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6 10:13:52 所属分类:农业基础科学 浏览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决策,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确立了要优先发展乡村,推进城乡联动协调发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强调: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人才振兴是关键。农村教育作为内生性可持续脱贫的重要手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决策,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确立了要优先发展乡村,推进城乡联动协调发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强调: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人才振兴是关键。农村教育作为内生性可持续脱贫的重要手段,不仅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而且可以促进个体素质的提升。因此,必须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特别是精准扶贫的高效推进,农村地区的教育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但是,外出务工家长的回流、城镇化的发展、乡村文化的建构与传承创新等,都对未来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的目标和新的要求。
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给农村教育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1.1城乡一体化极大地推进农村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我国的城市和农村之间长期存在着教育不平衡问题,造成这种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优质的师资和大量优质的教育资源集聚于城市或乡镇,农村教育相对处于弱势地位。城乡一体化极大地推进了农村教育的发展。从系统论的角度来审视,它将有力地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把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看作一个整体,可以避免农村教育发展的边缘化,“发挥城市辐射带动优势和城乡之间的关联优势,使城乡资源共享,共赢共荣。”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村地区学校的教学环境不断改善,教师待遇不断提高,农村社会发展的向心力逐渐增强,实现了城乡教育资源之间的良性交流。
1.2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奠定基础乡村振兴战略把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不仅有利于改善农村学校的硬件环境,而且还可以通过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推动农村教育信息化。但是长期以来,农村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滞后等因素都制约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学校内部,也存在教学楼破旧、学生宿舍简陋以及缺乏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等问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建设美丽乡村,很多地方的村容村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种干净整洁的社会环境对人精神健康都是大有裨益的。
1.3人才乡土化为提升办学水平提供保障 1.3.1“县管校聘”的教师队伍管理体制,为推进县域内教师交流轮岗提供制度保障 2014年,教育部等下发文件,对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地处粤北的清远市,率先推进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使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打破教师交流轮岗的管理体制障碍。按照“优秀教师刚性流动,普通教师基本稳定,薄弱教师培训提高”原则,统筹安排办学水平较高的城镇学校10%—20%的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这些举措的实施,为农村学校输送了大批优秀教师,大大优化了教师队伍的年龄、职称、学历结构。 1.3.2联片教研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联片教研通过凝聚各学校的力量,充分发挥各学校的主观能动作用,为联片教研活动献计献策,有效促进了各学校的优质均衡发展,缩小了同一区域教育发展的差异。联片教研扩大了教研的职能,促进教研更加科学有效,打破了城乡学校之间的校际壁垒、学科壁垒,加强了校际之间、教师之间的联系,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有效地提高了农村教师教研意识和教研积极性,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 1.3.3教育信息化推进了农村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作为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已成为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推动农村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支撑,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薄弱学校跨越发展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信息化是实现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必然选择,是有效破解农村教育发展难题,实现乡村教育振兴的现实需要。只有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才能逐步缩小教育的地区差异,改变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2.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育面临的挑战
2.1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挑战这种城镇化主要是指受“城市中心论”的影响,农村教育的价值取向、目标、内容、评价体系和资源配置等以城市主导为发展取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城镇一体化程度势必会不断提高,但是随之而来就是市场化经济思维和城市、乡镇的虹吸效应对农村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教育不断异化为城市教育的附庸和城市劳动力的供给地。这种错位的培养目标,会导致农村教育的唯城市性,把追求学生考入城市学校的升学率作为首要任务,忽视了教育本身对于学生个人发展的关爱。
2.2农村中小学内生发展动力不足 2.2.1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老化比较严重现在农村教师老龄化比较严重。以粤北清远市为例,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平均年龄都在45岁以上,尤其是一些小学和教学点,教师的平均年龄已经达到50岁以上。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老化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隐忧,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教师梯队断层,青黄不接,难以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的要求,教育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从某种程度上说,由于教师年龄老化严重而制约了教育的发展。 2.2.2农村教师结构性缺编比较严重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学龄人口的主动流出或自然减少,导致一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与学生比例失调。就许多农村学校而言,教师总数可能已经充足,按生师比不存在缺编问题。但一些学科人员富余,另外一些学科却无人任教,一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出现教师结构性缺编的现象,学科结构不够优化,音、体、美、英语、信息技术等教师短缺比较严重,学科教育出现 “瓜代菜”现象,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2.2.3校长队伍建设有待加强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已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学校必须走内涵发展之路,其落脚点就在学校,领军人物就是校长。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校校长队伍建设中仍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诸如:一些校长缺乏坚实的理论功底,立足点不高,看问题不能登高远望,想问题缺乏深度,解决问题常常因循守旧,缺乏创见等。因此,加强农村中小学校校长队伍建设,既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
2.3原生家庭的教育观念桎梏约束了农村地区教育发展由于缺乏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的判断,以及受根深蒂固的观念影响,部分农村子弟在初中毕业之后就离开了学校走向社会。一方面,受到父母或长辈外出务工的影响,农村子弟在这些人的带领之下来到城市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帮助家庭减少压力。另一方面,农村家庭的教育投入与预期收益的暂时的不平等导致“读书无用论”在农村产生一定的影响。教育对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起到基础性、根本性作用。但教育对一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是长期的、隐性的,而且在接受教育期间,不能走向社会就业,给家庭带来一定的负担。因此,一些比较短视的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就不那么重视,这种思想意识对农村孩子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和路径
3.1以城乡一体化为契机,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城乡一体化为促进城乡教育的公平提供了契机,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有望同等对待、共同发展和繁荣。农村教育在办学定位上,要改变城市高中生源地的取向,把为培养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建设者和促进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农村教育的发展目标。从思想上改变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分别对待的思想观念,消除城市教育比农村教育重要的观念,树立一体化的思维,把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看成一个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大系统,改变“重城轻乡,城乡两策”的思路,只有把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看作一个有机整体,在教育发展中才能产生新的教育功效。
3.2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农村中小学的治理能力和水平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前提。学校的发展,学生是基础,教师是关键。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科学完善的教育管理。教师管理是教育管理中第一要素,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营造相对宽松、和谐的管理环境,创造畅通的管理渠道,采取柔性和开放的管理措施,引导教师树立主人翁意识,激发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学校治理,实现良好的教学环境和高效益的管理。要从更新教育管理观念,构建科学、规范的教育管理空间和创造特色的管理模式出发,努力调动农村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师自我价值观,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获得感。
3.3以家长学校为抓手,家校联动目前,在许多农村学校都建立了家长学校,这个平台不仅可以加强家长与学校的联系,同时也是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培训基地。农村教育要把家长也纳入其中,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学生家长进行培训,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发挥优秀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榜样示范作用。同时,学校也要主动承担部分家庭教育的职责,通过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给予那些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一些博雅教育课程和感恩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在日常管理上,建立留守儿童等特殊学生档案,从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上全面把握,时刻关注学生的动向,并及时与家长沟通。只有通过家校联动的方式,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切实提高农村教育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李广舜.国内外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成果综述[J].地方财政研究,2006(2):22-25.
[2]王溢清.当前县域内义务教育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2):144-145.
[3]段乔雨.新生代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困境及其突围[J].现代教育科学,2017(12):14-29.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路径探究》来源:《珠江水运》,作者:林海龙 陈振兴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nykx/nyjckx/50834.html
下一篇:大庆油田农业生态园概念性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