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20 17:53:58 所属分类:英语教学 浏览量:
在过去的四十多年里,我国的外语教育经历的是一条什么样的历程呢?是有很大发展,还是发展不大,甚 至停滞不前呢?这一切成功或者不很成功的现象后面的原因是什么呢?是语言学方面的,还是我们自己认识方 面的?这是当今外语教学界谈论较多的话题。外语教育
在过去的四十多年里,我国的外语教育经历的是一条什么样的历程呢?是有很大发展,还是发展不大,甚 至停滞不前呢?这一切成功或者不很成功的现象后面的原因是什么呢?是语言学方面的,还是我们自己认识方 面的?这是当今外语教学界谈论较多的话题。外语教育不仅要遵循语言发展的自身规律,即有关语音、词、短 语、句子、句子之间的关系,也即语言学的道理等,还要遵循人的认知规律,即注意循序渐进,注意记忆规律 ,即教育心理学的道理。然而,还有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注意,这就是外语教学必需 考虑它所在的社会人文环境,以及客观物质条件等语言以外的因素。这些语言以外的因素确实影响和制约着外 语教学的实施和效果。本文拟从我国英语教育的历史沿革及现状谈起,讨论在我国进行外语教学必须考虑的一 些非语言因素,即带有中国特色的一些因素,以及针对这些因素我们能够采取的做法,从而为建立有中国特色 的外语教学的路子提供一个视角。
沿革与现状
先以词汇方面的要求为例。从1948年起,我国几乎每十年就修订一次英语教学大纲,其中对高中毕业时的 词汇量的要求依次如下:
1948年 6000个
1951年 5000个
1963年 3500~4000个
1978年 2200个
1986年 1800~2000个
1992年 1200个(另外学习800个词左右)
1992年大纲规定的词汇量1200个为高三的要求,而实际上多数学校上到高二便结束新课,转为复习迎考。 对这样的高中,大纲要求的词汇量是1100个,另外学习500个认读单词,即只要求理解。
词汇量从6000个降到1200个,这个下降发生在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小,国际交往变得越来越频繁的背景下。 这确实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也许会有人解释说,我们降低了词汇量是为了腾出时间和力量来加强学生听说能力 。然而实际上我们的力量并没有用到丰富听说实践,丰富英语运用上,更谈不上用英语去上数理化,去教天文 地理,去学世界历史了。这十多年来全国各高校英语课,除了继续增加英语词汇量外,还强化英语听力的训练 。待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四级测试后,他们中的不少人才开始认真地练习英语口语。结果是学了十几年英语,到 头来大部分人不能和外国人进行顺畅的口头交流。总而言之,我国的外语教育确实“费时较多,收效较低”。
外语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的沿革
处在英语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们从未停止努力,他们一直在试图跟上世界外语教学界的发展步伐。五六十年 代,理论语言学界以Bloomfield为代表的结构主义占主导地位,而后,Chomsky 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将句法作 为语言的中心,因而句型教学成为主要内容。当时我们中学的教材便紧紧跟上。教材中大量地安排句型、语法 讲解和语法练习。教师们以语法讲解加翻译为主要教学方式,课堂上花大量时间和精力讲结构、抠语法,而很 少考虑语言的实际意义和使用。由于只测试读的能力,少测试写的能力,不检测听的能力,更不检测说的能力 ,因此放弃了听说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远离语言教学的实际需要,结果是累坏了教师,拖跨了学生。面对枯 燥繁杂的语法,许多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而靠死记硬背记住了不少语法条条的学生却不会使用英语与外国 人交谈。
到了七八十年代,以Halliday为代表的功能主义领导时代潮流,功能交际法成为主旋律。国外的《跟我学 》和我国九十年代初产生的新的初、高中英语教材就是最好的代表。这些教材的特点是:课文按照典型的交际 情景设置,淡化语法教学。这样一来,语法项目的安排就不一定讲究系统性了。总的来说,我国初、高中新教 材内容新,语言活,符合当代人们对语言的理解。可是,广大中学教师苦苦学习琢磨了几年,课堂上至今仍然 是语法讲解多,实际交际少。不少教师在一篇没有多少语言点、难度也不大的课文里硬抠出一些语言点讲解分 析。若不如此,他们就担心学生掌握不好教材内容,更担心他们在考试中得不了高分。这反映出他们的深层意 识里感觉这套教材离高考要求还远了点。由于教学方法与教材不相吻合,师生都颇感苦恼。
一个症结
语言既是符号系统又是交际行为。但在外语教学界存在一个语法——交际困境,如果认为语言是符号系统 ,我们在课堂上要做的主要就是学习语言符号(词汇、短语),系统学语法,这就要讲究学得正规,要精于分 析。如果把语言当作交际行为看待,就要把自然语言环境中的言语使用作为主要学习内容。而这样的言语使用 必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它的不正规性和非分析性。
这样一种认识岂不是与语言的实际教学矛盾吗?这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应该统一,还是应该分别考查对待呢 ?笔者认为,它们应该是对立统一的。实际上,我们的现行教材是偏重于后者(交际),而我们的教师却更重 视符号(语法),忽略语言的交际功能。结果是教材怎么改都让教师为难,教师怎么教都跟不上教材编者的思 路。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yyjx/22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