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新课程小学音乐教材教法浅析示例

时间:2015-12-20 16:42:04 所属分类:小学教育 浏览量:

一、教学设计理念 通过各种视频。使学生知道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成为一个团结友爱的多民族大家庭内各民族间团结平等的关系和相互尊重彼此生活习俗

一、教学设计理念
通过各种视频。使学生知道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成为一个团结友爱的多民族大家庭内各民族间团结平等的关系和相互尊重彼此生活习俗的重要性。使学生在增加一些我国民族常识中,学习音乐。
三、教学对象分析
参与教学的是本校四年级的学生。在一至三年级的音乐学习中,学生已经学唱了许多的少数民族的歌,对少数民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热爱自己祖国。课堂学生十分欢迎“双主体”(师生)互动的教学形式及体验性、探究性、生成性和反思性的学习过程。
四、教学的内容分析
《中华大家庭》本课让学生了解中国是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大国,中国有56个民族,是一个团结和睦统一的大家庭。了解各民族人民像兄弟姐妹一样亲密地生活在一起,各民族相互尊重彼此的生活习俗。了解民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其能歌善舞的民族特点,从中受到艺术的熏陶并感受快乐。
五、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让学生知道我国是团结友爱的多民族大家庭。共有56个民族在学的民族政策的指引下,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都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各民族开创了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局面。
(2)能力目标
实现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解决问题的教育目标。
(3)德育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从小树立团结各个少数民族,尊重彼此的生活习俗,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的观念。
(4)科研目标
我研究的科研课题是《开放音乐课堂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本课通过各种开放课堂教学情境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教学策略
教法:结合科研课题《如何开放课堂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来深化本课两个重要观点。
开放教材,理解观点。
本课“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都是国家的主人”是这课一个重要观点。在这一观点中,党的民族政策是与学生生活距离较远的,学生对这个知道的甚少。而对“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都是国家的主人”这抽象的语言的理解更上一层楼难上加难。大家都知道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较弱。所以,只有把抽象的东西变为具体的,实际的东西让他们看得见,摸得着,加深印象,才能加深理解,记忆,达到教学效果。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重点和难点,我让学生在课前自己收集筛选更多的材料,比如让学生找到关于党的民族政策有哪些。在收集过程中学生不仅知道了政策的内容,还学到了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知道一律平等都是国家的主人这一政策的事件。通过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过程,使他们对“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都是国家的主人。”的含义有了初步的理解。最终要让他们知道团结友爱的民族关系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没有平等就谈不上真正的团结友爱。
开放交流,深化观点。
本课在阐述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都是国爱主人这一重要观点时,我以教学形式是分组式教学。形式开放师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我与小组成员共同研究探索。因为没有了大庭广众的压力,以有了同组其他同学思路的启发,使从都有能参与到教学中来。最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汇报。在汇报中不仅限于小组交流,而其他小组学生也可发表意见,这样就变成全班性的交流。学生装在交流的过程中。深刻理解了观点,达到教学目的。 3、开放学科,尝试音乐课与其他课的整合
音乐课与其他课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各有不同任务,在音乐课《多民族大家庭》这课中观点是通过音乐孕育多民族间相互尊重彼此的生活习惯,与品德课中尊重民族习惯的内容相似。所以在教学中借鉴了品德课的明理----深入明理----导形的教学环节。
学法:
1、收集整理材料中体验学习
