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简述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15-12-20 16:28:20 所属分类:小学教育 浏览量:

论文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 教育资源 资源配置 论文摘要:农村基拙教育资源配置存在诸多问题,表现为: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学校布局不够合理,规模效益较差;人力资源使用效率低;物力资源奇缺,使用效率低下;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人为浪费严重;资源配置存在明显的地区

  论文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 教育资源 资源配置

  论文摘要:农村基拙教育资源配置存在诸多问题,表现为: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学校布局不够合理,规模效益较差;人力资源使用效率低;物力资源奇缺,使用效率低下;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人为浪费严重;资源配置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城乡差距;资源配置起点低,软硬件建设滞后。实现农村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是: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理顺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遵循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资源的管理水平;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提高规模效益;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一、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投入严重不足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经费长期处于较低水准,近10年来这种状况虽有所改变,但其在教育投人中的比例仍然偏低,而且近来又有所F降。农村基础教育各级学校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情况见表l

  从表1中可以看出,农村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占全国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的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普通中学从1997年的10.8%下降到1999年的9.4%,3年下降了1.4个百分点;小学从1997年的20.8%下降到1999年的19.94%3年下降了0.86个百分点,下降水平均高于全国,中学3年下降了l个百分点,小学3年下降了0.5个百分点,从2000年开始,全国基础教育各级学校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义有所回升,但增长幅度均不大,具体到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及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农村中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与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一定的距离。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小学相差近62.59元,普通中学相差近230.25元,而且有逐年拉大的趋势;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如果说农村小学与全国水平相差不大(10元左右)的话,那么中学差距则是十分明显的,年均相差近35.72元。因此,与全国相比,不论是基础教育各级学校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还是具体到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农村地区仍然偏低,而且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与我国基础教育的态势是极不相称的.

  (二)学校布局不够合理,规模效益较差

  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受旧的经济体制和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在教育发展上存在重速度、轻效益,重数量、轻质量,重外延、轻内涵的倾向,从而造成了农村基础教育遍地开花的现象”’。“村村有小学,乡乡有中学”,学校布点偏多,规模偏小,班额不足,进而为农村基础教育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形不成一定的教学能力,师资、设施得不到充分使用,人、财、物资源浪费等。以甘肃省基础教育学校办学规模为例,见表3


  从表3中看出,甘肃省近几年农村学校的办学规模在不断扩大1997年,甘肃省农村普通中学校均学生数为395.5人,校均班数为10.8个;农村小学校均学生数为112.8人,校均班数为4.07个。到2000年,农村中学校均学生数和校均班数分别增长到817人、15.7个班,农村小学校均学生数和校均班数分别增长到193人、6.24个班。但比较而言,无论是与城市基础教育各级学校比,还是综合其他各国情况看,其规模依然偏小。一般来讲,目前我国在校生校均规模应是中学以24~30班/校,40~50人/班,全校共1350一1500人为宜;小学以18一24班/校,40一50人/班,全校共720一810人为宜(2)。这样就可以有计划地调整和使用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降低单位办学成本。相反当学校平均规模较小时,单位办学成本(即培养一个学生所需费用)较高,导致规模效益差,资源使用效率低,造成资源的浪费。

  (三)人力资源使用效率低

  1.农村基础教育教师资源配置有失公平

  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资源配置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各配置主体按分级管理权限,依据自己事权范围和职责范围大小,优先满足自身所辖学校的教师需求(3)。在具体运作中,每配置一次,就筛选一批素质相对较高的教师优先满足城市和集镇学校,然后再满足边远农村学校,这种教师资源的不平等分配,造成城市、集镇(或乡)学校人才集堆而形成隐性浪费,而边远农村学校则教师资源严重不足,从而拉大了农村学校与城镇学校在办学条件上的差距和学生在享受教育资源上的差距,进而不断产生新的薄弱学校,客观上延缓了农村学校和农村学生的发展

  2.农村中小学生师比不协调

  生师比可从某个侧面反映出教师的使用效率及教师的分布情况据教育事业统计公报显示,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生师比居高不下,而且有逐年增长之势。见表4。

  按照各国生师比的情况,普通小学和普通中学的生师比分别为25:l左右和18:1左右较为适宜。从这个角度看,广大农村地区的生师比基本合理,然而,进一步研究发现,这比值上的正常却显示出了不合理的另一面:虽然农村学校生师比接近国际水平,但由于农村地区条件相对较差,在师资配置中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公平,因而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实际的教学效率十分低下,存在着质与量的严重冲突,产生一了另一层面的生师比不协调。

