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的学术:一个亟待关注的话题
时间:2015-12-20 15:44:17 所属分类:中等教育 浏览量:
[摘要]当今时代,“学术”已不再是大学的专利。课程改革的呼唤、教师成长的需要、学术信息的畅通,使学术走向数以万计的中学。中学的学术更侧重基于教学实践的“草根性”研究,主要是课程论、教育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是学科教学与心理学、教育学的结合
[摘要]当今时代,“学术”已不再是大学的专利。课程改革的呼唤、教师成长的需要、学术信息的畅通,使学术走向数以万计的中学。中学的学术更侧重基于教学实践的“草根性”研究,主要是课程论、教育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是学科教学与心理学、教育学的结合点,抑或还有学校发展与管理学的结合点。中学行政的越界往往使学术遭遇尴尬。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固,学校就必须提高学术地位、倡导学术自由和恪守学术道德。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师;中学的学术;教育科研
提起学术,人们的第一反应是作为生产知识殿堂的大学,“大学=学术”的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很少有人会将学术与中学联系起来。然而,时代在发展,教育在进步,“学术”已不再是大学的专利,它正在走向数以万计的中学。因此,在中学营造一个有序、健康、繁荣的学术氛围,这是—个亟待关注的话题。
一、中学的学术何以可能
(一)课程改革的呼唤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简称《纲要》),标志着新中国建国以来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进入实验、推进阶段。课程改革为中学教师带来了三个方面的冲击。第一,新的观念。新课程改革打破了教师陈旧的教育观念,代之以新颖的教育观念。富有弹性的“课程”代替了刚性的“大纲”;教材不再是“圣经”,教师由“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学方式从“灌输式”教学向“对话一互动式”教学转变,强调教学的建构性、生成性和多元性,重视研究性学习。“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学的研究者”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第二,新的知识。《纲要》指出:“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因此,新课程增添了许多当今人们关注的新知识、应用性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前沿知识,其中许多知识是教师首次接触的,这促使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否则就无法胜任新课程。第三,新的发展。新课程给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给教师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大大增强。新课程促使教师的专业发展从“技术熟练者”范式向“反思性实践者”范式转化,并形成教师的“专业自觉”。所谓“专业自觉”,它意味着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发展意识和动力,自觉承担专业发展的主要责任,其核心是强调教师要真正成为专业发展的主人,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这些变化,都需要教育科研做支持。在课改区,教师的教育科研蔚然成风。因此,课程改革的呼唤,让学术的春风吹进了中学的校园。
(二)教师成长的需要
中学学术风气的形成和学术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广大中学教师,中学教师是中学学术的主体。新课程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意识的觉醒,并逐渐形成了教师的“专业自觉”。许多教师开始钻研教育理论,开展教育叙事研究,撰写了有一定质量的学术论文,并在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中体验到了教育的幸福。“教育科研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已是不争的事实,对课程改革的促进也是有目共睹的。走进课程改革实验区,可以发现无论是教师、学校还是整个实验区,凡是取得进步、做出成绩者,总得益于课程改革与教育科研的结合,得益于以科研的思路推进改革”,同时,中学教师的学历(学位)不断提升。“高学历教师比例逐年增加,专科学历以上的小学教师达到66.9%,本科学历以上的初中教师达到47.3%,研究生学历的高中教师达1.8%,本专科学历教师成为新增教师的主体。”在经济发达地区,高学历(位)教师远远高于这个数字,例如,苏州市启动教育硕士工程,计划在2010年高中段研究生学历(位)教师达到10%,甚至博士在中学也见怪不怪。高学历教师,尤其是研究生学历(位)的教师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了解学科教育的前沿,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成为活跃于中学的一支重要学术力量。江苏省启动的中学教授级高级教师职称的评定,对学术研究有较高的要求,这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学的学术研究。
