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21 00:17:44 所属分类:植物保护 浏览量:
玉 米 象 (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1855)隶属于鞘翅目 (Coleoptera)象甲科 (Cur-culionidae).该虫分布遍及全国[1~2],为储藏物最大的毁灭性害虫之一[3].该虫危害稻谷、小麦、玉米、薯类及其加工品,同时危害莲籽、天麻等土特产及中药材[4~7]. 玉米象对
玉 米 象 (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1855)隶属于鞘翅目 (Coleoptera)象甲科 (Cur-culionidae).该虫分布遍及全国[1~2],为储藏物最大的毁灭性害虫之一[3].该虫危害稻谷、小麦、玉米、薯类及其加工品,同时危害莲籽、天麻等土特产及中药材[4~7].
玉米象对不同材料有不同的趋性.蒋小龙[8]等研究了玉米象对不同挥发物的趋性.试验表明,玉米象成虫虫体正己烷萃取物对玉米象成虫的诱集活性达到87.5%,萃取液在3.4 min时出现峰值;玉米、大米、小麦正己烷萃取物均可引起玉米象成虫的 聚 集,强 弱 顺 序 为:玉 米 (73%)>小 麦(63%)>大米 (56%);植物油方面,芝麻油和玉米油对玉米象的诱集性较高,菜油和花生油没有诱虫性,而生姜油则有显着的驱避性.而Walgen-bach[9]发现,粉碎小麦对玉米象的诱集性优于整粒小麦或麦芽油.
在饲养过程中发现,玉米象有聚集在破损玉米粒上取食的现象,于是设计试验以探究玉米象对于破损玉米粒的趋性.本试验可以让我们了解玉米象面对完整玉米粒与破损玉米粒的选择性,进而对玉米象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作用.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供试虫源采自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种质资源仓库,选择羽化后7d的子二代成虫作为试验用虫;玉米购自昆明凉亭粮食市场,挑选其中破损的玉米粒单独放置.
1.2试验方法
1.2.1取3只养虫笼 (30cm×30cm×30cm),置于28℃全黑暗条件的恒温箱中.玉米象在进入一个新环境后会有一段时间无规则的盲目爬行,加之玉米象有畏光的特性,因此试验在黑暗条件下进行24h,以保证玉米象有充足的时间辨别气味,从而进行选择.
1.2.2上午9∶00,放入4个培养皿.每两个培养皿之间距离相等,每个培养皿与养虫笼底面对角线交点的距离相等.1号皿平铺一层完整的玉米粒;2号皿平铺一层受损的玉米粒;3号皿将完整的玉米粒与受损的玉米粒混合;4号皿空白用作对照.
1.2.3每笼放入100头成虫 (雌雄比1∶1),接虫位置在养虫笼底面对角线交点处.
1.2.4第二天上午9∶00同时将所有培养皿取出,分别统计雌、雄成虫数.
1.2.5试验连续三天重复3次.每天在放入培养皿前,检查试虫数量,若有死亡,则需补足100头成虫.
2结果与分析
玉米象对不同处理的趋性见表1.表1表明,CK(对照)和A(完整玉米粒)之间的差异不显着,而与B(破损玉米粒)、C(完整玉米粒与破损玉米粒的混合)的差异显着,说明破损玉米粒相对于完整玉米粒对玉米象有更强的诱集作用.分析原因可能有三点:一是破损的玉米粒失去种皮保护,内部的挥发性物质吸引玉米象聚集;二是破损玉米粒的破损部位相较于完整玉米粒更容易取食;三是玉米粒破损后,由于其颗粒小,玉米象更容易隐藏.B(破损玉米粒)与C(完整玉米粒与破损玉米粒的混合)的差异显着,说明完整玉米粒影响玉米象的取食.另外,不同处理对雌雄虫的诱集数量基本一致,说明破损玉米粒对玉米象的诱集不存在性别差异.
3结论与讨论
3.1本研究发现,取食完整玉米粒的玉米象有3.89±0.40头,取食完整与破损混合的玉米粒有29.22±1.44头,取食破损玉米粒的则有47.22±1.74头,取食完整玉米粒的玉米象与取食破损玉米粒的玉米象在数量上存在显着差异,说明与完整玉米粒相比,玉米象成虫对破损玉米粒的趋性更强.但是不同处理对玉米象的诱集作用无明显的性别差异.
3.2本试验仅简单分析了破损玉米粒比完整玉米粒对玉米象有更强的诱集作用的原因,更深层的原因如破损玉米粒中是否有更吸引玉米象取食的物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3.3生产中可以使用诱捕器结合破损玉米粒的方式防治玉米象.在库存玉米粒旁边设置诱捕器,诱捕器中放置破损玉米粒对玉米象进行诱集杀灭.鉴于玉米象有畏光的特性,诱集时将破损玉米粒置于角落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Howe R.W.Losses caused by insects and mites instored foods and foodstuffs[J].Nutritional Abstractsand Review,1965,35:285~302
2 姚康.仓库害虫及益虫 [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86,23~25
3 李明善,刘绍秋,索金蓬等.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储粮害虫种类分布调查 [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1994(3):29~33
4 朱邦雄,邓树华,周剑宇等.稻米中玉米象的发生与控制研究 [J].粮食储藏,2009,3 (5):12~16
5 王志民,曹阳,陈亮等.玉米象 [Sitophilus zeamais(Motschulsky)]对小麦和玉米的危害研究 [J].中国粮油学报,1997,12 (1):5~9
6 吴旺其.近年来西林县玉米象成害 原因 及 防 治 对 策[J].广西植保,2010,23 (1):24~25
7 杨长举,邓望喜,杨志慧.菜油拌粮对玉米象种群增长的抑制作用及保粮效果 [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3,12(1):87~89
8 蒋小龙,寸东义,刘文斌.玉米象对挥发物趋性的研究 [J].西南农业大学 学 报,1994,16 (6):511~514
9 Walgenbach C.A.and Burkholder W.E.Factors af-fecting the response of the maize weevil,Sitophilus ze-amais(Coleoptera:Curculionidae),to its aggregationpheromone.Environ.Entomol.,1986,15:733~738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nykx/zwbh/33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