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关于农村基础教育困境和出路的思考

时间:2015-12-20 16:58:26 所属分类:小学教育 浏览量:

摘 要:目前,教育经费不足、师资力量匮乏、教学条件恶劣、学生流失严重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使农村基础教育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必须更新观念、加大投入,改变教育投资

摘 要:目前,教育经费不足、师资力量匮乏、教学条件恶劣、学生流失严重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使农村基础教育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必须更新观念、加大投入,改变教育投资体制,稳定和充实农村教师队伍,改革教育内容,尽快帮助农村基础教育走出困境。

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困境;出路

中国推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已近20年,但农村基础教育却一直走不出“贫困”的阴影。中国农村教育面临的问题依然严峻。

一、农村基础教育的困境

(一)教学设施残缺不全

山东省是通过“普九”验收较早的省份,农村中小学已经消灭了危房,从其经济实力来说,教学条件也应比较完善。但事实并非如此,据调查,不少农村中小学都是靠拼、借、凑通过的“普九”验收,验收完就将借来的计算机、图书和其他物品还给了别人,除了搬出“危房”以外,学校的教学条件与“普九”前并无多大改善:教室内没有暖气和电扇,图书室缺少图书,实验课缺乏器材,没有语音室和多媒体。这种教学设施残缺不全的状况相当普遍,严重制约着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使得农村基础教育逐步步入困境。

(二)师资力量流失严重

据调查,从1994-年到2004年十年中,分到山东某县杨庄乡中学的中师毕业生仅16人,师专毕业生仅7人,本科生一个也没有。同期,该校教师有11人退休,4人调到乡教委,17人调入县重点中学,8人应聘到县城的私立中学,1人考上研究生,综合起来,杨庄乡中学教师在十年中减少了18人,并且流失的都是骨干教师。

师资流失并非个别现象,据不完全统计,杨庄乡中学所在县从1996年到2004年,先后有160多名农村初中教师流入城镇中学和私立中学。据一份统计资料显示,山东省2001年一年农村中小学专任教师减少1.3万人。

(三)学生辍学数量增加

近几年农村中小学学生流失越来越严重。德州某乡镇中学,2002年在校生人数为560多人,毕业生220多人;2005年该校在校生只有70多人,毕业生只有15人。这种状况并不是个别现象,2004年武城县的17所乡镇中学毕业生数不足百人的有2所,2005年则变成了6所,更令人吃惊的是某学校毕业班有7名教师,却只有1个学生。

据调查,学生的流失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因家庭变故而辍学。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父母死亡、离异、疾病、破产等意外变故而

导致孩子不能继续接受教育,被迫离开学校步入社会。这种情况在初中和小学都有,但占的比率很小,只有8%左右。

第二,因自己不愿继续学习而辍学。这种情况主要有四种原因:一是因为学生学习成绩差或严重偏科感到升学无望而辍学:二是受网络游戏等吸引而退学;三是认为读书无用而退学;四是因为丧失学习兴趣而退学。这种情况主要集中在初中,但占的比率较大,能占到全部学生流失总数的40%左右。

第三,因对原学校的教学质量不满而转学。这种流失的方向主要是县城的重点中学和办学条件较好的私立学校。这种情况在小学和初中都有,并且占的比重最大,占全部学生流失总量的51%以上。

教育对象的大量流失,使得不少学校濒临倒闭,也使那些经济困难而无法转入私立学校,也无法到重点学校就读的学生的学习环境更加恶化,同时也加重了农村子女的教育负担。

二、农村基础教育步入困境的原因

(一)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教育经费是令所有农村中小学校长郁闷的话题。在笔者亲自调查的37所农村中小学中,从1999年到2005年6年间,得到财政拨款的学校一所也没有(工资除外)。不仅如此,各学校还要从收取的杂费中拿出一部分上交乡、县教委,剩下的要承担校舍维修;教学用品、实验材料、教室取暖、水电费、环保费、试卷印刷等十几项开支。经费的紧张导致许多学校举步维艰,—不少学校的玻璃坏了都不舍得换。据调查,不少地方的“普九”欠款被推给了学校,而学校根本无力偿还,好多学校多次被债主封门。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不足的根源就在于各级政府对教育投入的不足。目前,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中央财政拨款占2%,省级财政占11%,县级财政占9%,三级财政加起来22%,剩下还有78%的缺口留给了乡、镇”’,但乡、镇也无力支付。

