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浅谈猪口蹄疫的诊断及综合防治

时间:2021-11-15 10:31:20 所属分类:畜牧 浏览量:

自1514年出现猪口蹄疫病后,该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生猪遭到口蹄疫病感染后,将会有水疱出现于猪的口腔、蹄部、鼻部等。猪口蹄疫具有极高的发病率,成年猪患病死亡率保持在3%左右,而仔猪能够达到50%以上的死亡率。同时,生猪患病之后,有大量的病毒存在于口鼻水

  自1514年出现猪口蹄疫病后,该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生猪遭到口蹄疫病感染后,将会有水疱出现于猪的口腔、蹄部、鼻部等。猪口蹄疫具有极高的发病率,成年猪患病死亡率保持在3%左右,而仔猪能够达到50%以上的死亡率。同时,生猪患病之后,有大量的病毒存在于口鼻水疱与呼出气体当中,容易在短时间内进行大范围传播,不仅生猪养殖效益得不到保证,还会对地区养猪业的整体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养殖人员需结合猪口蹄疫的流行特征,构建完善的防控体系。

浅谈猪口蹄疫的诊断及综合防治

  1 病原特性

  猪口蹄疫由口蹄疫病毒所引起,口蹄疫病毒具有较多的血清型,病原变异几率较大,导致猪口蹄疫病的预防、根除难度显着增加。口蹄疫病毒具有极强的毒力和强悍的致病力,生猪感染极少量的病毒后即可发病,患病生猪的血液中存在着最高的病毒含量。生猪体温恢复正常后,还有诸多的口蹄疫病毒存在于其粪便、尿液以及乳汁当中。口蹄疫病毒具有较强的环境抵抗力,能够在4℃~8℃的环境中进行数月的存活。而如果环境温度在-20℃左右,则可以进行数年的存活。口蹄疫病毒不适宜在高温环境中存活,若环境温度在37℃左右,只能够持续48h的存活。若环境温度在60℃以上,只需15min的时间即可杀灭病毒。同时,口蹄疫病毒的耐酸碱性不强,若p H<6、p H>9,其活性将会丧失[1]。因此,在日常消毒过程中,可将0.2%过氧乙酸溶液、3%福尔马林溶液等应用过来。此外,紫外线也可以高效杀灭口蹄疫病毒。

  2 流行病学

  2.1 传染源

  潜伏期及发病后的生猪,会向外界中排出大量病毒。即便生猪恢复健康,也会持续一段时间的排毒,对其他生猪的机体健康造成威胁。其中,生猪口腔、食道、咽等部位存在着大量病毒。生猪患病初期,蹄部、口腔、舌等部位的水疱液具有最强的传播性。由于病毒不耐高温,一般于冬春季节出现,夏季发生较少。患病生猪具有最大的排毒量,容易有爆发性感染现象发生。此外,猪口蹄疫病的周期性特征明显,流行频率在3年~5年1次左右。

  2.2 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与空气传播是猪口蹄疫病的主要传播路径,而直接接触与间接接触则是接触传播的主要组成。第一,接触传播。一般在同群生猪之间容易出现直接接触传播现象,而间接接触则通过媒介物进行传播。如饲料、水源等遭到病毒的污染后,也会成为传播的媒介物。同时,生猪皮肤、黏膜等出现破损情况后,容易遭到口蹄疫病毒的感染。第二,空气传播。其中,湿度、风速等因素决定着口蹄疫病毒的空气传播距离。通常情况下,相较于水面传播,陆地上病毒只有较短的传播距离。但若环境温度较低、湿度较高,病毒扩散距离能够超过100km[2]。

  3 临床症状

  猪口蹄疫一般只有1d~3d左右的潜伏期,部分病猪的潜伏期能够达到1周左右。猪口蹄疫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死亡率通常不超过5%。如果猪场能够规范执行免疫程序,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延长猪口蹄疫的潜伏期。但在病毒复制过程中会随之增大病毒的毒力强度,若生猪机体免疫力不足,将会感染疾病。生猪患病后,初期将会急剧升高体温,通常会超出40℃,精神、食欲严重消退,甚至食欲彻底废绝,且有水疱出现于蹄部及乳房部位及周边皮肤上。前期有红、热等症状出现于生猪的蹄部、蹄踵等部位,之后向米粒、蚕豆大小的水疱转变。病情加重后,水疱逐渐破溃,有溃烂面结痂形成。若没有继发性细菌感染问题出现,持续7d左右后将会逐渐痊愈。但若有细菌继发感染出现,将会有溃疡形成,化脓性、腐烂性炎症随之发生。部分病猪具有严重的病情,甚至还会脱落掉蹄壳,难以正常着地与行走,长时间保持卧地不起的状态。哺乳仔猪及保育仔猪患病后,能够达到50%以上的死亡率,心肌炎则是造成病猪死亡的主要因素。仔猪患病后,有心包积液产生。通过解剖死亡病猪,发现有心包破裂问题出现,造成胸腔积液现象,心肌松软明显,有弥散性、点状出血存在于心包膜上,有灰白色、淡黄色的条纹或斑块存在于心肌切面中[3]。

  4 诊断

  4.1 初步诊断

  生猪感染口蹄疫病后,会有水疱出现于口、鼻、蹄等部位,跛行状态明显。通过观察、分析病猪的临床症状,即可进行初步诊断。但由于水疱性口炎、猪水疱疹等疾病的临床症状与口蹄疫疾病所类似。因此,为了保证诊断的准确性,需开展实验室诊断工作。

