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9-01 09:56:08 所属分类:水产与渔业 浏览量:
鳜鱼(Siniperca chuatsi)又叫桂花鱼、季花鱼,是淡水名贵鱼类[1]。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单品种、集约化、高密度养殖模式,导致病害频发,严重制约了鳜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2]。扬州市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5年就开始重点关注鳜鱼病害,重视程度不
鳜鱼(Siniperca chuatsi)又叫桂花鱼、季花鱼,是淡水名贵鱼类[1]。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单品种、集约化、高密度养殖模式,导致病害频发,严重制约了鳜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2]。扬州市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5年就开始重点关注鳜鱼病害,重视程度不断升级。2012年始,将鳜鱼病害纳入水产病害测报,2016年始,对鳜鱼苗种执行省级水生动物重大疫病监控计划。2020年,全市设立病害测报点7个,测报面积达418 hm2,执行重大疫病监控计划的繁育场达6个。笔者根据测报数据、监控结果及调研情况,对鳜鱼养殖病害进行整理分析,并提出了防控对策,仅供参考。
1 、鳜鱼养殖概况
扬州是鳜鱼养殖大市,根据全市渔业生产情况调查数据,2020年精养池塘面积达1 222 hm2,占全省的一半以上,总产量约12 426 t, 按55元/kg计算,产值约6.8亿元。鳜鱼食性特殊,依赖于活饵料鱼,鲫鱼、鲮鱼、赤眼鳟等均可作为饵料鱼,人工饲料驯化养殖的仅个别池塘,尚在试验阶段。鳜鱼养殖模式主要有池塘精养和池塘混养,池塘精养集中在高邮三垛、甘垛、龙虬、卸甲、汤庄以及江都邵伯、真武等乡镇,放养密度16 500~31 500尾/hm2,密度较高的是高邮三垛,为31 500尾/hm2;密度较低的是江都邵伯,为16 500尾/hm2。一般情况下,鳜鱼放养密度为18 000~22 500尾/hm2,密度越高,病害发生的几率越高[3]。混养模式包括鳜蟹双主养、罗氏沼虾池混养、蟹池混养等模式,其中鳜蟹双主养分布于宝应柳堡等乡镇,罗氏沼虾池混养集中在江都邵伯,蟹池混养则较普遍。
2、 鳜鱼病害概况
2.1、 病害种类
根据测报点监测结果,鳜鱼发病种类有病毒病、细菌病、寄生虫病、真菌性疾病、非病原性疾病、不明病因疾病等。病毒病主要有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蛙虹彩病毒;细菌病包括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烂尾病、肝胆综合症等;寄生虫有纤毛类的车轮虫和斜管虫、锚头鳋、指环虫等;真菌性疾病主要有水霉病和鳃霉病,非病原性疾病包括缺氧等。
病害测报点上报鳜鱼疾病45次,其中传染性脾肾坏死病与细菌性败血症上报次数最多,均为9次,各占20%。对3县(市、区)水生动物病害实验室的病情资料分析,近3年来,因感染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而致病的鳜鱼占了90%以上,见表1。
根据省级重大疫病监测报告,执行监测计划的6家繁育场,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2.2 、发病率及经济损失
2020年精养池塘的鳜鱼发病率为34%,比2019年略有上升。图1列出了近十年的发病率,其中,2012年最低,为11%,2015年达到高峰,为59%。2020年精养池塘的鳜鱼因病死亡量与经济损失分别为791 t、2 803万元。图2为近十年死亡量与经济损失,其中,2011年最低,死亡量为210 t, 经济损失为350万元,2015年最高,死亡量为1 587 t, 经济损失为3 626万元。
3 、主要病害分析
3.1 、病毒性疾病
从监测结果和调研情况分析,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病对鳜鱼养殖生产的威胁最大,该病通过垂直及水平方式进行传播,6—9月均发病,8月高温期发病较少。温度是该病暴发流行的限制性因子,气候突变和气温升高是诱发疾病的主要因素[2,4],此外,苗种与成鱼的频繁流通,也导致该病毒的流行加剧。
3.2、 细菌性疾病
细菌性疾病主要为细菌性败血症和细菌性烂鳃,主要由嗜水气单胞菌和柱状黄杆菌引起,发病水温26~30 ℃,鱼苗和成鱼均可感染。寄生虫感染或水质恶化等因素均可诱发。
3.3 、寄生虫
寄生虫主要有纤毛类的车轮虫和斜管虫、锚头鳋等,车轮虫流行于春秋两季;斜管虫感染率较高;锚头鳋水温在18~32 ℃时易流行,全年均可感染。
