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农村小学寄宿制教育的喜与忧

时间:2015-12-20 15:10:12 所属分类:小学教育 浏览量:

[摘要]国务院在2001年5月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其中规定了“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农村的义务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文首先提出农村小学教育寄宿制教

[摘要]国务院在2001年5月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其中规定了“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农村的义务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文首先提出农村小学教育寄宿制教育的背景,从而对农村小学寄宿制教育存在的优点及缺陷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具体对策,以解决其存在的缺陷,保证农村小学教育合理、有序、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寄宿制教育优点及缺陷对策
一、农村小学实行寄宿制教育的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计划生育等政策的实施,当前农村小学已经面临着生源逐年减少的窘境,部分学校面临着“破产”的危险,农村小学的教学设施、办学条件、教学质量等比城市差一大截,素质教育的推广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因此,国家为了集中教育资源进行了学校布局调整,即合校并点,在农村小学推进寄宿制教育,有效地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可以提高农村小学教学效益,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农村小学寄宿制教育存在的优点
1、通过合校并点,学校许多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由于以前部分小学的生源不足,通过进行合校并点后,多所小学合并,教师资源优秀,教师队伍得到了优化配置;学校的教学楼,宿舍等资源也得到了优化;教学资源得到了优化,许多学校的合并,其实验室、微机室、图书馆、语音室等资源可以共享;由于学校的教学资源和教师队伍得到了优化配置,因此,学校有条件开齐小学生所需要的各种课程,同时小学生的课外活动也增加了,这样学生展示自己的平台就增加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对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为寄宿学生创造了较好的学习生活条件,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成绩。由于寄宿制教育施行后,学生们在学校的时间就更多了,加上“合校并点”后,学校间的图书馆资源得到了优化,学生就有条件阅读更多的课外书籍,增长自己的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让老师来辅导自己,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学习,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3、加强孩子的集体观念,促进孩子间加强交流。在农村小学教育没有实行寄宿制之前,孩子放学后都是独自回家,同学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他们之间的联系也可能不是不密切。但是,在寄宿制实行之后,孩子全部是“集体生活”化管理,同学之间朝夕相对,孩子不是想以前一样,放学后回到家中“面壁”,而是可以和更多的孩子进行交流,通过有效地沟通可以使孩子学会怎么样和别人进行相处。
  三、农村小学寄宿制教育存在的缺陷
1、缺少母爱,小学生自理能力差。小学阶段,正是孩子们需要母爱的时候,寄宿制教育的实施,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学校,可能造成母爱缺失。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目前,大多数小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由于父母长期的溺爱,孩子独自生活的能力不强,即使是来自农村的孩子,大部分学生也不会做家务,不会洗自己的衣服,不能很好的料理好自己的饮食和起居。 2、学生的生活存在较大的问题。由于学校缺少专业的生活教师,没有必要的营养师,学生的饮食单调,很容易造成学生营养不良先想到发生。由于是寄宿制教育,学生一下子全部“涌进”学校居住,可能会造成学校的住宿床位“供不应求”,从而给学校的正常教学带来压力。
3、学生的安全问题突出,家长的负担也相应加重。部分学校的医药设备不是很完善,加上大部分学生一下子“涌进”学校居住,学生能否及时就医根本就能得到有效地保证。部分学生经过周末的休息返校后,大多数“黑车”接送,因而学生的安全问题可想而知。由于学生的寄宿制教育,学生平常的饮食起居都是在学习里面进行的,因此,学生家长就必须负责还在的伙食及周末回家的车费,这给本来就不是很富裕的农村家庭带来不小的困扰。
4、学生的心理问题凸显。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家庭教育的任务应该重于学校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有利于培养身心健康的亲少年。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烦恼和冲突,我们需要及时帮助他们进行分析,并加以正确的领导。但是,由于寄宿制教育的管理,孩子长时期与家长“隔绝”,没有能够及时和他们的父母进行交流;老师平时的教学任务,也很大程度上不能及时的发展他们的情绪变化;加上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教育理念、办学条件不能很好的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这对寄宿学生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可能引发各种心理疾病。
  四、农村小学推行寄宿制的对策
积极在农村小学推行寄宿制教育;加大投入力度,同时多渠道筹措经费,搞好标准化硬件设施建设;在人员编制上给予政策倾斜,配齐校医、保安、炊事和生活管理员;提高寄宿制学生补助标准,为学生开辟劳动实践基地;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加强对农村寄宿制小学的管理;为了使小学生更快地适应寄宿生活,还应设立心理辅导室,协调好寄宿学生人际关系;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教师多与家长沟通,彼此了解孩子的情况。通过及时沟通了解,向家长宣传正确对待和教育子女的方式,让他们对子女的期望适中,不断提高家长的心育意识与水平。父母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作为寄宿孩子的父母,要加强与孩子的联系,同时应该注意沟通方式,进行耐心地询问、了解,鼓励孩子的每一个进步,要注意让孩子宣泄心中的“郁闷”,同时教给孩子一些对策,使他们能够主动排遣自己的“郁闷”。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农村小学推行寄宿制的教育,符合农村教育科学发展的需要,也符合科学发展观,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农村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所在。
[参考文献]
[1]贾丽凤刘冀徽张焘寄宿制教育对农村中小学生成长的影响问题研究继续教育研究2009年第8期.
[2]陈进扬鲁声娜农村小学寄宿制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3]叶敬忠潘璐农村小学寄宿制问题及有关政策分析中国教育学刊2008年2.
[4]李晓平浅谈农村小学寄宿制教育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3月.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xxjy/14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