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20 17:35:44 所属分类:英语教学 浏览量:
摘要:作者以实证的研究方法,对惠州市的高中英语教学从教师队伍结构(性别构成、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教龄结构、职称结构)、教师工作负荷、开展教育科研、课堂教学状况、英语课程资源、高中英语教学质量共六大方面进行了全面而缜密的调查研究,在科学分析
摘要:作者以实证的研究方法,对惠州市的高中英语教学从教师队伍结构(性别构成、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教龄结构、职称结构)、教师工作负荷、开展教育科研、课堂教学状况、英语课程资源、高中英语教学质量共六大方面进行了全面而缜密的调查研究,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就全市的高中英语教学现状作了定性和定量的客观描述,并以此为前提,提出了新课改视野中的高中英语教学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高中;现状;调查;对策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教育投资渠道多元化,办学形式多样化,高中招生数量扩大,高中办学规模扩张,在当前大力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背景下,已呈现不可逆转的强劲势头。我市高中英语教学近年来也发生了一些重大而可喜的变化,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高中英语教学如何积极适应这种宏观形势变化的要求,如何做到数量扩大而不降低教育教学质量,如何在来势迅猛的新课改面前泰然处之,如何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和发展后劲,对此我们必须作出正面的和明确的回答。回答好这些问题的前提是必须对当前实际情况有一个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清醒的认识和客观的把握。唯有如此,才能将英语教育教学的变革与发展建立在科学的、稳固的和长远的基点之上。
基于此,我们设计并实施了惠州市高中英语教学现状调查。旨在通过实证研究,客观地描述惠州市高中英语教学的真实情况,获取第一手资料,为惠州市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科学决策、为教研部门有效实施新课改提供翔实与可靠的依据。
二、研究过程与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取调查法(调查表统计)、观察法(课堂听课)和文献法进行研究。在参阅近年来有关文献的基础上,根据笔者多年从事高中英语教学与研究的亲身体验,编制了《惠州市高中英语教学现状调查表(一)》《惠州市高中英语教学现状调查表(二)》和新课标新课改视角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表》。前者是于2003年9月经由参加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教研工作例会的各县(区)英语教研员和市直英语科组长下发各校并组织实施调查的,截至2004年2月中旬,三县三区和市直十所学校的调查表全部收回,按全市所有独立高中和含有高中的学校数计算,调查表回收率为94.1%,按全市的公立学校数计算,调查表回收率为100%,回收率均符合教育统计学规定的调查有效度指标;后者是笔者于2003年10月~2004年5月期间随同市教研室领导、同事到市直和县(区)所辖21所学校听课(高三为主)的同时来完成的,其结果是笔者按照评价表的赋值个人打分定等而得出的;为求得惠州市2002~2004年高考英语平均分、及格率和进入全省学科前100名的惠州学生人数等资料,笔者查阅了省市考试管理部门的有关统计,因而,这方面的数据具有权威性。
三、研究结果和分析
(一)教师队伍结构
1.性别构成:女性为主,优势明显
惠州市共有高中英语教师332名,其中男性95名,占28.6%,女性237名,占71.4%,女性英语教师占绝对多数。从语言学得(learning)和习得(acquisition)规律上讲,女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中学英语教师中男女性别的差异是否会产生高中英语教学效果的差异呢?虽然目前尚无实例考证,但从教育社会学的意义上说,教师性别角色不同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是不同的,所产生的教育效果也是有差异的。
2.学历结构:本科为主,尚未达标
全市332名高中英语教师中,硕士学位者2人,本科240人,大 专88人,中师2人,分别占总人数的0.6%,72.3%,26.5%和0.6%。由此看来,全市高中英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72.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低于广东省平均水平。值得指出的是,市、县、区重点中学高中英语教师学历尚未全部达标,仍有15%的教师在学历不合格(其中不乏优秀者)的情况下从事高中英语教学,有“拔高使用”现象,这不利于我市将建设3~5所省、全国示范性高中目标的实现。再从毕业院校的类别上看,全市93人毕业于师范大学,64人毕业于教育学院,80人毕业于师范学院,37人毕业于师专和师范,四类合并计算,有82.5%的高中英语教师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但还有58人为非师范院校毕业生。显然,这些教师缺乏从事教师职业应具备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技能。
3.年龄结构:中青年为主,亟待优化
