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奇幻的想象深远的意蕴——新时期幼儿童话创作特征探微

时间:2015-12-20 15:46:09 所属分类:小学教育 浏览量:

[论文关键词]奇幻的想象深远的意蕴 [论文摘要]新时期以来,中国的幼儿童话创作发生了转变。奇幻的想象和深远的意蕴是新时期幼儿童话创作的两大特征。 现代中国童话起源于“五四”时代。虽然老一辈作家们为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时代特征

[论文关键词]奇幻的想象深远的意蕴
  [论文摘要]新时期以来,中国的幼儿童话创作发生了转变。奇幻的想象和深远的意蕴是新时期幼儿童话创作的两大特征。
现代中国童话起源于“五四”时代。虽然老一辈作家们为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时代特征决定了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不可避免地带上强烈的文学功利性色彩。解放后,儿童文学一直与现实紧密相联,注意配合形势,注重教育成了儿童文学作家们的自觉追求。80年代以来,受到西方现代童话的影响,中国儿童文学才有了转机。幼儿童话作为儿童文学很重要的一部分,自然也发生了转变。
奇幻的想象
幼儿通常是指2--7岁的儿童,这个年龄阶段的儿
童,是最富想象力的.“在幼儿的心目中,一切都是有生命的,……生活中的现实常常变成一个丰富的想象世界,使幼儿的活动充满乐趣”。[’】‘P月8”在幼儿的想象世界里,小鸟会唱歌,花儿会跳舞,动物会说话,一切的“物”都被“人”化了。所以,幼儿童话必须充盈着奇幻的想象,似真似幻,真幻难分,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的心灵插上想象的翅膀,在现实与幻境中遨游。而之所以要给幼儿创造一个想象的幻境,是因为人类需要想象。想象是人类发展的动力,有了想象,人类才会有前进目标,并为之奋斗终身。
没有任何一种文体象童话那样需要想象力,想象是童话的灵魂,奇特的构思则是进入想象世界的通道。幼儿多动善变的特征决定了他们在听童话时求新、求奇。这就要求幼儿童话作家们必须甩开现实生活的包袱,放飞自己的想象。胡安的《馅饼里包了一块天》,构思新颖独特:一个老太太将天掉下来的一角包在馅饼里,放进了烤炉。打开炉门,馅饼飞了起来。老太太和老头儿追上馅饼,并跳到馅饼上,向天上飞去。结果由于大象也跳到馅饼上,馅饼落至海面,变成了一个小岛,人们在小岛上愉快地生活。天的一角会掉下来,馅饼会飞,又会变成海岛,这是一个多么神奇的世界!既然馅饼会飞,那么还有什么不可以飞呢?!幼儿的心灵大概也随之飞舞吧!冰波的《自云》讲的是胖小猪和小白兔吵架,小白兔的毛变黑了,胖小猪睡不着觉。胖小猪为小白兔捉了好几朵白云,装进大口袋,让小白兔洗了个白云澡,小白兔马上“变得雪白雪白”。小白兔为胖小猪缝了个白云枕头,胖小猪“枕着软软的白云枕头’”,马上睡着了。在这篇童话里,白云被幻化成可以“装进大口袋”可以洗“白云澡”,可以做成“白云枕头”,想象在这里大放异彩,新奇别致的构思使得幼儿们似乎走进了一片奇妙的天地。谢华的《棕子里的故事》讲述了“老奶奶把一个又一个的故事,裹到一个又一个的粽子里去了”“谁吃了老奶奶这裹着故事的粽子,谁就能讲出一个有趣的故事来”。小松鼠、小狐狸、小野牛、小百灵、小野鸡吃了老奶奶裹的粽子,都能讲出故事来。故事能够裹进粽子,吃下粽子又能讲出故事来,也许,幼儿以后在吃粽子时,会别有一种想法吧!不仅仅是粽子,其他食品呢?总之,它启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如果说幼儿的想象力是一座丰富的宝藏,那么幼儿童话无疑是一个开掘者,它是一把“宝藏”的钥匙,打开了幼儿想象之门,让想象自由飞翔,充溢着幼儿五彩缤纷的生活.
