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退耕还林成果对策和建议

时间:2015-12-21 00:51:53 所属分类:林业 浏览量:

1管理机构不健全 部分乡镇口号上“退耕还林”喊得响亮,而实践工作依托的办公管理机构却有待完善。很多办公室仅悬挂一个牌子,人员配置、经费落实等各环节都难以落实到位。由于管理机构的不健全,相关的工程档案更是有待完善,难以很好的执行有关退耕还林工

1管理机构不健全

  部分乡镇口号上“退耕还林”喊得响亮,而实践工作依托的办公管理机构却有待完善。很多办公室仅悬挂一个牌子,人员配置、经费落实等各环节都难以落实到位。由于管理机构的不健全,相关的工程档案更是有待完善,难以很好的执行有关退耕还林工程统计报告制度,更不会与退耕农户签订合同,由此带来的问题有待思考。

  2幼林管护抚育跟不上

  退耕还林后幼林管护经费,国家没有相应的资金投入。如此,就造成退耕还林后缺乏相应的管护费用,管护责任落实不到位,想要巩固退耕还林后的成果难度将加大。尤其是随着林地面积的增加,林草植被的恢复,退耕还林工程区的护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工作量逐年增加,现有的经费、设备及人员力量难以适应,造成一些地方退耕还林管护跟不上,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直接影响了退耕还林成果的巩固。

  3巩固四川巴中退耕还林成果的对策和建议

  3.1注意解决退耕还林后农户的生计问题

  退耕还林后,不可避免面临农户农田拥有数量减少的问题。而农田拥有量,直接关系到农户的生计问题。由此,必须要协调好退耕还林与农户生计的关系。3.1.1加强基础农田的建设,逐镇、逐乡、逐村、逐户改造低产田,规划好口粮田的建设规划工作。与基础农田建设相结合,完善农户基层作业条件。农作技术渗透高科技含量,推广适应的种植技术,做到科学种粮,提升粮食生产的综合势力。3.1.2开发农村新能源建设,多渠道筹措资金,围绕着农村能源新开发,完善农村沼气建设,发展薪炭林,推广使用节柴灶,解决好退耕还林后农户生活能源危机。3.1.3做好后续产业发展,总结已有的经验和教训,按照区域化布局的思路,统筹规划后续林业产业发展思路。遵循特色发展,因地制宜,立足林木综合质量提升,做好补植补造工作,及时调整林业树种结构。结合巴中实际情况,逐渐加大对林草、林药等生态经济林的治理工作,发展壮大特色种植业基地。3.1.4“公司+基地+农户”推广模式的完善,逐渐扶持地方龙头企业,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逐渐探索农林产业深加工项目,增强后续产业发展后劲,造林最终落实到农户经济效益提升上来。

  3.2注意落实好退耕还林的相关政策措施

  退耕还林作为公益性项目,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政策法规的支持上。3.2.1完善市场投入机制,加快林权证的发放,落实到土地用途变更手续。在此基础上,合理流转林木、林地等权属归属问题,调动更多的社会主体参与到林地承包、租凭等工作中去,逐渐提升退耕还林后的市场应变能力,以经济效益的提升带动退耕还林工作的开展,降低可能带来的一切风险。3.2.2增强林木的管护责任意识,今后工作探索实践大户承包、家庭承包、联户承包等各种管护形式,将管护工作的责任落实到具体。在资金投入方面,地方各级政府于财政拨款,专项资金投入到退耕还林后林地的抚育和管护工作上,切实提升退耕还林后的保存率,为巩固成果典型基础。3.2.3加强林地检查验收,退耕还林后林地所有幼林抚育尚未达到标准,不予给予钱粮补贴。以此,加强林地抚育的责任意识,切实推动本市退耕还林后林地的抚育工作,促进林地的高质量提升,确保退耕还林后初见成效。3.2.4要按照林业分类经营的思想,分别区划为公益林和商品林,确认为公益林的,在钱粮补助期满后逐步纳入中央和地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补助范围,并逐步争取国家公益林主伐期满后延迟一个龄级可以进行更新性采伐的政策,使退耕农户从公益林中也能得到经济收入。属于商品林的,允许林木所有者根据市场需要,经批准后自主采伐,以发挥最大经济效益。对经济林,有关部门要加强技术服务与培训,大力培育乡土技术人才,提高农户的经营管理水平;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和大户进行承包规模经营,集中管理,确保经济林质量效益的不断提高,保证退耕还林成果的巩固。

  4结论

  总之,自四川省实施退耕还林6年来,仅退耕地造林一项就已达到42.67万公顷,中央投入将达到120亿元。2014年,四川对退耕还林工程进行大幅调整。在此基础上,巴中退耕还林无论在规模、节奏、力度上较前几年都有所减缓,并逐渐向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上转变。在此形势下,我们更更加充分认识到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尽快把退耕还林的工作重点迅速转移到巩固成果上来,转移到发展后续产业上来。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nykx/ly/35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