我市高中英语教师以中青年为主,即56.2%的青年教师(30岁以下)和44.6%的中年教师(31~40岁)分别支撑着惠州市高中英语教学的半壁江山。重点中学高中英语教师在31~35年龄段上的分布几乎与全市相等,而在22~25和26~30年龄段上的分布约低于全市平均比例,重点中学高中英语教师比普通高中英语教师相对要年轻一些。统计还反映出,部分学校的高中尤其是高一英语教师呈现低龄化倾向,这与高一扩招密切相关,需要给予特别关注。高中英语教师的年龄结构的优化问题亟待解决。
4.教龄结构:“两期”并存,不尽合理
教龄是教学经历的真实记录和教学经验积淀的体现,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个教师成熟的标志。被调查的82.9%的高中英语教师大体分布在四个教龄段上:93人的教龄在1~5年,56人在6~10年,80人在11~15年,46人在16~20年,分别占总人数的28%、16.9%、24.1%、13.9%。从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这些教龄段的教师正处在专业的“成长期”和“成熟期”,整体上看,这与年龄段分布情况基本趋于一致;再将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作一比较,可以看出,在1~5年和11~15年教龄段上,两类学校几乎接近,而在6~10年教龄段上,重点中学的比例略低于普通中学(分别为13.3%和18.5%),在16~20年教龄段上重点中学的比例略高于普通中学(分别为15.2%和13.3%)。
5.职称结构:高级过少,偏态分布
被调查的总体中,31人为中教高级,142人为中教一级,103人为中教二级,6人为中教三级,技术员和讲师各2人,未评职称的46人,高、中、初级职称分别占到被调查对象的9.4%、42.8%、32.8%,未评的13.8%。再将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加以对比,可以发现,重点中学的中、高级职称比例分别比普通中学高出6和10.4个百分点,而普通中学的初级和未评比例却分别高出重点中学11.1和2个百分点。高级比例太小,初级比例偏大,未评比例过高,普通中学优质师资缺乏。显然,职称结构与分布不尽合理。这种不完全合理的现象如果长期存在下去,既不利于调动高中英语教师的教育教学积极性,又不利于中青年教师业务水平的迅速提高。
(二)教师工作负荷
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样本总体中,带1个班级课的40人,带2个班级课的266人,带3个班级课的25人,分别占12.4%、80.1%和7.5%。调查显示:80%左右的高中教师带2个班的课,周课时在10~12节之间,基本符合现行相关政策,其工作负荷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但调查还显露出这样一个问题:个别学校的高一英语教师带3个班的课,25人周课时在15~20节之间,师资短缺和校际之间师资分布不均衡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同时也不排除“重毕业班、轻非毕业班”的管理思想在某种程度上起作用。
(三)开展教育科研情况
全市高中英语教学开展教育科研一是有研究组织:市有教育局教研室和市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会,县(区)有教育局教研室,校有教研组(英语科组32个,科组长30人)和备课组(备课组81个,备课组长81人)。二是有研究课题:1998年以来(截至2003年12月),高中英语教师中共有88人参与21项国家、省、市、县(区)四级英语教育科研课题或子课题的研究,参研人数占被调查总体的26.5%,其中2002年9月~2003年9月先后申报“惠州市普教系统十五规划前期和中期研究课题”42项,23项被批准立项,其中有的分别列为国家、市级重点课题。三是有研究成果:112人在县(区)级及以上报刊上累计发表英语教育教学论文246篇,有175人的213篇教育教学论文在2002、2003年度市级优秀论文评选中分获一、二、三等奖。这些都说明,高中英语教师的参研意识明显增强,积极性有较大提高,取得的科研成果也令人鼓舞。但同时也看到,作为教育科研的主体,高中英语教师还没有把教育科研内化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自觉行为,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教育科研目的异化、科研与教学“两张皮”、科研素养和科研能力欠缺等问题。
(四)课堂教学状况
笔者在2003年2月至2004年4月的整整一年间,随同市教育局、教研室的领导和同事先后多次深入市直9所、县(区)12所独立高中或完全中学,时间相对集中地听了45节高中英语课,大多数是高三毕业班的课。通过对课堂实录的整理,并按照教师素质、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与特色五个维度、13个评价项目进行“认可度”与“不认可度”分析认定,结果表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喜忧参半。喜的是45%~67%的高中英语教师语言功底厚实,教学技能娴熟,课堂调控能力较强,能用英语教学和组织教学,能够运用媒体创设语言情境,注意信息的大量输入,关注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与学习方法的指导,进行积极的课堂教学过程评价等,忧的是有33%~55%的高中英语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相对滞后,开展师生、生生互动形式少、层次低,具有“信息差”的语言实践活动量不足,对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关注少,课堂缺少生命活力,不善于创造性地使用和处理教材,教学效率不高,跨文化交际意识不强等。
(五)英语课程资源
