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栗树园林下栽培灰树花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时间:2015-12-21 00:07:08 所属分类:植物保护 浏览量:

1 栽培后菌袋污染 1.1 栽培不及时。运到栗园的菌袋存放地方不理想,阳光直射菌袋造成温度上升,有的用塑料薄膜、遮阳网覆盖菌袋,造成高温烧菌,覆土后菌袋腐烂。 处理办法:发满的菌袋运回去后要放在阴凉通风处,上面覆盖草苫或其他遮阴物,菌袋温度要保持

  1 栽培后菌袋污染

  1.1 栽培不及时。运到栗园的菌袋存放地方不理想,阳光直射菌袋造成温度上升,有的用塑料薄膜、遮阳网覆盖菌袋,造成高温烧菌,覆土后菌袋腐烂。

  处理办法:发满的菌袋运回去后要放在阴凉通风处,上面覆盖草苫或其他遮阴物,菌袋温度要保持 24~28℃,及时栽培覆土。

  1.2 高温烧菌。栽培覆土后塑料薄膜上面有的根本不用草帘,有的用遮阳网代替草帘,造成畦内高温菌袋污染。

  处理办法:栽培覆土后及时用草帘或其他遮阴物遮阴。

  1.3 通风不畅。管理过程中没有及时通风、通风时间不正确、时间短、通风孔小,空气没有充分对流,造成栽培畦内高温缺氧。

  处理办法:及时通风降温,保持栽培畦内空气新鲜,栽培畦内温度保持 26℃以下。

  1.4 草帘厚度不够。造成畦内遮阴不够温度上升,造成菌袋污染。

  处理办法:加厚草帘或增加其它遮阳物,加大通风量。

  1.5 不洁净。土壤、水源不洁净,造成菌袋污染。

  处理办法:选择没有被污染土地进行栽培,覆土选择生土,水源要洁净无污染。

  2 出菇迟

  2.1 覆土过厚。不按要求覆土。

  处理办法:去掉土厚的部分,保持覆土厚度 1.5~2 厘米。

  2.2 温度低。草帘过薄,保温性能差。栽培畦内温度达不到要求。

  解决办法:增加草帘厚度到 4 厘米为宜,提高畦内温度。

  2.3 栽培畦过深。

  处理办法:栽培畦深度保持在 25 厘米左右。

  3 原基不分化、干燥、腐烂

  症状:原基表面有分泌的水珠,表面干燥变黄或腐烂。

  病因:为“四大要素”失调所致:①菌袋失水过多,空气湿度不足。②没有调整好通风与提高湿度关系,顾此失彼或矫往过正;③掌握湿度大小的时机不对;④光线强度时间不适,原基受到灼烤干枯死亡。

  处理办法:查清病因后,要有针对性地调整好(四大要素)的相互关系。抑大过,补不足,使之相对平衡,原基受到阳光直射的地方及时遮阴。

  4 小老菇

  小老菇指原基刚分化,菇体就老化而不能生长。

  症状:菇体过小,多为白色,生长缓慢,叶片小而少,内卷,边钝圆,内外均有白色的多菌层、菌孔,呈现一种严重是老化现象,6~8 月份高温季节较多见。

  病因:①菌袋内原基直接分化而来,总体效应还未形成,营养来源供应不足。②营养不良菇体缺氧。③未掌握成熟标准及时采摘,人为造成老化。

  处理办法:加强通风,降低温度,适当增厚覆土,及时采摘。

  5 “鹿角菇”和“掌形菇”

  症状:菇体白色,形似鹿角,有枝无叶或小叶如甲,或紧握如拳,这类极易老化,气味差,商品价值低。

  病因:①光线不足。不仅影响菇体的颜色,而且直接影响气味的浓淡和菇体的形态及生长速度。②不良气味影响。

  防治办法:根据出菇场地和菇体形态适当增强光线时间和强度,在炎热天气,早晚要延长通风时间,尽可能地避开特殊气味的刺激。

  6 白色菇、“黄尖(面)菇”