奇特的构思必然导致幼儿童话作家们运用夸张甚至变形的手法。在幼儿童话中,夸张是必需的,没有夸张,想象就不能腾飞。在冰子的《冰姑娘》中,妮妮的眼泪流成了一条小河,玩具帆船在眼泪流成的河里漂走了,布娃娃差点在眼泪河里淹死。这一切看似荒诞不经,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根本是不可能的,然而童话本来就是幻想的文学,没有夸张,就不能超脱于现实之_匕创造一个奇异的想象世界。童话的夸张,“是一种极度的夸张、强烈的夸张,它不仅把生活某一部分极度放大,甚至到了变形的地步”。[2]cP.146,张沪的《三只小猪》对于小猪的描述就是采用了强烈的夸张甚至变形的手法。“老大全身都是泥,又不肯洗脸,洗澡,臭得要命”,为了突出“臭”这一特征,作者写道:“所有的车开到一号路口,都被老大的臭气熏得翻了个大跟斗,哎呀,摩托车翻到大卡车里,大卡车压在小汽车上”。老二不肯吃饭,“只肯吃汽水和巧克力”,“越长越小”,为了突出“小”这一特征,作者将它的“小”形容成“小得像一颗小蚕豆站在十字路口,谁也看不见他”。老大的“臭”,老二的“小”被极度地放大了。正是这种夸张甚至变形手法的应用,使得小读者们印象深刻。又如圣野的《百宝糖》,糖果姑娘送给好宝宝一盒百宝糖,盒子里跳出一块泡泡糖,吹着吹着成了一只大气球,带着宝宝飞上了天。好宝宝从盒子里抖出一团棉花糖,裹在身上就象穿了一件大棉袄。棉花糖还可以当作降落伞,让好宝宝落到一座猴山上。最后,盒子里跳出一大把酒心巧克力,猴子们都醉了,好宝定趁机逃出猴山,回到自己家。泡泡糖可以吹成大气球,棉花糖可以当棉袄和降落伞,酒心巧克力可以摔倒猴子,这些夸张手法的运用大大拓展了幼儿的想象力,使得他们能够挣脱现实的束缚,形成创造性思维,这种创造性思维,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创造力。

无论是奇特的构思还是夸张甚至变形,都要以现实生活为依据,童话“是作家们利用幻想这一艺术手段,反映生活中某些事物和现象,揭示他们的本质,借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寄托自己的感情和理想。只是童话的幻想还必须符合童话逻辑,童话的幻想要遵循生活的逻辑,不能违背生活的基本法则”。[3]}P.144’幼儿对于世界有自己的一种独特理解,在他(她)眼里,无论是山川草木,还是鸟兽虫鱼,都是“人”化了的。所以,在幼儿童话中,拟人化是很普遍的。如在宗二兵的《火娃和水娃》里,水娃就是火,水娃就是水,然而作者在赋予它们“人”性的同时并没忘记对它们“物”性的把握,火娃会喷火,水娃会发水。所以,水娃会为做面包的爷爷递水,火娃会点烟,当火娃和水娃被强盗邦邦抱走后,火娃把邦邦当作面包烤熟了,水娃用水把邦邦冲到阴沟里去了。幻想不是胡思乱想,‘己是基于现实生活之上的想象,再奇幻的想象也依然离不开现实生活的支撑,就象一只风筝,飞得再高,也依然要扎根于大地。严文井的《汽球、瓷瓶和手绢》将“物”性和“人”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作者充分抓住汽球、瓷瓶、手绢的自身特征,塑造了三个不同的形象:气球长得又胖又漂亮,“是一个性格浮躁,自以为了不起的家伙”,但是容易吹破;瓷瓶“自以为什么都行”,“从来不让人”I门目_“噪子是全世界最明亮,最好听的”,但是一摔就碎;而手绢老老实实,“不喜欢自夸”,“扎实”又有“耐性”,所以丽丽最喜欢她。汽球、瓷瓶、手纠三个形象并不是毫无根据胡思乱想的结果,而是针对“物”的特征加以“人”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小读者们信服。郭明志的<没用的小老鼠》则是采用拟物化的手法,童话中的小动物形象各有特色,既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又符合动物的“身份”。小灰老鼠小巧灵活,所以会挖洞,会啃口袋和老狼的脚后跟;小刺稍全身都是刺,所以用“又尖又硬的长针扎得老狼乱蹦乱跳”;红公鸡嘴尖,“啄瞎了老狼的眼晴”就合情合理;蓝脖鸭有着扁扁的嘴巴,所以“叨住了老狼的半截尾巴”。 深远的意蕴