除英语教材外,本次也将对学校现有其他英语课程资源的调查列入其中。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学校共有语音室25个,有电脑室52个,会操作电脑的高中英语教师有282人,其中会制作课件的161人,有电子备课室10个,有投影仪399台,有教师阅览室30个,师用英语杂志报纸859册,生用英语图书34291册。透过这些数据,不难发现,高中学校重视电脑室和教师阅览室的投资与建设,电脑室基本达到一校两台,教师阅览室接近一校一室。但语音室还没有做到一校一室,电子备课室还有25所普通中学尚未建立(部分学校的英语科组配有单机电脑),生均英语图书还不到1本。再将这些数据在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之间加以比较,发现拥有68%左右学生的普通中学只占有30%~60%的英语课程资源,英语课程资源相对短缺和拥有数量的不平衡都成为显而易见的事实。
(六)高中英语教学质量
测量和衡量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固然有多种变量指标,在当前还没有更好的办法取代它的情况下,学科统考成绩依然不失为评价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权威部门的统计结果显示,2002~200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第二次调研英语测试平均分为77分;2003~200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中,全市高一(25所学校的统计结果)、高二(26所学校的统计结果)平均分分别为52.8、47.8,及格率(60分以上)高一为38.2%,高二为22.4%,高三(二次调研考)平均分为68.9;2003~200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惠州一模平均分72.9,惠州二模平均分75.4,广州一模平均分为68.8。
惠州市2002年高考英语人均分为73.05,及格率为24.68%,居全省第14位,人均分低于全省平均分2.01,及格率低于全省平均0.12%;2003年高考英语人均分为75.82,及格率为24.1%,居全省第13位,人均分低于全省平均分1.46,及格率低于全省平均0.4%。
上述来自权威部门(高一和高二源于市教育局教研室的电脑统计,高考情况源于《2002、2003广东高校年报》)的数据清楚地表明,我市高一高二英语教学质量依旧在较低水平上徘徊,高考英语基本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处于全省中游偏下位次,这与惠州市的经济在全省的位次很不相称,英语教学始终没有摆脱或扭转尴尬的落后局面。
四、对策与建议
在高中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用辩证的观点去审视惠州市当前的高中英语教学状况,并着眼于正在实施的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迫切要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现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
(一)认识先导,用全新现代教育理念武装高中英语教师的头脑
1.树立新型的学生观。教师的学生观指学生的发展观和教师对学生的信赖与期待。教师的学生观外显为不同的教师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树立“学生是发展中的、可塑造的”的观念,在教学中教师就会正确看待和适度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不仅立足于学生的当前发展,而且考虑学生的终身发展;树立了“学生是有情感、活泼的生命体”的观念,在教学中就会关注学生的积极的情感态度和心理体验,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树立了“学生和教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的观念,在教学中就会热爱学生、尊重每个学生,对学生平等相待;树立了“学生在认知水平和智力上是有差异的”的观念,就会注意增强教学内容的选择性、因人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树立了“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在教学中就会突出认识和关注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提供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式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引导学生从被动式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从被动的接受教育发展为学生能够能动地规划自身发展。
2.树立新型的教学观。新课改要求教师确立学生主体活动在教学中的地位,将活动教学引入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树立活动教学观。其一,活动教学过程是以探究为中心,建构学习主体的过程。其二,活动教学过程是注重活动性体验,强调理性认识和非理性认识相统一的过程。其三,活动教学过程是以活动为基础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统一的过程。其四,活动教学过程是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依托的教育过程。