中国的基础教育界从未出现过如此活跃的景观,除了新课程改革外,“新基础教育”“新教育试验”等教育改革走进中小学,遵循着“从理念到行动”“理论适度先行、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集体行动的逻辑”,吸引广大一线教师的参与。这不仅为中学的教育改革增添了活力,而且也促进了一批教师的专业成长,既活跃了中学的学术气氛,又奠定了中学学术发展的重要基础。
(三)学术信息的畅通
学术研究的重要前提是学术信息的畅通。谁占据了学术信息的制高点,谁就有可能获得创造性的成果。诚如历史学家朱孝远先生所说:“当一个历史学家走到了极其荒凉的学科前沿,站立于那片未经开垦的处女地时,他也就是被逼到了‘发现’的绝境。那时,要么是他错了,要么,就是‘对以往世界的整个解释’错了。这就是学科的前沿,正是那片尚未被开垦的处女地,在告诉人们什么才算是发现。”中学教师要“走到了极其荒凉的学科前沿”,就必须有畅通的学术信息,以了解学术研究的动态。笔者认为,当今中学教师获取信息、占有材料的渠道已经十分畅通。一方面,图书流动加快,交通发达,经济宽余,中学教师购买学术书籍非常便捷;另一方面,网络资料十分丰富,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地从网上(尤其是在学术期刊网上)获取各种学术信息。
凡此种种,说明了当今中学成为一个新的“学术场”已成为可能。在教育改革异常活跃的今天,中学的学术存在既是一种应然,也必将成为一种实然。
二、中学的学术:主题与边界
(一)中学学术研究的主题与边界
囿于中学教师的研究水平、研究条件和研究精力,中学教师的研究不可能像大学教师那样做一些纯理论的研究,或者做一些科学实验式的研究,中学教师的研究更多的是基于自己教育实践的“草根性”研究。就研究主题而言,主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第一,教育问题。凡是有教育的地方就有各种教育问题,中学里有许多教育问题等待教师去破解。例如:新时期中学德育工作的有效性研究,独生子生的教育问题,“后进生”的转化问题,网络与青少年的成长问题,中学生的早恋问题,班集体建设问题等。这些教育问题都发生在教师的身边,是教师每天都遇到的、深有体会的、并为教师反思后能提出建设性意见的,正因为教师有体验、有感悟,所以能研究、能言说。
第二,学科研究。中学教师一般都从事具体的学科教学,因此,学科研究是中学教师学术研究的主要内容。中学教师的学科研究有四个方面:一是针对教材的研究,如就教材中的某个疑点进行研究,也可以对教材建设作一些理性思考;二是教学方法研究,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的研究等;三是教学评价的研究,如中考、高考等考试研究;四是学科专题研究,这类研究中学教师涉及较少,但并非不能触及,如《历史教学》2002年第3期发表了林华国先生的《怎样认识马克思关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论》后,中学教师蒋碧勇先生写了《关于马克思的殖民主义“双重使命”论的再思考——与林华国教授商榷》给予回应,正如任世江先生在“编后语”中所言:“蒋碧勇老师敢于就较深的理论问题向名牌大学教授提出置疑,又处在县级中学的工作条件下,确实难能可贵。”
第三,学校管理。对于中学管理层而言,学校管理的研究也是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例如,学校的有效管理问题,学校文化的发展战略,学习型学校的建设,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学校变革与发展的研究。现代学校制度的研究,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研究,学校领导的执行力研究等,这些研究不仅为广大中学校长所熟悉,而且也能对学校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任何研究领域都是有一定的研究边界。所谓研究的边界,是指对这一研究领域的某些限制。从上述所言的中学学术研究的主题看,中学学术的边界主要是课程论、教育学、管理学方面的研究,是学科教学与心理学、教育学的结合点,抑或还有学校发展与管理学的结合点。当然,这个边界是较为模糊的,因为它并不能完全排除纯理论的研究或实验科学的研究,但它毕竟鲜有涉及。鉴于中学学术边界的“模糊”特点,中学学术研究一般运用思辨研究、人文研究、田野研究的范式,而较少用“科学—实证”的范式,具体主要采用个案研究、行动研究、教育叙事研究等,带有很强的“草根性”。
(二)中学学术活动的内涵与边界
中学的学术活动不像高校的学术那样高贵、典雅,它甚至有点泥土气息。但是,它的确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傲然挺拔于中学的校园。作为一种与行政有别的学术存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学术活动。不能将中学的学术活动囿于正规的学术研讨会,中学的学术范围极其广泛的,它包括精心准备的集体备课,不定期举办的学术沙龙或教学论坛,课题研究和论文的撰写与发表等。在追求有效教学的今天,集体备课无疑是一种有效的、常态化的学术活动,有教师对集体备课深怀感念:备课是对教材的重视和优化,是对学情的透视和分析,是对过程的思考和预设,是对结果的反思和升华,是赋予教材新意和活力的过程,是赋予课堂生机和智慧的过程,是为学生的发展留下时间和空间的过程。学术沙龙是一种较为正规的学术活动,作为一种对话的平台,它让不同的思想相互碰撞而激活灵感,那飞溅的思想火花正是绽放的创新之花。中学的课题研究虽没有高校的课题研究那样专业、尖端,但它作为学术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确实催生了一批研究成果,既解决了教育的实际问题,带动了学校的发展,又促进了一批教师的成长。
第二,职称评定。中学的学术也表现在职称的评定:一方面,申报职称的教师需要学术研究成果,例如发表或获奖的论文等,尤其是教授级高级教师,对学术成果的要求更高;另一方面,职称评定需要评委(或学术委员会)进行评议和表决,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术自由的思想。
