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家训在培育传统价值观中的作用

时间:2015-12-20 18:54:51 所属分类:伦理学 浏览量:

价值观基本上是与人类同步出现的,人类有了善恶公平不公平正义非正义的判断取舍就标志着价值观念的产生,这些基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标准具有一定的共性,可以成为人类普遍遵奉的价值观,较少民族、阶级和国家的色彩.而核心价值观,则与阶级、民族、国家密切相关,是

  价值观基本上是与人类同步出现的,人类有了善恶公平不公平正义非正义的判断取舍就标志着价值观念的产生,这些基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标准具有一定的共性,可以成为人类普遍遵奉的价值观,较少民族、阶级和国家的色彩.而核心价值观,则与阶级、民族、国家密切相关,是以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为基调确立起来,作为统一思想、调适人心、指导实践、凝聚力量的核心价值,在推动民族和国家走向富强的过程中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但不论是一般意义上的价值观还是核心价值观,其提出、被认同、被奉行(践履)都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从外在规范转为内在价值信念,需要恰当的方法和途径有效地传导给全体国民乃至其他民族和国家,以体现本民族和国家的精神文明高度和文化软实力,以获得其他民族和国家的认同.

  传统中国社会的价值观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在国家层面以统治者倡导推行的忠孝、仁德等为标志,在民间以孝悌、友爱、诚信、礼让为人与人关系的准则,连接二者的是传统家训、家教等(有些是书面文字,有的是家庭成员之间口传身教),可以说,家训是传统中国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独特方法和途径.对家训在培育传统价值观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从中发现可资当代价值观培育践行的传统资源.

  一、传统家训是传统核心价值观下落和民间价值观提升的桥梁

  传统家训又称庭训、家诫、家范等,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家训最初是由于传统中国社会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生产生活知识的传承、子女后代品德培养、立身做人能力、价值观念养成均在家庭中进行,因此家训是伴随着血缘家庭的出现而产生的.但在其成为一种文化之后,统治阶级主流思想意识成为其主导,即核心价值观成为家训文化的基本精神,家训成为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民间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家训切近大众日常生活的语言、行为方式,从而将核心价值观渗透给家庭成员,潜移默化地内化为大众的内心信仰,在普及、推广核心价值观的同时提升家训的精神层次,丰富家训的文化内涵.

  从现有文献来看,殷周之时,家训的形式和内容均与后世相近,《尚书》《周易》《诗经》中的有关家训的篇章内容已经相当全面.如《尚书·酒诰》中周武王教诫其弟康叔戒酒以及他们的后代子孙时,引述他们父亲文王的话说:"惟曰我民迪小子,惟土物爱,厥心臧.聪听祖考之彝训,越小大德.小子惟一."这段话透露的信息说明,周初时候,家教家训已经是一种普遍的自觉行为.百姓常常训导其子孙,要懂得爱护土地和财物;子孙也常用心听从祖辈的教导,而把小的德行和大的德行一样地看待.如果从家训的内容上进行分析,殷周时期家训所揭示的每一个方面,几乎已经构成了后世家训的主要内容,是以着述形式出现的中国家训的直接源头〔1〕.

  从汉代开始,一些有远见卓识的帝王、官绅、士人为了家庭、家族的长远和根本利益",业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颜氏家训·序致第一》)兴家立业、光宗耀祖,在把生产生活的技巧和能力传给后代的同时,重点把当时的社会规范、价值信念传授给后代,特别是汉以后儒家的孝悌、仁爱、诚信、忠义、礼让、敬畏、勤谨、自强、宽容、和谐等成为传统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也成为家训家诫的主要内容.

  考虑到是家训家诫主要是对家中后代自小开始养育,为幼儿和文化水平不高的家庭成员易于理解和接受,家训家诫基本上采取生活化、通俗化、可实践的语言,以亲子、兄弟姊妹、宗亲乡邻之间情感交流,在人伦日用中潜移默化地培育起与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西晋羊祜在《诫子书》中回忆自己从小所受家教:"吾少受先君之教,能言之年,便召以典文,年九岁,便诲以《诗》《书》,"告诫子弟:"恭为德首,慎为行基,愿汝等言则忠信,行则笃敬.无口许人以财,无传不经之谈,无听毁誉之语,闻人之过,耳可得受,口不得宣,思而后动."〔2〕南宋朱熹也说:"我先人常训子弟云:男子有三紧,谓头紧、腰紧、脚紧.头谓头巾,未冠者总髻,腰谓以带束腰,脚谓鞋袜.此三者皆要紧束,不可宽慢.宽慢则身体放肆不端严,为人所轻贱矣."〔3〕就是从衣服冠履、行走坐卧、视听言动等细小之事做起,从小养成端正、严谨的形体、形态、习惯并内化为一种意识观念,奠定文明守礼、恭谨诚信的德行基础,成就积善之家百年不坠的名门望族.如地处浙江省浦江县郑宅镇的"江南第一家",也称"郑氏义门"的郑氏家族,历经宋、元、明三代,300多年,同灶共食,人口最多达三千多人.元武宗旌表为"孝义门".明朱元璋赐以"江南第一家"、御书"孝义家"赐之.之所以成为名留史册的名家,受到统治者的赐封旌表,因其以《郑氏规范》立家,全体家人遵循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伦理,以孝义立身、礼廉治家.