3.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观。首先,教学过程是师生间的交往互动过程。交往互动的目标指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交往互动的主题是以教材为“话题”的师生相互作用;交往互动是有计划、相对“有序”的。其次,师生间的交往互动,常常要借助“对话”来实现。这里所说的“对话”不只是言语的应答,而是教师与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共同去生成和创造“文本”、去构建“意义”的过程。再次,现代意义上的师生关系是“你—我”关系。在“你—我”的平等交往中,使教育、知识、学习真正地与学生的精神发展相关联,对学生进行整体教育,让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4.树立新型的课程观。传统意义上,教师的课程实施是忠实取向。而新课改给新课程赋予了新的含义,给予了新的诠释。总括起来,一是课程是师生共同体验与建构的课程,师生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教学不只是忠实执行课程计划,更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二是课程是教师可以加工和调整的课程,新课程观要求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删减、增补、改编、重组、替换”,以“教学设计”的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一次“重新编码”。三是课程资源是可以再开发和利用的,教师、学生、学校都可以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四是课程是可以被教师评价的课程,教师不仅是课程的设计者、开发者,还可以是课程的评价者,教师有权对已经设计并实施的课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作出判断,并提出矫正和控制信息。总之,新型的课程观使得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
(二)提高素质,不断完善和优化高中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
1.严把教师“入口”,着力提升教师知能结构的固有起点。我市教育局改变了以往师范类应届毕业生统一分配的做法,实行了“公开招考,双向选择,择优录用”,并连续三年(2002~2004年)在全国范围内招考优秀在职教师。这无疑提高了教师的准入“门槛”,提升了教师的知能结构。这一人事制度的改革对把好教师“入口”关,优化教师的素质结构起到了积极且重要的作用。可望这一制度能够一如既往地贯彻下去。与此同时,鉴于目前高中教师素质的现实状况,建议在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公开招考中,增设有关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内容考题,增加教学设计要求,以此来真正测查出他们从事教育教学的禀赋和潜能,进一步强化应届毕业生的条件性知识和“虚拟”实践知识。
2.开展课题研究,大力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涉及的诸如学习方式、师生关系、选修课的开设、资源开发、教学评价等都需要研究。以科研统领课改,以科研促进课改,不仅成为实验区的共识、变为他们的实际行动,也已取得实效。我们尝试在县(区)和市级两个层面上,分别经过“个人申报—学校推荐—县(区)批准立项”“个人申报—县(区)推荐—市级批准立项”的程序,让各高中英语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都能承担或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教学,在研究中提高,不断强化“科研兴教”的意识,增强选题能力、运用科研方法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抽象形成理论观点的能力以及准确规范表述研究成果的能力,并引导他们以教育科研作为体现自身价值的最高需要。
3.立足校本研训,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与教学监控能力。笔者认为,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与教学监控能力的培养应立足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整合两者功能,发挥各自优势,切实开展校本研训活动。一是教学技能的“微格”训练。这是一种前几年较为流行却很有效的师训方法,课堂教学必需的导入、语言、板书、讲解、提问、应变、组织、结束等多种具体技能都能在15分钟左右的时间内得以展示和指导,具有重复性、可修正性、高效性等特点,尤其适用于刚刚步入教坛的教师。“微格”训练教学技能的指导者可以是同校同学科的中、高级教师,也可以是教研部门的教研员。二是“同事互助观课(以专业发展为目的)”,即教师同事之间的互助指导式的听课。由于观课者与被观课者都是以一种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解决共同教学难题的心理来进行观课活动的,不涉及褒贬奖罚和评价,授课者重视成长与学习,而不是表现或成绩,从而,课堂上能够真正表现自我,同时展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课堂能够保持自然性。在授课者自愿报名的基础上,授课者由科组长协调组织,每学期分年级安排若干节课,观课者可以是同年级的一位或几位同事。必要时,谁来听课,可以听取授课者的意见。这种方式更适合于授课者为新手型(5年以内)的教师。三是反思性教学。