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孩子步入科学的殿堂
时间:2015-12-20 16:31:02 所属分类:小学教育 浏览量: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活动为载体的综合性学科,其目的是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形成探究的态度及能力。作为《科学》课的教师,要想使孩子获得成功,就必须在教学全过程中精心策划、组织活动,引导学生在参与当中去发现和探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活动为载体的综合性学科,其目的是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形成探究的态度及能力。作为《科学》课的教师,要想使孩子获得成功,就必须在教学全过程中精心策划、组织活动,引导学生在参与当中去发现和探讨,才能使学生的科学探究习惯得以养成,科学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一、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
小学生在五彩缤纷的生活中,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疑问,即使是看到了一群毫不起眼的小蚂蚁,他们也会情不自禁地在地上趴半天,一边观察小蚂蚁,一边还没完没了地提问:“蚂蚁怎么认得回家的路呢?”、“它们会说话吗?”“它们为什么打架?”、“它们身体这么小,怎么能搬动比它身体大的食物呢?”等等。所有这些问题,有的并不复杂,甚至不成为“问题”,还有的非常值得深究,并且这些问题都来自于学生对身边生活、环境的直接观察及其感受,无论怎么说这些问题都是很有价值的。
我们进行《科学》课教学,其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引导学生怎样观察,并由此不断地、自主地去发现一个个新的问题。只有当学生能主动地从多个角度去问“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时,才真正地意味着学生学会了观察,同时也为自主探究奠定了基础。因此,在科学课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鼓励和保护学生这种天生的探究兴趣和积极性,更要把学生的这种探究兴趣引导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来,促使学生的这种天生的探究能力不断地完善和提高。
二、多渠道促使学生生疑
科学研究从疑问开始,打开科学奥秘之门的钥匙从来都是一个个问号。因此,科学课的教学(活动)策略不仅是为学生释疑、解疑,更要启发学生善于生疑见惑,无疑处使其有疑,也就是“激疑”、“诱疑”,让学生对大自然充满各种好奇和惊讶,作为教师不仅是学生思维疑障的排除者、终结者,更应是学生思维疑障的设置者、始创者,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现象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如在教《有趣的浮沉现象》一课时,我展示了大小相同但重量不同的瓶子,在水槽中分别处于沉、浮的状态。通过观察促使学生产生疑惑:为什么大小一样的瓶子,有的会沉入水底,有的会浮出水面?浮在上面的瓶子受到水的浮力了吗?……不管他们怎样质疑,都可以看出这些问题与“沉浮规律”紧密相连,于是,课堂随疑而活,疑惑为学生自行探究的过程打下了基础。
三、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第一,以问题为主线。在课堂上,让学生分组交流各自所提出的问题,并进行筛选,从中找出学生感兴趣的、适合学生研究,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问题;根据筛选的问题,说说课前收集资料的情况,或者让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或者引导学生讨论、设计探究方案,然后进行实验、观察。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自始至终围绕问题展开研究,也可以根据探究进程,不断地提出和思考新的问题。如在研究《有趣的浮沉现象》的过程中,有的学生预测到:“气球、泡沫块、塑料瓶在水中上浮,而烟灰缸、大头针一定沉入水底。”但在实验中,却看到了烟灰缸上浮的现象,这就形成了矛盾与冲突。从心理学角度讲,这种认知冲突的产生会迫使学生形成解决这一冲突的需要,从而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此时学生随之而产生的一个个问题提了出来:“烟灰缸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呢?”“为什么烟灰缸那么重却浮在水面上呢?”“塑料瓶装满水会不会沉入水底呢?”等等。正因为一个个问题的提出,才促使学生们运用一定的知识与技能想办法去寻求问题的答案。如果没有这些问题,学生就失去了探究的目标和方向,探究活动和学生的思维都将失去动力和契机;只有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才会带着问题自然地进入猜想、规划、观察、实验等环节。
第二,以问题作延伸。由于受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限制,学生在课堂上探究终究有限,甚至有时还得不到任何结论。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课堂得到了正确的结论,或甚至干脆把结论告诉学生,而应该尽量地让那些没有得到结论的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探究活动。
四、自行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科学》课教学的特点。对于学生的实验活动,教师是手把手地教,还是放手让学生亲自实践、尝试,是两种教学观的标志。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今天,教师必须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自己提出实验的方法,自己动手实验,通过实验活动锻炼学生,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勇于探究未知的能力。如学习《有趣的浮沉现象》一课时,在学生通过实验得知第一包材料袋里的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现象后,我出示第二包材料袋(气球、钩码、皮筋、尺子),让学生利用第二包材料来证明第一包材料袋里的物体在水中受不受到水的浮力。学生通过讨论回答:“将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拿出来置于与水面同一高度的空气中松手,看到物体下掉,通过比较就能够知道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不下沉的原因,肯定是因为它在水中受到一种向上的力,这种力就是水的浮力。”还有的学生回答:“用手压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感觉一下手有没有受到一种向上的力。”而对于“沉入水底的物体受不受到水的浮力”这个问题,学生的回答是:“受水的浮力”和“不受水的浮力”两种答案。这时我大智若愚地追问:“这些沉入水底的物体到底受不受水的浮力?”顿时,双方展开了辩论……学生通过思考想出了很多验证的方法,亲自试一试这些沉入水底的物体受不受到水的浮力,然后做出实验证明给对方看,研究气氛非常活跃。通过实验、观察,学生们发现:所有放入水中的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由于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这对学生主动参与实验研究是很有意义的。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依据事实,归纳总结
科学探究的目的是为了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思考和分析,从而发现和认识规律。当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得到足够的感性材料后,教师适时启发学生自己进行讨论、分析、综合、加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结论。当学生对科学问题进行探讨时,不论他们的发言是否正确,教师都不要急于表态,而是要认真倾听,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辨别是非,达成共识,得出正确的结论,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初步形成科学概念。如学习《秋季星空》一课时,学生通过坚持不懈的观察,通过与参照物的比较,了解仙后座随着时间的推移位置的变化情况。这样学生对结论就不感到深奥了,也不用去死记硬背结论。在这个抽象加工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达到了观察实验的目的。
人类的创造力是无限的,现在的学生是将来的栋梁,只要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鼓励他们勇于创新,勇于尝试,让他们插上自由的翅膀,那么不久的明天,在“地球村”就会活跃着一大批发明家、科学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xxjy/18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