  正是看到了家训调整人心、友爱家庭、和睦乡邻、稳定国家的功能,所以统治者有意把自己的统治意识、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家训家规之中.一方面在自己的帝王之家内制定家训家规,以保江山永固.汉高祖刘邦曾《手敕太子文》,魏武帝曹操多次作《诸儿令》《内戒令》《遗令》,唐太宗李世民作《帝范》,清康熙帝作《庭训格言》等,教育皇子皇孙以孝悌仁爱为本,正心诚意勤勉恭俭为务,做有德之君,有功之君,为万民表率.一方面以封赐、旌表、封爵等方式对以家训家规整齐家族子弟并收到良好效果的家庭和家族树立榜样和标杆,使下民感受到接受、奉行孝悌仁爱、忠信守礼等核心价值观的好处.义利有效结合,"圣人以义为利,义安处便是利.凡人惟弃利己之心,以求义之所安,则为忠臣者亦此道,为孝子者亦此道."〔4〕只要按照统治者倡导的义(核心价值观)去做,就可以身立家齐,光宗耀祖,成就传统中国人的人生理想.

  二、家国同构的社会形态是传统家训濡化传统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基础

  传统中国社会是以自然经济为主导的农业社会,基本上是聚族而居,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是集物质生产、人口生产及日常生活、教育、文化传递、与外界交往包括担负与国家关联事务于一体的社会基本单位.无论是经济的、政治的,还是文化的、自然的,都以血缘人伦关系为主导,以血缘伦理的自然性为依据,人文化、制度化为规约,通过血缘伦理社会化、社会伦理血缘化的双向同化,达致家国同构、君父同格的社会架构〔5〕.用《孟子》的话说就是:"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孟子·离娄上》)在这种家国同构的社会中,家是国的原点,国是家的放大,家是小的王国,国是大的家庭,所以,家训上可达天庭,下可劝下民.由于家庭的强大功能和作用,不仅相对于个人,甚至相对于国家,都具有相当大的权威、权力.所以良好的家教家风造就的文明稳定的家庭对稳定国家政权、推动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在家国同构的血缘伦理政治社会中,每个人从出生时起(甚至从还未出生起,参见《列女传》周文王母亲在孕育文王时),就被告之如何做一个儿子、兄弟、丈夫、父亲、臣子、君王.如《礼记·冠义》所言":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而后礼义立."从父子之亲推致君臣之正再推致礼义之立,完成家---国秩序的确立.所以,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家训家规等途径使人成为有家国天下情怀的贤人君子,进而治家以致齐国,"家国一体化",也就是《大学》"八条目","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齐而后国治".《大学》指出":所谓治国必先齐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历代各阶层人士所撰写的形形色色的家训、家诫、家规,均以孝悌亲情的血缘伦理为基础,以忠君诚敬为政治伦理,"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孝经》).所谓"移孝作忠"",事父母,能遇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论语·学而》)视家为国之本,家治而国治.家与国结构和功能上的统一,构成一个文化同心圆,其核心价值观在质上具有同一性.如清康熙皇帝熟读四书五经,精通六艺术数,8岁登基,在位61年,晚年将一生做人为政的经验教训写成《庭训格言》,作为皇子皇孙们的庭训教材.《庭训格言》引用诸子先贤的言论,以孝悌仁爱为本.康熙极力推行"孝治天下"."孝"是衡量为人子者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康熙以自己侍奉皇太后的经历教育皇子们遵守孝道:"朕事皇太后五十余年,总以家庭常礼出乎天伦至性,遇有事奏启,一日二三次进见者有之,或无事即间数日者有之.至于万寿诞辰,嘉时令节,朕备家宴,恭请临幸.则自晨至暮,左右奉侍,岂止月觐数次.朕巡狩江南,出猎塞北,也随本报三日一次恭请圣安外","昔日太皇太后圣躬不豫,朕侍汤药三十五昼夜,衣不解带,目不交睫,竭力尽心,惟恐圣祖母有所欲用而不能备."〔6〕康熙告诉皇子皇孙们,孝完完全全出自至爱真情,自然而然地竭诚体贴侍奉,没有定法.上至天子下至庶人,家常礼法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皇室与庶民在家训内容上同质多于差异,同的是核心价值观,异的是职业经验---帝王与士农工商不同职业的经验技巧.