  4.2 病原学诊断

  目前,病原学诊断技术的类型众多,如补体结合试验、病毒中和试验等。第一,补体结合试验。本种方式选用的指示剂为溶血系统,利用限量补体对病毒病原进行测定。当有特异反应产生于病毒抗原与血清抗体之间,将会有复合物形成。将补体加入进去后,由于补体会与复合物所结合,进而消耗掉补体。由于没有游离补体存在于溶血系统中,溶血现象将不会发生,进而产生阳性试验结果。第二,病毒中和试验。本种方法在划分口蹄疫病毒血清型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具有十分可靠的试验结果,但需花费较长的时间,且对实验室的技术要求较高,难以在普通实验室内推行。

  4.3 抗体检测

  本种方式是对病猪体液中的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以此来诊断口蹄疫病毒感染与免疫状况。在具体实践中,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与病毒中和试验法应用较为广泛。

  4.4 新诊断技术

  新时期下,相关人员大力改进与创新猪口蹄疫诊断检测技术,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被研发出来。和常规血清学诊断技术相比,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的灵敏性、精确性更高。

  5 综合防治

  5.1 优化日常饲养管理

  养殖人员要加强环境卫生管理管理工作,对猪舍内外的排泄物、污染物等进行及时清理,科学调控圈舍温湿度条件,经常性对生猪圈舍进行通风处理。要构建完善的饲料管理制度,选购质量较高的生猪饲料,且优化饲料存储环境,避免有发霉变质等问题出现。要结合圈舍实际大小,对生猪饲养密度进行严格控制,这样猪只的应激反应可以得到减少,猪群免疫力得到提高。进入寒冷冬季之前,需将必要的保温措施应用过来,对猪舍温度进行调控,且向生猪供给无污染的水源。此外,相关部门需大力宣传猪口蹄疫防控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对生猪疫病防控方面的政策法规进行广泛宣传,向养殖主体传授现代防疫知识与技术,协助养殖主体将完善的饲养管理制度构建起来,促使生猪的健康生长得到保障。

  5.2 规范免疫接种工作

  免疫接种在预防猪口蹄疫中具有较大的价值,由于O型口蹄疫是现阶段常见的口蹄疫病类型,因此,需制定科学的O型口蹄疫免疫接种计划,提升免疫接种工作的规范性与科学性。通常情况下,首次免疫接种工作于仔猪40日龄时开展,按照1m L的标准控制各头仔猪的注射量,通常采取肌肉注射方式,且将0.5m L的转移因子加入到疫苗中。接种1个月后,需再次开展接种工作,按照2m L标准控制每头仔猪的注射量。针对种猪群体,每年免疫接种一般保持在4次左右,接种间隔为3个月,按照2m L标准控制每头种猪的接种量。需注意的是,首次接种时需将1m L转移因子加入进去,临产前2d左右,免疫接种工作需立即停止。猪场具备相应条件的话,需定期检测猪群的免疫抗体水平,对猪群抗病毒感染能力进行客观评价。通过抗体水平监测工作的开展,能够对疫苗免疫效果进行了解。如果猪群抗体免疫水平不符合相关标准,则需将疫苗更换、补免等工作及时开展起来。

  5.3 加强消毒与隔离工作

  为预防猪口蹄疫疾病的发生,需将疫病检测工作严格落实于生猪选购、运输等各个环节。养殖场要构建完善的消毒制度,配备必要的消毒设施,严格消毒处理进出车辆及人员。由于春冬、秋末等时段容易出现猪口蹄疫疾病,因此,要增大这些时间段的消毒频率,全面消毒处理养殖圈舍及周围环境,促使环境中的致病菌得到高效杀灭。通过消毒工作的实施,生猪养殖环境可以得到净化,疫病传染源得到有效切断。为保证消毒工作的实施效果,工作人员要科学选择消毒剂类型。其中,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皆可对病原的酶系统进行破坏,促使口蹄疫病毒得到杀灭。同时,要对猪只的移动进行控制,落实全进全出制度,这样传播途径可得到有效切断。此外,一旦有疑似口蹄疫病猪出现,养殖人员需依据制度要求向有关部门及时上报,由专业人员进行诊断,确诊之后需对养殖场进行隔离,避免扩散与传播疫病。同时,养殖人员要彻底消毒处理内外部环境及各类饲养用具,规范隔离、扑杀病猪与同栏健康猪等。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猪口蹄疫疾病的危害性极大,会对养猪业发展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因此,各类养殖主体需将疫病防控要求贯彻于日常饲养管理过程中,严格落实疫苗接种计划,促使生猪的疫病抵抗力得到提高,猪口蹄疫的发生几率得到降低。此外,主管部门要组织开展宣传培训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养殖主体的疫病防范能力。

  参考文献

  [1]邹娟.猪口蹄疫的诊断与防控[J].吉林畜牧兽医, 2019(11):21-23.

  [2]秦万强猪口蹄疫病的疾病诊断方式及防治措施[J].吉林畜牧兽医, 2020(3):113-114.

  [3]张慧君,李剑斌猪口蹄疫疾病的诊断及防控策略探究[J]中国畜禽种业, 2020(4):128.

  《浅谈猪口蹄疫的诊断及综合防治》来源:《农家参谋》,作者:徐安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nykx/xm/49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