文学是人学,幼儿童话也不例外,虽然它不是现实生活的直接反映,但它是建立在现实生活基础之土的,因此,不管想象飞翔得多远多高,它依然是现实在人的意识中的投影。而文学以其深远的意蕴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之付出为之倾倒,这也是文学之所以能从几丁年前流传至今长盛不衰魅力永久的奥密。在相长的一段时间里,幼儿文学不被重视,幼儿文学的文学性更加不受重视,因为普遍的认为幼儿需要的是教育,他们体会不到幼儿文学中意蕴的重要性。事实__L,幼儿童话所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教育,更多的是要培养孩子们的文学情趣,使他(她)们从小认识文学,休会到文学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好的幼儿童话往往蕴含着深远的意味,不但可以使得幼儿获得知识,获得美的享受,!厄且还可以从中悟出些人生哲理。虽然心智尚未成熟的幼儿也许只是朦朦胧胧地感受到一些人生哲理的碎片,但是在他(她)长大的过程中,他(她)会慢慢11卿爵出其中的滋味来。因此,幼儿童话决不是只靠奇幻的想象来征服小读者,童话中所包含的知识、审美感受和人生哲理会让小读者们终身受益。
众所周知,幼儿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因此要想正儿八经地进行教育往往既费力又收效甚微,童话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媒介。讲一个童话,让幼儿高高兴兴地进入童话世界,在童话里级取知识的养分。如张祖梁的《喜鹊、鸟鸦与锦鸡》,作者对喜鹊、乌鸦与锦鸡的羽毛颜色作了一番并不符合科学事实但却独特别致的解释:喜鹊、乌鸦与锦鸡原来都穿一身白色的羽毛。有一天,乌鸦为喜鹊画羽毛,心急的喜鹊只等乌鸦画完了黑色条纹便飞走了.乌鸦给锦鸡画得很认真,用了七种颜色,锦鸡从此有了一身漂亮的羽毛。当锦鸡给乌鸦画羽毛时,因为怕麻烦,将一盆黑色染料泼到乌鸦身上,.乌鸦从此就变成黑色了。这种解释不符合科学真实但却符合艺术真实原则。在轻松愉快的故事里,小朋友们从中不难获得这样的信息:喜鹊身__L有黑色条纹,乌鸦是全黑的,锦鸡有着一身五彩的羽毛。而这样的知识决不是通过简单地让幼儿看着图案学到的,而是通过讲述一个故事使小读者们记忆深刻。刘心武的《小猴吃瓜果》讲述了小猴不’懂如何吃瓜果,以致于闹出一连串的笑话。通过小猴吃瓜果的反面例子,童话对幼儿进行了一番常识教育:西瓜应该吃里头的瓤,香瓜应该吃皮肉,核桃果应该吃核儿,梨应该吃果肉。这篇童话在生动有趣中教育了幼儿,可谓是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沈百英的《六个矮儿子》则是通过谜语的方式激发起幼儿的兴趣,从而获得对身边动植物的感性认识。第一个矮儿子是靠八只脚忙(螃蟹),第二个矮儿子是靠六只脚生活(蜜蜂),第三个矮儿子是靠四条腿(猪),第四个矮儿子“养了几百只两只脚,有尖尖嘴,也有扁扁嘴”(鸡鸭),第五个矮儿子养一只脚的植物(蘑菇),第六个矮儿子“专养没有脚的东西”(鱼)。作者分别对六个矮儿子的谋生方式用脚(或腿)的多少加以串联起来,既有趣又别致,促使小朋友们动脑筋,自己想出答案来。
