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20 18:26:35 所属分类:英语教学 浏览量: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学习方式同其他语言学习一样,是一个长期的不断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作为学习主场所的课堂,其教学过程如何实现最优化,才能是我们的语言学习更轻松、愉快呢?我们认为,教学过程是由教学的双方(教师方和学生方)各要素共同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学习方式同其他语言学习一样,是一个长期的不断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作为学习主场所的课堂,其教学过程如何实现最优化,才能是我们的语言学习更轻松、愉快呢?我们认为,教学过程是由教学的双方(教师方和学生方)各要素共同参与来完成的。因此,要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首先必须保证教学双方活动要素的最优化,从而建立起教与学两系统间相互协调、彼此适应的同步联系。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又首先要弄清楚英语教学过程的参与要素主要有哪些。本文试就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教师方面:1、教学指导思想,2、教学目标,3、教学方法,4、教学内容,5、教学环节,6、效果评价;学生方面:1、个性特征,2、学习动机,3、主观兴趣,4、学习方法,5、智力差异,6、家庭环境。当然,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综合过程,为了使研究更加具体,我们提出了学习中最主要的参与要素。以下将按顺序逐一论述。
一、教学指导思想上,应注重英语教学紧密联系社会生活
“语言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这就要求我们培养人们具有使用这种工具的能力,而不是要求大家都去研究工具本身,这不是我们中小学生所能做到的。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起来惟有走英语学习紧密联系社会生活之路。比如我们学习了关于问候的表达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见面都可以试着使用简单对话,从而达到练习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上,注重对学生创造性运用英语的能力和学习英语的兴趣、习惯的培养,实现整个教学过程的创新
有位语言大师曾经说过:不能把语言课看成是知识课。学习语言主要不是学习一套知识而是学习和掌握使用这种语言的技能和习惯。英语学习必须重视学生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这远比教给学生一套知识要重要得多。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是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对学习来说,“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林格伦对兴趣的调查结果证明,兴趣占影响学习成功因素的25%,占影响学习失败因素的35%,可见兴趣对学生学习成败的重要。所以,教师要想尽办法,上好每一节课,使单调乏味的反复练习变得活泼生动、妙趣横生。新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相联系,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其趣味性,唤起情感共鸣,引起学生兴趣。所谓“教是为了不教”、“授人以渔”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启发、诱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先贤孔子在《论语》中进一步指出了“悟”的边缘状态是“愤”、“悱”。并由此阐述了他的启发式教学的精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第七》)学习时,学生心求通而尚未通,谓之“愤”;口欲言而未能言,谓之“悱”。二者乃学习中顿悟之前表。孔子强调:不到学生心求通而尚未通时,不启迪他;不到学生口欲言而未能言时,不开导他。即是说,先让学生达到“愤”、“悱”这种边缘状态,然后进行开导、启发,则能促成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即由不可言传达到可以言传,由可以言传达到新的不可言传。
四、教学内容上,注重教材例子的作用,引进生活的活水
一方面,充分落实教材例子的作用,引导学生扎实学好教材;另一方面,引进时代生活的活水,拓宽学生知识面,开源导流学英语。教材是教学内容的物质载体,每类教材都有明确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因此,教材教学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有利于整体学生的全面进步。从教师看,以教材为依托,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心定位准确、教学程序清楚,避免了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避免了授课过难或过易的情况,而且教学操作性强,易于掌握。从学生看,教材重视普通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特点,踩准学生的薄弱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设计,强调摹仿、强调训练、强调积累、注重能力培养,教学效果显著。语言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所谓“厚积而薄发”,没有广泛的阅读、没有实际的演练,是学不好任何语言的。
五、教学环节上,优化课堂结构,突出训练主线
设计课堂时体现三个意识:目标意识、规律意识、主体意识。一方面,使教学各环节构成一个有机衔接的促成学生形成能力的过程;另一方面,各环节亦应充分落实,突出环节效果。科学的课堂结构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①灵活运用“五步教学法”;
②对好单词关。培养兴趣,激发求知欲;直观教学,增强感官印象;总结规律,记忆单词;
③过好导课关。“温故而知新”,在复习基础上,巧设情景,引出新语言项目,再启发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由学生尝试去总结,悟出新语言的规律。并让学生在练中学,学中练。
六、效果评价上,注重学生实际应用及综合素质的评价
教学效果评价作为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作为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在教学活动中有着特殊的作用。素质教育评价既是素质教育的目标——实施——评价这个环节上的终结性环节,又为下一个循环提供反馈信息,注入新的动力。要做到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首先要做到:1、评价主体的广泛性,即不仅是老师、学校领导、教育行政机构,还包括学生自己以及家长都应成为评价主体;2、评价对象的全面性,即不仅把学生学习情况作为评价对象,连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学要素、学校软硬件设施以及学校周边环境和学校行政管理都应成为评价的对象,并由他们组成教育评价体系,当然,其核心是学生;3、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即在评价过程中应做到以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客观的、对立统一的观点作为教育评价的指导思想;4、评价形式的多样性,即尽量做到广泛征求意见作为评价参考指标,可以有教师评、学校评、学生自评、家长评等形式,尽量做到避免评价主体的主观随意性,做到客观、公正、全面。