第三,学术荣誉。在中学有一些荣誉是属于学术性的,譬如,“市学科(或学术)带头人”“市名师”“省特级教师”“新世纪高级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等,这些荣誉称号与学术匹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些荣誉称号获得者的学术水准。
与大学相比,中学的学术活动缺乏像大学一样的高层次学术会议,也没有具备像大学一样的学术地位。如果说大学中“教授治学”是一种现实,那么,中学中行政的越界往往使学术遭遇尴尬。因此,提高中学的学术地位、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就成为中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中学的学术:氛围之营造
在崇尚“遵循教育规律,运用科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的今天,教育科研比任何时候都重要。因此,在中学“营造学术氛围”是教育改革的理性诉求。良好的学术氛围的营造,需求倡导“学术地位”“学术自由”“学术道德”的齐头并进。
(一)提高学术地位
赋予中学学术以必要的学术地位是中学学术繁荣的重要前提。中学学术地位的提高可以通过两个途径实现。一是提高学术待遇。学术待遇包括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前者指在专业荣誉称号或职称评定中增加学术成果的权重,使一些学术水平高的教师能凭借自己的学术成果获得某种荣誉称号或进入更高层次的职称认定,由此引导教师崇尚和追求学术。后者是指给予学术上有成就的教师以经济上的奖励,例如,给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等以各种津贴。目前,在中学任教的青年教师在发展中分流为行政(任中层以上干部)与学术(单纯的任教)两路,由于行政优于学术,因此,许多青年教师往往千方百计地走行政之路。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人才的丧失与浪费。运用必要的手段与方法,提高学术待遇,让学术优于行政,引导青年教师走学术之路,是当下中学校长义不容辞的职责。二是创设良好的学术平台。请大学教授来作学术报告、举办学术论坛或学术沙龙等。固然是营造学术氛围不可或缺的方面,但是,创设良好的学术平台更多的依赖于学校的制度性建设,依赖于学校整体发展的目标和战略。前者如制订学校的教育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学校课题经费使用制度等,以鼓励教师重视学术研究;后者则着重于创建一所学习型学校。引导教师追求新知,形成团队精神,创新教育智慧,产出学术成果。
(二)倡导学术自由
学术自由指学术活动主体自由地从事学术活动、免受非学术力量的干预,其实质是思想自由和表达自由。学术自由之所以重要,在于它能促进知识的真正进步和最好发展,进而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是因为:第一。知识发展的专业性,即在专门的学科领域,只有高度尊重学者的自由探索,使他们免于外在的强制,才有可能更好地把知识引向纵深发展;第二。知识内容的客观性,即只有在学术活动中排除外部的干预和影响,才能使学者保持客观的立场,才能保证知识传授和知识生产的客观性;第三,知识生产的创新性,即知识的生产过程实质上是知识的创新过程,而只有在自由的氛围中才能使学者们保持创新的兴趣和创新的活力。在中学中倡导学术自由,就是要为教师提供宽松的学术环境,创设良好的学术氛围,让教师重视自己的学术研究,并有言说的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并不意味着不要给教师以“压力”。由于承担着繁忙教学工作的中学教师具有一种学术惰性,对教师施加学术研究的“压力”是必要的,但过分的“压力”会导致学术自由的丧失和学术创新的窒息。因此,保持“学术压力”与“学术自由”的适度张力显得尤为重要。
当然,学术自由也是有边界的,“自由不仅意味着个人拥有选择的机会并承受选择的重负,而且还意味着他必须承担其行动的后果,接受对其行动的赞扬或谴责。自由与责任实不可分。”自由作为一种权利,同时也是一种责任。这种自由的责任便是一种学术道德。
(三)恪守学术道德
恪守学术道德是学术研究正常、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中学教师的学术论文粗制滥造、抄袭现象屡见不鲜,这已严重地远离了学术那种严谨求实的精神,背离了学术研究最起码的诚信。中学学术的失范,究其原因是急功近利的驱动、评价方法的失当、学术道德的淡薄所致。如何有效地防止中学学术道德的失范?笔者以为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对教师进行学术道德教育,增强教师的学术道德意识,加强教师的道德自律。通过教育,让教师学会对自己学术成果的负责,学会对他人学术成果的尊重,懂得在学术共同体中讲究诚信的重要,进而遵守学术规范,维护自己的学术形象。二是制订并完善学术规范。人们的学术研究总是站在前人、别人的肩膀上前进的,总是要吸收借鉴以往的研究成果,但是吸收借鉴不等于抄袭、剽窃和造假。有了学术规范,就能为广大教师所遵守,否则,遵守学术道德就失去依据。三是开展实事求是的学术批评。学术批评能对学术研究起一种监督作用。正常的学术批评有否定性批评、质疑性批评和建设性批评。开展实事求是的学术批评能有效地促进学术道德建设。四是辅以必要的学术惩罚。道德的问题不能仅仅从道德解决,辅以必要的惩罚或许更能奏效。如对学术失范的责任者追究相应的责任,依据程度不同,做出恰当的处理,或取消评比和资格,或通报批评和行政处分。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zdjy/16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