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论新课改对教育创新的重大作用

时间:2015-12-20 16:48:11 所属分类:教育理论 浏览量:

摘 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现了时代精神和素质教育宗旨。面对这场改革,教师们应当满腔热情的走进新课程,坚持与时俱进,学习、感受、积累、思考、研究、探索、创新,在实践中提升品质精神和思想知识智慧能力,走进新课程的通道,感受到新课程强大的生命力

摘 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现了时代精神和素质教育宗旨。面对这场改革,教师们应当满腔热情的走进新课程,坚持与时俱进,学习、感受、积累、思考、研究、探索、创新,在实践中提升品质精神和思想知识智慧能力,走进新课程的通道,感受到新课程强大的生命力,并开创教育创新的新局面。

关键词: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新课程 新理念

一、明确课改任务、理念和具体目标,更新理念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培育学生纯洁品质和创新能力,塑造一个完整的人,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自主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从而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二、更新教育理念,定位教师角色

教育事业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事业,培养具有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人。如果教育者自身没有创新意识,又如何去培养学生的纯洁品质和创新能力,塑造一个完整的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呢?所以教育必须从思想上、理论上和育人方向上转变。

1、由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

传统观念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传道、授业、解惑”。新课标则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着眼于未来社会对国家、对国民素质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新的课程教学中从关注知识传授转变为关注学生发展;从关注教师转变为关注学生;从关注结果转变为关注过程;从关注统一转变为关注个别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倡导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在教学中不再是教学的权威者、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课堂上师生是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前设计理念要新,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实践活动方案,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创建一个学生能够接纳的、宽容的、心理上安全、精神上鼓舞的、能够充分释放创造性的、乐于参加的课堂氛围,组织好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鼓励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一切探索、发现和创新行为。

2、由讲授者转变为参与者。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成长过程是接受他教和进行自教相对统一的过程。传统的“讲授法、应试式”的特点就是对历史文化积淀的传承,并通过机械记忆,重复教学,使学生获得较好的分数。这种死记、苦学的方法,只能培养一些高分低能儿,这种学习模式扼杀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学生的创造潜能得不到发挥,个性得不到张扬,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厌学、辍学,中国学生能获得奥林匹克奖,却不得到诺贝尔奖,充分表明我们传统教育的失败。心理学家研究认为:强烈的求知欲、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先导者和内在动力。因此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创设点亮学生智慧火花的情境,营造一个向自己和他人智慧挑战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一种渴望和迫切中参加课堂教学活动。还要满足每个学生学习成功的需要,巧设问题,因势利导,创造机会,让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的肯定他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所做的努力,鼓励学生的创新行为。

3、与学生融为一体,做学生学习的伙伴。

新课标要求,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在教学中启发学习,互相质疑,对某一问题商讨、争议、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变知识的单向交流为综合性的多向交流,给每个学生施展才能的机会,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当一个难题摆在学生面前时,教师恰到好处的、高质量的一个点拨,使学生茅塞顿开,恍然大悟,师生互动,教学气氛融洽和谐、轻松平等,充满生活性、生命性、发展性。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这就你够产生心灵的对话,共创奇迹。


三、适应新课程,学习新理念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有丰富、渊博的知识为基础,实施新课程,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新理念,以适应新课程教学的需要,加强新课改培训学习,加强职业道德学习。

目前,我们大部分小学教师的知识面较窄,缺乏广泛的科学知识、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人文知识,所以面对新课程,感到恐慌,教学中难以放开手脚,更害怕学生质疑。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在于加强学习,多订阅相关的杂志资料;有意识地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资料;挖掘教材的潜在知识;拓展教材中学生易产生疑问的内容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重视学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只有在知识上融会贯通,才能在课堂上应对自如,有针对性地启发学生的思维。

练好基本功是小学教师的必修课: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再配上形象直观的简笔画,自然会给课堂教学增色添彩,多媒体的使用更会给课堂教学带来激情和活力。我们更要学习处理教材的能力,课堂组织能力和学生管理能力,创造条件,组织教师培训,力争在短时间内掌握基本功,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四、注重学生发展,用爱心哺育学生

新课程强调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等方面的发展。

1、了解学生,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教师走进课堂,首先要善于了解自己的学生,不仅了解他们的学习,还要了解他们的性格、爱好、家庭以及他们的差异。树立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的观念,减少教育教学的失败。大家熟知的商舟,他的智商和常人有很大的差异,如果没有外在的赏识和培养,就没有他非凡的音乐指挥天赋的展现;著名科学家牛顿、爱因斯垣,小学时学习成绩平平,不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吗?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和闪光点,及时培养。多一把尺子,多一批成功,要发现学生不同的价值,提升他们的价值,就是教育的成功。

2、关爱学生,促使学生的个性发展。

理解是友谊的桥梁,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教师对学生的关爱,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的点滴上,当一个难题困扰学生时,你说一声:“别着急,再想想”,学生紧张的情绪会得到缓解;学生答错题感到不安时,你及时提醒,学生会积极地去寻求正确答案。课堂上一句赞美的话,甚至一个微笑,会给学生巨大鼓舞、激励,是我们无法想象的,用我们的真诚使每个孩子都沐浴在爱的阳光下。

五、更新理念,加强学习

1、加强课改培训学习。

新课改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作为第一线工作教师,首先努力参加新课标培训,了解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意义,把握新课程的理念,弄清课改的培养目标;其次认真研究新教材,“读会”新教材,会用新教材,同时参加各级组织的教学研究培训学习,了解、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学习名师、专家的先进经验,取长补短,不断的充实自己,使理论知识和专业素质不断提高,把提高自身素质的学习转化为内在需求,在加强职业道德学习新课改实践中,得心应手,并使之成为自觉行为。

2、新课改要求下的教师具有一个全新的、崇高的品格,具有奉献的精神和爱心。

优良的品格是催生学生智慧和能力的道德力量,它影响着学生一生的成长和成才。所以教师在提高自身业务的同时更要加强道德修养,在教学中磨练,在教学中成长,加强职业道德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以良好的品格感化学生,以慈母般的爱心,哺育学生,最终达到以道德育人的目的。唯有如此,才能把教育工作做的有滋有味,才能在工作中享受幸福,品味幸福。

六、接受挑战,及时反思

此次课程改革是一次空前规模的基础教育改革,是一次有理论指导的,有组织的实践活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没有理由逃避,要勇于挑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迎接这次挑战。但改革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新课程实施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作为教师,我们要以新课程理论为指导,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讨、尝试,多和大家交流讨论,坚持写教后记,撰写教学论文。

课改实施的关键是教师,我们要珍爱我们的人力资源,高瞻远瞩,走在课改的前列,积极选送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培训,建立校级课程教研小组,集思广益,摸索出适合本地区、本校的课改方法。及时修订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如制订“量化考核管理细则”,建立良好的、合理的评价体系,倡导发展性评价,体现制度为教学服务,评价为课改服务,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

课程改革是基础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推动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提高教育质量和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机遇,是一次重大的教育创新。我们相信,广大教师和全体教育工作者,最终会满腔热情地走进新课改,迎接新课改,以进取、创新的作风去实践,课改之花一定会开得更加灿烂夺目,结出丰硕之果。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jyll/19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