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大学生在兽医寄生虫学的创新能力培养

时间:2020-03-10 02:46:28 所属分类:畜牧 浏览量: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主要创新力量,具有巨的创新潜能[1]。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通过加强本科生实践教学,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实践能力,已成为应用型专业教育的重中之重[2]。目前,我国多数在校学生的创新意识仍不强,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主要创新力量,具有巨的创新潜能[1]。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通过加强本科生实践教学,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实践能力,已成为应用型专业教育的重中之重[2]。目前,我国多数在校学生的创新意识仍不强,缺乏创新主动性。作为具有显著“农”烙印的动物医学专业学生,除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外,更需要过硬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如何培养出具有过硬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兽医人才成为高校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塔里木学位于具有特殊生境的新疆南疆地区。畜牧业是该地区重要的支柱产业,家畜家禽寄生虫病普遍流行,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分布特征,是该地区动物疾病防控的重点。《兽医寄生虫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寄生虫种类繁多,形态多样,生活史复杂,理论课程学习较为吃力,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近年来,本课程组根据学生兴趣组建课题小组、开展专题研究报告、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组织标本制作、结合毕业论文设计等方面,注重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创新能力的结合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大学生在兽医寄生虫学的创新能力培养

  1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改革和创新是教育的动力和引擎。要成就伟的教育,教育创新就不能停顿。创新是创造知识的源泉,以创新教育促进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3]。《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提出要“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教育部陈宝生部长也指出:“(要)加强学生表达沟通、团队合作、科学思维、信息素养、创新创业、实践操作等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学生创新素养和思维的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现阶段,多数院校仍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式。在一些教师潜意识中甚至将教学与科研割裂和对立,使得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利于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动性及创新意识,缺乏严谨的科研思维培养[4]。因此,在不断加强实践教学的基础上融入创新教育,既是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也是造就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意识专业人才的应有之义。

  2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目前,塔里木学动物科学学院《兽医寄生虫学》课程的理论教学为40学时,课程实验教学为16学时,课程实践教学为期1周,另有为期3个月的毕业生产实习。为切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课程组主要在实践教学和实习过程中,通过加强团队合作精神,拓展科学思维训练,注重创新意识培养,强化实践操作等方面进行了改革。

  2.1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升表达沟通能力

  团队合作精神是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在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的同时协同合作,不仅可促进学风改善和学业进步,还可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5]。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重视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充分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组建课程讨论小组,对某种寄生虫进行讲解或展示,每组5个人~8个人。通过增加小组合作考核比重,培养其自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锻炼其表达能力、组织协调等团队合作能力。在课程实践教学中,不断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实践小组每组10个人,通过对小组的合作意识和实验检查结果进行考核,评定优秀小组,激发学生的有序竞争。如在养殖场实践时,要求汉族生和少数民族生自由结合,对牛或羊进行体表寄生虫和粪便学寄生虫检查。如在牛、羊屠宰场实践时,针对常见的肝片吸虫、矛形双腔吸虫、细颈囊尾蚴和莫尼茨绦虫等虫体,要求学生利用手机拍摄或录制,分组进行讲解或汇报;对不常见的病例(如脑包虫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完成虫体收集、保存、种类鉴定,或制作病理切片。如在蜱的调查实践时,要求学生在校园内或者校园周边林带采集蜱,每组根据所获虫体进行形态学观察和描述,鉴定种类。在实践教学期间,还利用学校的动物医院,对有体内外寄生虫感染的犬、猫病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进行相应的诊断,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自2017年以来,已在13个班次开展实践教学改革,特别是对少数民族生的实践教学效果改善明显。近几年来,塔里木学动物科学学院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在三下学期进行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时,有近三分之一学生选择的研究方向为动物寄生虫及寄生虫病学。团队合作式的毕业设计模式是一种新型指导模式,以专业人才培养为目标,充分利用教学和实践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6]。本课程组基于3个月的毕业生产实习,有机结合教学实习基地、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和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将团队合作模式引入到本科生毕业设计的全过程之中。以毕业设计课题为基础,各小组成员集中讨论课题实施方案,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由团队成员确定研究方法,锻炼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根据学生的兴趣开展选题工作,针对新疆南疆规模化牛场犊牛腹泻病,新疆规模化羊场羊体表寄生虫病和肠道寄生虫病,城市宠物犬猫肠道寄生虫病,新疆南疆家畜包虫病等成立毕业设计团队小组,小组成员分别在不同的教学实习基地开展系统性的问卷调查、样本收集和专业技能锻炼,在校内实验室完成相应的样本检测和实验技术的训练。同时,在实习或调查过程中,结合临床实际生产情况提出问题,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制定毕业设计成果的延续方案。该毕业论文设计模式在2018届和2019届动物医学专业学生中开展,学生团队积极面对各项问题和挑战,充分利用现有平台环境提供的软、硬件资源,提高了其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2.2研究进展融入教学,促进科学创新思维