让幼儿在童话中轻松地获取知识固然很重要,但是让幼儿在童话里得到美的享受也应当是幼儿童话作家们所追求的目标。良好的审美能力,决不是靠一句“人天生爱美”就能人人拥有的,它需要后天的培养。幼儿童话是人一生中最早接触到的文学作品之一,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的人生。冰波的《梨子小提琴》为小朋友们构筑了一幅美丽宁静的图画。小松鼠用梨子做了一把小提琴,琴声悠扬,“还带着一股淡淡的香味,传出很远很远”。在森林里,狐狸听到好听的琴声,不再追小鸡,狮子听到悦耳的琴声,不再追小兔子。有了小提琴,有了音乐,“动物们不再追来扫一去了,他们每天学提琴,……森林里到处可以听到音乐,到处都有快乐”.虽然这只是梦境中的祥和图景,但是美本来就是栖居在诗意之上,何况幼)L}C洁无瑕的心里原本就有一方和平安静的土地。少白的《云娃娃的游戏》述说的是两个美丽的白云娃娃,一会儿变成了一头小鹿,一会儿变成一只大老虎,一会儿变成一条鲤鱼,一会儿变成一只鱼鹰,一会儿变成一只天鹅,一会儿又变成一只美丽的孔雀,最后,她们肩并肩地飞向太阳公公睡觉的地方。整篇童话想象丰富,给人以美的享受。让幼儿从小就学会爱美、欣赏美、享受美,也就是让他(她)学会了爱,爱别人、爱自己、爱这个世界。在彭雁飞的《夜来香精灵》中,夜来香的精灵为了让露珠和自己能看到“红红的太阳、彩色的大地、蓝蓝的大海”,不惜牺牲自己,“跳着、舞着”,“旋转着、旋转着”,直至自己消散在茫茫的夜色中。孩子们不仅可以在这篇童话所营造的美的意境中徊徉,还可以感悟出小精灵对美的执着追求。美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哲理是古今中外作家高品位的追求层次,幼儿童话也是如此。一个浅显的故事,传达出一些做人的道理,比起直接对幼儿进行条条框框的教育来,这样的方式更能令孩子们接受和信服。郑春华的《会一长鱼的树》讲的是一只小猫咪咪想吃鱼,可又不能安心坐下来钓鱼,幻想有一棵会长鱼的树。后来它对大树鞠了一百个躬,大树果然长出了许多鱼,但都不能吃,因为全是纸、布或气球做成的鱼。最后,咪咪认认真真地坐到河边钓鱼,钓到的鱼不仅吃不完,还将剩下的鱼挂在大树上。大树真的成了会长鱼的树。这篇童话采用前后对比的方式,咪咪不钓鱼时一条鱼也吃不到,后来自己钓鱼时于却吃不完。为什么呢?因为只有劳功才能收获。听完童话,孩子们也许会悟到些做人的道理。郑渊洁的《亚旗进山》则使幼儿从中懂得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道理。幼儿园的亚旗去山林看小老虎,山于人类捕杀动物,使得动物们对亚旗有敌意,后经小老虎出面,才解了围。这时,亚旗看见几个猎人准备打猎,上前劝阻,终于化解了一场灾难。人类的生存环境己}一}益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话题,让孩子从小懂得保护动物,珍视生命,不仅有益于他(她)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有利于我们这个社会。幼儿童话决不全都是旨意明确,主题鲜明有些童话意蕴深厚,很难用一两句话可以表达清楚,其深度不亚于成人文学。如谢华的《岩石上的小蟒蚁》讲述的是两只小州蚁不惜冒着被晒千的危险,拒绝了小花狗、小花鸭和岩石老公公的好意,坚决等待小哥哥来接它们。两只小蛾抖终于贴在岩石老公公的身」二,被太阳晒干后变成了两个小黑点。它们在做梦,梦见“漂亮的杯子,清清的泉水,绿色的水草,圆脸蛋的小哥哥”。而小哥哥却没有遵守他对小蛾蚌的承诺,到小河边捉另外的小峪蚂去了。这篇童话以幼儿文学中少见的悲剧色彩打动了孩子稚嫩的心灵,其蕴含的深意使得孩子们的心灵为之颤动,这正是文学所带给人的特殊震撼。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xxjy/16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