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论述沟通协调之风负面效应

时间:2015-12-20 18:52:51 所属分类:伦理学 浏览量:

由此,它也成为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元素,带来了自身效应的如何和谐问题,亟待我们去进一步思考和把握。 一、沟通协调之风带来了和谐也带来了不调 从现实来看,沟通协调以弹性制约、人性化补充的方式弥补了制约机制的不足,拉进了彼此间的距离,

由此,它也成为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元素,带来了自身效应的如何和谐问题,亟待我们去进一步思考和把握。
一、沟通协调之风带来了和谐也带来了不调
从现实来看,沟通协调以弹性制约、人性化补充的方式弥补了制约机制的不足,拉进了彼此间的距离,为各级提供了迅速灵便、科学高效的决策、运筹能力,在承办各类事务尤其是处理争端、加强合作以及完成急难险重等特殊任务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综合来看,它也有其负面效应,尽管没有形成气候,但带来的危害也是不能低估的。
(一)沟通协调有时削弱了制约机制的权威。有的单位办事,总习惯于让个别“能人”开道,成事自然顺当;有的运动员或运动团体参加比赛,想方设法打通裁判员,借“黑哨”压制对手取得好的成绩;有的包工头,不惜代价去占有关系,提前搞到了标底进而揽下大项工程……对此种种通过非正常沟通协调渠道,常常达成意愿的现象,人们往往予以鄙视、责怪、抨击,但针对的有时只是现象本身,而忽视了它的最终受害对象——制约机制。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单位秩序杂乱无章,管理漏洞百出,究其原因,不是缺乏制约机制,而是不去依靠制约机制的正常运作或特定职能去协调解决问题,却依靠特殊地位去干预、影响事情的发展,从而降低了制约机制的权威和约束力。久而久之,致使单位制约机制再健全,也因缺乏影响力而变得苍白无力。
(二)沟通协调有时促成了事务交往的庸俗化。谈及交往的庸俗化问题时,沟通协调领域尤其是其中的吃请、送礼现象,往往是议论最多的话题。透过一组组惊人的消费数据,我们不禁思索着这样昂贵的沟通协调代价究竟带来了什么?如今每逢重大节日,商场里的礼品是琳琅满目、天价倍出,路上送礼的人群和车辆是络绎不绝、拥挤不堪,高档酒店是客座一空、人满为患……借以重大节日,通过吃请、送礼等方式来沟通感情、协调事务本无可厚非,但其中出现的乱拉关系,搞攀比、浪费、贿赂等五法八门、无孔不入式的请客送礼,却违背了应有之义,有时反倒使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变得越来越淡了,原本单纯的人情变了味道,蒙上了污浊之色。
(三)沟通协调有时抬高了承办事务的门槛。在沟通协调领域,我们还发现一种“怪圈”,即有时出现的越沟通越不通、越协调越不调继而越不通越沟通、越不调越协调的现象。按照常理,我们所进行的沟通协调行为,应当带来更加通达顺畅的结果,但事实有时恰恰相反。正是由于沟通协调多了,造成了一些不该沟通协调的事也要沟通协调一番。这从当今职业病、机构病等顽症的表象上得到了充分体现: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但如今病人就医有时却要与“红包”相伴;老师自古就有传道授业解惑之责,但如今徒弟求学有时却要以“吃请、送礼”为代价……之所以称之为“怪圈”,还因为其中的成本是越来越重、越来越多,但成事却越来越难。现在有的单位,部门之间高墙壁垒,本位思想突显,岗位之间互不买帐,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问题较为突出,问题恰恰就是:凡事讲沟通,凡事要协调,却忽视了最根本的东西,也是最需要贯彻的部门与岗位职责。
二、沟通协调之风有时隐含不调而近乎和谐地存在
对于沟通协调之风带来的负面影响,人人都有切身体会,但因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并非人人都能正确去面对和处理,从而使其有时保持隐性状态,进而也使沟通协调有时近乎和谐起来。
(一)沟通协调历史久远、涉面宽泛,对其带来的不调人们容易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不管站在什么角度来看,沟通协调都不是一个新奇领域。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求法、郑和下西洋等故事绵延历史长河,《康熙微服私访》等一大批作品中的件件沟通协调故事历历在目,当今“交流年”、“合作论坛”、“合作峰会”、“多边会谈”等活动层出不穷……无论是纵观古今,还是横览中外,无论是国际间的往来,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协调总是与视野相伴,它存在与社会的各个角落,表现形势千姿百态。正是对沟通协调太熟悉了,人们对这一领域所反映出的正面或负面效应不去更多的在乎,甚至有时对顾及它的影响的现象感到不可理解。