(二)城乡差别加剧导致教学骨干流向城市目前,我国教师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同一地区、同等级别的城乡教师工资收入差距达2倍。据某县的张局长介绍,由于县财政收入较低,教师的工资并未足额发放,这些老师每月的收入尚不足500元,实发不到400元。该县某乡镇中学的小崔老师告诉笔者,他在乡中学已经教了11年学,工资收入只有630元,不但没有奖金和补贴,而且几乎每月都有扣款。而他的同班同学在县城中学,工资有800多元,还有课时补贴和奖金,在德州市里的一个同学收入更高,工资奖金达1400多元。他说,乡镇中学这样的收入水平根本留不住优秀教师,如果不是顾及老人和妻子,他也早就到县城中学去了。

城乡教师的收入和生活条件差距的逐渐拉大,致使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单向流动越来越严重,“村里的老师往镇上走,镇上的往县里走,县里的往市里走,市里的往东南走。”

(三)教育内容不适用导致新的“读书无用论”

以高考为中心的教育体制和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内容,使“升学”成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唯一目标,忽略了农村基础教育习惯养成、能力培养和思想观念更新的主要目标,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能力和知识积累以外,不能从思想、观念、技术和生活能力等方面有所提高,以至于高考落榜的农村学生“种田不如老子,养猪不如嫂子,挑担不如妹子”,并为此受到乡邻们耻笑,再加上近几年大中专毕业生自主择业制度的改革,一些农村大学毕业生不但不能成为国家干部,连固定单位也找不到了。但农民送孩子念书的目的就是让孩子拥有一个“铁饭碗”,如今这个期望落空了,于是,农民们更加觉得“读书无用”了。

(四)政府和教育部门政策的不当倾斜导致农村基础教育举步维艰

无论是从法律上还是从理论上,农村基础教育和城市基础教育都具有同样的地位,都属于由政府投资、举办和管理的九年义务教育范围,从校舍、师资、教学设施等方面都应得到同样的待遇,但在现实中,这些平等却都成了难以实现的神话。目前,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都在遵循一个不成文的规则:把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向重点大学、重点中学和重点小学。各县市的重点中小在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默许甚至支持下下,在办学的各个方面都具有绝对优势。在人力方面,高学历、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都愿意留在县城重点学校,除此以外,重点学校还可以在全县范围内选拔和抽调骨干教师,近几年,几乎所有,的县市都在进行乡镇中学教师的进城选拔考试。在物力方面,当许多农村中小学生仍在没有玻璃、没有暖气、没有日光灯的危房中坐在自己带的课桌前跺脚、搓手的时候,县城重点中学的学生们却已经拥有了标准语音室、闭路电视、多媒体教室甚至塑胶跑道。从财力方面,绝大多数农村中小学已经多年没有得到过除工资以外的任何财政拨款,却还要把收取的学杂费的10%-20%上交乡、县教委;而县城的重点中学却可以得到为数不少的财政拨款,并且还可得到许多社会捐赠。在政策方面,国家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近入学,任何学校不得招收高价择校生,但县城的重点学校却利用教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的优势,在教育主管部门的默许下,通过“国办民管”、“股份制”、“校中校”等方式“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大量招收全县范围内的高价择校生,使许多农村中小学校的生源大量外流、学生素质下降,导致不少农村中小学教室闲置、师资浪费,既浪费了本来就非常有限的教育资源,又人为地加重了农村子女的教育负担。

三、农村基础教育走出困境的出路

农村基础教育的困境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那么如何使农村基础教育走出困境呢?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更新观念

