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障碍对外语学习的影响与策略研究
时间:2015-12-20 17:26:27 所属分类:英语教学 浏览量:
摘 要:外语学习是一个论文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情感态度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和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情感障碍对外语学习有很大影响,我们应该关注这个问题,找出原因,采取有效策略,引导学生努力克服学习中的情感障碍,
摘 要:外语学习是一个论文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情感态度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和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情感障碍对外语学习有很大影响,我们应该关注这个问题,找出原因,采取有效策略,引导学生努力克服学习中的情感障碍,提高外语学习效率。
关键词:外语学习;情感障碍;解决策略
社会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认为,语言的学习和使用是一个心理过程。语言信息的处理不仅与人的大脑思维密切相关,同时也与语言之外的其他一些知识和因素有很大的关系。例如,人的感觉、体验、认识、文化知识以及情感态度等。从情感角度来说,人们在语言学习中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一定动机的驱使,在遇到困难时总是需要信心和意志来支持学习活动。而学习外语的成绩和效果如何,除部分地取决于他们的遗传基因、认知能力外,学习动机、学习能力、情绪等因素所导致的情感障碍对英语学习也有很大影响。下面从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外语学习中常见的情感障碍
情感态度与语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很多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语言学习,尤其对外语学习的影响更加明显。外语学习中常见的情感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学习动机和兴趣
动机是驱动外语学习的动力。外语学习是一个十分艰苦的过程,保持持久的动力是学好外语的前提。过去,我们都认为,只要解决了动机问题,自然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例如,我国现行的大学四、六级考试,对大学英语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学生们的听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确实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这些成绩无可否认;但随之而来的负面效应也不容忽视,像口语、等主动性应用英语的能力,并无明显的改善,而英语学习的效率和乐趣,反而不如以前了。目前,大学生们在英语学习上花的功夫之大,有目共睹,远远超过了其他课程的学习,很多学生因为学英语,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其他课程的学习。问及他们何以对英语如此“青睐”,多数人答为了通过四、六级统考,因为,英语统考结果往往影响对学生的各种评估,甚至影响到毕业、求职是否顺利。为了考试去背词汇手册、练习写形式化的“三段文”,试想,以这种心态学英语,还有多少乐趣可言?再则,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对他们的英语口语、听力和等应用能力的提高,也没有太大的作用,因为,没有像样的输入,哪会有像样的输出?这样一来,虽然经过努力,但是仍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使学生极易产生悲观情绪,也就失去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再说,英语学习过程有时过于简单且多次重复,学生极易产生疲惫感,进而学习兴趣减退,情绪不安,甚至不想再学习了。
2.缺乏意志力
意志是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的过程,是为了达到目的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行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过程。意志表现在克服困难方面,首先是要克服行为之前的内心障碍[1]335。意志还表现在善于强制自己做认为有必要的事情,同时也表现在克服外来障碍上。如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意志坚强的人不管外语学习多么枯燥他都能坚持下来,最终达到既定目标。再如,学习外语一般都是有目的的,而且学习过程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也会遇到挫折。挫折是客观存在的,任何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他们总会要受到一些难以排除的干扰和阻碍,致使预定的目标不能达到。很多同学学习外语虽然花了很多时间,但是却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久而久之便产生了一种挫折感。为了摆脱或减少这种挫折感,受挫者往往采取一些消极的自我保护措施,表现为对外语学习提不起兴趣,甚至产生对立情绪,采取逃避或放弃外语学习的做法。这就是一种意志力缺乏的表现。坚强意志是以坚持性为特征的,对外语学习而言,坚持性尤为重要。
3.焦虑和抑制
