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05 10:46:25 所属分类:教育理论 浏览量:
核心素养体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作为为课程体系的重头科目语文,该如何迎接课堂转型的挑战、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虽然新课改曾一度成了數救孩子的稻草,但在遭遇应试教育这个强劲对手的时候,似乎也变得扑朔
核心素养体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作为为课程体系的重头科目语文,该如何迎接课堂转型的挑战、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虽然新课改曾一度成了“數救孩子"的稻草,但在遭遇应试教育这个强劲对手的时候,似乎也变得扑朔迷离了。那么,语文该如何“拨乱反正”,安置学生核心素养的灵魂?我认为应着力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着力于"文字"
语文是什么?如果不能回答这个问题,那么语文就难于作为核心素养的载体,更甭说让核心素养落到实处了。其实,语文是“语言和文学及文化的简称",而这个简单的问题,现实中却有数个演绎版本:有人把它上成电影欣赏课,有人把它当作班会课,有人把它等同于“舌尖上的中国”……像刘姥姥吃的鱼丸,众味毕备,独缺“鱼”的味道,语文课在这“全堂水陆的道场”中失去了语文独有的味道。
语文独有的味道,其实就是文字,语文科“一定要守住语言学习、据于文本",这就是语文课程的核心。假如语文课连文字都“弃甲曳兵”了,何来思想?何谈人文?语文老师要做的功夫就是“咬文嚼字”的功夫,当一个语文教师只是关注篇章结构、主题内容,甚至作者生平的时候,这本身就是让语文走上“河的第三条岸"的迷失。语文之所以迷人,那是因为汉语言文字本身具有的表意性、形象性等特点。
二、着力于"诵读"
倡导核心素养,体现了社会变革对人才观、质量观的要求。而培养核心素养,寓于语文教学都是“风貌不一",然而,不管如何“繁花似锦”,强调语文的“诵读涵泳”都是不变的要求。因为汉语是一种音乐性很强的语言,而且是一种感悟强、规范性弱的“非法制化”的语言,只有“在诵读中求体悟",才会把“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
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省察”,“涵泳”曾被宋代大教育家朱熹作为阅读的一种重要方法提出。确实,通过诵读涵泳,我们可以把文章中的人、事、意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趣味,绘形绘声地表达出来,也能使潜藏于字里行间的含义溢于言表,还可以把难于言表或者根本无法言表的丝丝隐情抒发出来。学生会从诵读中得到感化,从涵泳中得到熏陶,甚至会生发出“浴乎沂,风乎舞弯,咏而归”的美妙图景。例如苏轼的《赤壁赋》一文,被誉为“一洗万古,欲仿佛其一语,毕世不可得也”的奇文佳作。以赤壁遨游为线索,“融深沉的感情于景物之中,寓满腔的悲愤于旷达的风貌之下”,文章整散结合,“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参差疏落之中有整饬之致,深挚情韵中有透辟理意,通过诵读涵泳,方咏能从字词的轻重、节奏的疏密、声调的高低、气势的强弱的“外感”“内悟"到作者由乐转悲、再由悲转乐的复杂情感。
三、著力于"人文”
《易经》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主张的就是人文化成,即以人文精神感化天下。关注人的发展、人的建设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理念。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的语文学科,更应该以人为本,展现学生不同的个性风采。
可是,在应试教育与新课改的擂台赛中,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出现了难言之痛,我们把“文”等同于“道",甚至以“道”取代了“文"。鲁迅的文章《孔乙己》固然被贴上了“反封建”的标签而加以“深化、升华”,即使是戴望舒的《雨巷》也被解读成了反封建争取个性解放的战斗撤文。《雨巷》中那个丁香一样的姑娘全然没有了“丁香味”,更多的是充满了像“文革”时期红卫兵小将的那种火药味。正因为语文被妖化成了拯救众生之“道”,所以,阉剖人文、扼杀个性的伪圣化的语文教学甚糯尘上。在人文缺失的教唆之下,学生很难说“人话",更不允许说“矮穷"的“鬼话",大多在抒发“高大上”的“神话”。闲剖了人文精神的学生,一派"曾经沧海"的老成,一派“饱经磨难”的早衰。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探讨语文教育问题的新焦点和新坐标,它启发我们重新审视语文课程的价值及功能,调整语文教学的策略。然而,不管“画凤"如何变化,语文着力的是学生“精神底色”的打造。明白这点,我们语文教学才能扛起“核心素养”的猎猎大旗!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作者:杨青兰。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jyll/45726.html
下一篇:物理双语教学研究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