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桎梏儿童作文能力的几个心理因素

时间:2015-12-20 15:51:13 所属分类:小学教育 浏览量:

[摘要]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开设课时最多的一门课程,然而学生毕业时,几句话都写不通顺的现象却普遍存在,就是平时信手翻阅学生作文本,也不难见到一些假话、空话和套话,有些甚至令人啼笑皆非。造成学生作文水平下降的原因究竟何在呢?排除教师指导不力这个原因,儿

   [摘要]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开设课时最多的一门课程,然而学生毕业时,几句话都写不通顺的现象却普遍存在,就是平时信手翻阅学生作文本,也不难见到一些假话、空话和套话,有些甚至令人啼笑皆非。造成学生作文水平下降的原因究竟何在呢?排除教师指导不力这个原因,儿童心理自然也是非常重要的制约因素。
  [关键词]儿童 作为能力 心理因素
  
  一、挫折心理
  小语课本入选的课文都是一些名家名篇,文质兼美,构思巧妙,堪称学生习作的典范,这些课文是学生习作的典范,才在儿童的心里形成了一种定势。学生作文时,总是暗暗地将自己的作文同学过的文章进行比较,这一对比,使得他们泄了气,丧失了作好作文的信心。
  在学生作文的评价上,教师的心里往往有一把尺子,这一把尺子,或是来自他们曾经读过的名家名篇,或是来自作文大赛的获奖作品。因此,在衡量小学生作文时,老师常常是以自己心中的这把尺子作为衡量标准的,往往要求学生作文立意要深,构思要新,中心要突出,语句要优美,结果学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写出来的文章,或被教师扼杀,或被修改得千疮百孔,满目疮痍。面对圈圈点点的批注,他们不仅没有体会到成功的乐趣,相反却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优秀习作往往被教师拿到班上宣讲,无疑对增强优秀习作者的自信心,鼓励他们作文更上一层楼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全班同学怎样作文提供了现实的榜样。然而令人担忧的是,优秀习作毕竟是少数,优秀习作者也往往只会集中在少数几个语文基础较好的的尖子生上。即使那些基础一般或较差的学生付出了百倍的努力,短期内也难以奏效,久而久之便自愧弗如,面对现实,只好放弃“写好作文”的念头。
  二、畏惧心理
  小学生害怕作文,究其原因,一是生活单调,无话可说;二是语言贫乏,无从下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小学生作文最困难的就是无话可说。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生活太枯燥了,每天都是“上学、放学、做功课、看电视睡觉”的程式化生活。生活有限,再加上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他们只能在“四角的天空”下活动了,到哪儿去积累素材,去写什么呢?此其一。其二,学生没有做生活的有心人。许多应该作为素材存入自己脑中的人或事,虽然已经发生,也从他们的眼前闪过,但由于他们或因心不在焉,或因熟视无睹,使眼前的一切转瞬间悄然逝去。前不久,我班有一名学生生病住院了,我委托班长组织同学去看望,一时间,班里议论纷纷,都有一种想说的欲望。等我出了一个作文题《同学之间》让学生作文,他们一个个却抓耳挠腮,不知如何下笔,写出来的东西也是干巴巴的,当时的议论都置之脑后。
  也有的同学能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了身边的人或事,就是无从下笔,原因就在于小学生阅读量小,欲说不能。每当作文时,他们总有一种“眼前有景吟不得”的感觉。

三、依赖心理
  首先是对作文辅导的依赖。
  打开学生的书包,总可以翻出几本作文书,什么《百家作文指导》、《作文世界》、《全国小学生优秀作文选》等等,不一而足。这些书是他们的“救命稻草”,老师布置作文,他们马上翻开作文书,从中选取相似的一篇,将其改头换面,不管与自己的生活是否相符,便拿来充数。如一次作文,要写一篇《迷人的……》,我班有个学生写的是《迷人的公园》,这篇作文写得相当不错,将森林之王——老虎写得栩栩如生,金丝猴的活泼可爱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大家眼前。但一调查,发现这位学生从未到过公园,根本没有见过什么老虎、金丝猴。这篇文章是照作文书上抄的。
  还有的学生喜欢仿照例文来写。如写一种植物,很多同学都仿照《高大的皂荚树》这一课来写,大部分学生都把皂荚树的特点移植到了自己所写的植物当中,给人们带来的好处也和皂荚树给人们带来的好处一样,完全是机械模仿,丝毫没有创新意识。
  其次是对教师的依赖。
  教师在让学生作文之前,总要进行作文指导。指导得简略一点,学生写出的作文就像记流水帐一样;指导得详细一点,那便是千篇一律了。有一次作文是状物训练,我拿了一个电动玩具小狗到教室里让学生观察。结果全班四十多名学生都是写玩具小狗,而且文章语言,结构都几乎相似,没有一个人肯丢掉老师的“作文指导”这一拐杖,去令辟蹊径。
  四、厌倦心理
  学生作文一般由教师根据每单元的作文要求而命题。我粗略地统计了一下,人教版第五至十二册的单元作文要求有许多是雷同的。如第五册第二单元的作文要求是:把你参加的一次家务劳动,先说一说,再写成一段话;第六册第六单元的作文要求是:在家里经常帮助爸爸、妈妈、邻居干家务活,写成一段话;第八册第一单元的作文要求是:今年春节刚过去不久,同学们一定还记得春节期间发生在你身边的许多有意义的事情,从中选择一件让难忘的事,写成一篇作文;第十册第二单元的作文要求是:在日常生活中,一定发生过让你难忘的,能够从中接受教训的事,以“难忘的教训”为题,写一篇作文;第十一册第二单元的作文要求是:围绕一次春游,写春游中难忘的事情。这些作文题目是不相同的,要求也不尽一样,但仔细审审题,就会发现所选的材料是一致的。换一句话说,这么多的作文题目可以用同样的一件事应付。在这些雷同的、缺少创意的作文题目下面,孩子们又能写什么呢?不出现厌倦情绪才怪呢!
  五、“舍近求远”心理
  一个人的文章应该是他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小学生作问就是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可有些小学生作文时却偏偏舍去自己熟悉的生活而去寻求自己所不熟悉的生活来写。如以《……的星期天》为题作文,结果发现全班40人有38人写的都是《愉快的星期天》、《快乐的星期天》。他们的星期天果真快乐吗?深入了解,会发现大多数学生的星期天不一定快乐,他们被名目繁多的家庭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又如以《我敬佩的人》为题作文,许多同学都写老师。这无可厚非,问题就出在所选材料上:有的写老师顶风冒雨去为生病的同学补课;有的写老师带病坚持上课昏倒在讲台上;有的写老师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为学生垫交书杂费……这样的教师实在令人敬佩,可这一切果真如此吗?老师整天与他们打交道,平凡与普通难道就值得写进他们的作文里去吗?这样舍近求远又有何意义?
  学生的多种心理因素,制约了学生作文能力,我们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消除这些不良因素。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xxjy/16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