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农村基础教育中的普职渗透

时间:2015-12-20 16:44:01 所属分类:小学教育 浏览量:

摘 要:为使农村基础教育切合农村实际的需要,对农村基础教育中的普职渗透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农村基础教育中普职渗透不足的局面,提出加强普职渗透的两条策略:一是尽早在基础教育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二是在普职渗透的基础上,加强职业技术教学。教学中

摘 要:为使农村基础教育切合农村实际的需要,对农村基础教育中的普职渗透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农村基础教育中普职渗透不足的局面,提出加强普职渗透的两条策略:一是尽早在基础教育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二是在普职渗透的基础上,加强职业技术教学。教学中重视在认知、情感和技能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技能的教学环节。

关键词:普职渗透 农村基础教育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技术教学

有关普职渗透的研究,在我国是比较少的。在中国期刊网,以普职渗透为篇名、关键词和摘要进行检索,结果显示近20年来(1979-2005年),相关论文只有21篇。其中,对农村基础教育中普职渗透问题进行研究的,只检索到1篇。因此,很有必要对这个问题在理论上加以阐述。

我国“农村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增强办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满足农民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紧密联系农村实际,注重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必须实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三教统筹’,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农村学校的综合功能,提高办学效益。”由此可见,国家对农村教育处处有伸缩之语。农村教育应办出自己的特色,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中的普职渗透,以确保其作为遍布乡村的基层公共服务机构,在培养学生的同时,完成“面向广大农民传播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和创业能力的重要任务。”

一、农村基础教育中普职渗透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中一直存在普职渗透不足的局面,表现在教育目标上,即农村基础教育只为升学做准备。也就是说,农村中小学跟着城市中小学办,为了学生升学做准备。“城市小学为儿童预备升学,已经是错误的,倘若乡村小学也跟着城市小学的步调,那更是错上加错。这个错误的结果是很显然的,就是培养出来的人是书呆子,只会读书,只会到城市读书,不会在乡村做一个农民,” 还缺乏基本的职业技术知识,没有一技之长,也不会做一个城里人。人们在观念上似乎也认为,办基础教育有一种普适模式,把农村基础教育与城市基础教育同等对待,这才体现教育的普通性、基础性和公平性。而“所谓教育,并非指一般的及普通的教育,普通教育并不难,欲其切合实际方为难事。最切合于实际之教育为农民教育。”换言之,农村教育最需要切合实际,才有生命力。我国普通初中毛升学率约为88%,但在农村地区却远达不到这个比例。目前我国每年约有1000万左右的农村中小学毕业生因为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而回到家乡,从事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建设。假如他们没有接受过职(农)业技术培训,就很难适应农村经济对中、低层次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他教富的变穷,穷的变得更穷;他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格外弱。”尽管人们指责这一现象,并试图改变农村基础教育中职业技术教育薄弱、普职渗透不足的局面,但至今仍未有大的改进。

综观世界,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在普通教育中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如美国,“在高中阶段实施职业技术教育的有综合高中、职业高中、职业教育中心。综合高中一般设有学术科、普通科和职业科,兼有进行学术性升学准备教育、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三种职能,目前全国有4878所,占普通高中10851所一半。”又如,法国比较重视在农村普通教育中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以提高农民吸收现代科学技术的能力,更好向农业输送高素质的农业技术工人和农业工人,不断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初中一年级后即开始,根据学生数、理、化学科成绩和智力发展的状况分流进入初级职业技术教育,先是进入初中阶段的职业预科班,学习1年,然后在进入职业预备班,学习1年,除了学习基础知识文化外,还要在企业内进行实践、实习,以便学生获得进入职业界的充分准备。学生毕业后,发农业学徒工证书或职业能力证书。”可以说,注重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之间的渗透,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提出,要加强职业教育规划,重视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应该说,这种举措是十分有意义的,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浓厚的时代气息。它有利于打破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旧局面,带动农村基础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之间的渗透,并积极促使人们深入探究农村基础教育中的普职渗透问题。

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中的普职渗透问题研究,是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某种意义上说,农村基础教育中是否渗透职业技术教育,直接制约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前景。也就是说,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农村普通教育的支持(农村基础教育属于普通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一体化发展,是世界发达国家的教育追求。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是农村教育系统中重要的和基础的组成部分,覆盖面宽。职业技术教育必须融入基础教育中,才能为越来越多的农民子弟所认识和接受。抓住基础教育,即抓住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大部分。换言之,在普通中小学,大力开展各种适合于地方经济需要的实用技术培训,普遍增加职(农)业教育内容,符合国家提出的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广泛开展职前和职后各种培训的精神。既有利于“普九”教育,也有利于职业教育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增强生命力。因此,必须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中的普职渗透,并努力探索开展普职渗透的有效方式。

从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历程看,人们总是在尝试关于农村基础教育中普职渗透问题的探索。一直以来,农村基础教育被理解为,其与城市基础教育具有同等模式,城市基础教育的课程也适用于农村基础教育,其中有关的职业技术教育内容也一样。于是,经常出现以前一种模式取代后一种模式的现象。例如,在教育目标上,以城市基础教育的升学目标取代农村基础教育的升学和就业的双重目标,只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忽视基本职业技术知识的教学、基本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内容设计上,以城市生活内容为中心,取代农村现实生产和生活的显著特点;教育教学脱离生产劳动,不利于学以致用。在教学方法上,偏重系统传授知识,取代农村中丰富生动实践教学的方法。取代造成的结果,即一种模式统帅其它。例如,尽管城乡开设必修劳动技术课,但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造成课程统一性过强、选择性和弹性差。教学仅局限于课堂讲授,不重视从个人经验和社会生活中学习。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社会中,考虑到城乡悬殊的经济、文化差别,可以洞察到这种历史现象的偏颇之处。在大职业教育观的指导下,要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中职业技术教育,关键在于跳出传统的普适思维模式,消除统帅现象,办出农村教育的特色,在农村基础教育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因此,应当努力探索实现普职渗透的策略。

