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支架式理论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时间:2015-12-20 15:48:26 所属分类:中等教育 浏览量:
历史有什么用?对这个问题,古往今来的人们不但早已多方思考,而且给出了丰富多彩的答案。司马迁认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唐太宗认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司马光则认为:鉴前世兴衰,考当今得失……不一而足,真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而今天的学
历史有什么用?对这个问题,古往今来的人们不但早已多方思考,而且给出了丰富多彩的答案。司马迁认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唐太宗认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司马光则认为:鉴前世兴衰,考当今得失……不一而足,真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而今天的学生有许多则是这样来问我们历史教师的:“我们生活在现代,又不生活在古代,学历史干什么?”能对历史学习进行如此反思的,在我们农村高中就已经是一种个性了,更多的学生也许仅仅局限于高考是要考试的,或是历史教师让我们背诵的。这些应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沉思。
一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模式及反思
其实在很早的时候,我们的历史教师不难发现,历史教学似乎总在扮演一种往昔历史的转述者与说教者的角色,传统的中学历史教育教学模式其实是一种“仓库理论”,即大脑是储存历史史实的仓库,教师教书就是用历史知识去填满“仓库”,结果助长的是呆读死记的“背多分”模式。新时期的历史教师,应该借着历史课程改革的大好时机,更新教学理念,革除陈旧模式,拉近历史课程与学生的距离,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养成。而支架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了解历史、走进历史、感受历史,从历史中获取人生智慧,学以致用。
二建构主义及支架式教学理论
瑞士大教育家皮亚杰是建构主义(也译作“结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集大成者。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适应的新一代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建构主义者正是从维果茨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出发,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作形象化比喻,其实质是利用概念框架作为学习过程中的脚手架。因而可通过这种脚手架(概念框架)的支撑作用(即“支架作用”)不停顿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
三支架式教学理论在历史新课程教学中的初步实践
传统的教学对历史的叙述零零散散,缺乏系统性。布鲁纳认为:“务必教诸学生以基本结构”、“只有使学生掌握了知识结构,才算是真正掌握了历史学科知识及其体系。”只有构建了知识体系,学生才能较好地了解历史发展的线索与概貌,把握知识整体和要点。现以新课程人民教育版高一历史必修教材《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一课教学为例谈谈支架式教学在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复习旧知,初步建构新知
初步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知识迁移)回顾已学的转折:列表归纳近代史上已学的两次历史性的巨变(辛亥革命、新中国的成立)。
根据已学的转折,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主线,从背景、概况、意义三个方面去整体把握。迅速浏览,了解主要历史大事;圈点划批,勾勒出重点和难点。
通过粗读即浏览式的阅读,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初步掌握基本线索,以便从宏观上把握教材。
2.重点突破,深化建构新知
学生通过思维训练,逐渐形成一种心态特征,在学习新的知识,遇到新的历史问题时,经常能超乎常理地与原来所学过的历史知识、历史观念联系起来,作出新的思考。
深化之一:结合历史背景分析说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答案略)
深化之二:结合改革开放的提出,分析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门户开放”有什么本质的区别?(答案略)看似相同,本质却不同,让学生在比较中使旧知识得到巩固,新知识得到深化。
深化之三:结合内容,分析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新时期的“遵义会议”?
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知识回答问题,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时期的“遵义会议”?需要对遵义会议的重要意义(转折)有明确的理解。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归纳: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转折点(表现)。
3.提升认识,升华建构新知
进入提升认识阶段之后,就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其重要性排序。探索开始时,先由教师启发引导,然后让学生分析;在探索过程中,教师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愈来愈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最后争取做到无需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
升华之一:归纳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从而得出历史认识:中共一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善于认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国情,从而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实事求是是中共传统的思想路线。
升华之二: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都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大决策,但实践效果迥然不同,从中可以获得什么历史启迪?
组织学生讨论,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提高理论修养,获得正确认识。得出历史启迪: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必须从国情出发,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遵循客观规律。
升华之三:研究性课题,新时期家乡的巨变
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调查改革开放后家乡的巨大变化,然后形成图文并茂的调查报告。
作为历史教师,应不断地激活探索、思维的火花,挖掘他们的潜力,这才是关键的,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曾经说过:未来的文盲不是不会阅读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历史教师更应与时俱进,适应教育改革。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zdjy/16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