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21 01:05:58 所属分类:畜牧 浏览量:
1 肉鸽繁殖生理 1.1 繁殖周期性 肉鸽繁殖过程包括配对、筑巢、产蛋、孵化、育雏等环节。一旦配对成功、即进行周期性繁殖。肉鸽孵化期为18 d,育雏期为28 d,下一窝产蛋时间一般在上一窝育雏期内(出壳后10 d左右)。笼养种鸽产蛋间隔大约为45 d,年产乳鸽6~8
1 肉鸽繁殖生理
1.1 繁殖周期性 肉鸽繁殖过程包括配对、筑巢、产蛋、孵化、育雏等环节。一旦配对成功、即进行周期性繁殖。肉鸽孵化期为18 d,育雏期为28 d,下一窝产蛋时间一般在上一窝育雏期内(出壳后10 d左右)。笼养种鸽产蛋间隔大约为45 d,年产乳鸽6~8对。
1.2 性成熟与配对时间 3月龄后肉鸽陆续性成熟,但身体尚末发育完全,5~6月龄可配上笼进行繁殖。过早配对畸形蛋较小,不适合孵化。为了防止早配现象发生,3月龄雌雄鉴别后要公母分群饲养。
1.3 责任孵化与自然育雏 肉鸽为自然孵化与自然育雏,人工孵化虽然可以实现,但孵出的雏鸽人工喂养很难成活。当乳鸽长到15 d后,可以从巢盆中抓出进行人工哺喂,提高种鸽年产子鸽数量。
1.4 利用年限 种鸽的利用年限一般为5~7 a,最长可用8~10 a。 鸽的可利用繁殖年限比鸡、鸭等其他家禽长。肉鸽的可利用繁殖年限为4~5 a,以2~3岁繁殖力最为旺盛,在此期间,产蛋数量多,仔鸽的品质优良,可以留作种用。5岁以上的种鸽繁殖性能开始逐年下降,但是个别种鸽10岁仍能保持较强的繁殖性能。雄鸽的繁殖能力较雌鸽强,繁殖年限也较长。
2 肉鸽在饲养中经常会遇到繁殖障碍问题及原因
2.1 停止产蛋 一是种鸽年龄太大停产。2~3岁的种鸽繁殖性能最高,以后会逐渐减少产蛋,要及时淘汰低产老龄鸽。二是换羽停产。种鸽每年9-11月进入换羽期,换羽期要注意营养,增加火麻仁或油菜籽的用量。三是疾病早晨停产。鸽瘟,鸽痘念珠菌等传染病的发生。四是肥胖或营养不良停产。饲料要合理搭配,保证保健砂的供给。五是产蛋疲劳停产。上一年产蛋、孵化任务太重,下一年繁殖率会显著下降,在每年冬季要结合换羽最好给予1~2个月的休整期。六是氯霉素、磺胺类药物影响产蛋。
2.2 肉鸽无精蛋增多 一是配对不当,公母感情不和,很少交配需要拆开重新配对。二是公鸽生殖障碍,生殖道疾病、性欲差、精液品质不良,需要淘汰有病的公鸽,保证营养,提高性欲和交配次数,避免种鸽过肥。三是种鸽饲料营养不合理,缺乏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要注意谷类饲料和豆类饲料的合理搭配,合理配制保健砂。四是种鸽泄殖腔周围羽毛太长、太密影响到正常交配,要经常对泄殖腔周围羽毛进行修剪。
2.3 种鸽不孵蛋 一是饲养环境的变化,温度不适宜,有害气体浓度升高,环境噪声引起,要尽量创造舒适、安静的孵化环境。二是猫鼠等动物的侵威胁,要防鼠,灭鼠,防止野猫进入鸽舍。三是孵化环境不良,巢盆垫料潮湿、垫料污染、缺少垫料,平时要做好巢盆垫的管理料。四是羽虱,螨虫、蚊子等体表寄生虫侵袭种鸡,使其浑身痒,不能安心孵蛋。每年春秋要进行体表驱虫。方法为,用杀灭菊酯乳油、二氯苯醚菊酯等喷雾或药浴,用药后间隔7~10 d再用药一次效果更好;也可用阿维菌素混饲或皮下注射,每kg体重0.2 mg 。
3 引起肉鸽繁殖障碍的其他因素
3.1 环境因素 肉种鸽繁殖力的除了生理因素外,还受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如配对舍过小或配对舍配置不当,过度拥挤,照光时间不足,休息时间不足(外界干扰多造成紧迫与神经质),鸽子与鸽子间的干扰等。
3.2 营养因素 肉鸽饲养中肉鸽的繁殖障碍问题也明显的受到营养因素,肉鸽过胖或过瘦,饲料不均衡,营养不足,例如维他命A不足,种鸽活力下降,稚鸽无法自行啄破蛋壳;维他命D3可促进磷、钙的吸收,钙磷须维持一定的比例、对强化骨骼、蛋壳形成及产蛋顺利皆很重要;维他命E是内分泌重要物质,可强化性激素荷尔蒙的作用,并可防止维他命A受氧化。
3.3 饲养管理不当因素 肉鸽饲养环境差,忽冷忽热,鸽舍通风不良;营养缺乏,甚至采食量严重不足。
3.4 病因因素 鸽场疫病流行,防疫措施不到位。鸽瘟、鸽痘流行,副伤寒、毛滴虫病、念珠菌病也时有发生。
4 结论
肉鸽是一种小型肉珍禽,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素有“一鸽胜九鸡”之说。但肉鸽繁殖障碍直接影响肉鸽繁殖率和生产效益,因此,在实际肉鸽生产中为了预防及及时解决肉鸽繁殖障碍问题,首先要正确诊断引起障碍的原因,然后结合肉鸽的繁殖生理特征进一步采取措施,从遗传、营养、饲养管理、环境等方面加强对肉鸽的管理,提高肉鸽繁殖力的综合技术措施。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nykx/xm/35905.html
下一篇:奶牛出血性乳房炎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