二、农村基础教育中普职渗透的策略

(一)尽早在基础教育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教育早期化的倾向早在80年代就已经出现,当时不少农村地区开始试办了四年制的农村初级职业中学,3年学文化,1年学职业技术。实践证明,这种学校深受农民普遍欢迎。…这种学校,在一些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初中升学率比较低的农村地区,尤其应积极兴办。这种例子说明,在农村中小学,尤其是在初中的学习和学校的日常生活中,可以渗透具有农业生产和生活特点的知识和经验以及基本的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指出:“从各地实际出发,初中办学模式要多样化。农村尤其是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初中应适时注入适合本地需要的职业教育内容,也可以在初中教育的一定阶段,实行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分流。”

实现普职渗透,首先要在课程内容上,安排职教的一定内容和课时比例,进入普教的教学课程,这是普职渗透的首要问题。其次,在教育资源上,充分发挥教育资源效益,即充分利用农村普通教育的资源来办职业教育,以减少财政压力。另外,教育层次的渗透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学生求学道路一般是“从一而终”,必须打破这种把普教与职教作为两条截然不同的教育途径的作法,使学生求学层次和渠道交错进行,实现普、职互补。如创办四年制农村初级职业中学,当学生毕业时,已经具备普通初中3年的文化知识,愿意升学的可以继续报考高一级学校如高中或职业学校;不愿升学或升学失败者则可以或是回乡发展副业,用其所长,劳动致富;或是进入工厂成为初级技术工人。最后,统一管理机构才使得渗透顺理成章,因此,必须打破普、职各有所属的领导,实现管理机构的渗透。我们只有坚持职业教育早期化的方针,在农村基础教育中,通过课程内容、教育资源、教育层次和管理机构的渗透,使普通文化课程与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学术课程与技术课程、劳动技术课和农业技术课与农业生产过程密切结合,教学做合一,才能实现普职渗透。

(二)加强职业技术教学

在普职渗透的基础上,还要加强职业技术教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普职渗透,促进农村基础教育中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是打破城乡基础教育模式单一的重要策略。在此基础上,还应进一步增加技能训练和实践时间,加强职业技术教学。确切的说,进行职业技术教学,应对学习者的认知、情感和技能等几个方面施加影响,才能与单纯的职业训练或培训相区别。若只是注重学习者单纯的技能学习,忽视其认知和情感,则抹杀了职业教学的功能。因此,在农村基础教育加强职业技术教学,首先应保证学生在认知、情感和技能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以奠定其基本的职业素质。其次,应重视实践教学,突出实际技能训练。 因为学习者“所学的内容并不是连续而平铺直叙的信息流,而是一种由功能模式(Functional Patterns,表示事物的功能关系)、空间模式(Spatial Patters,表示事物的空间位置)、时间模式Temporal Patters,表示事物的步骤和流程)以及逻辑模式(Logical Patters,表示事物的逻辑关系)等四类模式在不同程度上的化合物──知识。”对于这种知识的学习过程,课堂笔记、阅读和听讲都无法代替学习者个人的亲自实践经验。只有通过实际的训练,对所学的内容进行“试验”或“操作”,并取得相应的结果或是加以验证时,学习者才能很快学会和掌握这种知识。换言之,对于职业技术方面的知识,需要学习者在实践中、在行动中加以理解。农村有丰富的实践资源可以利用,易于解决实习基地和创业机会等问题,在实践教学环节有诸多优势,有利于职业技术教学的开展。而且,在农村学生受基础教育其间,对其进行职业教育,便于教育部门对在校生的管理、教学要求的落实和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关键在于狠抓实践教学环节,提高职业技术教学的质量。

总而言之,必须在农村基础教育中加强普职渗透。“中国乡村教育之所以失效,是因为教育与农业都是各干各的,不相闻问。教育没有农业,便成为空洞的教育,分利的教育,消耗的教育。农业没有教育,就失了促进的媒介。”据国家统计局农村调查总队一项调查显示,200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为4.82亿人,其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达到了87.8%。也就是说,现在农村劳动力80%以上没有经过任何专业(包括农业)技能培训,近九成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将制约我国农业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和技术的快速应用。农村基础教育是农村教育的根本,农村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农村基础教育应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做出应有的贡献。抓住这80%,也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必须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渗透。在普职渗透的基础上,加强职业技术教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这是农村基础教育走出一条不同于城市基础教育、实现“科教兴农”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全文)[J/OL].新华网.2003-09-20日.

[2]张沪编.张宗麟乡村教育论集[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224.

[3]晏阳初.中国农村教育与农村建设问题[J].民间.1935,1(23).

[4]孙承斌,李薇薇,张景勇.我国农村教育三大症结:升学无望 就业无门 致富无术[J/OL].中国教育先锋网. 2004-02-04.

[5]陶行知.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陶行知全集1论著[M].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653.

[6]刘春生,王虹主编.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353.

[7]汪振友.对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几点意见[J].上海教育.1985(5).

[8]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76.

[9]陶行知.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陶行知全集1论著[M].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654.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xxjy/18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