有效的反思教学活动有:(1)写反思日记,即把教师自己和学生方面的、教法方面的课堂实践体会和感受诉诸笔端,对课堂的事件进行诚实、客观描述,对事件的发生进行细致分析,并提出相关问题的研究方案;(2)列问题单,即一种问题调查表,课前就教师个体差异进行设问,对教学任务的认知与教学活动的性质进行事前自我评估,教学之后,根据课堂实践情况,对要调查的问题一一如实作答,并对其进行事后的教学评价,以更清楚地认识和把握自己的教学理论和方法;(3)写反思教案,反思教案由教学设计反思表和平时的教案组成,教学设计反思表是用来记录教学实践活动全程与效果的,包括对象分析、教材分析、教学顺序、教学组织和总体评价五个方面的内容,如,学生对新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教学重、难点上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是否有差异,教学顺序与教学活动安排是否合理,教学效果如何,教学特色、教学困惑与改进计划等;(4)录音或录像自评,即教师自己采用课堂录音或录像的方式进行反思,分析行为或现象成因,探索合理的改进对策;(5)撰写反思札记,即教师将自己对某一教学问题的思考或解决过程展现给其他同事,通过对话交流,清晰思维,获得反馈,激起更深入的思考,加深对自己的了解,然后将自己的全部体会写成教学反思札记。值得指出的是,对不同教师群体可采取不同的反思指向:新手型教师(5年以内)侧重教学技能反思,适应型教师(5~10年)强调反思教学策略,成熟型教师(10~20年)注重反思教学理论,专家型教师(20年以上)突出反思教育科研。
4.崇尚潜心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持续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当前,教师要特别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学习。一是立足岗位,向书本学习。全面系统学习如教学心理学、学习心理学、教学论、课程论、外语教学理论与流派、外语课堂教学教程、外语教学研究方法等与新课程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理论;深入学习《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准确地把握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和重点、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与内容之间的关系、英语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等,不仅对内容要能够熟记于心,而且对原文要能够透彻解读。在此基础上,要认真钻研新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达到“用教材教”的最高教学境界。二是“走出去”“请进来”,向专家学习。一方面,接受国家级、省级培训时,“走出去”聆听专家教诲,另一方面,在课改实验过程中,根据进程的需要与可能,把他们“请进来”指点迷津,可以是学术专题报告、理论学习辅导讲座的形式,也可以是教学现场指导以及教学专业咨询(交流)的形式。三是“不耻下问”,向自己的教学对象学习。四是“沉下去”,向身边的同事学习。通过与同事间的观课、对话、讨论、切磋和交流,同事间的合作研究,共同开发课程等方式,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和理念,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
(三)构筑平台,建立有利于教师迅速成长的动力机制
1.设定工作目标,激励教师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努力。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或学校都要制订教师发展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的动态目标,特别要重视近期(1~3年)目标。教育教学目标可以按教师教龄长短(新手型教师、适应型教师、成熟型教师、专家型教师)设定,也可以按教师职称情况(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和未评职称)设定;目标内容要明确(德、能、勤、绩),目标重点要突出(学科年段教育教学达成度和科研实绩),目标难度要适中(经过教师自己的努力能够实现),目标描述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目标要将教师个人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统一起来;要明晰实现目标过程中负责监控、评价、反馈的部门或个人;制订目标应遵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把制订目标看成是教师规划学校发展、设计实现人生理想蓝图、激发奋斗热情的过程;制订目标要与学期或年段的教师工作考评相统一;教师成长目标可以在教师获得职称后聘任时进行,也可以在学校某一重要发展阶段(如三年规划或五年规划)中进行;目标不仅要以书面的形式予以公布,还应将实现的阶段性情况或最终结果载入教师档案。
2.创造适宜条件,满足教师“自尊、自我实现”的需要。教师受教育程度的特定性和其职业的固有特点决定了教师对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是十分强烈的。因此,作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教研部门应为教师实现他们的这一合理需求创造充分的条件,提供尽可能多的展现才华的机会,当然,这些机会或条件已经隐含于周期长而又迟效性大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但为使他们尽快崭露头角,应组织一些有推动力和影响力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催生他们,这样既满足了教师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又使大多数教师增强了进取意识和竞争意识。