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句容市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

时间:2015-12-21 00:22:20 所属分类:农学 浏览量:

秸秆是农作物的重要副产品,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大量的农作物秸秆被废弃,甚至被焚烧,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因此,如何利用秸秆已经成为农业生产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新焦点。就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秸秆还田是最主要、最有效的应用途径:秸秆

  秸秆是农作物的重要副产品,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大量的农作物秸秆被废弃,甚至被焚烧,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因此,如何利用秸秆已经成为农业生产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新焦点。就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秸秆还田是最主要、最有效的应用途径: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是农业生产重要的有机肥源之一。通过秸秆还田补充和平衡土壤养分、改良土壤,提高资源利用率,对农业节本增效,提高耕地基础地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句容市在农作物秸秆还田形成了系列技术体系,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种方式:

  1 秸秆还田腐熟技术

  是指在上季作物收获后, 应用秸秆快速腐熟技术,及时将秸秆还田腐熟进行下季种植。适宜区域为有水源保障的水稻-小麦(油菜)两季耕作方式的水田。通过实施稻田秸秆还田腐熟技术,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作物单产,避免焚烧秸秆污染环境。稻田秸秆还田腐熟技术要点如下:

  1.1 上季作物收割

  小麦收割留茬高度 5~10 cm,油菜收割留桩高度 40 cm.土壤粘重、保水性强的田块要注意开沟排除湿害。应根据田间杂草情况进行除草。

  1.2 平铺秸秆

  将收获后的作物秸秆均匀、不规则地平铺在田地地面,切忌碎草成堆。

  1.3 施用秸秆腐熟剂

  下季作物播种小麦(油菜)(水稻秸秆还田)的,每 667 m2撒用好氧性秸秆腐熟剂 2 kg,并拍打稻草,使秸秆腐熟剂掉落到稻草下面。下季作物移栽水稻的(小麦或油菜秸秆还田),每 667 m2撒用厌氧性秸秆腐熟剂 2 kg,灌深水泡田。

  1.4 施用底肥(化肥)

  播种前合理施用底肥。为加速秸秆腐熟,调节碳氮比,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多施用一些氮肥。

  1.5 播种、移栽

  农作物播种、移栽与常规相同。

  1.6 田间管理

  注意田间管理,及时追肥、除草、晒田、防治病虫害。

  2 麦秸全量机械化灭茬还田技术

  2.1 技术要点

  小麦机械化收割时,加载秸秆切碎装置,将小麦秸秆切成 8~10 cm 长,并均匀平铺于田面,施肥,然后用旋耕机旋耕,正常移栽、抛栽、直播水稻。

  2.2 配套技术

  2.2.1 切碎麦秸 小麦产量一般在 300~400 kg/667 m2,每 667 m2麦秸数量也在 300 kg 以上。生产上,在机械旋耕过程中要使 80%以上的麦秸埋入土壤中,才能保证下茬播栽质量,农民才认可。实践中发现,留茬高度小于 10 cm 的麦秸比较容易埋入土中,小于 15 cm 时灭茬较好,因此在机械收割小麦时,应将收割机的切草刀片间距调整在 5~8 cm,使90%的麦秸长度小于 10 cm,产生的麦秸适合各种耕作机械作业,埋草效果才理想。

  2.2.2 调氮增肥 一是增施氮肥。小麦秸秆全量还田草量大,秸秆在腐解为有机肥的过程中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等元素,因此生产上要补施一定量的氮肥。一般每 667 m2还田 300 kg 秸秆时,基肥需施尿素 10kg 左右,5~7 d 后苗肥施尿素 15 kg 左右。二是增施生物有机肥。试验表明,每 667 m2增施生物有机肥100 kg 以上,15 d 左右秸秆腐解发黑,能有效促进秸秆腐解。

