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

时间:2015-12-20 17:50:10 所属分类:英语教学 浏览量:

“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 因而

“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 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等诸语境因素。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因此, 在交流中, 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的推论, 从而产生冲突和故障原因。跨文化交际对大学外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不仅要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合适地使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进行跨文化教育。
  
   一、 为什么进行跨文化教育
  
  1.跨文化教育是当前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在面对面的交际场合上往往会出现很少有真正的交际和交际不妥、交际失败两种情况。前一种情况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科技工作者身上。他们学习外语十余年,有的人从中学一直学到博士毕业。其中,不少人还经常参加国际会议、出国访问、留学等。但一旦在需要用外语进行交际的场合,他们的听说能力就很成问题。由于外语听说能力的局限,极大地影响了他们与外国学者的正常交流。后一种情况较多地出现在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的人身上。他们在交际时仍沿用本民族的思维和文化习惯。在交际场合,语音、语法、词汇均正确,但行为原则是自己国度的文化。教育是实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关键。
   2.改革外语教育的思考
   发展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已达成共识,即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加上社会能力(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合适交际的能力)。但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即培养学生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致使学生难以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在此,语言的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被提了出来。
  
  二、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文化差异及其对学生带来的干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日常用语的不同
  在称呼语的使用,感谢和答谢,赞美,打招呼和彼此介绍时的习俗有所不同。
  例如,有些大学生在向老师问好时相应地把“老师早上好”说成Good morning teacher。 其实,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汉语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成为一种对人的尊称。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甚至认为:王老师=Teacher Wang。此外还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唐秘书”、“张护士”称为Secretary Tang, Nurse Zhang,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觉不可思议。
  2.某些词汇的文化内涵不同
  比如 dog在西方文化中象征 best friend of a man,所以有 Love me, love my dog的说法。 而在汉语文化中狗是奴仆,是低贱的追随者,故有“走狗”和“狗仗人势”之说。
  3. 文化、价值观、习俗等的不同
  如一位三年级女大学生被借到外事单位当翻译,一次陪同年纪约60岁的一对美国夫妇去庐山。在外出路不好走时,这位学生按中国人尊老爱幼的习惯,去搀扶那位女士。而那位女士竟然觉得受到很大的冒犯。显然,这是由于文化、价值观、习俗等的不同而造成的误解。
  4. 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亦受其汉语习惯的影响。汉语是方块字,由偏旁和笔划构成。学习时必须先学懂拼音,然后写偏旁。这种由小到大,由左到右,由上到下的训练使学生养成了一板一眼学习语言的习惯。在学习英语时,按部就班,由音标到单词,到句子结构分析,循规蹈矩。这种学习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学习语言的主观能动性。造成语言学习和应用分离,学生往往掌握了整套的语法系统,有成千上万的词汇储存在记忆里,有标准的发音,可就是听不懂,说不出,读得慢,写出错。语言应用能力极差。
  
  三、跨文化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应深谙中国文化和英语所代表的西方文化在语言层次、非语言交际、思维方式和叙事结构以及社会语言等四个层面上的对比意义。同时,教师也应认识到,英语已不是简单地代表英美文化,而是西方乃至世界文化的合成。从宏观文化的角度来说,英汉两种语言所反映的文化相同大于相异。因此,应消除异域文化的侵人感。汉语文化也决非封建时代的孤立、封闭、保守的形态了它已成为一个开放的多成分的体系。从教学角度而言,中国学生对异国文化的排斥、敌视心理已经被认可、同情、容忍所取代。这是在中国教授英语的心理优势之一。

  教师应掌握这种跨文化教育外语教学的策略和技巧。用屠蓓(1994)的话来说,“对于外语教师来说,最大的挑战不在于在语言外加上文化知识的讲解或另开一门文化课,而在于如何将语言和文化融合在一起来教授。”鉴于此,笔者认为应处理好下述四个要点:(1)时机:应在汉英语言文化发生冲突或表现相并时及时进行辩异和对比;(2)角度:可以站在英汉两种不同的文化立场上分析看待同一现象。初始阶段似应多从中国文化角度人手,因为它毕竟是一种已存在的认知框架;(3)程度:文化体现在语言的不同层面上,文化移入的程度应服从于语言技能培养的目的;(4)方式:渐进的、自然的、启发式的、关联的,而不是集中、说教、注入、孤立式的。
  教师应妥善处理母语体系在学习中的作用。历来认为,母语干扰应尽量排除于课堂之外。但母语文化体系是先入为主的体系,以一种新的体系取而代之几乎是做不到的。正确的做法是通过语言文化的共核部分的相融以及相异部分的对比,使学生母语文化这种潜意识中的体系,成为正面的、积极的、建设性的参照系,从而使英语在对比中成为显性的、易于感受和理解的东西。即发生正向迁移。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yyjx/22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