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20 18:55:24 所属分类:英语教学 浏览量:
摘要: Brainstorming理论,作为一种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法,通常以一个特定话题为切入口,并以谈论与讨论的形式挖掘各种有用的信息形成思路,从而拓宽学生想象和思考空间,集思广益,诱发集体智慧,激活学生的创意与灵感。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师应如何利用这
摘要: Brainstorming理论,作为一种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法,通常以一个特定话题为切入口,并以谈论与讨论的形式挖掘各种有用的信息形成思路,从而拓宽学生想象和思考空间,集思广益,诱发集体智慧,激活学生的创意与灵感。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师应如何利用这一技巧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在过程设计中,如何重视写前的行为指导和行为矫正,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合作共享,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能力与语言整体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Brainstorming理论 教学 组织形式 过程设计
一.理论概述
Brainstorming(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现已成为国外新近流行的一种新颖的课堂活动形式。使用Brainstorming这种技巧的目的是为了集中给学生一个想象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集思广益,激活其头脑中各种相关的图式,比如,想法、概念、形象和印象等。它通常围绕一个特定的话题进行,教师作为指导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创造性地思维,并以谈论与讨论的形式挖掘各种有用的信息和形成思路;然后在激活的想法中选择有意义的内容。实践证明,Brainstorming对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发展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写的能力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具体思路为:
1.激活(stimulating):教师根据事先计划好的训练内容,提出话题或任务,激活学生的大脑思维。
2.蓄势(retaining):学生在被激活的知识图式中搜索有关的素材,使它们像暴雨过后的峡谷一样,涓涓细流汇集起来,蓄势待发。
3.爆发(storming):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将大脑中刚刚组织起来的话语像山洪般爆发出来。
4.抑制(checking):每个学生的叙述时间不宜过长,有时可在他们意犹未尽时让他们停下。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激励他们下次爆发速度的加快;二是可以给更多同学机会,活跃课堂气氛。
5.诱导(inspiring):在学生叙述有困难时适时启发、引导和鼓励。当全部内容呈现完毕时,教师及时帮助学生归纳整理,并下笔成文,以强化记忆与运用。
二.组织形式
Brainstorming是学生课堂活动的一种形式。教师只有精心组织好,才能发挥它的最大效益。
1. 精心选题
在选择主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主题要具备可操作性。不能选择那些冷僻的、学生不太了解的内容。2)主题的面要适当。有时可化面为点组织活动,如围绕话题“Keeping pets”进行brainstorming时,可将其分为“Reasons for keeping pets”和“Reasons against keeping pets”两部分以cluster的形式进行呈现。
2.个人思考
是表达思想的一种手段,好的文章来自于高质量的思考。在小组活动之前,教师应给学生大约3—5分钟的时间对所要讨论的内容进行思考。在这几分钟内,新的想法或早已储存在学生头脑中的图式被激活;但是这些想法还只是无序的“原材料”,需要在小组以及全班讨论中进行加工。
3.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通常是配对活动和四人小组活动。在这种形式的活动中,学生之间互相启发,把彼此的想法清晰化和条理化,并用英语口头表述出来,或用纸、笔记录下来。教师此时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帮助。教师也可以参与个别需要帮助的小组的讨论。
4.全班活动
教师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把每个学生或小组的发言要点通过板书或投影呈现出来。如果有的学生用英语表述某个想法时感到困难,可以允许其先说出中文,然后向全班同学或老师求助。如果某个想法遇到了挑战、也要允许学生对修正这一想法提出新的观点。
5.i + l原则
这是指在讨论的基础上要略有提高。学生呈现出来的内容往往不全面,未能将某一项目的内容全部呈现出来。教师可用口述、投影、板书等形式适当扩展开来,剔除无关的内容,照顾一下中下层面的学生,力争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活动有所收获。
6.书面
全班进一步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对提出的想法进行评价、评论、比较、对比、重组和归类,选出最重要的或最有代表性的观点,再让学生分头。
三.过程设计:
第一阶段:用词造句,由点及线。
应从词和句练起,记忆新学的词和词组的最好方法是在使用中记忆。通过口、笔头造句练习,模仿课本例句造句或做替换练习是巩固记忆的好方法。
1.词组归类法
若以“Talking about school subjects”为话题,教师可将词组套入以下句型,“be good at; enjoy;
prefer...to; be interested in”等,让学生进行Brainstorming操练。
教师应重视教材中的单句练习,引导学生从对单个句型的掌握逐渐过渡到多种句型的混用,直到学生能连贯自如地表达思想。
2.易混词辨别法
一些单词与不同词搭配后貌似相同,其实具有截然不同的词汇意义,教师可要求学生分组讨论,辨别记忆。如单词all意思单一,但却可以组成许多新词:above all, after all, all alone, all along, all but, all out, all up, all at once, for all, in all等;再如not a bit与not a little 意思是截然相反的,应通过分组讨论,加以分析比较。
3.语言点投影法
大量的语言知识点需要以题型出现并进行分析、讲解和归纳。可先让学生分组讨论语言点习题,然后归纳要点,形成知识链。。
4.一句多译法
相当多的词语可套用多种句型表述同一意思。要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集思广益,避免思维中“卡壳”的现象。如出示He arrived in Sydney. He began to look for a job. 让学生通过以下句型进行改写—as soon as, immediately after, on + n, v-ing, hardly…when,no sooner....than等。
5.句型分析法
句型是英语的基本句子结构,是书面表达的关键。在句型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恰当利用本族语的正迁移作用,注意英汉结构比较,减少汉语式表达的错误。教师可通过对错误句型的辨析、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
第二阶段:连句成文,线面融合。
对篇章进行Brainstorming训练是课堂活动的灵魂。教师只有精心组织好,才能发挥它的最大效益,而精心选题就显得至关重要。
教师先呈现图像(可运用投影仪或多媒体手段),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在大约3—5分钟的时间内对所要讨论的内容进行思考;接着,教师采用问答形式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使其打开头脑中的材料库。并提供以下关键词:cartoon(漫画), straighten(扶正).
