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内黄县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问题及建议

时间:2015-12-21 00:35:55 所属分类:农业基础科学 浏览量:

随着内黄县农业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型农业现代化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并日益显示出其发展生机和潜力。 一、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内黄县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一中心,认真落实惠农政策,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及粮食生产,加快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种植,不断转

随着内黄县农业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型农业现代化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并日益显示出其发展生机和潜力。  一、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内黄县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一中心,认真落实惠农政策,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及粮食生产,加快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种植,不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学技术创新,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和专业市场,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了新型农业现代化的稳步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全县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全县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实现十连增,高产示范田建设扎实推进;二是特色产业不断发展;三是现代农业经营主体规模不断扩大;四是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不断增加;五是农产品交易市场不断发展,以小城镇建设为平台,催生了综合市场、专业市场、集贸市场;六是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在全县形成了一批从事农业技术服务的专业人员,农技推广示范乡建设正在扎实推进,农民科技培训平台不断拓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基础薄弱,综合生产能力不强  目前,内黄县的农田水利设施仍然存在老设施年久失修、使用效益下降,新设施建设慢、配套工程跟不上,偏远地区基础设施匮乏、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偏弱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不利于粮食安全。  (二)农业结构不够合理,还需进一步加大调整力度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经济作物在农业中的比重较低,农村经济特色不明显,农民增收缓慢且不稳定,产业辐射带动能力较弱,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不够高。农业结构调整步子不大,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发展不够快,规模效益得不到显现。  (三)农业服务组织化、市场化程度还比较低  内黄县工业化程度低,对农业反哺能力有限,县内缺乏大型的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现有的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偏小,没有跨地区、跨行业的龙头企业;农民经纪人大部分文化层次不高;农户与龙头企业、龙头公司和中介组织之间关系松散,还未形成规范、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销售渠道不畅、造成丰产不丰收等现象,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四)农业生产的科技推广力度不够大  一是农业生产的整体科技含量低,农副产品初加工发展及推广力度不够,农民增收领域需进一步拓宽;二是基层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人员队伍力量和推广经费不足;三是农民科技培训范围还不够大,农民整体科学素质提升慢。  (五)资金投入明显不足,新型农业发展慢  由于内黄县财力薄弱,对农业现代化的投入明显不足。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尚处在起步阶段,其融资职能没有真正启动,还没有形成一套聚集收拢社会闲散资金的机制。  三、建议与对策  (一) 落实政策措施,加大新型农业支持力度  继续加强领导,优化和完善各项扶农、支农的政策措施,巩固“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解决农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困难,制定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抓好落实,确保领导到位、工作到位、政策措施到位、财政投入到位。  (二)发挥项目优势,发展现代农业  充分发挥旱地节水农业、农技推广示范乡、测土配方施肥、高产示范田建设、农技推广示范乡等一批农业项目的优势,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改造中低产田,加大高产创建力度,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机械化。  (三)抓特色产业培育,扩大生产基地规模  要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相对集中,高产高效”的原则,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为重点,把主导产业做大做强。重点发展一批种植大户、基地村、重点村,不断提高产业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因地制宜培育和兴建一批有地方特色的优质产品和产业基地。通过努力,把农业产业结构调优,规模做大,推动农业产业化不断向深度进军,突出基地建设,搞好示范带动。  (四)加快土地流转,转变经营方式  引导农民以不同形式参与土地流转,逐步扩大土地流转面积。建立和完善县、乡、村、农户四级土地流转体系,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建立和完善乡级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机构,建立规范的土地承包合同管理体系,规范乡镇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建设。引导农民以入股、出租、转包、转让、互换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推动土地向粮食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和龙头企业集中,促进粮食规模化、标准化和优质化生产。通过有效的土地流转,改变粗放经营模式,提高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  (五)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通过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民有组织地走向市场,有效克服农民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一是要把发展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培育区域主导产业结合起来。  二是引导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确定立足农业谋求发展的经营思路,避免不切实际盲目上项目,铺摊子,使它们向大(带动面大)、高(技术含量高)、长(产业链条长)的层次发展。  三是要以市场引导生产,以流通带动生产,按照谁有能力当龙头就扶持谁的原则,实行定点培植、重点引进,尽快培育一批特色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六)完善组织体系和机制建设  通过有意识地组建和完善经济合作组织、中介组织、专业市场,将产业发展的诸环节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确保产业按照一体化的方向顺利发展。通过组织体系的完善,带动基地建设,推动特色农产品产业带的形成和发展,最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nykx/nyjckx/34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