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译作中的“洋泾浜”英语
时间:2015-12-20 17:21:33 所属分类:英语教学 浏览量:
[摘要] 平卡姆女士在其著作《中式英语之鉴》中指出“洋泾浜”英语只要是受汉语思维的影响而产生的。文章认为除此之外,对英文单词意思理解不清和受现代中、英文不良文体的影响也是导致“洋泾浜”英语的重要原因。克服的方法包括弄清词语的英文释义,去掉意义
[摘要] 平卡姆女士在其著作《中式英语之鉴》中指出“洋泾浜”英语只要是受汉语思维的影响而产生的。文章认为除此之外,对英文单词意思理解不清和受现代中、英文不良文体的影响也是导致“洋泾浜”英语的重要原因。克服的方法包括弄清词语的英文释义,去掉意义重复的名词,避免冗余的名词,和注意过渡词的正确使用。”,平卡姆女士主张英文中少用名词是指反对滥用意义空泛的名词,而非反对使用抽象名词。而鼓励和指引学生阅读与实践才是提高和翻译水平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 “洋泾浜”英语 名词 过渡词 实践
琼.平卡姆女士在她的《中式英语之鉴》中对“洋泾浜”英语是这样定义的:所谓“洋泾浜”英语就是那种畸形的、混合的、既非英语又非汉语的语言文字,也可称其为“具有汉语特色的英语”。
例如,每个国家都有责任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Every country has a 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 the existence environment for wildlife.)句子结构似乎没有问题,但是抽象名词 “existence”却是多余的。其实,作为英语教师,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译作。这种现象影响之深,传播之广,不能不引起重视。
一、“洋泾浜”英语产生的原因
1.对英文单词意思理解不清
在上面所举的例子中,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对environment这个词的英文意思不太理解。根据《新牛津英语辞典》(The 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和《韦伯斯特大学英语辞典第九版》(Webster’s Nint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environment是指生存的地方。因此,就已经含有“生存环境”的意思,existence放在environment前面就是多余的。
由于我们学习英语单词的含义时习惯通过背诵该词的汉语解释,而不是直接在阅读中理解或记住英语释义,那么受汉语思维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中文的“范畴词”,如“重要性”,“认知度”,“方面”等在汉语里比比皆是,但在英语里却成了多余的词。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我们应该培养对英汉两语修辞,文体之间的差别的敏感性,并注意了解英语单词,特别是名词的英文释义。
2.受现代中、英文不良文体的影响
在现代汉语和现代英语中,政论或学术文章,为提高其学术性,大量使用高雅、抽象名词,再加上一些形容词语,显得与众不同;大公司为利益驱使,采用模糊词语,为可能产生的纠纷埋下伏笔;在外交场合,为了避开敏感问题,往往采用一些模棱两可的用语。
“洋泾浜”英语大量存在于主要仰赖名词表达他们的意义的句子里。最常见的“洋泾浜”英语则是对名词的误用。
琼.平卡姆女士在她的著作中提出了一系列克服“洋泾浜”英语的办法,这里不再赘述。下面仅就名词和过渡词这两方面来谈谈个人看法。
二、避免冗余的名词
英国作家总是强烈谴责抽象语言的过度使用。美国学者雅克. 巴森在其著作《简单与直接》中表达他的观点:“能中能用具体名词就不要用抽象名词,这样一来,你的文章就会显得清晰有力。不必要的抽象化是现代中最糟糕的缺点之一 ——即依赖被动语态及由介词连接的一长串的名词。”为了更清楚的了解不必要的抽象词是如何妨碍交流的,我们看几个例子。下例中,A句是学生译作,属于“洋泾浜”英语,而B句则是改善的句子。以下皆同。
A: You should have the appearance of friendly self-confidence.
B: You should appear friendly and self-confident.
A句包含两个抽象名词而B句没有一个。A句里的抽象名词不仅使陈述变得更长,而且也是句子内容更难了解。如何避免多余的名词一般有以下两种方式:
1.弄清词语的英文释义,去掉意义重复的名词
如“现代化进程”里的“进程”是多余词,因为根据《新牛津英语辞典》(The 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和《韦伯斯特大学英语辞典第九版》(Webster’s Nint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revolution (现代化)本身就是一个建设过程。再如,“这是一场思想领域里的革命。”如译成This is a revolution in the sphere of ideology.那么sphere就是多余词,因为 ideology本身就是思想领域的意思,这句话可译成: This is a revolution in ideology.
