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防治甘薯茎线虫病的药剂筛选

时间:2015-12-21 00:10:01 所属分类:植物保护 浏览量:

甘薯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轻工业原料和饲料作物。 我国甘薯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位居世界第 1,但单产却居世界第 12 位,究其原因,除栽培、管理技术落后外,甘薯茎线虫病的大面积为害也是导致其产量、 品质下降的重要原因[1- 2]. 目前,生产

  甘薯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轻工业原料和饲料作物。 我国甘薯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位居世界第 1,但单产却居世界第 12 位,究其原因,除栽培、管理技术落后外,甘薯茎线虫病的大面积为害也是导致其产量、 品质下降的重要原因[1- 2]. 目前,生产上通过建立无病种田、选用抗病良种、采用轮作倒茬、清除病残体和培育无病壮苗等农作防治措施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且实际操作较困难,采用化学防治仍是主要的防病手段[3- 6]. 但现在我国甘薯产区常用的如涕灭威、呋喃丹、灭线磷等防效较好的化学药剂多是高毒、 高残留农药,严重污染农产品及生产环境[7- 8],与农产品无公害生产相悖,目前国家已禁止使用。

  为筛选防治茎线虫病安全、 高效的化学药剂,笔者在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岗位科学家的指导下,选取了 3 种药剂进行多年多点田间药效试验,从中选出适合北方薯区防治甘薯茎线虫病效果较好的药剂,以评价其对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效。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时间、地点与参试品种

  2011 年, 试验地设在颍上县耿棚镇平修专业合作社甘薯田,5 月 16 日栽插,11 月 17 日收获;2012 年,试验地设在太和县赵苗镇甘薯种植户范兴建的薯田,6 月 2 日栽插,11 月 3 日收获;2013 年,试验地设在颍上县十八里铺乡甘薯种植户李国栋甘薯田,5 月 7 日栽插,10 月 8 日收获。 这些田块均是茎线虫病发生的严重地块。 参试品种为当地主栽品种商薯 19.

  1.2 试验药剂及使用方法

  30%辛硫磷微胶囊剂( 15 kg/hm²) 、三唑磷微胶囊剂( 15 kg/hm²) 、毒死蜱微胶囊剂( 7.5 kg/hm²) ,均由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植保功能研究室提供。3种药剂均对水后穴施,对照用清水。

  1.3 试验设计

  3 次重复,随机排列,5 行区,过道 0.6 m,每行栽 20 株,小区面积 22.1 m²,栽植密度 5.1 万株 /hm².试验用薯苗均为健壮苗,苗质一致,试验操作过程是先把苗栽上, 然后把药剂逐棵施入再浇水封土。栽插后常规管理,团棵期中耕除草一次,后又拔大草数次,整个生育期不打药。

  1.4 田间调查及指标测定

  收获时每小区调查中间 3 行,调查株数 60 株,调查面积 11.73 m², 按照甘薯茎线虫病地下部调查标准[9- 12]进行调查,逐块横切,并按分级标准进行分级,记载各级别薯块数及薯块质量。 计算各小区病情指数以及薯块发病率、产量和防治效果。 薯块病害级别按照以下标准分级[13- 14]:0 级,无病;1 级,为害面积占薯块横切面积 1/4 以下;2 级,为害面积占薯块横切面积 1/4~1/2;3 级,为害面积占薯块横切面积 1/2~3/4;4 级, 为害面积占薯块横切面积 3/4以上。

  2 结果与分析

  2.1 2011 年 3 种药剂对甘薯茎线虫病防治效果

  从表 1 可以看出,3 种药剂处理的茎线虫病为害都较轻,药剂三唑磷微胶囊剂处理的病情指数为0.3,其余 2 种处理的病情指数为 0,而对照清水的病情指数高达 8.4;从防治效果看,3 种药剂处理对甘薯茎线虫病均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其中,以 30%辛硫磷微胶囊剂和毒死蜱微胶囊剂较好, 防效达100%,三唑磷微胶囊剂稍差( 96.4%) . 从鲜薯产量看,3 种药剂处理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其中,30%辛硫磷微胶囊剂的鲜薯产量最高,达 32 827.5 kg/hm²,较对照( 26 713.5 kg/hm²) 增产 22.9%,毒死蜱 微胶囊剂次之,鲜薯产量为 30 718.5 kg/hm²,较对照增产15%,三唑磷微胶囊剂增产最小( 14.2%) . 方差分析表明,3 种药剂处理间在产量和防效上差异均不明显。

  2.2 2012 年 3 种药剂对甘薯茎线虫病防治效果

  由表 2 可知,3 种药剂处理下病情指数均较对照低,其中,30%辛硫磷微胶囊剂最低( 0.13),毒死蜱微胶囊剂次之( 0.5),三唑磷微胶囊剂最高( 0.7);从防治效果看,3 种药剂处理的防治效果都在 75%以上,其中,30%辛硫磷微胶囊剂最好( 95.4%),毒死蜱微胶囊剂次之( 82.1%),三唑磷微胶囊剂相对较低( 75%)。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0%辛硫磷微胶囊剂与毒死蜱微胶囊剂、三唑磷微胶囊剂间在防效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毒死蜱微胶囊剂与三唑磷微胶囊剂间差异不显著。 从产量来看,30%辛硫磷微胶囊剂处理下的鲜薯产量最高,为 29 043 kg/hm²,较 对照( 27 075 kg/hm²) 增产 7.3%, 毒死蜱微胶囊剂最低,为 25 820 kg/hm²,较对照 减产 4.6%;方差分 析结果表明,3 种药剂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