在有些政府官员的心目中,教育始终是一个累赘,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更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常言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有些政府官员的心目中,教育投资大、见效慢,不管花多大力气也不能给自己带来政绩。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曾是各地政府官员的口号,但他们口惠而实不至,尽管这与地方财力普遍不足有关,但也与地方官员的思想认识密切相关。目前,在各地县乡村领导中流行着两句口头禅:“要想富,先修路”、“一公交,二财贸,若有余钱办学校”,不少地方官员热衷于修广场、建雕塑,却舍不得向农村基础教育投资。德州某市的76所农村中小学连续8年没得到一分钱的财政拨款,县政府却筹巨款拓宽街道、修建花园,并投资1000多万元修建了一个城市中心广场,仅广场中心的一个雕塑就花了30多万元。这种重经济、轻教育的现象绝不是少数,而是不少政府官员的共同观念。目前,有些地方政府高呼着“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的口号,把政府办教育的责任“顺理成章”地推给社会和老百姓。“国办民营”的有之,中小学“股份制”的有之,利用国有资产办“校中校”的也有之。可以说,农村基础教育能否走出困境,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观念改变是一个关键。

(二)改变教育投资体制,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解决农村基础教育财政投入问题的重要前提是解决农村基础教育财政投入总量的增长,同时也要改变投入的支出结构,特别是各级财政的投入比例,包括城乡比例、东西部比例、基础教育与中高等教育比例。

在教育财政投入总量上,中央政府应承担更大的责任。在美国,中央、州、地方政府对基础教育经费的分担比例为6.2:48.3:45.5;在法国,中央政府则分担了68.4%,而在我国,中央财政仅负担2%,省地负担11%,县级负担9%,乡镇负担78%左右。而中央和省级财政能力比地方和基层政府强得多,所以要解决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问题首先要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投资力度。

就是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很小的教育投入,在城乡和区域之间的分配也很不均衡。统计数字显示,2002年全社会的各项教育投资是5800多亿元,其中用在城市的占77%,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不到40%;占总人口数60%以上的农村人口只获得23%的教育投资。

为改善农村基础教育的落后状况,政府部门必须改变不合理的比例关系,使教育经费投入在区域上向中西部地区和老、少、边、穷地区倾斜,在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的比例上向义务教育倾斜,在农村义务教育和城镇基础教育的投入比例上向农村基础教育倾斜,只有这样才能逐步使农村基础教育走出困境。

(三)稳定和充实农村教师队伍

以往,国家在教育上的投入多是造房子,但是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师资力量匮乏。要改变目前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力量匮乏乏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使之能达到甚至超过城镇同级教师的工资水平,稳定农村基础教育的教师队伍。

第二,设立老、少、边、穷地区农村教师特别津贴,对到这些地区的农村从事教育工作的大学生给予物质上的鼓励和人事制度方面的照顾提高这些地区教师工作的吸引力。

第三,建立教师援助计划,指派城镇教师定期轮换到农村执教,充实农村的师资力量。

第四,建立农村教师定期培训制度,由国家出资让农村教师定期到师范院校培训、到城镇学校观摩,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水平。

(四)改革教育内容

对于教学内容改革,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要促进课程的民主化和提高其适应性,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为了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应建构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现代化课程。这就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应结合本地情况,从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的情感出发,充分挖掘本土社会中的课程资源,以科学的态度、适当的方式将本土文化中的生产知识、地理环境、特色工艺和具有地方特色的风俗礼仪等编入地方本土课程,并把普及生态伦理学知识作为本土课程开发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时将法律、民主意识与农村本土知识、本土事例相结合,让本土文化进入课程,消除学生与课程、教育与生活、知识与实践之间的隔阂与对立,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本土社会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兴趣。在教学内容改革过程中,要遵循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本土课程整合优化的原则。国家课程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体现国家意志的统一课程,目标是未来公民的共同素质,它决定着一个国家基础教育的总体质量;地方课程是由省一级的教育部门根据国家的课程计划并依据当地的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本土课程则是以本土文化为主体、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自行编—订的课程。无论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还是本土课程,它们在培养目标上都具有一致性——都是为了国家的未来和学生的发展。但国家课程是从宏观需要出发制定的,省一级的地方课程也对非主流文化关注较少,而本土课程生动、细腻,与本土的生产生活方式结合紧密,富有本土情感,学生可以边学边用,能迅速体会到求学过程中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起对学校教育的信心,能有效地补充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不足。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xxjy/19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