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6-12 10:19:59 所属分类:社会科学 浏览量:
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新时期要在不断完善并坚持统筹城乡居民保障制度的基础上,确保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能够得到充分的
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新时期要在不断完善并坚持统筹城乡居民保障制度的基础上,确保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能够得到充分的满足。从而在政府的主导作用下,通过对社会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项目的不断完善,来为那些处于不利境地急需帮助的家庭、个人提供必要的社会民生保障。可以说社会保险制度的优化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是一项事关我国改革发展局势的大事,有助于维护市场经济下的社会稳定、发展,是促进社会文明、和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保障性内容。2020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最为关键的一年,面临即将到来的“十四五”规划,社会保险制度体系建设必将出现更多全新的挑战和任务要求。因此,在当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需要对社会保险制度的优化给予较高的关注度,结合时代发展需求对社会保险制度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优化。
一、社会保险制度概述
社会保险简称社保,是一种社会性的保障机制,在国家立法的保障和推动作用下,由国家或社区、企业、劳动者进行共同筹资,用以建立社会保险基金,在劳动者因工伤、残废、死亡、疾病、年老、失业、生育等原因而暂时失去工作能力亦或是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对劳动者本人以及家属给予一定的资金、物质帮助。从作用范围来看,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不仅有助于劳动者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更能够起到很大的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效用。从内容上来看,社会保险制度包含了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工伤保险制度、生育保险制度、社会救济等几个主要方面。
二、新时期社会保险制度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十九大会议指出,经过前期的不断努力,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当前阶段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逐渐由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在经济发展方式、结构不断变化调整的关键阶段,我们要着力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的完善。而作为我国经济增长重要第四驱动力的社会保险,随着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建立,将有助于消除社会大众在养老、失业、医疗、教育等方面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为百姓解决后顾之忧,从而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重要的支撑作用。由此来看社会保险制度不仅是一项单纯的民生工程,更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性内容。面临新时代新要求,我们急需积极推进社会保险制度的优化和完善。
(二)人口老龄化来势迅猛据相关数据显示早在二十年代末期我国老龄化社会发展趋势已初露端倪。在过去几年来我国人口增长率表现出了明显的下降趋势。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加大了人们的养老压力,面对日益增长的老龄群体以及降低的年轻群体,家庭养老能力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政府的养老负担,需要政府在养老设施、养老基金支出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为此,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政策,用于缓解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保障性问题,如2014年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需缴纳一定的养老保险和年金;2015年印发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2019年将社保缴费归入税务,并将医疗保险与生育保险进行合并,养老金平均提升5%。未来面临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扩大化,国家社会保险支出压力也将加剧,单纯依靠财政补贴并非长久之计,为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们更需要结合时局的变化来对现有社会保险制度作出动态化的调整和优化,以此来确保社会养老问题的有效解决。
(三)城镇化建设进程加速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是实现我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内生需求。近年来在国家的支持和引导下,经过多方的努力,我国城镇化率一直保持一个良好的上升趋势。就目前形势来看,我国有益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环境已经形成、城镇化发展水平已初步接近世界平均水平。面对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人口、经济、社会等层面的急速转变,我们急需借助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来满足城镇人口在医疗、养老、教育等方面的社会发展需求。并通过社会保险制度发挥社会“减震”作用,来有效调解社会城镇化发展矛盾,引导城乡居民实现规范化流动迁移,由此来达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目的。
三、新时期社会保险制度优化策略
(一)完善社会保险资金筹集机制社会保险资金的筹措是确保社会保险工作得以有序、稳定开展的重要前提,针对目前社会保险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资金量紧张的问题,政府应积极发挥市场调节作用,通过资金筹措制度的完善,来实现社会保险资金融资方式的多元化。为此,一是,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借助国际保险基金的不补充作用来弥补我国社会保险资金不足的问题。二是,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要对政府在社会保险中应发挥的责任予以进一步的明确,以此来促进政府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保障地方财政能够为社会保险投入足够的资金。三是,完善基金征缴管理,制定严格的社会保险缴费、登记制度,并在政府监管稽查的作用下,确保基金应收尽收。
(二)推进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为充分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切实保障老年群体的养老、就医、生活等基本需求,我们要在原有社会养老保险的基础上继续加大保险社会覆盖面,建立可持续、全方面、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具体来讲:一是,借助企业作用的发挥,积极推进补充性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企业年金制养老保障制度,由此来补充社会养老保险在资金短缺、保障力度不强等方面的问题。二是,加大商业养老保险供给侧改革,促进商业养老保险服务、产品的更新升级,鼓励人们借助商业保险,根据自身需求以及发展规划建立多层次的养老计划。由此来形成以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年金制度、商业养老保险为支撑的中国养老金体系,使人们能够享受到更加周到、优质的养老保险服务。
(三)加快农村社会保险体系建设农村社会保险体系的完善建设,有助于全面推动城乡社会保险制度整合,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缩小城乡差距是极为有益的。在加快农村社会保险体系建设工作中,我们需要做好如下几点工作。一是,通过广泛社会宣传活动的开展,将社会保险知识以及优点向农村居民进行普及,使农村居民对社会保险重要性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由此来达到强化居民参保意识的目的,确保社会保险在农村地区的全员参与程度。二是,注重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制定的针对性,应结合不同地区差异化的风俗习惯以及经济、教育等发展状况,建立与之相符的社会保险制度。如,针对贫困山区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应强调政府社会保障救济作用的发挥;针对经济富裕地区,要建立与城市相当的社会保险体系,引导居民进行参保。同时,还应针对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农村人口的进城务工问题,建立完善的工伤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由此来确保农村人口的合法权益。
四、小结
综上所述,总体来讲,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居民的基本养老、医疗、就业、教育等一系列基本生活需求。但处于不断变革的新时代下,要想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就必须尽快建立与本时代发展相符的社会保险制度,发挥社会保险在社会稳定、发展中的保障作用。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要通过对政府、社会、家庭、个人等在社会保险中责任的进一步明确、统筹和定位,来积极构建起一个覆盖全民、统一高效、自由转接、体系多层,且极具可持续性的全新的社会保险体系。由此在社会保险的辅助作用下全民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稳固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国尧.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商讯,2019(35):1-3+7.
[2]王韶华,黄姝畅.刍议社会保障制度的若干问题——以《社会保险法》为视角[J].江汉论坛,2019(12):112-115.
[3]何周丽.新形势下我国社会保障体制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04):79-80.
作者:刘玉敏
新时期社会保险制度优化分析相关推荐目前社会保险内部审计问题与相应策略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shkx/46302.html
上一篇:社区街道与公共健康关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