  2.2.3 浅水旋耕 机械旋耕时,一是田间水层要控制适度,如果水层太浅或无水层,容易出现刀滚拖板粘泥及机具作业负荷过大等现象;水层过深时,产生草与泥分离,容易出现秸秆漂浮,埋草效果差,埋茬率降低,对人工插秧和机插秧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作业前应把水层控制在 3~4 cm,浸泡 3~4 h时,做到浅水旋耕。二是采用两次作业的方法,第一次机具前进速度宜慢,旋耕深度在 20 cm 以上,第二次速度可稍快,旋耕深度要求 25 cm 以上,确保 80%以上的草能埋入土中。

  2.2.4 控水调气 麦草在腐烂发酵过程中产生有毒物质抑制稻苗根系的发生和吸收功能是造成水稻僵苗的根本原因。稻苗栽后 5 d 以上,基本都已扎根活棵,10 d 左右明显恢复生长。如果秸秆发酵过程中长期泡水,秸秆腐解产生的有毒物质不能及时排出,大量集中在根层土壤中,稻苗生长则会受抑明显,应该及时脱水通气,促进根系生长。因此,进行秸秆还田的水稻田水浆管理必须采用干湿交替的模式,泡水1~2 d,通气 2~3 d,切忌深水长沤,通气不畅,影响水稻生长。

  3 墒沟埋草积肥技术

  3.1 技术原理

  墒沟埋草模式将传统积肥方法与现代农机、农艺有结合起来,稻田沟系麦田化,实现“一沟多用”.在水稻栽插前的麦田墒沟内埋入一定量的秸秆,利用高温、水沤和田间农艺活动,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有效分解,使秋播秸秆还田时间向前延伸。墒沟积肥秋播用作三麦基肥或盖籽肥。

  3.2 操作规程

  在原小麦田间墒沟内埋草→撒施基肥→机械旋耕整地→灌水→抛栽秧苗→田间农艺活动→收稻→取肥均匀撒于畦面。

  3.3 配套技术

  3.3.1 确定合理轮耕周期 稻麦连续少(免)耕合理耕翻为二年一周期,且耕翻宜在稻熟进行(夏耕)。

  3.3.2 提高整地播种质量 麦熟掌握在土壤含水量15%~30%为宜,运用条播机一次完成旋耕、碎土、整平、播种、盖籽、镇压 6 道工序;稻熟在前茬离田施足肥后,用条播机进行畦面旱整。

  3.3.3 适宜埋草增施氮肥 根据墒沟不同埋草数量和增施氮肥试验结果,最佳埋草量为 100~150 kg,同时增施 5%的氮肥,有利于秸秆分解腐熟。

  3.3.4 坚持湿润灌溉 在机械浅旋干整后,水稻秧苗栽前 1 d 畦面窨透水,糊状抛秧,灌水定苗活棵,分蘖期建立浅水层,拔节期适时控水,抽穗至灌浆结实期间隙灌溉(每隔 5~7 d 灌一次水),以加速秸秆腐熟。

  4 麦套稻麦秸全量自然还田技术

  4.1 主要内容

  麦秸全量自然还田麦田套稻,即在麦子灌浆成熟的中后期,将稻种处理后,直接撒播到麦田内,稻子与麦子形成一段共生期,收麦时,留茬 30 cm 左右自然竖、直。多余秸秆就地散开或就近埋入麦田一套沟内,任其自然腐解。这一稻作方式不育秧、不栽秧、不耕耱整地,省工、省本、省秧池,麦秸全部直接还田,增加对土壤的有机物质投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4.2 技术要点

  4.2.1 田块选择 要求地势、畦面平整,灌排系统独立、沟系配套,无草害,无严重倒伏(倾斜不小于30°)的稻茬免、少耕麦田(油菜田亦可),无家禽鼠雀危害。

  4.2.2 品种选择 选择能在当地安全抽穗灌浆的大穗型或穗蘖并重型的高产优质品种(常规稻、杂交稻均可)。

  4.2.3 播期确定 以当地露地育秧时间为准,稻麦共生期安排一般以 10~20 d 较为适宜,从预计麦子收获期向前推算确定播期。

  4.2.4 播量确定 由于麦田套稻成苗率较低,其播量需比常规育苗移栽方式增加 50%,播种量以每667 m2用 6~7 kg 为宜,基本苗在 6万~12 万。具体根据麦田密度、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土壤类别来确定,如麦子长势过密或种子发芽率偏低或粘土质等,其播量可取其上限。

