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激发策略
时间:2015-12-20 15:04:01 所属分类:中等教育 浏览量:
【摘 要】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学习的强化剂。如果我们采用恰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将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学习兴趣 培养策略 学习兴趣是指一个人
【摘 要】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学习的强化剂。如果我们采用恰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将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学习兴趣 培养策略
学习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并伴随着积极情绪色彩的意识倾向,是学生学习与成材的动机源和催化剂。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可目前的情况是,许多中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由此导致学业成绩不佳。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
一、立志教育,提高学习目的性
我们历来强调对学生的立志教育,通过立志教育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社会意义,把自己的奋斗理想与祖国的繁荣富强联系起来。为此,教师要注意从正面人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前途理想教育,或用一些与人生观和理想有关的名人故事和名言来教育学生,使其树立远大志向,增强民族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只有这样,才能让兴趣之芽扎根于理想的沃土之中,并长成参天大树。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志能生趣,趣从志生”。
二、热爱学生,密切师生感情
教育学生的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情感相互影响的过程。教师只有对学生抱有诚挚的爱,才能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崇敬、信任和亲近,才能建立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尊师爱生的师生关系。如果教师不切实际的讽刺挖苦学生,不仅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影响学生的“向师性”,尤其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师生关系的破裂。很难想象,学生会对厌恶的老师所教得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由此看来,师生感情不仅是师生交往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对教
与学的内容发生兴趣的关键。
三、组织活动,体验参与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他们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课堂活动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途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如果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求得答案,自己概括出定义、规律、法则等,那么他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将会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该由学生自己去探索的知识,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该由学生自己获取的知识,就尽量让他们自己去获取。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思维受阻时,教师只作适当的提示和暗示,让学生体会到所学会的知识是自己“发现”的,自己“创造”出来的,从而使其体会到自己的成功和进步。
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也是激发和培养其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苏霍姆林斯基把课外活动称为“第二兴趣的发源地”。只有亲自认识它或参与它,才能体味其中的奥妙,不断发现新的问题,并随着认识的深入,激发出浓厚的兴趣。演讲、角色扮演、情景会话、速算、辩论、作文、魔术、生物标本采集以及各种物理、化学实验都可在课外进行。
四、创设情境,激发认知好奇心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不能直接用已有的知识处理,但可以间接用已有知识处理的情境。问题的难度是构成问题情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感性输入的信息与人现有认知结构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不符合时,人的兴趣最大。
瑞夫(Reeve,1996)提出激发学生好奇心的五个策略:
1.制造悬念
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学生的思维活跃于疑问的交叉点。教师要巧妙地设置“悬念”,着意把一些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激起情趣,使学生产生欲解不能,欲罢不舍的心态,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思维、动机都积极地凝聚在一起,以达到学习的最佳状态,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2.让学生猜测,教师提供反馈
“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明”(牛顿)。教学中,通过尝试让学生大胆猜测,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激发兴趣的效果。
3.充分利用学生的原有知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皮亚杰认为:“儿童和青少年的好奇心不完全取决于一个东西的物理特性,而要看它和主体的过去经验的关系如何。”学生对新颖和原有经验联系得上的教材最感兴趣。当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似曾相识而又陌生的感觉时,最能诱发好奇内驱力,激起求知、探究、操作等学习愿望。教学中创设一种使学生面临“似懂非懂”、“一知半解”的问题情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对新异刺激的探究兴趣。
4.引起争议
利用学生的不同见解,巧妙设计问题,引起对不同结论的争论,对激发学生的思维最为有效,既能引起学生寻求真理的兴趣,又能对问题实质得以深刻的理解。
5.制造矛盾
课堂提问能否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是看这些问题能否起到揭示矛盾、造成学生心理不平衡的作用。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是:问题要小而具体;难度适当;新颖且有趣;富有启发性。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不单单靠提问,它还可以是生动的讲解、美妙的实验、精练的板书、自然的手势、恰当的表情、直观化手段以及扣人心弦的故事等。
五、赏识激励,体验成功的快感
大量的事实证明:学习的成效与兴趣是成正比的。当学生在不感兴趣的学科上获得成功的体验时,就会孕育兴趣(朱立峰)。兴趣的大小往往取决于对成功结果的期望。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一个人经历的失败过多,就会产生无助感,从而悲观失望、灰心丧气、怨天尤人,甚至对自己能力表示怀疑。应该说小成功是积累大成功的基石。要让学生获得成功激励,切忌期望过高,责之过严。要用“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去发现挖掘他们的优点和闪光点及时鼓励、肯定和强化,从而使他们产生进步的信心和愿望。要多欣赏他们的长处,多鼓励他们的进步,多为他们提供表现自我、获得成功的机会。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提供难易适宜的学习任务和成就标准,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是训斥、指责,而是给予及时帮助和鼓励,使他们能够从成功的学习开始,体验学习成功的经验,品尝成功带来的快感。
另外要求学生做到:①树立“我能行”自信心;②做好“满怀兴趣地学习”的心理准备;③掌握学习方法;④勤学苦练。多一份成绩,就多一份兴趣。
参考文献:
[1]李淑化,窦维华.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M].中小学教育研究,2002,2.
[2]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zdjy/14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