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评价的艺术

时间:2015-12-20 15:25:24 所属分类:小学教育 浏览量: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新的课程标准下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也成为了评价的主体。学生的教育应把“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作为评价的价值取向,在评价中开展自主性反思评价,促其自我反省,自我提高,评为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新的课程标准下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也成为了评价的主体。学生的教育应把“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作为评价的价值取向,在评价中开展自主性反思评价,促其自我反省,自我提高,评为不评,正所谓“润物无声”。
【关键词】反思评价自主性健康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开展评价研究改革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新型的师生关系,评价现在已成为教师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评价也应由教师单一评价向教师评价、生生评价和学生自主评价的多元化评价方式转变。
学生是评价的主体,参与评价通常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有助于调动其内在动力,促进其自我反省、自我提高。笔者认为开展自主性反思评价,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心理,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有这样一则故事:几个出黑板报的学生打算捉弄一个同学,将门虚掩,把一塑料杯果汁放在门页的顶上,然后一本正经地坐在教室里看书。没想到,轻轻推开门的不是那位同学,而是来检查黑板报的班主任,该发生的故事自然发生了。
事发之后,这位老师没有引经据典、苦口婆心、旁征博引去批评教育;也没有破口大骂,严加责难,历举校纪班规,竭尽罚处之能事,只是站了几分钟,便转身走了。
翌日上课,这位教师准备了一把雨伞,进教室的动作是这样安排的:撑伞,推门,上讲台,收伞,上课。大部分学生都被老师的行为弄呆了,有几个觉得好笑。而这位教师对头天发生的事情只字未提,下课后,教室中一片嘈杂,不知情的学生在打听,知情的则仔细介绍昨天之事的前因后果。
第二天上课,这位老师带着雨伞重复着上一节课的动作,只见那几个恶作剧的学生情不自禁地低着头,而其余的同学向他们投去责备的目光。
第三天上课,这位老师仍带着雨伞重复着以前的动作,他刚走上讲台,一位恶作剧的学生“哇”地哭着站起来,大声地说:“刘老师,对不起!……”
无需多言,这些学生已在同学的谴责和自责中完成了教育的全过程,他们已经把道德、纪律等方面的条文、规章内化成了自己对错误的反省和发自内心的悔恨,这比老师反复的责难和批评来得由衷、来得深刻。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在于学生实行自我教育。”
我想这位教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留一片空间给学生,让犯错误的学生经过反思性的自主评价,充分认识到了什么是行为、道德的准则,且逐渐内化成了自己的心灵感触和道德行为。“评为不评”——教师的巧妙引导让学生学会自评。随着评价的日常化,不断建立良好的反思习惯,形成源源不断的内动力。
这样的教育学生会终身不忘。
曾经看过一部电视连续剧《陶行知》,其中有这样一段情节:
育才小学校长陶行知在校园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一名男生,当即制止了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里去。无疑,陶行知是要好好地教育这个顽皮的学生,那么他是如何教育的呢?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批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这糖是奖励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接过糖。随之,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这第二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尊重我,我应该奖你。”王友更惊疑了,眼睛睁得大大的。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塞到王友手里,说:“我已经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做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他含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递过去:“为了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励你一块糖果,只可惜我只剩下一块糖了。我的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四块糖”事例中陶行知先生通过出乎意料的方式,引导王友在心里经历了一次反思自我、评价自我的过程,最后他主动地认识了错误。在这个过程中,王友成为评价的主体。 这个精彩的场面和谈话,体现了陶行知先生批评的艺术性,体现出他对学生的真正爱心。学生年龄尚小,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况且有些孩子很可能不是故意犯错的,而是过失为之,事后他们也很后悔。如果教师不分青红皂白,大发雷霆,甚至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一阵暴风骤雨势必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引发逆反心理和敌对情绪,严重的会在学生心灵上留下阴影,使其从此不求上进,日益消沉下去……
今年因为种种原因,学校安排我任五(3)班班主任。这个班有点乱,在全校也小有名气。一些好心的老师都劝我别去代,免得将来受累不讨好,但最终我还是决定担任五(3)班的班主任。在学生的管理上我也完全抛弃了之前一些老师给我的建议:一开始就要制住几个“调皮蛋”,来个“杀一儆百”,否则以后这个班够你“挠”的。我决定用耐心去教育他们,用爱心去感化他们,因为我知道学生不是石头。
自觉、自醒、自强、自信,我觉得这是一条学生管理的上策,当然这种管理离不开老师的教育与引导。那么通过什么办法教育学生于无痕中,让他们自我觉醒,奋发努力呢?根据农村孩子学生的习作普遍较差的情况,我决定以后和他们同写习作、日记,期望在共同交流中既有习作上的交流,更有情感上的碰撞,也想通过这个活动让他们对自己和五(3)班进行自我反思。
首先我给孩子们出了个《新老师印象记》的题目,并告诉他们老师也写(同时对孩子承诺:以后只要布置习作,老师和他们一同写,老师不完成任务甘愿受惩罚),我的题为《五(3)班印象记》。第一次交流孩子们的表现出乎我的意料,不是想象中的无话可说,也不是寥寥数语,他们的习作真实、自然、具体。在孩子们的期盼中,我深情地读着我的“作文”。在文中我告诉他们,五(3)班的孩子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朴实、可爱;五(3)班的确有点乱;还告诉他们,为了他们我晚上辗转反侧,无法入睡;最后我告诉他们,第二天的第一缕曙光照亮了我的心,我又精神抖擞地踏进了五(3)班的教室。在感动中不知不觉一节课结束了。
对于五(3)班有些学生调皮,班级有点乱,我没有直接去批评,我想通过习作交流活动,把老师对他们的看法含蓄地透露出去,想让他们自我醒悟。
在第一次班会课的那天中午,班级里有个学生转班,之前已转走了一个。原因可能有多方面,但是班级乱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我询问班里的学生是怎么回事?
“转班了!”。“开学不久已经转走了一个,都是成绩好的。”几个快嘴的学生说。
“哦,对于这种现象你们是怎么想的呢?”
话音刚落孩子们便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我们班为什么老转走学生呢?”“为什么老师们都不喜欢上我们班的课呢?”“是我们班太乱了。”“我们班是不是要一直这样下去?”
“为什么呀?我们班学生接二连三地转班,五(3)班怎么了?”我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一句话:“五(3)班怎么了。”“这就是我们今天的班会课讨论的主题,把你的疑问、分析的原因、感想和今后的打算都说一说。”
两天以后我们又在一起交流,的确如我所料,孩子们(特别是那些平时不太遵守纪律的学生)都在自身和班级中找到很多问题,并决定以后好好改正,成绩好的同学在交流中也主动要求以后帮助那些“调皮鬼”。
至此我依然没有“罢休”,利用晨会课的时间,在班里开展“班风,学风”大讨论。让学生们自己来决定五(3)班的班风和学风。在交流中孩子们对于要定什么样的班风和学风及其原因,说得是有理有据、头头是道。
我认为,学生的教育应把“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作为评价的价值取向,完全由老师来主导是没有必要的。在很多问题上,我们可以找到一个良好的契机,留一片空间给学生,让他们自觉不自觉在对自己行为的自我反思中充分认识到行为的准则、道德的规范、品行的标准、学业的尺度,使他们把品德、道义、纪律学习内化成自己的心灵感触和道德行为。
润物无声!在这样的评价教育中,幼苗永远会茁壮成长的。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xxjy/15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