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浅谈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对话

时间:2015-12-20 15:50:38 所属分类:小学教育 浏览量:

[摘要]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要求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应走向理性,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应走向平等,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应走向个性,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应张扬个性。 [关键词]小学 阅读教学 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

   [摘要]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要求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应走向理性,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应走向平等,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应走向个性,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应张扬个性。
  [关键词]小学 阅读教学 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上述以现代对话理论为基础的崭新的阅读理念,改变着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确实。这一全新的阅读教学理念有其科学的教育理念基础。
  对话说:认为阅读是一种读者与文本(实际上是潜在的作者)之间主体间性的对话活动,读者是阅读的核心,是解释文本的权威。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学生的地位由原来处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和意义建构的主体。
  平等对话教学,就是强调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式和相互作用来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教学。它是新课程的热点和亮点问题,在改善教学方式上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那么,语文课如何“生成平等对话,实现高效课堂”?
  一、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应走向理性
  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关键是要走向理性。教师首先要聆听文本的声音,如叶圣陶所云“作者有思路,尊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如境始于亲。”方能“入情得意”,文本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下的精神产物。教师以今人今日身份以此时此地的心境去解读,就会产生自己的理解。被称为“燃烧的玫瑰”的窦桂梅老师无论从《圆明园的毁灭》中引导学生讨论“该不该重建圆明园”的热点话题,还是从《再见了亲人》中引进“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无不从文本出发,突破了文本,超越了文本。象她这样处理教材,大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挖掘了课堂教学的深度。
  二、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应走向平等
  新的教育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行开放式阅读的新课堂,只有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课堂的对话才能以石击石,迸射出创新的火花。如在教学《飞夺泸定桥》一文中,有学生质疑:“泸定桥是一座铁索桥,居地险要,人走在桥面也站立不稳,摇摇晃晃,况且对岸还有两个团的敌人严密把守,但文章只写了红四团怎样冲过桥,而没有写到战士的伤亡,这有可能吗?如果加进一些战士伤亡的内容,不是更真实而且更加能突出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吗?”面对学生的质疑,笔者没有盛气凌人地训斥学生乱发问,而是进行了平等的对话——那文章该怎么样写才恰当呢?于是师生间进行讨论式的对话,最后找出了师生都认为比较恰当的一种表达方式。

三、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应走向个性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学生个性与文本最直接的最亲密的接触,由此想到虞大明老师讲的《庐山云雾》,用了大量的时间用不同的形式读课文,把学生带入了美妙的境界,深切感受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如此“潜心会文”学生才能感知文本,质疑文本,享受文本带来的美感。
  1.引导学生个性化地走进文本。为了让学生对教材有新鲜感,运用多种方法巧妙地激发学生对教材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形成浓郁的学习气氛。课堂上,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阅读文本,使他们在总体上把握文本的内容,定下与文本对话的情感基调,再通过教师不断地引导,使学生在思想、情感、价值观上同文本产生共鸣,从而发挥学生自己学习语文的巨大潜能,提高阅读效果。例如采取讲故事,多媒体展示画面,猜谜,做游戏等方式引入课文。
  2.引导学生个性化地朗读文本。对孩子而言,学习语言最有效的途径是朗读。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经历,情感体验等的不同,体会也就千差万别,读起来会各不相同,千万不可统一标准,强加于人,扼杀个性。我们必须尊重个人理解,尊重差异,通过引导进行个性化的阅读。例如古诗《回乡偶书》,作者贺知章带着各种复杂的心情写下了这首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诵,可以是激动的,伤心的,兴奋的……
  3.引导学生个性化地内化文本。学习语言就是为了积累内化和运用。由于语言的模糊性,学习者之间的差异性,导致了学生内化过程中的产生差异,这些差异只要是学生独特的感受,都要给予肯定。内化的方式可以是学生复述、背诵,也可以是让他们将自己的独特感受写下来。以《劳动的开端》为例,读完最后一句话“从此我走上了艰难的生活道路”,说一说在这艰难的生活道路中“我”会遇到哪些困难?然后,鼓励学生写下来,内化文本,再通过复述课文,进一步掌握文本。
  四、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应张扬个性
  “平等对话”离不开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这是因为学生之间年龄、心理水平相近,交往中最放松。而且,在交往中碰撞,在争论中启发,最能激发创新。可以采用以下交流互动方式。
  1.互相讨论。要让孩子有独立的人格,就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对话意识和对话能力。肖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我有一种思想,你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都得到两种思想。”学生之间的合作就是互相学习,共同讨论。这样一来,学生不但提高了阅读的能力,而且提出了富有创造性的见解。与其他的同学一道经历了思维、争辩的过程,教学的效果当然显而易见。
  2.共同体验。阅读教学应当是一次次生命的对话,是孩子们内心情感的真挚流露,是他们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新课标强调:“阅读应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如在教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后,让学生与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童年比一比。可以自己对自己说,也可以对别人说,然后组织集体讨论交流。由于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的情绪激动,交流相当激烈,言辞之间真情流露。
  在平等对话式阅读教学中,教师、学生、文本之间是“三位一体”,互生共长的。一方面,要求师生之间加强对话与交流;另一方面,又要留有充裕的时间让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对话,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对话,同时师生双方又要不断挖掘、拓展、创新文本课程,以满足更深层次的对话需求,从而实现高效率的课堂教学。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xxjy/16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