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十一五”期间策略研究

时间:2015-12-20 15:39:54 所属分类:中等教育 浏览量: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十一五,弹性学制,班级授课制,活模块,师资建设,订单培养,科学发展观,技能型紧缺人才 职业教育发展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经过良好职业培训的人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后备力量。现代社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十一五,弹性学制,班级授课制,活模块,师资建设,订单培养,科学发展观,技能型紧缺人才

职业教育发展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经过良好职业培训的人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后备力量。现代社会的任何进步与发展,都离不开科学技术和教育。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领域的普及和发展,以及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提高,从根本上讲,都取决于职业教育的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处于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现代社会所需的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笔者认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加快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这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需要,是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需要,也是实施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表明了国家对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视,也昭示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契机的到来。

一、“十一五”期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回顾


1.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十五”期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紧密围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取得了很大发展。(1)扭转了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连续滑坡的局面。2001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为398万人,2002年为455万人,2003年为517万人,2004年为566万人,达到历史以来最高水平,当年在校生总数达1409万人。2005年,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647万人,当年在校生总数达1559万人,分别比2000年增加239万人和275万人。(2)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十五”期间,各中等职业学校明确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实现了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的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的转变、从传统的以升学为导向向以就业为导向的转变。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计划”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进一步优化了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和布局结构。(3)进行了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初步形成了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新体制。中等职业学校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和办学模式。密切与企业、人才、劳动力市场的合作,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调整专业结构,积极开展订单培养,加快培养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急需的各类人才。中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体现了教育系统结构调整的战略意图,体现了各级各类教育的统筹和协调,更进一步奠定了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尽管中等职业教育在“十五”期间由于政府所提供的政策、资金等方面的保障和支持而取得了较大发展,然而,其发展仍存在以下问题:(1)从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上看,存在着资源配置不合理、制度不健全、招生困难与无序竞争等问题。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体制仍然存有一些计划经济时期的成分,资源配置体制不顺,造成了目前职教资源的相对“固化”、“狭化”和“僵化”。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一方面由于财力不足,导致职教资源无法增长;另一方面分散办学、重复建设、广种薄收等短视行为突出,导致职教资源存量闲置。“十五”期间,与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形势相反,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陷入“招生困境”,主要表现为生源相对减少且质量低下和招生市场混乱两个方面,以上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中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2)从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来看,专业设置不合理、课程结构落后、教学体制不灵活的问题日显突出。首先,我国的中等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上与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吻合程度不高,具体表现为:一是在专业设置上出现方向性失误和盲目无序性;二是在专业建设上搞小而全,低水平简单重复,没有形成专业优势和学校特色;三是所培养的学生社会适应性差。这是多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多重矛盾积累和发展的综合表现和必然结果。其次,在课程结构上,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所采取的学科课程模式暴露出以下缺点:对学科越分越细,且不同学科课程之间缺乏联系和综合,不能满足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客观要求;过分强调理论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实践性教学。最后,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体制一般采用的是固定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缺乏足够的灵活性,不能满足多样化的职业教育需求,也很难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3)从师资队伍建设来看,目前,我国从事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师整体素质不高,学历水平较低,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够,“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教师的职后培训工作较为落后,无法很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要求。另外,教师队伍不够稳定,人才流失较为严重。(4)从人们的思想观念来看,职业教育备受鄙夷。虽然国家大力提倡中等职业教育,但一方面,从文化学来看,我国有着浓厚的“学而优则仕”的文化传统,人们倾向于追求高学历,更愿意选择普通高中教育,继而再接受高等教育;另一方面,从经济学分析来看,选择中职的成本较选择普高的成本大而收益小,因而在有选择自由的情况下,人们更倾向于选择普通高中。此外,一些地方政府也对发展职业教育不够重视。政府财政拨款偏向于普通高中教育,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

二、“十一五”期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中央财政将对职业教育投入100亿元;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将达到800万人,与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要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2005年11月份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发展职业教育要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合理比例。如何在“十一五”期间,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激活办学机制,拓宽办学渠道。首先,中等职业教育要彻底转变其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的状况,应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教育内在规律的要求,增强与不同类型教育的沟通和衔接,放宽招生和入学的年龄限制,提供方便灵活的学习机会,发挥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术培训教育等多种功能,形成社会化、开放式的教育网络。其次,为了扩大办学规模,中等职业学校应与各地党政行政部门、周边学校保持联系和接触,不断拓展办学的新思路、新空间。再次,中等职业学校还应积极探索充满活力的动态发展模式,进行校企联办,走联合办学的共同发展之路。最后,应加强职教与普高的沟通,互相渗透,取长补短,建立快捷、便通的人才成长“立交桥”,满足广大学生的升学与就业需要。

2.加大社会宣传,拓展发展环境。要改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弱化整个社会对学历的过度重视,树立新型的就业观念。一方面,政府及学校要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纸与杂志等大众传媒共同来宣传职业教育的意义,以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方式让公众了解有关职业教育的概念、种类、地位与作用、人才培养模式与目标以及社会对其所培养人才的需求状况等,积极推介职业教育办学的先进典型,使社会公众不断加深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在初中阶段的学校教育中,适当加入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或相关知识的介绍,使学生了解职业教育,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种类。初级中学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如“家长学校”或家访等,对家长进行中等职业教育的观念渗透,各社区可以积极宣传职业教育的性质、培养目标等知识,逐渐营造一种适合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和教育环境。

3.优化专业设置,加强特色建设。加强专业建设是中等职业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要根据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对当地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演变状况、社会职业分布和劳动力市场的供需情况等要素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按照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类别、结构、层次、数量等方面的要求来调整相关的专业设置;要瞄准市场优化专业结构,结合自身的发展优势,加强特色专业的建设;要注意坚持稳定、长效、需求量多的主体专业或名牌专业同易变、短期、需求量相对少的新专业相结合,按照社会需要,巩固主干专业,改造传统专业,创建新兴专业,发展名牌专业,从而永久保持学校的活力。

4.立足职业素质,重构课程模式。课程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根据目前国内外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的研究成果,在构建职业教育课程新模式时,可以采用“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模式,即以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岗位技能训练为特色,既强调集合一群相关职业通用知识与技能,也重视选择一个特定职业所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宽基础”着眼于奠定发展后劲的基础,侧重于全面素质与关键能力的培养,同时进行某一岗位群相关职业通用的技术与技能的专业教育;“活模式”中的每一个“模块”都是针对某一类职业的多项能力进行的定向教育,让受教育者掌握从事某一类职业所必需的学识、技术和能力。

5.改革教学体制,实行弹性学制。实行弹性学制是许多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的共同点,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时间的长短往往按个人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而定,一般没有年龄和时间的限制。这种灵活的学制为职业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活力,促进了人才培养,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应把实行弹性学制作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种方向,应积极创造条件,实行全日制教育与部分时间制教育相结合,允许成年学员和有实际需要的学生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在具体的实施方面,学校可以开展学分制的试验,改革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使学生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兴趣、条件选择课程和学习时间,还要建立校际之间、相近专业之间学分相互承认的机制,允许学生跨专业、跨学校选择课程。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zdjy/15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