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9-22 07:51:41 所属分类:教育理论 浏览量:
这篇信息技术教育论文发表了我国优化信息技术课堂的问题和解决策略,高中信息技术是一门既包含理论知识又包含逻辑原理的课程。但因为该学科不属于高考学科项目,导致不少教师和学生对其存在认知偏差,认为该门课程不重要,或者是将其等同于打字教学上网教学
这篇信息技术教育论文发表了我国优化信息技术课堂的问题和解决策略,高中信息技术是一门既包含理论知识又包含逻辑原理的课程。但因为该学科不属于高考学科项目,导致不少教师和学生对其存在认知偏差,认为该门课程不重要,或者是将其等同于“打字教学”“上网教学”等。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论文,信息技术;课堂提问;优化;原则;策略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往往从问题开始。课堂提问既是一种教学手段,又是一门教学艺术。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须教有疑”,就是老师通过提问,使学生心中产生疑窦,激发他们的思维,使他们进入问题探索者的角色,这就需要老师注重优化课堂提问。所以优化课堂提问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成败。
一、信息技术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现在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中老师经常喜欢问“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作品漂亮吗”等这样的提问。但这样的提问太琐碎、简单,却没什么价值,效率不高,而只会让学生生厌,长此下去,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我们不能小看课堂上的提问,要优化信息技术课堂的提问,它应该来自学生的疑惑,来自学生对新知学习的困惑和不解。它既要有科学性,又要有艺术性,这样提问才能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促使学生深化地思考信息技术工具、软件的内在含义,培育学生学工具、软件并用它们处置效果的看法和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由此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
二、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提问的原则
1、趣味性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堂提问应能做到设疑新颖,激发情趣。教师可根据具体的学情,有意识地提出一些具有趣味性的问题,寓趣于问,创设情境,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在学习图形的复制、翻转、旋转等内容时,老师可先向学生展示一幅有孙悟空变多个假身大闹天宫的画面,然后再展示一幅只一个孙悟空大闹天宫的画面,再提问:“同学们,大家看到第一张图里孙悟空变出多个假身大闹天宫的场面很精彩。可惜第二张图中没有画出孙悟空的假身,你们能不能帮孙悟空变出几个假身呢?”从而让学生去尝试学习图片的复制、翻转、旋转。孙悟空深受小学生的喜欢,以“孙悟空变身”为引入,不仅为学生自主探究创设了良好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而教师适时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启发性
课堂提问的根本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所以,问题的设计一定要有启发性,要真正提出事物的客观矛盾,形成问题的情境,引发学生展开积极、主动的思考与学习。如:Logo重复命令教学我这样设计,新授“正方形、正五边形”画法后,提问你能发现重复次数与边数的关系吗?转角呢?画正十、二十一、三十六边形怎样画?这样就启发了孩子们的思路,增加思维的广阔性、创造性。
3、层次性
提问的层次性原则要求教师紧扣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和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设计一系列问题,使学生的认识逐渐深入、提高。例如在教文件保存的内容时,老师可以这样的提问:1、给已保存过的文件增加新的内容,需要再保存吗? 2、再次保存,会不会弹出首次保存时的“另存为”对话框? 3、怎样实现对一个已保存过的文档要换个文件名保存?4、可以实现对一个已保存过的文件换到另外位置保存吗? 5、对保存过的文件中部分内容进行删除后不保存而直接退出,再次打开该文件时被删除的内容还存在吗?教师采取层层追问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提问的策略
对于如何优化课堂提问的这一难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我的想法就是结合提问的艺术、信息技术课程和学生个体的特点,提出以下几条优化课堂提问的策略。
1、把握重难点,找准突破点,明确目标
信息技术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比如课堂教学的引入性提问,了解学情的摸底性提问,学生突破疑难点的提示性提问。课堂提问不宜过多,力求少而精,直击要害和重点,把更多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和领会。问题应选择新旧知识点的衔接处、转化处,及容易产生疑难处;选择能触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愿意进行思考的问题。尽量根据教学目标,联系学生实际和教材实际,设计富有趣味性的问题。如在进行第一册WINDOWS XP教学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提问:同学们都很喜欢玩电脑游戏,那么你们知道游戏软件买来后是如何安装到电脑中去的?电脑又是如何对它们进行管理、运行的?一连串的问题,引起学生追求知识的欲望,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出文件、目录,软件安装、复制等知识,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