2.改变名词词性
如果这个抽象名词含有要传达的必要内容,最先考虑的办法是用动词替代,如:
例1 A: He was so engrossed in the book that he even didn’t pay attention to the knocking at the door.
B: He was so engrossed in the book that he didn’t hear the knocking at the door.
例2 A: Reading of newly published materials is also important
B: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read newly published materials.
此外,用动名词来代替抽象名词也是常用的。动名词部分是动词,部分是名词,兼具两者的特性。它可能会像名词一样显得厚重,笨拙,所以在上面例2 中我们要把reading改作 read。同时,动名词像动词一样,能给一个僵硬,无生命的句子以动感。如:
例3 A: There is no way to turn back now.
B: There is no turning-back now.
例4 A: The company began its issuance of 1000 million foreign currency B shares yesterday.
B: The company began issuing 100 million foreign currency B shares yesterday.
三、正确使用过渡词
英语中一个基本的要求就是观点之间要合乎逻辑。一个学生在词汇和句法上没有问题,但是他的翻译或作文可能还是显得不流畅。这主要是缺少连贯性,也就是缺少过渡词或者使用不当。所谓过渡词就是连接两个信息之间的词。英国翻译研究界的元老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认为“过渡词连接两个句子,使之从已知信息过渡到新信息”。句子结构因此随着思考的轨迹,确保文中有时间,空间和逻辑顺序。英语中常用的连接词有“and”“but”“if”“also”“too”“since”“then”。他们是英语中最有用的词。这类词表达出作者的思路,使读者更容易理解。除简单句外,几乎所有的复合句和复杂句都需要过渡词来表达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然而,汉语中的过渡词不如英语的多。中国学生经常在翻译,中省略过渡词,使英语为母语的读者很难跟随他的思路。往往汉语中只是暗示的逻辑关系在英语中必须要清楚的表达出来。本科阶段的学生通常能意识到使用过渡词,但是最常犯的错误是将 “and”或 “also”放在需要“but”或 “however”的地方。例如:
The grown-ups had coffee and the children wanted milk instead of coffee. (大人喝咖啡,孩子们没喝,他们要的是牛奶。)
在中文句子里没有出现“但是”这个词,然而它暗示了这个意思:是的,大人的确喝了咖啡,但是孩子们不是这样的情形。后半句对前半句起到的不是强调而是削弱的作用。因此正确的翻译应该用“but”而不是“and”。
四、结论
从上述的讨论中,我们知道不必要的词是检验洋泾浜英语的标志。冗余的抽象名词和错误使用的连词是其中最常见的错误。平卡姆女士针对这一问题主张多用动词少用名词。从平卡姆女士书中所举的例句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她接触的主要是政治经济方面的文章。而这方面文章的原语言最大的特点是有很强的中国特色,有很多意思空泛的“范畴词”,如“重要性”,“认知度”,“方面”。翻译者在处理这些文章的时候,为尽量保留汉语特色,难免不出现名词使用率过高。
但是,政论性文章不同于文学著作,要求文字简练,不用那么多的修饰语。我认为,这里平卡姆女士是指反对滥用意义空泛的名词,而非反对使用抽象名词。
几乎所有的专家都认为好的英文散文的风格应该是简洁的。对此笔者深有同感。要翻译或写出好的英文文章,理论很重要,但实践更为重要。多读名家的精品,自己动手翻译或,才能提高翻译和水平。但是目前有一种倾向,有的大学把本科生当研究生看待,不是引导学生提高翻译水平,而是引导他们去学习高深的翻译理论甚至是语言学理论,其实这样的做法是不太妥当的,鼓励和指引他们阅读与实践才是提高和翻译水平的最佳途径。
References:
〔1〕Pinkham, Joan. 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Rears, Judy. The 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3〕Dalgish, G. M. Webster’s Nint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New York: Merriam-Webster Inc, 1987.
〔4〕Barzun, Jacques.Simple and Direct: A Rhetoric for Writers. New York:Harper and Row, 1975.
〔5〕Peter Newmark.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Shanghai: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 2001.
〔6〕Strunk, William, Jr.,E.B. White. The Elements of Style. 3rd ed. New York: Macmillan, 1979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yyjx/20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