[摘 要]重视学科建设与抓好研究生教育,已成为研究型大学的战略发展目标。要从根本上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就必须以学科建设为龙头,聚集一流师资,提升科研条件,建设实力雄厚的研究生培养基地。 [关键词]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质量 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
[摘 要]重视学科建设与抓好研究生教育,已成为研究型大学的战略发展目标。要从根本上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就必须以学科建设为龙头,聚集一流师资,提升科研条件,建设实力雄厚的研究生培养基地。
[关键词]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质量
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国家现代[/url]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重任。那么,如何才能完成好这项任务?从根本上说,只有努力建设一批实力雄厚的研究生培养基地,创造良好的办学环境,才能保证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东南大学信息科学[/url]与工程学院现有三个国家重点学科、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下面就如何创建一流学科,谈谈我们的体会。
一、以学科建设为龙头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为了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培养高质量的专门人才,要根据同行评议、择优扶植的原则,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重点学科。”然而学科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不仅要经过长期坚持,看准方向,组织起一个有较高水平的优秀学科团队,而且还要有非常好的设备、环境等基础条件,才能有所建树。
2001年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的600多个反映当时我国高校在各学科领域最高水平的重点学科点中,东南大学信息学科与工程学院的通信与电子学科的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均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紧接着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选中,我院毫米波实验室和移动通信实验室又有幸入围。经过多年的努力,我院建立了“通信与信息系统”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和两个博士后流动站,2002年在教育部公布的新的一轮全国重点学科名单中,我院又增加了一个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最近教育部、国家计委等部门对我院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给予较高的评分。全院四个学科均设有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2007年两个一级(4个二级)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在我院发展历程中,历届院系领导和学科带头人都认识到:学科建设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基础,而重点学科则是高等教育实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作为全国最早建立的无线电工程系,1952年院系调整,这里汇集了华东地区各高校的精英,拥有一批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在培养高层次人才、建设国家级的知识创新与科技创新基地、增强学科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国民经济[/url]建设和科技发展中都有所作为。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发明四等奖1项。1988年起无线电工程系不断扩大招收硕士、博士、博士后的人数,培养了一批在国内外崭露头角的优秀人才,每年在国际核心刊物上发表高水平的论文数不断增加,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数居全校之首。这吸引了一批国内外优秀人才,研究出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使我
院不仅在全校和全省确立了重中之重的地位,而且在全国同领域中也享有了较高声誉。
二、以教学和科研为两翼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培养一流人才必须有一流的教师、教材、教学计划和教学水平。我院对长期侧重基础课教学的教师,让其以教学为主;而对于理工科专业课的教师,则要求他们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又要有较强的科研动手能力,还要有跟踪国际科技前沿的能力,使其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来教育学生。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基础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毕业生供不应求,又进一步吸引优秀生源,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我院管致中、何振亚、谢嘉奎等知名教授长期坚持在教学第一线,著书立说,编写的教材已成为经久不衰的全国统编教材。我院独创的系统实验平台课,多次在全国教改会议上介绍经验并获奖。1989年在全国首届各学科50个教改特等奖评比中,获全国电子学科中唯一的一项教改特等奖,此后又多次获全国教学改革一、二等奖。2001年我院二年级本科生戴戈同学独立研制的便携式“多功能示波器”获全国挑战杯特等奖,2005年研究生二年级的戴戈再次以“掌上智能示波器”获得全国挑战杯特等奖。
研究生教育在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比中获奖一次,获省级优秀博士论文奖7次,获优秀硕士论文奖9次,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院施行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并重的方针,2002年招收本科生人数与研究生人数已经持平。当前教学观念更新的重点是要求教授、博导亲自授课,编写新教材,同时引进国外原版教材,推广双语教学,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尽快与国际接轨。
我院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量的同时,大力开展科学研究,2005年科研经费达7 000多万元。研制出以第三代移动通信CDMA的基站系统、高速集成电路、精确制导技术等为代表的具有国际水平的标志性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CDMA与3G基带处理、ASIC与RF芯片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与中试基地将以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应用基础研究支撑,以江苏东大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和南京东大宽带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的技术力量和现有产品成果为核心,联合省内外相关企业,形成上下游企业的联动,建成移动通信芯片核心技术产业化成果转化与示范工程基地,为提高我国通信领域国际竞争力,增强国防实力做出了贡献。为了瞄准国际通信发展的趋势,我院与德国西门子公司等单位共同研制第四代移动通信取得新进展。并适时启动了面向2010年的无线通信产业发展的国家863重大项目FuTURE计划,以及相应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三、以抓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
众所周知,当今社会无论是科技竞争,还是综合实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有了一流的人才,才能创建出一流的学科、研究出一流的成果。我院十分注重人才的培养,努力创造和谐的人才发展环境,做到环境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
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创建人吴伯修教授,热心培养程时昕教授,程时昕教授又主动让年轻的尤肖虎教授脱颖而出,使他36岁就担起全国第三代移动通信总体组组长的重任。何振亚教授精心培养的博士生、博士后,留在系里工作的就有20多位。全系已形成了一个青年学者群体,目前三、四十岁的青年教师占全系教师的80%,已完成了新老教师的交替工作。
全院四个学科人才梯队结构合理,可谓人才济济,战将如云。目前拥有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加拿大皇家工程院、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攀登计划首席科学家、4名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人选、9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名教育部跨世纪人才、5名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名全国各学科专家组成员、15名江苏省“333”人才工程人选。
院党政领导坚持开拓创新,以人为本,通过多种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活动,增进活力和战斗力,努力争取校友和企业来院设立奖教金,连续4年,200多名教师每人均获1 000~5000元不等的奖教金,从而增强教师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为了使师生热爱我们的集体,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好形势,学科带头人也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王志功教授从德国回来后,使本来发展较弱的电路与系统学科马上兴旺起来。在他的影响下,短短的五年时间里,引进了一批优秀教师,出了一批国际高水平的成果。
四、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目标
随着我国社会信息化程度提高,社会对人才层次要求的重心上移,对高层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对高校通过知识创新和高科技孕育新的经济生长点的期望值增大,经济发展对知识、技术创新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因此社会对研究生的需求呈不断增长之势。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jyll/18718.html
上一篇:我国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创新及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