2、科学合理,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提问要有层次和阶段,把复杂难懂的问题分解成几个简单易懂的小问题。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设计不同层次的情景性问题。如概念定义、任务驱动、课后习题都有不同层次和要求。从而使提问循序渐进,课堂教学逐渐深入。因此教师在提问前需要熟悉教材和学生。熟悉教材,把握好知识点的正确性与难易程度,在设计问题时要让学生结合课本知识,转换思维才能理解,避免索然无味、脱离实际的提问,同时提问要注意使学生由不懂到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让学生的思維沿着一定的坡度发展,达到突破重点、难点的目的。比如在讲电子表格的制作时,先请学生阅读课本,随后发问:“什么是Excel?仔细对比Word和Excel,两者有何区别?如何在新建的文档上输入数据?如果我想美化一下工作表,我该怎么做呢?”这些问题使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逐步深入,循序渐进,实现从概念到应用,并可尝试不同的方法,达到创新和拓展的效果。
3、灵活多样,一题多解,举一反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同一个问题,应善于从不同角度向学生提出问题,运用条件的增设变化及结论的延伸和条件与结论的互换,一题多解、举一反三等方法设计出新的问题。有助于学生纵穿横拓的思维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索的能力。例如,学习文字处理软件的保存操作时,在学生学会了新文档的首次保存并自我认为已掌握了保存操作后,教师不妨变换角度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如果以后再给已保存过的文档增加新内容,要不要保存、如何保存、会不会再次弹出如首次保存时的“另存为”对话框?如果对一个已保存过的文档要换个名称保存,怎么做?如果对一个已保存过的文档要换个保存位置又怎么做?如果对一个已保存过的文档中的内容进行了删除操作,不保存而退出应用程序,再次打开该文件会不会看到被删除的内容?这些问题的提出及解决不仅使同学对“保存”操作的认识变得更为全面、深刻,而且通过这个例子,也让学生得到启发,遇到问题不能只从一个角度去考虑、认识,而是应该有意识地去多想想问题的其它方面。这样一题多问,既帮助学生把相关的知识沟通起来,形成了联系的知识网络,又帮助学生学会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探索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4、误区设问,预设陷阱,提高思维品质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认识是从不全面、不深刻,甚至常出谬误的多次反复中逐步发展起来的。误区设问就是根据教学中学生易错易漏的知识内容、难以掌握的基本技能等地方预设陷阱,让学生预先体验错誤,这样可以杜绝或少犯同样的错误。例如,学生在掌握了文件(夹)的删除操作、文字处理软件中的文字及图片的删除操作后,已基本形成按“delete”键即完成“删除”操作的操作习惯,然而这一个操作对于删除表格的某列某行及至整个表格时,却不然,为此,学生经常在此出错,总是习惯性地用“delete”键去做。教学时,不妨在介绍正确的操作方法之前,先故意列举以前的删除操作,然后让学生尝试删除一个表格,此时,学生往往会满有把握地先选中整个表格,然后,按“delete”键,然而表格却纹丝不动,这时教师向学生提问,这是为什么?
难道“delete”键失 灵了?教师紧接着让学生在表格中输入一些内容,然后再选中表格,再按“delete”键,发现“delete”键起作用了,但删除的只是表格中的内容,表格本身并未删除,噢,知道了,原来“delete”键只删除表格中的内容,那么到底用什么方法才能删除表格本身呢?到此,教师就顺势进行正确操作方法的教学过程。“掉进陷阱的体验往往比走一段直路更容易使人记忆犹新”,学生对删除表格操作及“delete”键在这儿的作用,通过误区设问而理解得更为深刻。误区提问让学生在“反面教育”的作用下,经历了一个设谬----排谬的过程,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会逐步养成思维的批判性、严谨性和深刻性,从而提高思维的品质。
四、结束语
优化课堂提问是一门科学,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探讨。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提问设计的正确观念,才能在实践中发挥优化课堂的提问,从而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骆怡 谈信息技术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新课程(小学)》 2012年03期
[2]赵雪英 对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性提问的实践与思考 《浙江教育技术》 2013年02期
[3]姚淑萍 信息技术课堂提问的技巧和方法 《吉林教育》 2013年29期
[4]相艳 善设疑,巧导答,诠释信息技术课堂提问的魅力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11期
推荐阅读:中小学信息技术对如何发展教育信息化,如何培养教师科学运用信息教育手段,提高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做了系统的阐述,并探讨网络环境下的各种教育方式,力争通过信息技术营造多彩课堂教育,进行课程整合,并与国际信息教育同步接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jyll/44009.html
下一篇:高等教育变革的有机探究和职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