  著名物理学家钱伟长曾说过:“学必须拆除教学与科研之间的高墙,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文献资料和研究进展汇报在培养学生科研思维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教师在日常的专业课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在科研创新思维的引导,鼓励学生积极观摩并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研究[7]。近年来,寄生虫病病原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发展较快,特别是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越来越引起公众关注,成为社会热点。社会热点问题常可激起学生极的学习兴趣。本课题组教师在理论授课中,积极向学生讲述本学科国际前沿性的研究现状和当前国内的研究现状,如蜱及蜱传疾病、弓形虫病、隐孢子虫病、贾第虫病、包虫病以及新疆南疆再现的利什曼原虫病,结合课程组教师的相关研究成果加以介绍和汇报,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研创新训练项目和毕业论文设计。同时,让本科生参与本课程组研究生的读书报告和研究进展汇报,通过汇报和讨论等方式,积极鼓励本科生进行文献检索与综述,设计选题和试验方案,撰写毕业论文,使其初步具备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

  2.3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丰富强化课程内容

  根据课程实验教学要求,整合实验教学内容,构建“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试验”依次进阶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课程实验教学为16学时,均为验证性实验,包括寄生虫学实验基本技术、动物吸虫及其中间宿主形态观察、动物绦虫及其中间宿主形态观察、动物消化道线虫形态观察及鉴定、蜱螨的形态观察、动物原虫形态观察、寄生虫粪便学检查、体外寄生虫及携带原虫病的诊断。为巩固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其实践能力和专业综合水平,在为期一周的课程实践教学中,主要对学生已掌握基本技能的进行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组成小组,从动物屠宰场,市场,养殖场搜集动物的内脏、粪便和组织,在实验室内通过肉眼观察法、系统检查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手段进行综合诊断。同时,逐誗教学探索步完善校内教学基地建设,依托动物医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教学动物医院,强化实验课程内容,进行现场教学和病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以实习基地为基础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和提升就业竞争力的重要环节[8]。目前,塔里木学动物科学学院已建立40多个动物医学专业校外实习基地,与多家养殖企业建立了实践合作基地。一方面,学生在实践中可熟悉和掌握各种动物疾病的基本防治技术和饲养管理知识;另一方面,在本课题组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要求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设计性和探究性为主的实践锻炼,应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讨论试验思路,设计试验方案,撰写毕业论文,切实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及综合创新能力。

  2.4组织标本制作活动,营造良好的实践氛围

  良好的实践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创新的热情。《兽医寄生虫学》课程实验教学多数以观察寄生虫虫体标本和病理标本为主,课程组教师常在进行科研和社会服务期间收集相关标本以丰富教学资源。新疆地域辽阔,人和动物寄生虫病均多发。为进一步完善塔里木学动物科学学院《兽医寄生虫学》教学资源,课程组教师利用校级“本科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和毕业生产实习,收集相应的寄生虫虫体标本和病理标本,简易处理后及时带回学校。在课程组教师指导下,与小组成员一起诊断疾病并制作教学标本,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鼓励学生对采集到的寄生虫进行封片和标本制作,制成肝片吸虫封片、矛形双腔吸虫封片、莫尼茨绦虫成节封片、隐孢子虫染色片、羊体表蚤封片、兔耳痒螨封片等,用于示范教学。在制作好的标本上标注标本名称、学生姓名、班级、采集时间和地点等信息,陈列于学校兽医寄生虫学的实验室内,近3年来,由学生收集和制作的标本已有300多个。通过疾病诊断和标本制作,加深了学生对相关寄生虫及寄生虫病知识的掌握,同时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主动性和创新性。此外,学校常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营造实践创新氛围,如校级动物医学专业技能比赛、全国“生泰尔杯”学生动物医学专业技能赛、全国“雄鹰杯”小动物医师技能赛等,不断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调动学生实践锻炼的积极性。

  3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锻炼和创新训练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主要方面,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开拓专业视野、拓宽就业渠道等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高校是人才的培养高地,加快思想创新、理念创新、方法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笔者基于塔里木学动物科学学院《兽医寄生虫学》的实践教学改革,提升了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培养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提供了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王琳琳.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5):221-223.

  [2]邓小玲,高荣礼,蔡苇,等.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8):136-137.

  [3]刘天乐,蒋国盛.对加强高校本科生科研引导的几点建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8(13):219-220.

  [4]闫东梅,袁红艳,李冬,等.基于培养医学生科研思维的PBL教学法在免疫学实验课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9(3):107-108.

  《大学生在兽医寄生虫学的创新能力培养》来源:《当代畜牧》,作者:齐萌 王甜 赵爱云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nykx/xm/45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