T: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eople?
S1: The son and the mother.
T: What did the son do in Picture 1?
S2: The son tried to help a little girl up.
T: What about his mother?
S3: His mother stopped him and said, “Don’t do that. Otherwise others will think it was you who knocked her down.”
2. 小组讨论
教师将学生分为两人或四人一组,并让他们根据所呈现的Picture.1和关键词进行讨论;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相互讨论、评价、反馈、倾听、激励和互为师生等。其形式有小组成员一人根据图画提问而其他人抢答、轮答;小组内和组际交流看法、观点以及互相纠错,小组内帮差;小组互相检测以及组际或组内竞争等。然后各组成员分别讲述图中的要点,最后,各组再根据其他组同学的反馈意见和教师的讲评进行修改,口头形成文章的第一部分的要点综述。
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续写故事的发展,以同样的方式完成Picture.2的内容研讨:
T: What happened later?
S4: One day the son saw a oil bottle fall on the floor.
S5: And he just let the fallen oil bottle be.
S6: What’s his attitude?
S7: He seemed to take no notice of it
T: How did his mother feel at this?
S8: She felt very surprised, especially when she heard what her son said.
S9: Say what?
S10: He said: “If I had straightened the bottle up, you would have thought
that I did it.”
3.全班活动
各小组分别派代表表述两幅图内容讨论结果。
Main points: ●(the son) ○(the mother)
●1:The son tried to help a little girl up.
○1:His mother stopped him because she was afraid that others would think it was he who knocked her down.”
●2:The son said: “If I had straightened the bottle up, you would have thought that I did it.”
○2: The mother was surprised to see her son just let the fallen oil bottle be.
然后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对该现象进行评论,活动时又回到个体活动、配对活动及四人小组活动的形式,层层筛选,总结提炼,形成各组的总结性发言。
S11: How do you find the mother?
S12: I disagree with what the mother did in the story. I think parents should set a good example for their children.
S13: They should not only care for their children’s health, but their minds.
S14: Do you agree with the way the son did it?
S15: No, I don’t. He should know it is a pleasure to help others who are in trouble. It is wrong for him to echo the views of others. He must think it by himself.
S16: And what do you think?
S17: We live in the society which is a big family for all of us. Everyone should do something good to build up our country.
S18: Would you please make a conclusion, sir?
T: Yes, Good will be rewarded with good, and evil with evil.
这样就构成一个“多维互动、合作分享、动态体验”的课堂教学景观。
4.确定框架
学生在积极想象、讨论探究和概括总结后,教师应适时把活动推向更高层次,总结出该篇书面表达的框架,使学生把激活了的言语交际转化为书面交际。
5.书面
根据上述提纲和框架,教师让学生进行合乎逻辑的扩展(后一个学生说出的话必须能和前一个学生的话连贯起来),并适当用板书呈现。再让每个学生将作文完整地写出来。这样一来,促进学生完善构思内容,合理组织文章结构以及正确使用规范的表达法,让每个学生体验共享资源的收获和喜悦。
四.体会与反思
1.动态角色
这种互动性课堂教学中,师生的角色都是动态的,它可分启动、展开、深入和结果等阶段。第一阶段,教师是设计者,根据学生、语言材料和教师自身等因素,设计活动的形式、语境和任务。第二阶段,教师主要是组织者,他们负责帮助和指导学生参与活动,学生主要是活动的参与者,师生始终是平等关系,也可进行角色互换。第三阶段,教师主要起学习促进者作用,诱发学生参与运用学习的欲望,促使学习活动的深化;而学生应是问题的发现者,他们积极想象、探究和创新。第四阶段,教师是评价者和观赏者,他们积极评价学生的活动,鼓励学生持续发展;而学生不但是成果的呈现者和报告者,也是活动的评价者和观赏者。
2.合作共享
合作在此有两层含义:一是信息传递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填补信息差;二是处理信息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资源共享。活动实施中,个体活动、配对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均有利弊,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活动形式,鼓励学生提出各种想法,特别是与众不同的想法;鼓励善于利用别人的灵感丰富自己的想象(在这个阶段,建议和意见的数量比质量更重要),从而解决“参与率”与“资源量”之间的矛盾。
3.人文环境
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完成学习任务的环境,包括课堂学习环境和学习任务本身所隐含的环境。如,尊重每个学生的意见,列出所有学生提出的想法;要学会倾听,不要打断别人的发言;发表见解要简单明了,一次发言只谈一种见解;鼓励比较内向或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发表意见;对小组及个人多给些正面评价,及时肯定,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适当引入竞争机制,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让每一位参与者充满自豪感和成就感。
总之,Brainstorming重视写前的行为指导和行为矫正,能使写的行为配合“想”的过程,并把“想”的成果体现在纸上。实践证明,这种写的准备性程序的训练是有效的,对提高学生的整体语言素质和培养其的能力也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Vivian Cook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 Edward Arnold (publisher) Limited, 1996
[2]Penny Ur 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 Practice and The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3]王松美.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兼论Brainstorming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8):18—20.
[4]潘菊荷. 初三英语教学的任务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4):8—10.
[5]夏谷鸣. 正确把握英语课堂教交互活动的走向—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反思之一[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6):15—17.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yyjx/24373.html
上一篇:如何走出中学英语教学的“误区”
下一篇: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