  3.重读、辍学造成重复性投入浪费严重

  往届毕业生复读和中小学生留级重读,人为地延长了学制,超常占用师资、校舍和教育设施,也即重复消耗了教育资源。全国每年小学辍学率约3%,初中辍学率在7%以上,而农村小学生的留级率高达20%一25%。这样按正常人学率投人的年度教育经费,由于学生辍学而获益较小,又由于留级率高使正常的投人往往不够,仍需增加投人,从而造成浪费

  (四)物力资源奇缺,使用效率低下

  就我国目前农村普通中小学的实际情况看,主要的问题是多数学校设备差,物力资源缺乏厂全国农村仅有一半左右的中学和少数小学建立了实验室,绝大多数学校没有按教学要求配齐实验仪器,普遍存在着由短缺引起的内耗。调查发现,农村有些学校,实验室建好了却因实验仪器或是实验材料不足而空在那里,或是虽然学校实验仪器设备按标准配齐了,但由于没有足够相应的实验室,致使部分教学仪器设备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用。另外,由于农村学校本身创收能力差甚至无创收能力,再加上实行多架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方针,使得学校教育经费的筹措十分困难,学校的办学条件不能得到根本改善,从而使农村中小学在办学条件方面的差矩越来越大。同样以甘肃省几项办学条件的现状为例,长期以来,甘肃省)’一大农村地区的办学条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危房到处存在,课桌一直短缺厂据统计甘肃省1998年普通中学危房面积为94100平方米,小学危房面积为176300平方米,到2001年,中、小学危房面积分别增加到102330平方米、220050平方米,分别增长厂87和24.8个百分点。另外,中小学课桌一直短缺,1998年普通中学课桌短缺19411套,小学课桌短缺59386套,到2001年,中学达到49591套,小学达到120097套,学校现状十分窘迫。

  就全国来讲,2000年全国小学危房有599476平方米,其中农村占4585617平方米,近76.5%;初中危房有4758003平方米,其中农村占2526267平方米,近53%这些指标,还远远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课桌凳”的办学标准。

(五)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人为严重浪费

  农村基础教育学校的不少领导者的管理水平较低,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在调研中发现,样本校(128个)学校领导学历层次普遍较低,大多为中专及中专以下学历,且普遍缺乏基本的管理理论素养,管理效率十分低下。在管理中即使摸索出好的经验也由于理论知识的缺乏而难以升华,难以推广运用;或由于领导者自身素质不高而造成人为的严重浪费(4)。如在教育资源的管理上缺乏长远的科学规划,“建了拆,拆了建”的现象较为普遍;稀有教学器械、设备利用率低,破损率高;对公共财物保护、保养不够,减少了应有的寿命;监控不严,造成一定程度的公共财物流失;采购制度不健全,“高价买劣次品”的现象时有发生;学校稀有的经费被挪用,教师微薄的工资被拖、扣。但吃喝风行,闹剧性的建设项目不断上马,更有甚者,教育腐败不断滋生蔓延,造成教育资源的流失和严重浪费。

  (六)资源配置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城乡差距

  由于历史、区位和文化的原因,我国地区之间的社会经济和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和差距,这种状况反映在荃础教育上同样存在着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农村与城市的明显差距。以2000年为例(5),当年农村中学生占全国中学生总数的48.7%,而全国中学教育经费中农村仅占29.3%;农村小学生占全国小学生总数的65%,而全闰小学教育经费中农村仅占57.7%。再就小学毕业生升学率省际比较,其中最高省份(浙江)99.86%与最低省份(西藏)69.48%相比差30个百分点,地区差异明显。至于学校设施、师资水平以及教学质量的地区差距则更大。

  (七)资源配置起点低,软硬件建设滞后

  在教师资源方面,教师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能力结构、学历结构,不论从质卜还是从量上,城乡的差异是明显的例女[l,厂一大农村地区民办教师的存在以及其五资待遇方面的差异就是典型的教育资源配置起点低的例证。到2000年为止,全国仍有292340名民办教师,最多的省份(山东)高达6977人,而且大多数分布在农村地区。在经费投人及硬件建设方面,近此年来国家尽管加大了资金投入,但仍然与国家标准有很大跟离.如危房面积有增无减,生均校舍远不及国家标准,设备陈旧且多数都是城市学校的淘汰品,音{本美器械儿乎为空白,即使有也尤法正常使用。调研中还发现,一些学校的生均公用经费只能维持在l元的水平上,连最起码的粉笔有时都难以维持,更不用说现代化的教学媒体了.
  二、对策

