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制度创新语境下课程领导的转型与超越

时间:2015-12-20 15:56:08 所属分类:小学教育 浏览量:

[摘要]在当前我国教育制度创新的语境下,校长的课程管理应转向更具有专业化的课程领导,由此导向课程领导对传统课程管理的超越。课程领导的要义在于改变传统的“行政中心主义”的思想,摆脱对课程事务的监控和管制,寻求课程革新的内在驱动力。而要真正实现这

[摘要]在当前我国教育制度创新的语境下,校长的课程管理应转向更具有专业化的课程领导,由此导向课程领导对传统课程管理的超越。课程领导的要义在于改变传统的“行政中心主义”的思想,摆脱对课程事务的监控和管制,寻求课程革新的内在驱动力。而要真正实现这种超越,校长需要实现课程领导力的提升,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寻求突破:一是确立新的课程发展观;二是引导教师明确自身的课程角色;三是促使学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组织”。
  [关键词]制度创新;课程领导;学习型组织

  
  制度创新是当前我国社会整体创新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跟经济领域的创新相似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领域的创新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先从制度上寻求突破的,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首先得益于教育体制创新,这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目前也仍然是教育改革的重要话题。在制度创新的语境下,作为领导者的校长如何对待课程领域的管理和引领呢?这是需要我们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制度创新及其对学校领导力变革的意义
  
  (一)制度创新的内涵
  制度创新,就是在人们现有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条件下,通过创设新的、能够更有效地激励人们行为的制度,进一步规范组织的运行,从而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和效率的创新。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社会政治、经济和管理等制度的革新,是支配人们行为和相互关系的规则的变更,是组织内部要素与其外部环境相互关系的变更,其直接结果是激励人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促使不断创新的知识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推动社会的进步。可以说,所有的创新活动都有赖于制度创新的积淀和持续激励。通过制度创新得以确立新的制度化规则,并以制度文化的方式持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这是制度创新的积极意义之所在。各种社会组织都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如企业制度创新、行政制度创新和文化制度创新等。这为考察教育制度创新提供了宏观背景和参照系。
  
  (二)制度创新对学校领导力变革的意义
  “领导力”是近年来管理理论领域中出现的一个新概念,代表着管理理论从强调“权力”和“控制”向“组织”和“引领”的视角转换。“领导力”这一概念突出了管理者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和领导素养,在这里,“领导”不再局限于“管理”,而是要引领组织变革和创新,将大家从现在带向所期望的未来。制度创新的内涵在于调整组织内部及其与外部相关因素的关系,通过理顺群体之间的关系而发挥其整体的创造性,这正是领导力所要求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制度创新对学校领导力的变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制度创新为学校领导力的变革提供宏观的制度环境。从最广义上来说,制度是一种规则,是组织系统运作的依据,因此也是规范人们行为的一种平台。综观社会变革的历史,凡是能够带来社会巨大进步变革的在很大程度上都来自体制上的突破,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可以说,只有具备了新的制度平台,在该制度规范下新的规则才能运行,从而有助于创新性的思想和行为的产生。学校领导力的变革是一种创新性的思想和行为,它也要求外部制度环境的变革和突破。因此,当前在我国倡导的制度创新的语境下,学校领导力的变革具备了基本的前提,这是在制度创新语境下考察学校领导力变革的出发点。
  其次,制度创新为学校领导力的变革提供了思想基础和变革的方向。制度创新为学校领导力变革提供了制度的平台,这一平台中很重要的是思想基础和变革方向。所谓思想基础,意味着制度创新所秉持的理念同样也是学校领导力变革要坚持的理念,是制度创新得以确立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的基础。显然,学校领导力变革不能违背或僭越这一思想基础,而只能是对这一思想的诠释和落实。至于如何落实制度创新所提出的思想基础,则体现出变革的方向和基本要求,由此学校领导力变革也要朝制度创新的要求去努力。
  最后,制度创新也为学校领导力变革提供了内容。我们之所以提出学校领导力变革的课题,就在于制度创新要求学校变革领导模式,从而去变革学校教育领域内具体的制度,回应宏观制度变革的需要。学校领导力变革的重要内容,就在于促进学校层面课程教学制度的创新,回应宏观制度创新的呼唤,为制度创新在学校中的推行打下基础。可以说,学校领导是否能有效推动课程教学制度创新,这是衡量其领导力是否提升的重要指标。
  
