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儿童外语教学中的文化输入
时间:2015-12-20 17:58:39 所属分类:英语教学 浏览量:
[摘要]本文分析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澄清了论文长期以来人们对文化在儿童语言教学中的模糊认识,指出文化因素在儿童语言教学中十分重要,并通过大量事例,建议在语言教学中输入文化知识,使孩子们具备真正的外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儿童 外语教学 文化输
[摘要]本文分析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澄清了论文长期以来人们对文化在儿童语言教学中的模糊认识,指出文化因素在儿童语言教学中十分重要,并通过大量事例,建议在语言教学中输入文化知识,使孩子们具备真正的外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儿童 外语教学 文化输入 交际能力
近十年来,交际法教学在我国逐渐流行起来。较之语法教学法,它强调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和使用功能,强调语用能力的培养。成人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法能够很好地训练语言的交际能力,培养交际型人才。但是,在儿童外语教学中它却没有被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幼儿园乃至小学外语教学中,人们对交际教学法以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仍存在一些模糊认识,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认为文化教学与语言知识教学(掌握准确的发音、丰富的词汇和正确的语法知识)相比,后者更重要;二是认为教学内容相对简单,文化教学无从进行。难道因为儿童需要加强语言知识训练,就可以忽视或取消文化知识教学吗?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它受文化的影响,并反映文化。英国社会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Malinowski)说过,“语言深深地扎根于文化现实和该民族人民的习俗……生活之中”,语言的意义离不开“语言环境”。语言中储存了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全部特征,语言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表现与承载形式。在学习一种民族语言的同时,也在学习该民族的文化;不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就无法真正学好该民族的语言。可见,语言和语言的应用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反之,理解语言也必须了解其文化。因此,儿童外语教学既要教授语言知识,也要传授文化知识。
二、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交际能力
随着人们对语言本质的认识不断加深,人们认识到语言是一种交际性工具,培养交际能力才是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所谓“交际能力”就是使学习者在交流中能根据话题、语境、文化背景讲出得体、恰当的话语。这种能力反映出学习者对所学语言所代表文化的了解程度。外语教学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进行基本技能训练,更应传授语用知识,把学习和训练放到文化教学的大背景中进行,最终使学生具有交际能力。较之语言知识的传授,交际能力的培养可能是零散的、不系统的,但只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重比较文化差异,不断给学生刺激,就会逐渐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儿童的外语教学虽然内容简单,但它的最终目的仍然是培养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的交际能力,因此同样不能缺少文化知识的传播。
三、儿童外语教学中存在着漏洞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英语外教应邀到同事家做客,同事的女儿正在读小学四年级,英语不错,她很有礼貌地招待客人说:“Please sit down, granny.”外教有些不悦,纠正说“Not granny. Aunt.”而女孩说“你比我妈妈的年龄大,当然应该叫‘granny’”,弄得外教无言以对。孩子并不知道自己错了,因为她受的是中国的传统教育,要“尊老爱幼”。而西方人却怕老,视之为“无能”“无用”而将被社会抛弃。这个故事反映了小学外语教学中的漏洞。如果经常告诉孩子们一些日常的文化差异,相信不会弄出这样尴尬的事。正如沃尔夫森(M. Wolfson)所说:“在与外族人交谈时,本族人对于他们在语音和语法方面的错误比较宽容,而违反说话规则则被认为是无礼的。”这里的“说话规则”就是文化因素。
四、文化因素在儿童外语教学中必不可少
从广义上讲,文化因素的输入存在于语言教学的每个阶段,它与语言形式的难易不一定成正比,简单的语言形式并不意味着在使用中可以忽略语用与文化因素。如Excuse me. /Sorry./Pardon./Thank you.等形式上极其简单的表达,要想真正地在实际交际中恰当运用,也是不容易的。就拿“Thank you”来说,由于中西方文化价值的不同,使用差距很大。西方人受宗教哲学的影响,以“个人本位”和“平等”为价值取向,他们认为只要别人为自己做了事,就应该表示感谢,哪怕是上下级之间或家庭成员之间。而中国社会受儒家“上尊下卑”、“以下敬上”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很深,如果上级对下级说“Thank you”,下级会感到受宠若惊。家庭成员之间若表达感谢,会疏远彼此之间的感情。可见,文化差异必然会给交际带来障碍甚至误解。
尽管儿童的语言知识输入比较简单,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知识输入无从进行,相反,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开展许多与文化习俗有关的活动。比如,到圣诞节给孩子们讲圣诞老人(Santa Claus)的由来,和他们一起去找有关圣诞老人的故乡芬兰(Finland)的冰天雪地的资料,研究麋鹿(Reindeers)是怎样拉雪橇(Sleigh)的,一起装饰圣诞树(Christmas tree),教孩子们一些圣诞佳音歌曲(Christmas Carols)。让家长积极配合,在孩子们准备好的长统袜里悄悄放进礼物,并准备一些圣诞节食物如柺杖糖(Candy cane)和姜饼人(Gingerbread man)等。到了万圣节,告诉孩子们万圣节的由来和习俗,并用南瓜、稻草人、巫婆、骷髅头等装饰学校和教室,开展挖南瓜(Jack-o-lantern)、要糖果(trick or treat)、进鬼屋(haunted house)、化妆舞会游行(costume parade)等活动。还有复活节(Easter)和愚人节(April Fool’s Day),都能开展很多孩子们喜欢的活动。通过这些有趣的活动,孩子们不但可以学到另一种语言,而且可以了解到另一种文化和价值观,感受中西文化差异,促进语言知识的学习,提高外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Jean Stilwell Peccei. Child Language,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Routledge, 2000.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4]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yyjx/22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