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1-26 10:14:12 所属分类:小学教育 浏览量:
摘要 教师话语是教师的职业性语言,教师既要保证语言形式正确,又要保证语用上的可理解性和适切性,以实现其交际性、教育性、示范性等功能。本研究根据课堂观察收集到的一手语料,梳理出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中比较突出的语用失误问题:同时依据可理解性和适
摘要 教师话语是教师的职业性语言,教师既要保证语言形式正确,又要保证语用上的可理解性和适切性,以实现其交际性、教育性、示范性等功能。本研究根据课堂观察收集到的一手语料,梳理出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中比较突出的语用失误问题:同时依据可理解性和适切性标准,分析了这些问题对小学生英语认知和习得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语用失误
一、教师话语的可理解性和适切性标准
1.可理解性根据认知语用论,话语理解是一种认知活动,需要听话人付出一定的认知努力,目的在于获取或产生一定的认知效果。信息的关联性是根据认知努力和 认 知 效 果 来 衡 量 的 :在 同 等 条件下,信息处理所付出的认知努力越少,关联性就越强,认知效果就越好;反之,信息处理所付出的努力越多,关联性就越弱,认知效果也越差[2]。在交际中,人的认知系统普遍关注最具关联性的信息,也就是说,遵循经济原则,以最小的努力付出,来获取最大的认知效果。根据“可理解性输入”假说,外语学习者要辨认或习得新结构,接触的语言要略高于现有水平,输入太难或太易都无法达到理想效果[3]。互动理论认为,最理想的可理解性输入是以互动方式调整过的输入,利于促进语言习得[4]。Harmer 指出,教师话语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教师应该在了解学生水平的基础上,提供可理解性话语:清楚易懂,富有逻辑,表达恰当[5][6]。基于以上观点,本研究提出教师话语的可理解性标准:既要保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地执行教师指令或回答问题,又要保证在与教师的交流中习得地道的语言。这要求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语言水平、认知能力、知识结构、敏感程度,有意识地在内容和表达上适当地调整话语,以实现真正的意义协商。
2.适切性适切性是言语交际中语用特征的典型表现。语言形式或交际策略的选择是否得当,是语境化线索下的一种语用判断[7],因为具备特定意义的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并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8],表达方式的选择取决于交际目的和语境。在判断教师话语是否恰当的时候,仅仅形式上正确是不够的,还须思考语言使用的对象、目的和环境:谁在什么情况下对谁说话?为了达到什么目的?对方处于什么样的认知和语言水平?表达方式是否恰当?这就是课堂话语的适切性标准,也直接关系着话语的可理解性:语言形式或交际策略的选择能够体现语境下的可理解性,实现交际目的,也就是表达方式合适、恰当。
二、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中语用失误的问题、表征及分析
1.指示含糊指示是指语言结构中某些要素对会话信息的指称、指引和反映。指示的实现要靠指示语,包括代词、副词、时间或地点短语、逻辑关系语、时态等语言要素[9]。指示语是语言结构与语境之间关系的体现,正确识别指示信息是进行语境推理、找到关联、实现语篇连贯的必要条件之一,无法识别指称对象就无法识别说话者的交际意图。
2.信息不完整在外语课堂上,师生通过对话实现信息交流、意义协商、思想表达。课堂上的对话须遵守信息交流的一般原则,比如质与量的原则。有时候,教师话语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量,或者语言结构缺乏衔接手段,话语关联性不强,听者无法准确理解,难以建构意义并做出反馈。
3.表达方式不当这里主要是依据可理解性和适切性标准,考察教师话语是否稍高于小学生认知和语言水平以及适合语境,以保证学生既能理解和执行教师指令,又能习得部分语言。观察发现,有些教师话语大大超过或明显低于学生的语言水平、认知能力及知识结构;有些话语不合逻辑,表达方式欠妥,不利于学生理解、建构知识和习得语言。
4.话语功能混淆话语的功能体现了话语在实际语境中表达的意义和要实现的交际意图,与语境、信息、说话者、受话者等交流要素相对应。很多教师语用能力滞后,不了解话语的使用语境和规则,出现话语功能混淆现象,影响了学生对教师交际意图的推理和理解,甚至阻碍双方交流。
5.话题选择不当有些教师对汉语和英语的文化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差异不了解,不能区分跨文化交际中的自由话题和非自由话题[9],造成社交语用失误。
三、反思与启示
小学英语教师话语应该注重质量,既要保证形式上正确,又要保证语用上的可理解性和适切性,做到在特定的语境下表达准确、合适。很多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中的语用失误比较突出,大大影响了学生对英语的认知和习得。语用失误是语用能力匮乏的直接表现,多源于对英语语用知识和语用标准不了解,以及将汉语的文化模式套用在英语上[10]。
语用能力具有可教性、可学性[11]。教师们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通过各种专业化发展途径,有意识地学习和积累常用的教师话语语料,区分各类语言功能,学会根据情境的变化准确、恰当、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意图;熟悉英汉文化的价值观差异和英语文化习俗知识,以便在交际需要时迅速提取;学习一些语用规则,如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关联原则、经济原则等,提高英语语用语言能力和社交语用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应当增强职业语言意识和语用教学意识,根据学生的语言和认知水平灵活地调整课堂话语,优化语言输入,既能易于学生理解,保证师生互动课堂的顺畅,又能保证学生习得地道、丰富的语言,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龙翔.中国英语学习者言语交际中语用失误之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
[2] 冉永平.词汇语用探新[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3] Loewen S.& H. Reinders Key Concept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London:Palgrave Macmillan,2011.
《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中的语用失误研究》来源:《教学与管理》,作者:张 允 , 朱章华。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xxjy/45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