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浅谈农村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现状及对策

时间:2015-12-20 16:44:23 所属分类:英语教学 浏览量:

Abstract:The teaching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with the effort of all English teachers.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maladies. Here I want to point them out and offer my own opinions to settle these maladies. In my o

Abstract:The teaching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with the effort of all English teachers.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maladies. Here I want to point them out and offer my own opinions to settle these maladies. In my opinion, teaching concepts close in and hang behind, which leads to the result that teaching departs from the rule of language learning. So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we have to do at present are to update ideas, cultivate interest and ability and optimize teaching methods.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teaching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Key words: maladie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e way to deal with

近年来,在全体从事外语教学教师的努力下,农村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也还存在不少的弊病,我们必须尽快作出决策,优化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一、目前农村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的现状

由于传统教学观念和其它因素的影响,目前农村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仍以教师讲解、学生笔记为主,学生缺乏阅读实践。主要表现在:

(一)教学观念封闭、落后。一些教师“十年如一日”地沿用旧教案,采取旧教法,在阅读课上采取逐字逐句翻译,而忽视了语篇整体的理解。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也犯了逐字逐句理解短文的错误习惯,导致阅读速度减慢或碰到新单词就没法往下阅读或无法理解整体语篇,使学生厌倦英语阅读,最终影响阅读能力地提高。

(二)片面强调知识传授。个别教师过分强调语言点和语法传授,忽视了阅读方法的传授和阅读能力的培养。这就导致学生无法把上课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阅读材料上,久而久之也就造成了学生实际运用能力越来越差。

(三)忽视背景知识的传授,忽视情景教学。学生不能在特定的环境下理解课文,使他们在阅读中无法根据相关知识理解材料,这导致理解率偏低。学生没能在具体的情景中掌握知识,决定了他们不能运用已学知识到具体的实践中去,最终导致学生英语语言交际能力水平低。

二、改革英语阅读课教学的对策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外语教师必须尽快采取有效对策,改进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方法。

(一)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解决教师的教学问题绝不是朝夕之举,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但教师自身的努力是关键。外语教师需要从转变观念入手,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以满足现代英语教学的要求。教师自身素质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强烈的发展意识。教师的发展是无止境的连续活动过程,因此教师之间要大力提倡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促进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师还要多读一些有关教学法的书刊,以及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方面的理论,以便了解英语教学的新动向;要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法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开阔自己的思路;要充分利用前人的经验,争取有所创新。

2.积极改变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辅导者和人生的领路者,而不是学习的替代人或知识的讲解员。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学生“听讲——接受——记忆——做习题”的学习模式,充分信任和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调人人参与,改变困难生作为陪读者或局外人的角色。同时也要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分层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新教材的课文题材广泛,内容教育性强,配套资料丰富。这些都为新教材的运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教师在课文教学中不应平均使用力量,而要根据大纲的要求,分清精读和泛读,通过教学改革来发挥教材的效力。

(二)创设条件,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培养自学能力。

1.创设条件,采用情景教育。创设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第一个条件是优化阅读习惯。高一新生的阅读速度普遍较慢,且无法独立读懂阅读课教材的内容。因此,教师应抓住学生刚进入高一这一“转折点”,及时给予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尽快形成新的阅读观念和阅读习惯。教会学生按意群阅读,并养成按意群阅读和定时阅读的习惯。这样一来,既能加快学生的阅读速度,又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理解的内容上。创设主体参与机会的第二个条件是开展任务式教学,增加参与机会,提高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质量和效果。要做到这一点,英语阅读教学形式必须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式”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式”。在这种“任务式”活动中,教师应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地设计阅读活动,如就课文提出有关的问题,给学生足够时间思考并回答;或给出一定的与课文本有关的情景或关键词,让学生编对话等,组织学生高效率地完成阅读任务。

2.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尊重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以信任的目光、微笑的表情、鼓励的口吻对待每一个学生,能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帮助他们树立并不断增强学好英语的信心。经常介绍一些优秀学生学习英语方法,推广科学的学习策略,让学生掌握学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使用英语,利用学生已学的英语来解释或介绍新的教学内容,同时引导学生尽量使用英语交际,进行英语思维。

3.开展活动,培养自学能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的不仅仅是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对语篇内容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积极创设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条件和氛围;给予学生明确的阅读目标,并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动力和能力;鼓励学生表达、交流阅读体验;让学生读有动力,读有方法,读有创造,读有个性。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如搞“书讯交流”、写“循环日记”、开展“读书知识竞赛”等等,指导学生阅读英语简易读物,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英语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充分发挥他们的阅读潜能,最终达到提高阅读速度及理解效率的目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独立吸收英语知识的能力、独立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独立解决英语问题能力的人。

(三)优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教师的教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法,因此,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一定要更新教学理念,优化英语阅读课教学方法。

1.语言交际法。

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包括口头交际和书面交际),这已是国内外英语教学的共识。自80年代中期以来,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我国有关部门先后颁布的几个不同层次的英语教学大纲都明确提出,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课堂活动的组织,要把活动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下面简述三种交际方法:

Time:one day

Place:in the hospital

Characters:Mr King & Docter

(1)针对所阅读的课文内容,把文章中的人物分成几组,并给出一定的提示卡,让学生就课文的内容编成对话。以SEFC 1B Unit 19 Jobs 为例,让学生根据以下提示卡,将课文内容编成小对话。

学生可根据上述提示内容编出如下的一篇对话:

Mr king:I've had an accident. A handtruck hit me and my legs are badly hurt.

