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对创新幼儿园管理方法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5-12-20 16:21:41 所属分类:小学教育 浏览量:

【摘〓要】目前我国的幼儿教育正全面推行新的课程改革工作。“新课改”不仅仅是对幼儿具体教学内容的简单更改,而是对整个幼教工作的教育观念、教育教学方式、教育教学行为等进行系统性综合性全方位的改革,同时对现存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也相应地提出了新

【摘〓要】目前我国的幼儿教育正全面推行新的课程改革工作。“新课改”不仅仅是对幼儿具体教学内容的简单更改,而是对整个幼教工作的教育观念、教育教学方式、教育教学行为等进行系统性综合性全方位的改革,同时对现存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也相应地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标。建立新型的相配套的幼儿园管理机制是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新课改”的支撑和保障,是新形势下我国幼儿教育工作的客观需要。
【关键词】幼儿园管理方式方法创新机制思考
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地域,不同的经济、社会条件,对构建新型的幼儿园管理模式的具体内容也存在不同的要求。本人根据多年从教工作,总结了以下几点方法,总体说来需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一、以人为本加强管理制度
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发展的主体,而不是完成幼儿教育任务的工具。因此,幼儿园新型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建立,要从提高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归属感、集体荣誉感入手,多发掘他们的潜能,强调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
1、尊重教师。“新课改”要求幼儿教师进行探究性教育教学,那么,幼儿课程的设置与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必然要求幼儿教师要具有创新能力。“教师即研究者”意味着教师从主导者变成研究者,这是新时代对每位幼师的起码要求。如果幼儿园的管理制度过于僵硬教条,势必会影响教师学习研究和开发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制定幼儿园管理制度时,既要达成规范化科学化,又要体现人性化,充满人文关怀。做到真正尊重教师,充分理解教师劳动的特殊性与创造性,给教师的学习研究和开发课程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2、了解教师。目前孩子基本都为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是通病。幼儿教师面临着来自家长、社会乃至幼儿园的巨大压力。据有关资料研究分析:教师之中有心理障碍的占到百分之二十几甚至更多。很多教师面对压力而左右为难,无所适从,内心非常苦闷。因此,幼儿园管理制度的制定,必须充分考虑到教师需求。通过深入教师队伍,交心对话,了解并掌握教师的个性、爱好特长和能力水平等,把握教师的需求、特别是教师的内心需求。只有在充分了解教师的基础上,所制定的幼儿园制度,才是真正切实可行的。最大程度地满足教师的需求,提高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归属感、集体荣誉感,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工作潜能,从而促进教师积极愉快地、全身心地投入“新课改”中去。
3、发展教师。要树立管理即服务的观点,把幼儿园的管理构建成教师发展的平台。一方面,要加强人才吸纳,对合格人才要放宽准入条件;另一方面,要考虑人才交流,积极把优秀人才向更高更好地方引荐,确立名师意识。同时强化教师的进修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等方式和方法,经常性地请专家、学者来园讲课,传授新的教学经验和理念;并安排一定的时间和经费,推进教师的培训进修和继续教育。
二、增强民主意识使管理模式更加科学化
要实现教育教学的民主科学化,首先,要增强和提高教师自身的民主意识,因为教育教学民主的实施者之一是教师。若教师本身的民主意识薄弱,又怎能奢望他们能对幼儿进行民主意识的培养。而教师民主意识的强弱,又主要体现在幼儿园管理体制是否民主科学化。重新构建幼儿园的管理机制,要注重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的建设,推行幼儿园民主管理,切实改变园长一言堂的做法。一是要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在民主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真正赋予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权利;二是要赋予教职工对全面工作的监督权,只有从制度上保证教职工实施监督,民主监督制度的建设才具有实质意义;三是要建立民主协商对话、民主评议和竞争上岗等制度。其次,要建立和完善民主科学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按照“新课改”的理念,最大限度地体现全体参与原则,使教师、幼儿、家庭和社区充分地参与到幼儿园的发展规划、课程改革、教育教学评估、思想道德教育、幼儿活动等中来。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幼儿成为幼儿园真正的主人,从而真正实现教育教学的民主科学化。
三、完善机制建立健全教师评价体系
由于教师评价与教师的专业发展、职称职务晋升、经济收入等切身利益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评价的公正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态度,并直接关系到“新课改”的成败得失。关于教师评价,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方面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由此可见,“新课改”所倡导的教师评价是发展性评价。发展性的教师评价有助于提高教师士气,加强信任感,改善人际关系;有利于深化课程改革,并形成积极支持教师创新的氛围。
1、制定考评内容和标准。要改变传统的只看重教师的教学效果,注意幼儿在语言、计算、音乐、美术、体育、绘画等方面的能力掌握的评价体系,要充分体现“新课改”的精神,着重通过对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教改实验、创造性教学和园本课程的开发以及教师与幼儿关系、家园联系工作情况等的综合评价,反映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性质,以符合“新课改”对教师角色转换以及教学改革的要求。
2、实施考评。要杜绝一切形式主义,努力使考评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的过程,从而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与外在的评价相比,教师最了解自己,最清楚自己的工作背景和工作对象,最知道自己在工作中的优势和困难。因此,对教师的评价必须以教师自评为主,结合园长、教师、幼儿、家长的共同参评,引导教师分析教学行为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高教师自我反思和总结的能力。
3、重视教师个体差异。正是由于教师在性格、职业素养、教育教学风格、师幼交往类型和工作背景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而使整体的教育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发展性的教师评价主张,评价不但不该泯灭和消除这些客观存在的差异,而且应当尊重教师的个体差异,并根据这种个体差异确立个性化的评价标准、评价重点及相应的评价方法,明确地有针对性地提出每位教师改进的建议和专业发展目标。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师的特长,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自主创新。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xxjy/17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