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克服少年儿童厌学应以预防教育为主

时间:2015-12-20 15:34:43 所属分类:小学教育 浏览量:

摘要 知识经济要求劳动者必须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而少年儿童的厌学行为却让人担忧。克服少年儿童厌学的根本途径应是预防性教育。 关键词 知识经济 学习能力 厌学 预防为主 社会的经济模式决定着教育模式,教育又转过来服务于经济。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摘要 知识经济要求劳动者必须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而少年儿童的厌学行为却让人担忧。克服少年儿童厌学的根本途径应是预防性教育。

关键词 知识经济 学习能力 厌学 预防为主

社会的经济模式决定着教育模式,教育又转过来服务于经济。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所谓知识经济,就是建立在以知识生产、知识应用和知识消费分配基础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知识是经济生产和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它对经济的贡献率极大地超过了其他各生产要素之和。知识经济时代最主要的劳动是从事知识的创新与改造,知识的生产,知识的收集、整理、加工与传递,知识的应用与消费等。因而,知识经济从客观上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知识的创新能力、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知识的消费能力。然而,知识的创新、生产、应用和消费必须建立在知识学习基础之上,劳动者只有具备了很强的学习能力,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形成知识的创新、生产、应用和消费的能力。另外,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与经济的相互推动作用,导致了知识的飞速发展,日新月异。这就要求劳动者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个体才会成为一个有用之人,才有立足之地。由此可见,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显得非常非常的重要,已经成为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个人生活与发展的第一需要。

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全社会都在着力于建立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单位、学习型集体、学习型团队如雨后竹笋,正在不断形成。然而,正值成人的再学习生机勃勃、方兴未艾的今天,少年儿童的厌学情绪却与日俱增,不断蔓延。这是多么让人揪心的反差呀!由于少年儿童厌学情绪的不断滋生和漫延,不仅给他们自身的学业与健康发展造成心理障碍,还给教师的教育教学带来极大的困难,给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产生了重大的负面作用。更重要的是,由于厌学情绪的日益加重,导致了一些学生逃课甚至逃学、攻击、偷盗等极端行为,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和后果。因而,解决少年儿童厌学问题已是当今教育的当务之急。

那么,解决少年儿童厌学的根本途径与方法在哪儿呢?我认为应重在预防!

小时候,听妈妈讲过扁鹊的故事。扁鹊是战国时期的名医,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医学家,在当时声名显赫、家喻户晓。其实,扁鹊有兄弟三人,他最小,两个哥哥都是医生。当时的魏文王得知此情后很感兴趣,便召问扁鹊:“你兄弟三人都是名医,到底谁的医术最高明?”扁鹊回答道:“长兄最好,二兄次之,我最差。”魏文王吃惊地追问:“你的名气最大,你中兄次之,长兄名气则小,为什么反而长兄的医术最高明呢?”没想到扁鹊给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回答:“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放血,在皮肤上敷药,在骨肌上开刀动大手术,救人于危机之时,所以人们都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传扬全国;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我中兄虽说病治得好,但他只能治些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是及于乡里,人们觉得他的医术水平一般;而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并不知道他事先已经铲除了病因,做到了防患于未然,所以觉得他的医术普通,但在医学专家眼里长兄才是真正的医艺高明者。”

的确,“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树立了“防大于治”的医学观和教育观,我们的现代教育更应该牢记祖先遗训,发扬与广大“防大于治”的思想,牢固树立“学校教育,以预防教育为主”的教育理念,在少年儿童厌学教育的问题上,应着眼源头,把教育的重点放在“铲除病因”上,力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治”是待“已病”后的拯救行为,治病治病,治的是病,有病才治。但是,一方面既然已经病了,就已经给病者本身、病者家庭以及社会造成了危害;另一方面,“治”不仅仅要承担“已病”所造成的损失和痛苦,还需要花大气力的。更何况“治”往往是治果不治因,治标不治本,这如同割韭菜,治了一茬又一茬,何时是个尽头?而“防”,则是“治未病”,是从根上铲除病因,堵绝病的发作,是防患于未然。打个比方说肠胃病吧,因为“病从口入”,所以,只要严管嘴巴,就不怕肚子疼痛。再说,只要我们找到了好的预防措施,“预防”要比“治病”简单得多,又因为“防”的目的就在于不能“已病”,这就不会造成什么危害,好比既然管好了嘴巴就不会得肠胃病,就用不着忍受肚子疼痛的痛苦,也用不着花钱吃药找难受,更不会因病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一样。所以,“防”比“治”意义重大得多。在少年儿童厌学以及其他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上,也是同样的道理。厌学是一种传染“病”,它不但会滋生,更重要的是能蔓延。如果我们仅仅着眼于对少年儿童个体厌学情绪和学习心理障碍的矫正与转化教育上,则如同杯水车薪,是无济于事的。再说,既然已经产生了厌学情绪,学生的学业与发展就注定要走弯路。更何况学校不是医院,其本质功能不在“救死扶伤”,而在引导、教育与培养。所以,克服少年儿童厌学的根本策略应该是预防性教育。只有着眼于源头,把教育的重点放在铲除厌学的“土壤”上,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少年儿童的厌学问题。

根据大量的研究表明,导致少年儿童厌学的原因主要有学生自身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几个方面。根据这一研究成果,我认为预防少年儿童厌学的总的教育思路应该是: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联防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各方面的教育作用。具体地讲就是:做好学前儿童入学心理准备工作和入学后适应性教育工作,减轻学习负担,正确处理学与玩的关系,防止厌学低龄化;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艺术水平,改进课堂教学,建立有效的课堂激励机制,把培养学习兴趣放在课堂教学的重要位置,以激发学生学习动因和学习的快乐;创新与发展教学内容,增强学习内容的生活性、选择性与趣味性;强化目标意识,建立自我评价机制,培养学生的自省自控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主导作用;加强校风、班风、学风建设,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强校园感召力,强化学生奋斗意识,以榜样激励学生见贤思齐,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建立家长学校或家长培训班,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配合学校培养学生爱心、责任心、诚实守信、俭朴的生活作风、独立意识等良好的意志与品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xxjy/15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