  二、校长课程领导的转型
  
  制度创新对学校领导力的变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学校教育的实践层面,学校领导力的变革必须关注校长的课程领导问题。“课程领导”这一概念是近年来国内学者探讨的一个重要术语,也是引进国外课程理论之后的产物。学校领导力的变革必然要关注校长课程领导的转型。
  
  (一)课程领导:课程管理领域的“范式转换”
  “课程管理”与“课程领导”有什么差别呢?“管理”的职能在于保证组织的秩序,使组织减少混乱,使其更高效地运转起来;
  “领导”的职能在于规划引领、产生影响、寻求建设性的变革。对于这两个术语的区别,国外也有学者进行了比较,认为“管理”强调计划、组织和控制,而“领导”则关注建立愿景、人员交流和激励。
  “课程管理”是行政人员依据相关的规章制度对学校中的课程进行的管理活动,强调通过运用各种课程管理策略而形成课程管理的机制,根据政府的意志规范学校中的课程事务,保证学校对既定课程的实施。而“课程领导”则消减了课程管理中的行政命令的意味,强调从学校的具体,情境出发推动课程教学领域的变革,以专业的精神引领学校开发高品质的课程,从而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可见,课程管理强调标准化的操作,要求校长等管理者根据“规定动作”实现对课程事务的管理;而课程领导则注重具体的课程制度环境,强调在复杂的学校情境中对课程的质量负责,通过有效的专业引领提升课程的品质,进而引领学生的发展。前者关注管理任务的落实,而后者看重课程品质和学生学习品质的提升。二者所持的课程观、学习观以及对教育的根本信念是不同的。例如,美国学者亨德森等人在《革新的课程领导》一书中就指出,“革新的课程领导的核心是致力于课程开发、执行教育计划和教学互动,这一核心符合民主社会学生最佳的教育利益。我们建构了一个学习的范例,这种学习倡导深思熟虑、多元智能、多元素养、以变线性学业成就为本、敏锐的个人洞察力、文明、公正平等、多元文化等”。
  “课程领导”所带来的课程管理的“范式转换”其实并没有消解管理中固有的以制度规范组织行为的本义,而是在制度创新的语境下,从变革与创新的视角寻求对科层化管理的超越,用更加专业的意识和精神去引领学校层面课程的发展。现代学校管理理论是建立在标准化、注重常规和效率的工厂模式基础之上的,学校管理的目的就是服从上级所强加的规章制度和政策。这种管理是线性化的上传下达、结构稳定而且可以预测,其权力的运作脉络非常清晰。这种传统的管理思想适用于规范化的管理,对于处于稳态的教育实践具有很高的管理效率。但是,今天的学校教育所处的情境则日趋复杂,这种传统的管理思想对于这个复杂的学校系统缺少必要的应变。课程领导这一思想的提出恰恰反映了当今时代学校教育实践对新型管理思想的期待,经由专业化的领导而引领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发展。显然,在今天的教育情境中,制度化的管理不能单纯靠制度去加以规范,还需要专业的意识、革新的思想和道德的指引。 (二)课程领导的实践意义
  在课程事务的管理中倡导课程领导的意义,首先在于将课程管理的功能定位在通过提升课程品质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上。从根本上来说,任何课程都是为学生提供发展机会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情意。课程领导无非就是使这一机会更加丰富多彩、更加适合学生的学习经验,从而使课程对学生来说真正具有意义。因此,课程是学生进行学习和发展自我所经由的途径,它与受教育者的学习行为密不可分。在行政主义的管理之下,课程管理所发挥的功能局限于如何通过对教师行为的规范落实既定的课程内容,不会灵活地根据具体情境发展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课程。而课程领导所追求的,就是更加关注具体情境中的课程,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使课程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课程领导所发挥的功能,在于使学校的体系及其教育能达成增进学生学习品质的目标。”这句话很明确地阐明,课程领导关注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学生的学习问题,正如有学者所批判的,“太多学校制度侧重管理目标、经济和效率,而非有意义的学生学习”。
  其次,从课程管理向课程领导的转换促使校长关注专业领导素养的提升。长期以来,在管理主义的体制之下,中小学校长习惯于以行政的指令管理学校的各项事务(包括课程事务),长于上传下达而短于专业引领。这样,导致校长的专业性不强,甚至不熟悉课程教学的业务问题,沦为上一级管理部门的行政工具,丧失了对学校教育教学的专业引领功能,成为教育行政管理链条上的一个棋子。在今天这种复杂的教育情境中,制度创新的潮流促生了很多新理念和新举措,校长专业素养的提升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在传统的管理体制下,我国中小学校长所起的作用主要是管理而非领导的作用。制度创新要求领导者改变单一的行政管理模式,进行课程领导。为此,校长必须具备专业化的素养。
  最后,倡导课程领导有助于阐明校长和教师的道德意蕴。教育者的道德修养一直是衡量其教育水准的重要标尺,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教育者的职业道德仍然是公众所关注的重要话题。但是,单纯从学理上强调其重要性似乎不能有效规范某些教育者在道德领域和道德问题上的作为,因为那只能靠舆论的监督,目前还尚不具备条件将其纳入法制的轨道上来。但从课程领导的视角来考察,校长和教师都承担着学校课程管理和开发的责任,这是其作为专业人员的必然要求。在课程领域,中小学生的课程和课堂教学不可能是价值无涉的,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对课程教学事务进行价值评判,这就必须依靠专业伦理来规范。显然,校长和教师要恰当地处理课程教学中的价值问题,其前提是他们本身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这是从专业素养的角度提出的要求。教育者课程领导力的提升,也意味着其处理价值和伦理问题能力的提升,这有助于彰显教育者道德维度的素养。
  