焦虑在很大的程度上与学习者过去的经历,特别是与学习者个人受到的伤害及与周围人的负面态度有关。研究表明,焦虑心理与学生的学习成绩、考试成绩、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以及自信心、自尊心等存在负相关关系。例如:交际在外语习得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大量的输入,而且必须通过积极的交际来实现。但是,我们知道,用非母语进行交际,就可能存在理解、表达的困难,个人所做的交际尝试将被一种没有把握、甚至是未知的语言和社会文化标准来衡量与评价。并且,在交际过程中,常常由于表达能力有限,或神经比较紧张,缺乏安全感,或者由于存在着英语语音、语法知识等方面的困难,以及背景知识的欠缺等,无法进行正常交际,从而产生羞怯、恐惧、紧张的情绪,这必然引起心理上的焦虑。这种情感障碍往往使学生思路不清、反应迟钝、心烦意乱,甚至会发展到害怕参与交际。这主要是对挫折的忍受性不强,也是一种意志力不强的表现,这样就导致了另一种负面情感因素,即抑制的产生,它是学生为保护自我形象和回避他人可能给自己带来威胁或损害而采取的退缩行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参加各种各样的语言和言语活动。在活动中,他们往往会犯错误,而错误难免会受到老师或同伴的批评,有时会遭到同学的讥讽或嘲笑。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学生往往会因为怕犯错误而采取抑制行为,不敢参加语言活动,久而久之,便会导致厌学或不学的严重后果。
二、消除外语学习情感障碍的策略
1.重视情感态度的作用
我们首先要正确地认识情感因素的重要作用,在外语教学中,要把情感因素和认知因素辩证地、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情感因素之“纲”,带动语言知识学习和语言能力培养之“目”,才能达到大面积提高外语教学效果的目的[2]55。
在外语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尤其要激发其成就动机。成就动机为人类所独有,它是外语课堂学习的主要动机,它是指外语学习者愿意去学他认为有价值的外语,并力求要把它学好,取得好成就,而取得好成就又进一步强化了其成就动机[3]22。一般来说,外语成就动机与外语学习动机成正比例,外语成就动机强者其外语成绩就好。因此,外语教育者必须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利用学生已有的动机使潜在的学习成为有价值的目标,培养学生乐于接受新事物的习惯,帮助学生形成有助于学习的观念和态度,尽量运用强化理论,为学生提供可资模仿的榜样。激励学生的最佳方法是采用积极的手段,而不能采用消极的手段,这样才能更地好地激发学生的动机。教师要针对学习者个体的心理、生理特点、学习兴趣和现有英语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同时,教师在纠错时,要注意保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随时消除可能引起学生焦虑情绪的各种负面因素。对那些平时比较脆弱,或自我保护意识较强的学生,要采用适当有效的方式,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要在承认和维护他们自尊的前提下,随时帮助他们克服可能产生的抑制情绪和行为,引导他们主动、积极地参加语言练习活动和言语交际活动。
2.加强文化背景的教学
外语教学如果长期停留在语言知识和表达生活内容教学的阶段,学生必然会失去学习外语的兴趣。因为,外语教育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学生只有在学习有关文化的背景知识的过程中,才能逐渐扩大语言表达的范围,丰富语言表达的内容,提高语言表达的水平,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对于大多数外语学习者来讲,更多的理解障碍发生在书面语的输入时。典故中文化概念的缺失必然导致很多理解障碍,使读者不解其意。典故主要出自于日常生活习惯、历史事件、寓言、神话、传说和文学作品之中,它含有较浓厚的民族色彩,广为民间使用,约定俗成。所以,语言教学的生命力在于将语言知识的教学融于文化知识教学之中,它既是一个掌握语言基本技能的过程,更是一个了解目的语文化、提高素质、拓展思维方式的过程。学生从外语和母语两个不同的语言文化角度认识客观事物,这对外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启发引导学生感知并讲出语言单位所蕴涵的民族文化信息差异,这对于培养和提高言语交际能力也很重要。同时,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报刊时留心和积累有关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材料。也可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结合起来,组织学生看展览,看表演,举办文艺汇演和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在语言、文化的“综合利用”中强化跨文化意识,扩大学生的语言和文化知识领域。
3.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外语学习过程是一个心理过程,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外语教学过程中语言知识、技能的掌握,交际能力的培养,都要通过学生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活动来实现。因此,教师如果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就能够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向互动的过程。首先,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打破单纯语言教学的局限性,打破学科壁垒,全面地考虑学生的情感需要,利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类似于真实社会的外语学习环境。其次,在教学中,应注重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启发和引导学生挖掘语句或篇章的具体语境意义和言外之意,并努力做到用所学语言表达出语句或篇章的具体语境意义和言外之意。这也是发展学生语言交际能力,改进外语教学和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有效途径。最后,要加强多媒体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整合,这也是进行情感教育、提高外语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2]罗先达,尹世寅,周容,等.英语教学实施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yyjx/20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