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阅读与积累在语文习作教学中的作用

时间:2019-12-20 10:36:14 所属分类:教育理论 浏览量:

摘 要 学生语文习作要重视课堂内阅读和积累,特别是培养学生赏读课文的能力、鉴赏优美语言文字能力,并将其拓展到课外阅读中去,帮助学生积累词句,让课外阅读成为课内教学拓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读书的兴趣和养成读书的习惯,提高语文习作能力。 关键词

  摘 要 学生语文习作要重视课堂内阅读和积累,特别是培养学生赏读课文的能力、鉴赏优美语言文字能力,并将其拓展到课外阅读中去,帮助学生积累词句,让课外阅读成为课内教学拓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读书的兴趣和养成读书的习惯,提高语文习作能力。

  关键词 习作教学 阅读 语文

阅读与积累在语文习作教学中的作用

  1 重视学生的课堂内阅读积累

  1. 1 首先培养学生赏读课文的能力我们每一篇课文都是精选的文章,在这些文章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独具匠心的写作技巧。赏读这些课文不仅仅是让我们掌握它所表达的中心或是受到怎样的情感教育和熏陶,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在作者表达的字里行间里体会词句的魅力,从而调动我们学生表达的原动,同时也能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并从中领悟表达的方法。再深层次的就是体会作者蕴涵的思想,通过自己的主观能动加深其在生活、情感等方面的理解和认知。新的语文课表中提出语文教学要以读文本,自读自悟。阅读中分层次地读。先初读,了解文章内容,再抓住重点词句精读,在读的过程中,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为习作积累了词句,最后再美读,边读边体会情感,最终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思想,从而为习作打下情感的积累。

  1. 2 在赏读课文过程中培养鉴赏优美语言文字能力很多的学生对于如何写出优美的习作煞费精力,不知道如何将生活通过自己的笔写下来。在教学中,作为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认识、欣赏优美词句的能力,使他们对文字表达有一定的鉴赏能力,看起来似乎不值得一提,但却恰恰是根本,学生首先在认识上都很模糊,又怎能有发挥、拓展、创造的潜能呢?我个人认为培养学生鉴赏文字的能力,有以下几种方法:

  1. 2. 1 语言扩展法通过利用一定的句式,让学生以课文的语言材料为依托,增补句子的成分,使句子变得生动、具体。如教学《翠鸟》一文,为了让学生明白作者运用了哪些优美词句描绘出翠鸟漂亮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的练习:翠鸟长得可真漂亮:头上的羽毛(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一双(灵活透亮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通过读文、填空,学生领悟了语言,积累了语言,为今后写鸟的外形奠定了语言基础。

  1. 2. 2 比较法有比较才有鉴别,在比较中理解词句,无疑是帮助学生准确用词的好方法。《我要的是葫芦》有这么一句:“花谢之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我抓住了“挂”这个词,让学生分析体验。首先让学生想一想“挂”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课文中用“挂”不用“结”和“长”呢?桃子、玉米能用“挂”吗?通过比较,学生自然明白“挂”是“往下垂着”,用“挂”更准确、形象地描绘出小葫芦生长的样子,同时,更能表达作者对葫芦的喜爱。

  1. 2. 3 填充法为了让学生掌握修饰词句的方法,可以在阅读中运用填充法知道学生积累词语。读了《美丽的小兴安岭》中秋天的景色后,为了让学生领悟文中恰当、优美的修饰词和限制词,我设计了以下练习: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酸甜可口)的山葡萄(鲜嫩)的木耳(又香又脆)的榛子(珍贵)的药材这个练习旨在让学生了解不同物品的不同特点,并学习用准确的词语来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

  1. 3 背诵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段学生有了赏析词语的能力还不行,还要让学生将自己贫乏的知识库变得丰富起来,这就在于积累。每册教本中的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出来的文章,很适合学生的学习积累。在赏读课文的过程中,遇到优美的语段或者词语,我经常让学生背下来,或者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词语或语段背下来。经常背诵好词佳句和精彩片段使学生积累了词语,丰富了语言。在语音表达和写作文的时候,再教他们将这些积累巧妙地运用到其中去。