民族知识的学习过程也是一次民族情感的教育,我试图让学生通过尽可能丰富的情感经历达到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目的。收集资料正是丰富学生情感经历的一种途径。
2、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学习
收集和处理资料只是体验学习的第一步,将大家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到的,根据不同思路处理的资料集中起来,做有效的“资源共享”,这一阶段的学习特性是通过各种概念纠葛,达到进一步体验学习内容的目的。。
七、教学用具
课件?彩纸?胶带服饰
八、教学思路
整个教学活动由“面——点——面”的铺陈方式,采用三个环节,即“整体认识五十六个民族”、“深入了解朝鲜族等”和“民族大联欢”来具体实现教学目标。
九、教学过程
1、激情孕育课题。
(1)在《爱我中华》的乐曲声中师生做律动进入教室。
谈话:《爱我中华》这首歌多次唱到一个数字,是什么呢?谁能学一学?”
(2)观看了解少数民族的五个自治区。????????
师小结引入课题《中华大家庭》(贴课题)
2渗透孕育。56个民族大展厅
(1)老师把各民族的朋友们都请来了,让我们赶快和他们见见面吧!
(放课件:音乐《大中国》民族人物,文化)
(2)我们每个人都属于其中的一个民族。同学们你们是哪个民族的人?
(3)从我们刚才收集的数据中你知道了什么?
(4)老师展示汉族舞蹈风采
(5)师生交流认识的民族,了解的民族语言、服饰、节日、歌曲、风俗习惯…(放课件)
(6)抓住少数民族的特点,争取记住他们的民族名称。比赛谁记住的民族名称最多。
3、深入民族文化
深入了解朝鲜族(a衣服?b民族由来?c舞蹈)
A衣服 
1放课件(背景音乐《桔梗谣》)30秒后问,猜一猜,我这身打扮代表哪个少数民族的?”这首曲子是那个民族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2(放《朝鲜轻音乐》,课件)讲朝鲜族的服饰。
B民族由来
(课件讲,背景音乐《希望》。)
C欣赏,体验朝鲜族舞蹈
彩纸或布自制朝鲜族的衣服,穿上自制的朝鲜服饰,体会朝鲜族的舞蹈蕴涵的优美、抒情。
4、民族大联欢,感受民族团结一心。
回味欣赏,56个民族团聚载歌载舞,过大年后学生自由谈感受。
师生载歌载舞《爱我中华》,升华主题。
5、升华小结
在奔放的《大中国》歌曲中这节课圆满的划上句号。 八、教学反思
1、开发校本课程注重鲜明的主题,使相关的人文、艺术因素达到有机的整合。
创编音乐课,我注意实践的两大误区:散乱和“拼盘”。本课在设计之初努力避免上述弊端,注重教学活动与教学主题的紧密结合。本课确立了“我们都有一个家”这一鲜明主题,围绕这个主题设计了三个大环节,即“整体认识五十六个民族、深入了解朝鲜族、民族大联欢”。这种“面、点、面”的铺陈方式是紧紧围绕主题而展开的。同时将主题音乐《爱我中华》贯穿始终,让整节课在“国家”与“民族”的大环境下开始,也在“国家”与“民族”的大环境下结束。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接受人文教育和艺术熏陶
本课的活动设计,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小学生真正成为音乐学习的主人。如“看谁记得多”这个环节,目的是要让学生尽可能多的记住民族的名字。利用孩子争强好胜的心理,将枯燥的死记硬背变成一场有趣的记忆力比赛。记得当游戏开始时,教室里小手林立,争先恐后要站起来参与比赛。有记住两个的,有记住三个的,有记住四个的,最多的一下子说出了七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场面激烈而又快乐。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心,对新鲜事物都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这一特点。让他们,通过观察发现问题,通过询问得到答案,快快乐乐获取知识。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感悟的学习积极性仰赖于教师的激发和引导,学生艺术涵养的形成需要垂范和模仿,所以,在音乐课里纳入经典艺术作品的欣赏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本课中,当我给学生讲到少数民族个个能歌善舞时,我特地准备了一段56个民族歌舞的声像资料给他们看。在欣赏前,我提了这样几个问题:请大家仔细观赏,看他们的表演好在哪里?看完后我们大家谈谈感受。欣赏结束后,孩子们踊跃地各抒己见,有的说:“这些歌曲太好听了,我还想再看一遍……学生们争着要发言,有的还迫不及待地和伙伴们交谈起来,他们个个手舞足蹈,笑脸盈盈,显然还沉浸在刚才的欢歌笑语里。于是我趁热打铁,说:“五十六个民族虽然服饰、风俗习惯、语言不一样,但都是中国人,我们是一家人。大家想一想,五十六个民族在一起时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我爱祖国!”、“爱我中华!”。我激动地说:“大家说得太好了,让我们高兴地将心里的话唱出来!”顿时,《爱我中华》的歌声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学生们在感官获得满足的同时,爱国情感也得到提升。
试想,如果不让他们去认识、去了解、去体会,何来这么深刻的感受?
先引发学生兴趣,再巧妙地进行知识技能传授,在这节课中多次运用并都取得良好效果。例如了解朝鲜族,首先,我以朝鲜族独特而美丽的服饰吸引同学,再以优美动听的朝鲜音乐,朝鲜故事,有古至今地了解朝鲜族的民族发展。不知不觉,同学们被朝鲜族的文化所吸引,恨不得自己就是朝鲜人、当我提起自制的朝鲜衣服,穿着自制的朝鲜族服装一起来跳朝鲜舞时,教室里不断掀起了一个学习热潮,而且同学们轻松自然的了解了朝鲜舞蹈的风格。
总之,在围绕教学主题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将多学科知识有效整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xxjy/18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