  症状:菇体完全白色,质脆,味淡。“黄尖菇”菇体叶片的正面黄色边缘上卷。

  病因:以上菇症主要是因为光线时间强度不当所致。另外就是温度过高。

  防治办法:此症易防难治。根据症状不同可以白者补其光,黄者增其阴,叶少多通风,尖黄喷其水。

  7 烂菇(包括原基和成菇腐烂)

  症状:原基和菇体部分变黄、变软,进而腐烂如泥,并有特殊的臭味,多发生在高温、高湿、多雨季节。

  病因:干、湿不济、通风不良,感染病虫害或机械损伤所致,老出菇生产场地。

  防治办法:①选择通风向阳,离杂菌源远的新出菇场地。②适时补水通风。③发现病原组织,及时无害化处理,对其他病虫害要及时早处理,清除畦内杂物和碎菇片根等。

  8 菇畦中出现鬼伞

  菌袋污染造成鬼伞大量发生,一般在菇床上见不到鬼伞菌丝,只见到鬼伞小菇蕾从土中冒出,两天后就开伞,而后流出黑汁,很快就腐烂发臭,并诱发其他杂菌危害,鬼伞发生严重时,菇的产量受到严重影响,甚至绝收。

  处理办法:①加强通风,降低温度,发现栽培畦内有菌袋污染应及时清除。②在菇畦中发现鬼伞时,应在其开伞前及时拔掉,防止孢子传播污染栽培环境。

  9 虫害防治

  目前,危害栗蘑子实体的主要虫害是跳虫、线虫,菇蛆虫等。

  跳虫、线虫主要是危害幼小的菇蕾,菇蛆主要危害成熟的菇体,这些虫害对栗蘑子实体的生长和产量、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是栽培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9.1 跳虫的防治

  跳虫又名烟灰虫、弹跳虫。危害栗蘑子实体的主要是菇疣虫和黑角跳虫。菇疣跳虫,近白色球形,半透明,幼虫白色,体型与成虫相似,休眠后脱皮,色逐渐转暗,银灰色,群集时灰黑色,如同烟灰,成虫形如跳蚤,体长 1.2~1.5 毫米,有短状触须,无翅,有 3 对足,常在培养料,栽培畦和子实体表面迅速爬行,尾部有弹跳器,通常以弹跳方式活动,弹跳高度可达数 10 厘米高,体表有油脂,不怕水,畦内灌水时可浮水一层,如同糠麸,随水流动,在适宜环境中,繁殖速度快,每年发育 6~7 代,20~28℃时大量发生,常群集于子实体背面、根部和叶片的菌孔内。特别是幼菇期,原基会被虫体覆盖,使菇体萎黄,感染其他细菌腐烂而停止生长。

  跳虫是栽培环境过于潮湿,卫生条件极差的指标性害虫,原因明了,轻易防治。

  9.1.1 栽培场地必须选择卫生、通风、水源条件比较好的地方,避开低洼、畜圈、厕所和垃圾场,减少污染机会。

  9.1.2 栽培畦内没有长出子实体之前,可在畦内表面周边环境喷洒 0.1% 的低毒辛硫磷或其它高效、低度、广谱杀虫药 1~2次进行预防。如果发现虫体后也可用同样的方法进行防治。

  9.2 线虫的防治

  线虫种类较多,常见有血线虫,菇蛆,节节虫等。

  9.2.1 血线虫:虫体长 2~3 厘米,非常纤细,好象血线头,成群集在菇蕾周围 1~2 厘米深的土层内,危害小菇蕾,使菇体生长停止萎黄或腐烂。

  9.2.2 菇蛆:危害成熟期菇类的主要害虫。体长寸许,多钻入菇体内侧,使菇体质量严重下降,失去商品价值。发生菇蛆,可在菇体根部、叶片之间发现蛛网状物或虫蛀孔、虫体等。

  防治办法:局部地表喷洒 0.3~0.5%的敌百虫水,周围喷洒速灭杀酊。

  综合防治:清洁周围环境卫生;保持清洁水源;发现病虫害及时进行处理,防止传播。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nykx/zwbh/32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