  三、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举措
  
  在学校层面,课程领导主要指的是校长的课程领导。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就是指校长运用行政的和专业的影响力,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中有效地对课程事务进行管理从而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能力。领导力不是指某一方面的能力,而是包含校长的价值理念、办学思想、学识、人格、情感、意志等综合素质,是驾驭、引领、发展学校的综合能力。在当前制度创新的语境下,校长要提升课程领导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寻求突破:一是确立新的课程发展观;二是引导教师明确自身的课程角色;三是促使学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组织”。
  
  (一)确立新的课程发展观
  作为学校的管理人员,中小学校长关心的是学校日常工作的开展,对于课程问题往往缺少关注。在我国,教育者对课程的理解比较狭隘,一般局限于国家规定的课程文本,如教材、教学参考、课程标准等,这些都是国家事先确定的,学校的领导者似乎仅仅把这些既定的课程文本落实下去即可。在这种观念下,课程被看作是各学科甚至就是各门课程的教材。课程是教学内容的集中体现,是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总和。这种理解把课程看作是学生的对象化的存在,课程跟学生的经验相脱节,导致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课程对学生失去意义。确立新的课程发展观,也就意味着教师要充分认识课程对学生各方面发展的重要性,课程的发展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
  在新的课程发展观之下,校长的课程领导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校长不能把学校看作是教育行政的最基层单位,只要落实国家的课程政策即可。校长的课程领导需要关注的是如何发展适合学校具体情境的课程,包括对国家课程的调整、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及课程政策的革新。校长应该做课程变革的发起人,是学校层面课程创新的基本力量。整体性的课程改革往往遵循“研究—开发—传播”模式,由国家自上而下地推动,但国家课程改革的推进离不开学校层面的课程革新,离不开“自下而上”的课程变革,显然这需要校长的推动和积极参与。
  