针对现状,初步考虑搞好“惠州市高中英语优质课展评”,层层选拔,两年(单年)一次,连续五届,持续十年;办好“惠州市高中英语教学论坛”,层层推选,两年(双年)一次,推出新人才、新观点、新模型、新成果;组织“惠州市高中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面向三十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每年一次,连续三年;开展“惠州市高中英语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评选”,每三年一次,实行“三公开”(公开评选标准,公开评选程序,公开评选结果),并把此项活动作为“十、百、千”工程的基础;启动“著书立说”工程──惠州市中小学教师论丛编写与出版,旨在挖掘、整理、升华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让教育教学精粹得以传承和光大,让教师成为真正的“学者”“研究者”,此项工程要统一规划,统筹安排,筹措基金,分步实施。
3.营造竞争氛围,增强教师的危机感和竞争力。随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面向社会的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的逐步推开,教师职业将势必成为具有很大竞争性的职业。这种竞争也必然悄悄“潜入”学校管理工作中。竞争仅仅是手段,优化人才结构,提升教师岗位工作实力和绩效,才是其实质所在。顺应这一要求,建议各校在选定高中英语学科组长、在从优秀学科教师中选拔中层管理者时,各县(区)、校在向上级推荐评优人选、在选拔出国培训人员等等工作中,一律公开条件或标准,让教师自愿申报,公开选拔,平等竞争;各校在高中各年级教师的配备时,也可以尝试年级组长与教师的双向自愿组合。创造适度的竞争环境,产生“鲶鱼效应”,有利于增强教师的危机感和增强他们的竞争力。当然,建立在以事业为重基础上的竞争,应该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应该是良性的,而不是恶性的,竞争的手段应该是合情合理、合法的,而不是邪门歪道、非法的。
(四)政策支持,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中英语教师队伍
从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师队伍的现实情况而言,可以从三个方面寻求政策支持。
1.加大政策倾斜力度,优化高中英语教师的职称结构。一方面上级管理部门要适度增加名额,另一方面,学校内部可以实行低职高聘。与此相应,教师也要拼搏进取,积极创造晋升的必备条件和充分条件。教师职称结构的优化,既要追求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要关切质的变化,即通过对教师进行实事求是的考核和评估,使一批真正有水平、有能力的一线教师成为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这样,既激励广大教师向上进发,努力深造,同时让他们拥有信心,看到希望。
2.规定合理工作负荷,确保高中英语教学质量与教师的身心健康。现行的相关规定(《广东省中小学英语教育发展规划》)显示,高中教师的正常的工作量是每周10~12节,即带两个班的课,再加1~3节课外辅导。但仍有近20%的学校高中英语教师的工作量超过规定(周课时在15~20节之间)。这肯定使得教师忙于应付,顾此失彼,无暇“充电”,质量难保。建议教育督导部门组织人力依据相关规定,对教师的带课量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确因教师数量暂时(一学期)不足的,要督促学校制订来年的教师招聘计划,并保证第二学期不再出现类似问题;对那些连续三年都无法彻底解决师资短缺问题的学校,应考虑削减来年起始年级的招生计划数量;对那些为减少办学成本而故意加重教师课时负担的,要通报批评,予以纠正;对那些因“重毕业班而轻视非毕业班”思想作祟而造成不合理负担的,要端正思想,责令改正。并且,要重申现行外语教育教学相关规定与劳动保护条例,使其在实际执行中,不走样、不落空,以确保高中英语教学正常开设和英语教师的身心健康。
3.修订完善考评制度,促进高中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过去对教师的评价内容大体源于学校的教学年度或学期考核表,不外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评价者主要是校级领导、学校中层各个部门、同学科教师和部分学生,评价方式只有他评,没有自评或不重视自评,评价只看结果,没有过程。评价固有的反馈功能、诊断功能、导向功能、教育功能、激励功能等几乎荡然无存。按照新课改的理念,对教师的评价要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个人自评为主,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基于此,建议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组成由人事科、教育科、继续教育科、督导室、教研室等科室共同参与的全市中小学教师评价机构“联合体”,研制新课改背景下的促进中小学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这种体系的建立应包括四个工作环节:确立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设计评价工具,搜集和分析反映教师教学与素质的数据和证据,明确促进教师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订改进计划。并通过试点,修订完善,基于成熟时,及时出台。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yyjx/21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