3.4、 真菌病
主要为水霉病,一般出现在早春和晚冬季节,由水霉菌引发的真菌性疾病,从鱼卵到成鱼每个阶段均可能发病。
4 、病害防控
“重在预防,防大于治”仍是鳜鱼病害防控的关键,生产中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防控[5]。
4.1 、生态防控
通过加强池塘底质修复,科学饲养管理,降低养殖密度,改良养殖水环境等方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养殖水生动物的抗病力和应激能力。针对鳜鱼养殖的特点,还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进行生态防控。
4.1.1 、选择优秀的苗种
苗种是水产养殖的重要基础,鳜鱼苗种的检验检疫尤为重要。养殖者尽量购买持有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合格证的苗种,此外还可选择持有省水生动物疫控中心检测报告的苗种。在没有选择余地的情况下,购买非疫区的苗种,从源头控制病毒的传播。
4.1.2、 调整养殖模式
改变常规的精养模式,采用鳜鱼-河蟹、鳜鱼-常规鱼等多品种混套养模式,减少病原的传播风险。此外,反季节养殖模式[6]是近几年来收益较好的模式之一,该模式与常规的精养模式相比,有效避开了传染性脾肾坏死病的流行季节(6—9月),且上市时间填补市场空缺期,养殖效益高于常规精养模式。
4.1.3 、投喂优质饵料鱼
鳜鱼饵料鱼是病毒流行传播的途径之一,鲮鱼作为鳜鱼常用的饵料鱼,对其苗种也要进行检验检疫。无法检疫的情况下,本地品种赤眼鳟具有优质饵料鱼属性[7],完全可以替代鲮鱼。饵料鱼饲养过程中同样需要重视病害防治,严格把控好饵料鱼环节,防止病从口入。
4.1.4 、杜绝其他感染源
加州鲈、罗非鱼也可携带病毒,养殖过程中,对可能存在的传染源都需进行防控。
4.2 、药物防控
药物针对细菌及寄生虫疾病可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细菌及真菌性疾病可使用纸片扩散法,通过抑菌圈大小判定药物敏感性;寄生虫药敏试验一般是取活体虫子,使用不同药物刺激,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其挣扎激烈程度,来判断其对药物的敏感性[8]。针对病毒病的防控,目前尚无治疗的特效药。
4.3 、免疫防控
针对鳜鱼细菌性疾病,陈昌福等通过注射和浸泡的方法进行了免疫预防研究[9,10,11],效果显着。但是,以上研究仅仅停留在试验阶段。免疫预防被较多地应用于病毒病的防控,针对传染性脾肾坏死病的研究较为深入,研究人员开展了疫苗研究与试验[12,13,14],2019年底,中山大学牵头研制的“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灭活疫苗”获得农业部颁发的新兽药注册证书,相关合作企业通过GMP认证和中山大学授权,即可批量生产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灭活疫苗,这对该病毒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疫苗预防疾病具有特异性,一种疫苗只能预防一种疾病,对于鳜鱼养殖过程中出现的蛙病毒等,免疫防控仍需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叶金明,周学金,丛宁,等.扬州市鳜鱼养殖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水产养殖,2015(11):7-10.
[2] 胡松,李宁求,付小哲,等.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研究进展[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7,36(3):976-984.
[3] 陈平,胡正奇.近几年淡水常规鱼疾病频发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法[J].水产养殖,2020(9):6-67.
[4] 严家彬,李新辉,吴淑勤.鳜鱼病毒病研究进展[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2,22(4):73-77.
《扬州市鳜鱼养殖病害分析与防控》来源:《河北渔业》,作者:颜慧; 孙莉; 姜增华; 杨显祥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nykx/scyyy/49286.html
下一篇:影响筏养虾夷扇贝生长的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