  4.2.5 浸种要求 浸种与常规要求一样,也需药剂处理,为预防条纹叶枯病,在使用浸种灵的同时,还要加用吡虫啉浸种。不同点是不需催芽,浸种到50%左右破胸露白即可。

  4.2.6 包衣要求 为起到增重、增肥、光滑落地和促使稻种与麦田表土密接,需用河泥及干细土将种子包衣,按种子:稠河泥:干细土=1∶0.5∶2 的标准操作,先将种子沥干水分,后用河泥拌至谷不见天,再用干细土搓成老鼠屎状。

  4.2.7 播种要求 一般用人工播种(也可用弥雾机播,但需严格测试,掌握行走速度),为确保均匀,应选用播种能手,并按面积称种到畦,地头和麦子倒伏的地方适当加大播量。播时须防种子晒干失水,强太阳天气要求安排下午播种。

  4.2.8 洇水处理 播种后须洇两次水,①播种当天麦田需立即洇水,一次洇透后(高墩淹没)迅速排出,确保第二天出太阳前沟内无积水(如遇天下雨,除下大暴雨,达到地面流淌外,其余都必须洇水);②隔两天再洇第二次水,洇后即排。

  4.2.9 机械收麦 机械收麦(可人工收、人工收割留高茬 30 cm 左右),轮胎式、履带式收割机均可,抬高收割台达 30 cm 左右,匀速Ⅱ挡以下行驶,尽量减少在田间碾压次数,机收要求带有切草装置。

  4.2.10 麦秸还田 机收后碎草需及时均匀散开,如草量过大可将其中部分就近埋入麦田一套沟内。

  4.2.11 水浆管理 麦子让茬当天最迟第 2 d 要及时灌一次跑马水,湿润 2~3 d,让秧苗由旱育顺利过渡到水育(如地头因机械碾翻严重,可先干整平再灌水),3 d 后建立水层(因此时苗小苗弱且不整齐,切忌深水长沤以防闷死苗)进入正常管理,要求浅水勤灌次次清,达预定穗数苗后,可适当露田,一般不需搁田,切忌重搁(少数低洼田、长沤田除外)。因成熟期比常规迟 3 d 左右,要严防后期断水过早。

  4.2.12 移密补稀 对于田头地角缺苗和断垄缺行地段需移苗补缺,其方法可就近在秧苗较密处,用手指抠取连泥带秧抛掷空白处,达到周围株距不大于30 cm.

  4.2.13 肥料运筹 少吃多餐,平衡促进。在建立水层后,立即每 667 m2施 20~30 kg 复合肥或碳铵,一星期后追施第二次肥(其量与第一次相同),再一周后施第三次肥,并视苗情定肥料品种、定施肥数量,后期巧施穗肥,穗蘖肥比例为 3∶7 或 4∶6,施用方法与常规栽插相同。但要注意磷钾肥配合。

  4.2.14 杂草防除 ①首先保证麦田化除效果和防止稻种带草种下田;②麦收上水后可用苯噻苄、二氯苄等除草剂;③若第一次化除不理想,应根据不同的残留杂草种类,选取合理除草剂配方。如水莎草严重可采用苯甲合剂或莎阔丹;稗草、千金子严重可使用千金除草剂。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研制的轻灭剂挑治高龄稗草、千金子等杂草有特效;④对于化除后少量漏网杂草辅以必要人工拔除。

  4.2.15 病虫防治 与常规生产相同,但在苗期要注意防治稻象甲、稻蓟马和稻蝗危害;抽穗期破口药应随破口随用,谨防白穗。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nykx/nx/33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