  2.3 2013 年 3 种药剂对甘薯茎线虫病防治效果

  从表 3 可以看出,3 种药剂处理对甘薯茎线虫病均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其中,三唑磷微胶囊剂防效最好( 93.5%),30%辛硫磷微胶囊剂次之( 79.2%),毒死蜱微胶囊剂防效最差( 63.9%);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三唑磷微胶囊剂与毒死蜱微胶囊剂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从产量上看,3 种药剂处理对甘薯产量都有大幅度提高,清水对照处理几乎绝收,其中,三唑磷微胶囊剂处理下的鲜薯产量最高,为 30 080 kg/hm²,较对照( 4 518 kg/hm²) 增产 578.5%,30%辛硫磷微胶囊剂次之( 27 810 kg/hm²) ,较对 照增产 515.5%,毒死蜱 微胶囊剂最低( 22 163 kg/hm²) , 较对照增产 390.6%.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三唑磷微胶囊剂与毒死蜱微胶囊剂间差异达显著水平,3 种药剂处理与 CK 间在产量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2.4 2011-2013 年 3 种药剂对甘薯茎线虫 病病薯率的影响

  由表 4 可知,2011-2013 年, 连续 3 a 这 3 种药剂防治下的病薯率均较低,其中,2011 年毒死蜱微胶囊剂病薯率是 0.4%, 其他 2 种药剂均为 0,而对照为 12.7%;2012 年病薯率最低的是 30%辛硫磷微胶囊剂,为 0.6%,而对照是 4.1%;2013 年病薯率最低的是三唑磷微胶囊剂, 为 8.44%, 而对照是94.58%.而且每年收获时现场观察得到,3 种药剂处理下的健康薯块较多,色泽鲜艳,薯块大且饱满;而清水对照的薯块较小,且坏薯较多。 2013 年 3 种药剂处理下的病薯率较前 2 a 增加, 当年颍上县示范田甘薯茎线虫病大面积发生,试验药剂及用药量较前 2 a 没有增加,但普遍几乎绝收,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 3 种药剂连续 3 a 的试验研究,30%辛硫磷微胶囊剂防效最好,3 a 平均为91.5%,毒死蜱微胶囊剂和三唑磷微胶囊剂防效相当,3 a 平均分别为 82%和 88.3%; 三唑磷微胶囊剂处理鲜薯产量最高,较对照平均增产 198%,30%辛硫磷微胶囊剂次之,较对照平均增产 181.9%,毒死蜱微胶囊剂最差,较对照平均增产 133.7%,且 30%辛硫磷微胶囊剂处理的鲜薯产量更加稳定;30%辛硫磷微胶囊剂和三唑磷微胶囊剂处理的健康薯率较高,3 a 试验平均分别为 92.5%和 96.4%, 毒死蜱微胶囊剂稍低,3 a 平均为 86.7%. 从防效、鲜薯产量和可用薯 3 个指标综合考虑,30%辛硫磷微胶囊剂对甘薯茎线虫病防治效果最好。 另外,辛硫磷也是一种低毒的有机磷杀虫剂,具有高效、无公害特性,而且使用成本低,在甘薯生产上更具有开发潜力。

  通过近几年的试验,笔者认为,高分子包裹的微胶囊剂型 30%辛硫磷微胶囊剂、三唑磷微胶囊剂在土壤中的降解速度减慢,达到缓释的目的,使植株在整个生育期都处于药剂的保护中,可替代国家禁用药剂涕灭威、呋喃丹等推广应用。

  2012 年 3 种药剂处理对甘薯产量影响不明显,且毒死蜱微胶囊剂还较对照减产,处理效果最好的30%辛硫磷微胶囊剂,较对照增产也只有 7.3%. 这可能与当年的天气有关,因为在甘薯团棵前一直干旱,影响了线虫的蔓延,一些感病的植株死去未结薯, 干旱结束后甘薯很快封垄进入秧蔓旺盛时期,由于甘薯的自调节功能较强,少量缺棵对其产量影响较小,之后甘薯的抗性也增强了,随着雨水的增多线虫发生和缓慢地进入, 对甘薯的危害就较小,这时由于药效也在慢慢降低,施药与不施药的差别也就不明显。

  参考文献:

  [ 1] 刘顺通,段爱菊,张自启,等。 不同药剂防治甘薯茎线虫病的田间效果[J]. 河南农业科学,2011( 3):102- 104.

  [ 2] 贾赵东,谢一芝,郭小丁,等。 甘薯茎线虫病防治与抗性育种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 2):626- 628.

  [ 3] 谢逸萍,马大夫,李秀英 ,等。 5 种药剂对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治效果试验[J]. 江西农业学报,2008,20( 2):66- 67.

  [ 4] 迟全元。 甘薯茎线虫病及综合防治[J]. 陕西农业科学,2004( 1) :55- 56.

  [ 5] 张德满,宋文武,赵振海,等。 甘薯茎线虫病的化学防治药剂筛选研究[J]. 植保技术与推广,2001,21( 5):32.

  [ 6] 秦素妍,王俊岭,刘志坚,等。 四种药剂对甘薯地下害虫的防治研究[J]. 杂粮作物,2010,30( 4):297- 298.

  [ 7] 郭小丁,谢一芝,马佩勇,等。 化学药剂防治甘薯茎线虫病试验[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 4) :136- 138.

  [ 8] 郭小丁,谢一芝,贾赵东,等。 江苏省鲜食甘薯无公害生产技术体系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0( 1):115- 116.

  [ 9] 杨文兰,刘贺昌,张卫青,等。 克线丹颗粒剂对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治效果[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20( 1):26- 28.

  [ 10] 谢逸萍,马大夫,李洪民,等。 甘薯茎线虫病抗性鉴定方法及评价[J]. 杂粮作物,2002,22( 1):50- 51.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nykx/zwbh/33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