  (二)引导教师明确自身的课程角色
  课程领导是对课程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因此教师也是课程领导者之一。教师的课程角色非常重要。但是,在课程发展史上,教师曾经长期被排除在课程事务之外。以“泰勒原理”为代表的传统课程开发将课程看作“产品”,教师和学生成为课程产品的“消费者”,课程开发是一个价值中立的过程,外部专家通过开发详细的“防教师”的材料而尽可能地将教师和学生排除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之外。20世纪70年代之后,施瓦布提出了实践取向的课程观,开始向“泰勒原理”的主导地位发起挑战;斯滕豪斯提出了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其后,“概念重建主义课程理论”迅速崛起,这种挑战变得更为猛烈,直接导致了“泰勒原理”主导地位的崩溃,为多元课程话语的繁茂拓展了空间。课程理论的这种发展越来越彰显出教师在课程事务中的重要角色,要求教师担当起课程领导者的责任。
  在实践中,教师也需要摆脱传统的“接受式”的课程实践模式,从课程事务的“局外人”走向“参与者”。在传统的“接受式”课程实践模式中,教师的课程主体地位丧失,教师成为单纯的传递课程内容的工具和手段,这是工具理性的价值观和二元论思维在教师与课程二者关系上的体现。由于该方式强调对课程内容的复制,教师的课程行为萎缩为向学生传递课程材料中的知识技能。结果,教师的课程角色和课程意识泯灭于单向的信息传递中,教师沦为“教书匠”:他们无非是根据他人提供的教学方法讲授他人开发的课程,实现他人制订的教学目标。显然,在这种传统的课程实践方式中,教师丧失了主导课程事务的权责,在课程事务中我们几乎倾听不到教师应有的声音。但是,教师与课程的关系如此密切,以至于课程意义的体现离不开教师的阐释。从这个视角来看,教师也必须在课程领导中发挥自己的课程角色。
  
  (三)促使学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组织”
  在当前“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中,“学习型组织”是推动终身学习的基本概念之一。学习型组织倡导团结、协调、和谐,要求在组织内部建立完善的自我学习机制,发扬学习、思考和创新的精神,要求组织中的成员进行系统的思考和团队学习。那么,什么样的组织才是“学习型组织”呢?一般认为,学习型组织要具有如下要素: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改变心智模式;自我超越;系统思考。
  从上述对学习型组织的描述中可以看到,一个组织是否成为学习型组织,关键在于这个组织的成员是否能够善于不断学习。组织成员均应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样才能形成组织良好的学习气氛,促使其成员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当然,这种学习也是“全员学习”和“全过程学习”,学习必须是全体成员的学习活动,任何人都不能游离在外,学习也必须是贯彻于组织运行的整个过程之中的学习。因此,这样的学习也是一种团队学习和全程的学习,不但重视个人学习和个人智力的开发,更强调组织成员的合作学习和群体智力(组织智力)的开发。只有这样,学习型组织才能通过保持学习的能力,及时铲除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不断突破组织成长的极限,从而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度。学校要成为学习型的组织,显然需要提升校长的领导力,促使学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组织,是课程领导的内在要求。
  从教育行政管理的角度看,传统的管理是一种垂直型的行政管理,强调政令的上传下达,学校是行政管理体系的最基层单位。要让学校成为学习型组织,校长需要在管理模式上进行变革,在学校内部更加强调扁平型的组织结构,将决策权向组织结构的下层移动,让最下层单位拥有充分的自主权,从而减少时间成本,让组织的成员有更多的机会去学习。当然,校长作为课程领导者,要努力成为服务型的领导。学习型组织是由那些为他人和组织的愿景而奉献自己的领导建立的,领导应将权力、观念、信息分给大家,要将自己奉献给组织。因此,革新的课程领导需要从行政理念转向服务理念。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xxjy/16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