以上是对教学过程中教师方面参与要素的论述,接下来是关于学生方面参与要素的论述。
一、个性特征是学习活动的内在制约因素
心理学认为,学生个性特征中的核心特征是性格,因为性格是足以支配一个人的个性的那些核心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因此,性格与学习的关系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学生的学习成绩、智力高低、性格特征三者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也是历来研究者们探寻的问题。我们认为,一个学生是否具备了勤奋苦练、不怕困难的优良个性品质,成为其天资发挥得充分与否的决定因素。因为“天才出于勤奋”,一个具有优良性格特征的学生,可以保证其具有正确的学习动机、稳定的学习情绪、持久的学习兴趣和顽强的学习意志,帮助其提高心智活动水平,获得学习活动的圆满成功。
二、学习动机是学习活动的原动力
心理学上的学习动机是指能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导致行为朝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的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通俗讲,就是为什么而学,其出发点是什么等等。教师在现实学习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明确自己的学习动机、出发点,提高学生学习行为水平,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件愉快的事情,而不是一种负担。同时还应注意培养学生乐知好学的良好习惯,注重对学习动机的导向作用。
三、学习兴趣保证学习活动的稳定进行
教育心理学认为,个体一旦对某种活动产生了兴趣,就能提高这种活动的效率。我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广泛存在兴趣不足的现象,对此,我们广大教师在操作中就首先要让学生对英语这门课产生好奇心,使之觉得新奇、好玩,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奇心必然引发求知欲,而求知欲又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三者是相互促进、彼此强化的。在实际学习中,学生可能对某些知识不感兴趣,但只要老师适当引导,经过努力学习,获得一定成效之后,仍能激发起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兴趣。
四、学习方法是决定学习活动成效的重要条件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创新教育的时代更要求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学习在现代学习中尤为重要,时代的发展给每一位现代人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关心、学会发展,其中,学会学习是最重要的素质。只有具备了这一素质的人才可能更快、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环境;才能第一时间地接收新信息、新事物,发展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只有这样,才不会为时间所淘汰,才能永葆青春,做时代的主人。
五、智力差异是学习效果差异的决定因素
心理学认为,个体由于先天条件不同,其智力发展水平和知识结构都存在明显差异,而且智力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不仅处在智力两端的人差异悬殊,就是在普通学校的正常班级中,各学生间的智力差异也很显著。我国古代教育先贤孔子就已经提出了“因材施教”理论,就是依据每位学生的不同发展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符合个体需求和认知水平的教育。美国资深教育学家布卢姆提出了“掌握学习”理论,他认为:“如果按规律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水平,即达到完全掌握学习内容的程度。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这种掌握程度;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则要花较长的时间达到同样的程度”。因此,在学校英语教学中要避免传统一刀切的弊端,应按照学生能力高低,分别施以不同的教学进度。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只要他掌握了前面所学的知识,就可以紧接着进行后面的学习;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则要通过反复练习,直到使之对前面的知识达到优生水平后,方可进行后面的学习。但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要避免打击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家庭环境是学习活动的土壤资源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起源地,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高度重视家庭教育,争取学生家长对教育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互为促进。要通过多种形式,向广大学生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交流、推广科学教育子女的经验,指导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使家长能科学地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教育部(2000)教电60号《关于学习贯彻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的通知》)家庭作为孩子学习、生活、成长的重要场所,其环境水平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性情、学习态度、个性特征、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形成。这里单就学习方面而言,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也才能造就一个热爱学习、积极向上的好孩子。作为家长,在帮助孩子养良好习惯、学会学习等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孩子明白学习必须专心、踏实的道理;而不是用简单的话“催”、“训”孩子,那样只会养成孩子马马虎虎、潦潦草草、应付差事的坏习惯。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给孩子固定的桌椅,并保持桌椅干净整洁。书籍摆放有序,提供必要的工具书。2、房间布置应简洁明快,最好有文化气息,墙上挂些格言、警句之类。3、给孩子以安静的学习环境,孩子要学习时,看电视、说话等声音要小。4、家人应有共同的学习时间,对孩子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家长还要常常与孩子交流学习心得,生活上了解孩子学习困难,缓解孩子学习压力,努力做孩子的朋友。学习上还应对孩子学习方法作适当指导和监督,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做到事半功倍。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yyjx/23429.html
上一篇: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五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