(二)沟通协调因受利益诱惑和传统习俗的影响,即使损害了大局利益人们有时也要予以认同和感激。有时因受条件制约,一些人总是习惯于站在自我角度思考问题,而常常忽视对大局和长久的影响。这样一来,沟通协调总会带来“甜头”,也正因如此,才使得负面的沟通协调大有市场。为什么一些人一事当前不是通过正当途径去解决而是乱拉关系,一些人主要精力不是用在工作上而是用在迎来送往、把盏碰杯等应酬上,甚至挖空心思拜门子、找路子,编织个人的关系网,根本原因就是个人从中可以捞取高息回报。事实上,当从沟通协调中偿到“甜头”的时候,一些人不仅对其有认同感,还常常对帮助自己成事的沟通协调者存有感激之情,这也算是“人之常情”。也由此时常出现了“组织亲自出面搞协调”、“领导亲自出面跑经费”等行为被作为先进典型来报道推崇的现象。
(三)沟通协调势头强劲,在多方强求之下人们有时习惯于顺从求全。不可否认,现实生活中,有些事情,包括正当的、合理的要求,通过正常途径办不通,通过沟通协调一下就通了。这自然就使社会各行各业催化或者强化了沟通协调的功能。目前,许多单位在招聘管理人员或考核任用干部时,都会不约而同地列上“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条件,有的单位甚至把沟通协调能力上升为内部最关键、最重要的岗位胜任能力。事实上也是如此,即使你的业务能力再强,如果你不善于沟通,你就很难得到领导的赞扬。相反,有时你不管通过什么办法,只要能把领导交办的事项协调沟通好,你就会得到领导的认可。因此,面对各方对沟通协调素质的强求,一些人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有时即使对负面沟通协调深恶痛绝,但也要乐此不疲。
三、沟通协调之风理应成为纯正的和谐之风
沟通是“使两方面能通连”;协调是“使配合得适当”。在大力倡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对于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元素——沟通协调之风,我们理应还其本来之意,使其真正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纯正的和谐之风。
(一)要大力营造良好的沟通协调环境。没有和谐的沟通协调就没有社会的和谐,社会的和谐也离不开和谐的沟通协调。但沟通协调本身特点决定,它的和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当前,要以全国上下大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风的契机,把践行良好的沟通协调之风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让全社会的每一成员在沟通协调中都能崇尚和谐、遵从和谐。要把改善沟通协调之风同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同“八荣八耻”、“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让社会的每一成员从传统习俗中解脱出来,沟通协调时能自觉地站在大局下思考利益得失,自觉地践行党的先进性。此外,当前还要注意纠正在沟通协调中存在的盲目追捧和依附、一味敌视与抵制等极端错误倾向,使沟通协调之风能真正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要自觉地规范自我沟通协调行为。要坚持净化自身,从我做起,坚决抵制庸俗的沟通协调学,积小我为大我,聚个体为群体,集小气候为大气候;要充分认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辩证关系,时刻把沟通协调置于制约机制的约束之下;要深刻吸取沟通协调中贪图个人小利得到的“甜头”终会变成“苦果”的教训,自觉地把沟通协调建立在不影响大局利益的原则基础之上;要牢固树立以个人的、暂时的奉献换取大局、长久的和谐的高尚追求,甘以牺牲自我利益的姿态来面对规范自我沟通协调行为中的暂时得失。
(三)要坚决刹住沟通协调中的不正之风。首先,要确立刹住不正之风的信心。要认识到,非正常的沟通协调再顽固复杂,但它总有见不得阳光的脆弱一面;要看到,非正常的沟通协调,损害的是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得好处的只是个别人,“唱黑脸”定会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更有坚强的组织作后盾。其次,要健全强化监督制约机制。要全方位地不留死角,尤其要把“特权”现象纳入监督视野,真正体现制约机制的权威;要发动力量,让社会的每一名成员都成为监督员,不给非正常的沟通协调者以栖息之地。再次,要奖罚分明。对于非正常沟通协调者,要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决不能听之任之;对违反规定造成不良后果和影响者,要严肃查处,决不能姑息迁就。同时,还要大张旗鼓地宣扬那些敢于坚持原则不为权势利益所动的先进典型。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wzys/llx/24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