  2 将阅读积累拓展到课外阅读中去

  阅读就是为了积累语言。叶圣陶老先生曾形象地将此作为我们作文教学中的支柱,这个比喻实乃真知灼见,入木三分!这里所说的阅读尤其突出课外阅读。现实中当我们翻开学生的作文本,不难发现,学生所选材料平平淡淡,表达笼统,语言干巴,多概括性词语,想象力较差,缺乏真情实感。我认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能力,离不开基础知识和平时积累。但课本范文数量毕竟有限,其用意只是一种精读的引路和示范,我们必须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课外,拓宽学校以外的生活,鼓励学生“博览”。在课外阅读积累中,我从以下几点着手:

  2. 1 首先帮助学生养成积累词句的方法课外阅读更多的是个人的自主行为,教师的辅导、督促毕竟有限,只有掌握了阅读积累的方法,学生才能在阅读积累的天地里,自由地呼吸,轻松地感受,获得阅读的快乐。首先我们应该养成勤动笔的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果我们只是一味盲目地读书而不动笔墨的话,时间一长,效果可想而知。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在阅读中注意积累大量的词汇,掌握各种句式和表达方法,提高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能力。再者,在实践中,我们要鼓励学生经常运用摘抄、圈点批注、写读书笔记等积累方法进行积累。这些积累的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记忆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读书内容的理解。

  2. 2 让课外阅读积累从课内教学中拓展开去这种积累是渗透在语文教学中的一种课外阅读积累。它可以完成在课文教学的前、中或后,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例如在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课文时,我让学生提前上网搜集居里夫人研究“镭”的相关材料,不仅可以加深对居里夫人的认识,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积累了更多的阅读面。再如在学习《詹天佑》一课时,我让学生在课前查阅清政府一些对外妥协、忍辱偷生、苟延残喘的无能行为,从而对课文中介绍的历史背景有了更深的了解,对课文也就吃得更透。课外阅读的渗透应该是随时的,与课堂教学也是同步进行的,从而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阅读积累,也体现了新课标中“大语文观”的教学理念。

  2. 3 引导诵读课外优秀文学作品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在平时教学的同时,我让学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并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在进入高年级阶段后,学生的认知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优秀的国内外名著,学生都可以尝试阅读。所以我要求学生课外阅读中外名著,如《鲁宾逊漂流记》《老人与海》《三国演义》《红楼梦》等,或者我国近现代一些著名作家的优秀作品,如老舍的作品《骆驼祥子》《茶馆》《四世同堂》等;朱自清的散文《背影》《荷塘月色》等。当然也可以是一些优秀的国内外儿童文学作品,如 《哈利波特》等。书读得多了,积累也就多了。阅读过程就是语言积累,认知的拓展过程。

  3 巧用写作

  课内外阅读积累的最终目的就是能运用到写作中去。我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求学生能把课堂与课外阅读所积累的好词佳句、写作手法巧妙地运用到作文中去,鼓励学生大胆地遣词造句。可以通过鼓励的方法激励学生,将一些学生用得好、用得妙的地方读出来给大家做示范。但切不可死搬硬套,以免使文章显得华而不实。通过习作练笔,不仅巩固了学生积累的语言,还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大量地阅读积累运用,再阅读再积累再运用……这样的良性循环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也丰富了学生的习作语言,其实给我最大的惊喜是:我明显发现其中一部分学生的习作比以前更富有思想,思考也更深刻了。是的,他们读书已经不是仅仅停留在赏析语言文字这一表面上了,而是真正地做到了能够领悟到作者的思想并在领悟中开启了自己的思维,学会了自己去思考,领悟社会,感悟生活。他们的文笔开始成熟了,习作真的活了。

  《阅读与积累在语文习作教学中的作用》来源:《科教文汇》,作者:胡粹萍。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jyll/45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