Doctor: Will you please take off your trousers? I'll have to examine your legs.

Mr king:Oh no, I can't do that.

Doctor: What's the matter, young man?

Mr King:Oh doctor, you don't know...I really can't...

Doctor: Please tell me what the problem is. Unless you tell me, I shall not be able to help you.

Mr King:Doctor, I have a secret. Please don't tell anyone else. I am a woman.

Doctor: A woman? You're a woman. Then why do you pretend to be a man?

Mr King:I had to pretend to be a man in order to get a job. It is difficult for me to get a good job as a woman.


(2)就阅读课文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并在阅读后以问题为线索编对话。如学习SEFC 2B Lesson 50 Albert Einstein(1)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1)When and where was Einstein born?

(2)Where did he study?

(3)What degree did he receive?

(4)Did he win any prize?

(5)What happened next?

(6)What can we learn from Albert Einstein?

学生按照上述提问将课文内容编成以下对话:

A:What are you doing ?

B:I've just finished reading a book about Albert Einstein.

A:Tell me something please. When and where was Einstein born?

B:He was born in Germany in 1879.

A:Where did he study?

B:He went to study in Switzerland in 1895.

A:What degree did he receive?

B:He received a doctor's degree in 1905.

A:Did he win any prize?

B: Yes, of course. In 1921 he won the Nobel Prize for his new discoveries in Physics.

A:What happened next?

B: In 1933 he left Europe for the USA and took American nationality in 1940.He spent the rest of his life there and died on April 18th 1955.

A: What can we learn from Albert Einstein?

B: We can learn from him the energies that he devoted to the cause of science and love for peace.

A: The book sounds instructive. Can you lend me the book?

B: Of course. Here you are.

(3)给出关键词,要求学生读后用100词左右讲出或写出故事梗概。以SEFC 2B Lesson 71为例,可提供以下短语:have an accident, on one's way to the interview, in the rush hour, fall off, shout at, in time, by accident, be angry with, offer somebody the job, think of 等让学生编写(范文略)。

按以上三种做法,学生不仅要把握全部精力投入到阅读中去(一要读懂文章,二要了解文章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把握故事中矛盾的形成和发展),而且还能给学生一种犹如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就越来越浓,真正做到读有动力,读有方法,读有创造,读有个性,很大程度上就能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导入法。

导入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如果导入得当,就能直接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其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极大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课堂活动顺利进行,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我们应运用多种导入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为整节课作好开路先锋。

(1)直观导入法

直观导入法是指通过实物、图片、简笔画、照片、幻灯片、录音、录像、VCD、多媒体等手段导入教学。它往往能直接引起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直观手段要比言语描述更为清晰明了,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例如,讲授 SEFC 2A Lesson 18 时,可直接放映由主人翁主演的电影片段。学生往往在笑过之余,更迫切地希望了解 Charlie Chaplin 的有关背景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再如进入SEFC 2A Lesson 2时,可直接播放Mickey Mouse动画片,使学生较直观了解Walt Disney的艺术创作过程,理解课文也就容易多了。

(2)背景知识导入法

教师以介绍作者、讨论课文背景为切入口,把学生引入到真实的语境中去,将语言的习得与语言的应用紧密联系起来,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符合语言的输入大于输出的原则。例如讲授SEFC 2B Lesson 38 At the Tailor's Shop 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并说明这篇文章是由《百万英镑》一书中的一段情节改写而成的。书中描写一位美国青年 Henry Adams漂流到伦敦后,身无分文,流落街头。在饥寒交迫中遇到两位富人在打赌。他们给这位穷光蛋一张百万英镑的钞票,想看看他的境遇会有怎样的变化:是饿死呢?还是时来运转?请学生阅读完本课后分解。学生迫切了解故事的结果,对调动阅读动机及提高阅读速度都有很大帮助。

(3)以旧带新导入法

教师要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与新知识有内在联系的已学过的知识,按温故而知新的原则,或进行对比,或进行“连珠炮式的提问”、“突如其来的提问”,以唤起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回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例如,教授 SEFC 2B 中的 Lesson 50 ALBERT EINSTEIN 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以下的一段话来唤起学生前一课学过的如何询问或推测他人姓名、职业特征等的日常用语,从而也能更好地理解课文。

The man was a great scientist of physics in the world. He was born in Germany in 1879.He love peace and hated war. He moved to the USA and spent the last part of his life there. He was famous for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相对论).Who is it ? Is it Albert Einstein ?

总之,要改变当前农村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首当其中就是要更新观念,把以语言点和语法作为教学重点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到以语言实践作为教学活动的重点,及时彻底改变那种以教师讲解、学生记笔记为主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这样,才能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上起课来就会省时省力,也就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心理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8月第一版,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学》编写组编。

[2]《教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8月第一版,郭道明、赵瑞祥主编。

[3]《英语教学交际论》,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胡春洞、王才仁主编,王才仁着。

[4]《中小学外语教学》2000年第6、9期。

[5]《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1~6期。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yyjx/18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