  (一)采取措施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力度

 第一,尽快出台有关教育投资的法规,使教育经费的筹措、支出有法可依,允分显示法律的权威性,以法约束和惩治地方政府在教育经费使用上的不规范行为。同时在法规中,应规定各级政府应承担的比例,在农村应明确农业税用于基础教育的份额或基数。

  第二,调动多方投资办学的积极性。积极运用财政、金融和税收政策,鼓励社会、个人和企业投资办学和捐资助学,不断完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建议国家财政拨款主要用于义务教育,对于非义务教育的高中教育,要适当增加学费在培养成本中的比例,逐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政府公共财政体制的财政教育拨款政策和成本分担机制}6}同时,继续实施“东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工程”、大中城市学校对口支援本地贫困地区学校工程,采取切实措施,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支持力度,提高适龄儿童人学率

  第三,农村基础教育正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建议政府尽快出台亥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建立和健全稳定持久的经费投人保障机制.这是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

  (二)理顺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

  建议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将农村基础教育的“三级办学,两级管理”体制,以尽快的速度过渡为“实行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要求各级政府按照《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切实担负起领导建设和管理、教育经费筹措、统筹发放教职工工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队伍管理、组织管理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职责,明确规定并落实有关部门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中应承担的责任同时,为了确保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基础教育根本目标的实现,要进一步完善现行基础教育投资体制,建立相对集中的基础教育资源投入的管理体制,这也是于一分必要的。

  (三)遵循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资源的管理水平

  要遵循教育领域的各种规律和工作特点,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使人力、物力、财力得到合理而有效地使用,减少消耗,增加产出。比如,学校以教学工作为中心,这就要求管理工作在人、财、物的使用_匕充分体现为教学服务的鲜明特点.7,一是在人员管理上,中小学真正落实“校长负责制”,给校长真正的用人权,同时校长也要不断强化自身民主管理的水平,要知人善任,合理用人。二是在财务管理上,要明确各项经费开支使用的范围,既要坚持专款专用,又要给学校一定的调剂使用教育经费的自主权,严格执行财政政策,遵守财经纪律,控制不合理的开支,禁止违反政策的一切开支。并要做好教育成本核算,讲求花钱的效果,精打细算,减少无关费用支出。三是在学校物质资源建设方面,要注意计划性和管理使用的科学性,要从学校自身的经济状况和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选择最能发挥使用效益的物质资源配置方案四是还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物质资源管理规章制度,提高物质资源管理人员的素质,实现学校教学、行政、财务、设备、图书资料等各项管理的自动化,做到物尽其用.

  (四)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提高规模效益

  中小学要合理布局,改变办学过分分散的状况,撤消某些规模过小的中小学,以达到扩大学校规模、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率的目的。按照小学就近人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农村小学和教学点在方便学生就近人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需要保留必要的教学点,防止因布局调整造成学生辍学。调整后的校舍等资产要保证用于发展教育事业,在有需要又有条件的地方,可举办寄宿制学校。老少边穷人口稀少地区也可举办复式教学此外,还要尽量避免学校大跨度的搬迁或盲目增建新校,以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五)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第一,要实现政府及行业在教师资源配置中的主体地位的转变,将教师资源配置的具体任务交给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政府的主要职责是保证教育投资的公平,通过教育投资,促使教师资源的公平配置

  第二,建立合理的基础教育资源的流动机制,以实现教师资源在地区之间的平衡。如为调剂城乡教师余缺,充分、合理、高效地利用和保护现有教师资源,要通过加大政策倾斜,鼓励城镇地区优秀教师到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任教;采取支教、轮教或交流的办法,以自愿和组织派遣相结合的形式,打破教师资源配置上的传统框架,实现教师资源在系统内的合理流动。

  第三,加强农村现有教师资源的管理、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资源梯队如通过调整劳动分配政策,加强教师考核管理,进行学校内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一种流动的、激励的竞争机制,盘活教师资源,实现教师队伍的优化组合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使现有的人力资源发挥出更大效益

  第四,要有计划地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的学历层次.尽快实现小学教师大专以上学历、中学教师本科一以上学历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侯振廷.对密山市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几点看法[J].黑龙江教育,2002,(l-2).

[2]刘宝超.关于教育资源浪费的思考IJ].教育与经济,!997,(3).

[3]高正绪.对农村基础教育教师资源配置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经济,1999,(3).

[4]白中军.农村教育资源的使用要走出“多霍浪费的误区”[J],泰安师专学刊,2002,(4).

[5]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2001)[2].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6]百灵.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j].山东教育,2000,(8)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xxjy/18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