  统治阶级的核心价值观通过家训的形式濡化一代代中国人,形成了古代中国独特的政治文化:以家训传承、内化统治阶级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使家庭文化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同时将统治阶级的核心价值观渗透进家庭文化中,使国家政治文化具有明显的民众世俗文化的质素.这样的家国文化与家国结构相互依存,互为表里,家国同构为以家训形式对家庭成员濡化核心价值观提供客观实际载体,家训把孝悌忠信守礼等作为家规、族规落实到家庭成员的人伦日用中,为家国同构提供理论论证.

  三、家训形式在当代价值观培育中的可能作用

  在当代社会,特别是以城市文化为基调的流动性的陌生人社会,传统的血缘伦理已经被现代法理所取代,当代国家政治意识形态与家庭精神文化生活之间的关系不同于传统中国社会,尤其是西方社会学中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理论的传入,家作为私人领域尽量避免国家的入侵,不仅在空间上,更在精神上有意与国家保持距离.家训、家教连接家庭与国家的功能看似失去原有的社会基础和依托.但认真考察可以发现,家庭仍然是社会国家的基本构成单位,个体的社会化还需在家庭中进行.所以,个人和家庭仍然不能完全脱离国家意识形态核心价值观的限度.家庭在对家庭成员社会化过程中必须参照甚至依据核心价值观,才能使家庭成员的成长不脱离社会,不违背国家的政治法律制度,这是世界上所有国家公民共同的生活模式,不独是我们国家.

  联合国大会于1948年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明确指出:"家庭是天然的和基本的社会单元",1993年的世界宗教会议上通过的《走向全球伦理宣言》同样认为:"只有在个人关系和家庭关系中已体验到的东西,才能够在国家之间及宗教之间的关系中得到实行."联合国于1989年12月8日在第44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一项决议,宣布1994年为"国际家庭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the Family),并确定其主题为"家庭:变化世界中的动力与责任",1993年2月,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又做出决定,从1994年起,每年5月15日为"国际家庭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Families).旨在改善家庭的地位和条件,加强在保护和援助家庭方面的国际合作.

  2008年,联合国将"国际家庭日"的主题定为"父亲与家庭:责任与挑战",2009年的主题为"母亲和家庭:变化世界中的挑战."目的就是强调父母亲在家庭中的作用及重要职责,强调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形成完备人格的保障,也是家庭幸福、社会稳定的前提.从中可以看到家庭、家教的重要性和无可替代性.

  联合国作为国际性组织对家庭及其教育功能的强调在一定意义上证明中国传统家训、家教模式符合人类社会发展需要.中国传统社会中家训完备、家教严格、家风严谨的家庭家族,其子女后代多能成就伟业,光耀门楣,所谓忠臣出于孝子之门,起到了沟通家庭(个人)---国家的功效.

  现在一些对传统家国同构持批判态度的人,极力否定家国的联系,否定国家意识形态对个人的影响,主张家庭的私密性、个人的独立性.事实上,私密不等于脱离国家及其意识形态的影响,独立也不等于遗世孤立.作为群体性、社会性动物的人,即便没有传统家国天下的情怀,但仍要生活在家国天下之中.尤其是全球化时代,天下的价值观必须了解和遵守,否则将无法在天下行走;国家价值观也必须清楚,因为那是作为国家公民的立足点,而这一切基本上都需要家庭成员在其未成年时的家庭教养中养成.

  传统家训与传统中国社会现实及意识形态密切结合,潜移默化中实现当时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下落和民间价值观的提升.在工商业快速发展,资讯发达、个体利益诉求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要把政治意识形态为基调的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一般民众日用常行的价值观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我们借鉴传统家训对传统核心价值观濡化的方式,用家训融通核心价值观与一般民众人伦日用的价值观,可能对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有所助益.

  总之,家庭仍然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教育如家训家规仍然是未成年人进入社会前了解并形成基本价值观的场所和途径.如何使核心价值观为一般民众所接受,可以有许多途径,家训所具有的生活化、大众化、实践化的特点,可以把高远的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一般民众的日用常行,用家训把核心价值观和一般意义上的价值观连接在一起,不排除是一条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刘剑康.论中国家训的起源-兼论儒学与传统家训的关系〔J〕.求索,2000,(2).

  〔2〕艺文类聚(卷二十三)〔E月/韵蕴〕.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3〕〔宋〕朱熹.童蒙须知.朱子全书(第十三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4〕康熙教子庭训格言〔M〕唐汉,译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67.

  〔5〕时中.中国传统伦理社会与臣民道德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3).

  〔6〕〔清〕康熙.庭训格言〔M〕.陈生玺,贾乃谦,校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wzys/llx/24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