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审美“保鲜期”关联问题研究

时间:2015-12-20 19:29:08 所属分类:美学 浏览量:

美具有社会属性,它受到人的认知水平、教育程度、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与干预。自然,绝对统一的对审美的定义在现实社会中也难以存在,现代思想史的发展已经证明:任何试图包罗万象的体系都只是空想,任何可以解释一切人类行为的理论,最终将无法从它的

  美具有社会属性,它受到人的认知水平、教育程度、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与干预。自然,绝对统一的对审美的定义在现实社会中也难以存在,现代思想史的发展已经证明:"任何试图包罗万象的体系都只是空想,任何可以解释一切人类行为的理论,最终将无法从它的结论返回到它的基本论点上。"事实上也从未有过任何流派或美的模式能够满足一切审美需求。

  阿奎纳斯认为:"美不是脱离现实事物的抽象形式,而是当我们看见时便引起了快乐的联想,同时规定了引起愉悦感官的事物的性质,首先是一种完整或完美,其次是适当的比例或和谐,再次是鲜明。"若以此为标准,美的框架是宽泛的,审美感受有足够的空间游离。同时,人对一种样式的审美感受由新鲜变为疲劳因掌握信息量、历史环境与认知水平等的不同而周期不等,越是多元与开放的社会对新事物的"保鲜期"越短暂,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一周获得的信息量与生活在中世纪的普通人一周获得的信息量不可同日而语,快节奏的社会必然导致人们多方面的不满足。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新锐艺术家这一本能具有创作欲望与话语欲望的群体必将推动历史进程。

  当一种样式或主义成熟并产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后,哪怕再优秀的艺术家也难以在此体系下体现鲜明个性。19世纪末,当马奈的作品《草地上的午餐》出现于"落选作品沙龙"这一具有挑战权威性质的非官方展览时,同样引起了强烈的质疑与诟病,虽然其古典的田园式主题符合当时的题材惯例,但形式被具有现代意义的形象语言置换。莫奈、雷诺阿、毕沙罗等印象主义画家将光源色与环境色因素植入画面,以追求外在自然感受与不确定性挑战绘画欣赏的固有思维。此后,凡·高、塞尚、修拉创作中的反印象主义倾向的萌芽已经产生,并逐渐成熟,他们三人都认为绘画不能仅仅像印象主义那样去模仿客观世界,而应该更多地表现画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他们既有共同的创作倾向,又有各自鲜明的艺术个性。新形式取代旧形式、新主张取代旧主张是历史的必然。

  回想20世纪第一个十年这一科技革命的时代,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飞机的成功试用以及量子论的研究,等等,这是人类科学文明发展的重要时刻,并对艺术流派的发展产生影响。以现代记录方式为例,假设摄影术不曾发明,现代主义则必定以另外的面貌呈现。青骑士画派、立体主义、桥派等相继诞生,多元文化时代的来临使得艺术发展流派的更迭变得频繁,让人目不暇接,一种新颖的艺术主张在其发展的同时,另一流派便在与其时间交织的同时成熟,一种新形式或思考方式的诞生使得过往的艺术形式成为历史。1916年,达达主义成为一场与破坏、疯狂、虚无主义、愤世嫉俗密切相关的运动的标签。它是一场从无政府主义和虚无主义出发,以各种讽刺手法甚至恶作剧的形式对一切艺术形式进行挑战和攻击的运动。几乎从诞生之日起,这场运动就注定审美或者说审视艺术的角度将改变人们的视角,将催生新的艺术主张。

  社会意识形态的变革是审美转变的原动力。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知识分子对精神追求的向往出于一种理想意义上的忧国忧民之情怀,试图通过人文途径寻找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框架。虽然包罗社会、政治、自然多领域并使之和谐的想法早已被证明过于单纯与理想化,但这浪潮般的人文情结让那个年代显得富有诗意而又充满理性的光辉。    以朦胧诗歌为例分析,它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及文坛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也给新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作家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但随之滚滚而来的经济发展主旋律淹没了沉浸于反思与伤春悲秋的精英审美群体,工业社会、科技发展与工具理性形态下的艺术表现出现代主义倾向,从一定意义上说,这种主张精英化、不愿与群众合流的形态对大众文化存在一种本能的排斥态度。前卫的美术家与批评家默契地将艺术创作、批评与大众审美保持距离,以维持精英阶层的坚守,从而使美本身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大众审美构建近乎依旧定格在某一种试图四海同一的尴尬层面,某些狭隘的标准依旧塑造人们的审美与认识领域,但我们仍可从多个侧面体味出逐渐宽松的大环境下产生的变化,审美也从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理想国回到争议频仍的社会现实。狭义美的方面,精英们开始讨论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开始了解西洋现代主义与后现代艺术思潮。在变化的过程中,我们由对美术领域的欣赏习惯被迫滞留在格式化认识状态发展到带着思考与参与性介入对艺术品或艺术事件的解读,由对自20世纪初以来的西方艺术发展成果惯性地持有抵触情绪发展到能够结合20世纪重要理论与美术流派建立内在联系,正如弗洛伊德着作《梦的解析》理论影响到了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毕加索利用视觉移动方式创立立体主义正是受到相对论中时间这一第四维概念的影响,而这些需要深入了解背景知识的西方艺术对于当时的中国大众而言有着极大的落差与信息不对等,赏心悦目的视觉欣赏习惯与东方文化传统思维使得大众和前卫艺术间无形地建立起壁垒,人们更本能地接受民俗文化的直观视觉感受,如剪纸、年画、鹅蛋圆脸的电影明星的微笑画片,以及建立在写实基础上内容大于形式的历史或青春题材的画作。大众作为审美主体,随着时代的逐渐开放与认知领域的拓宽,尝试着有选择地接受新鲜事物。

  而单纯从人的个体角度分析,心理上的好奇感是心理认知和感知的原动力,如果一个事物或者行为长期萦绕在眼前,那么就可以说对于这个事物或者行为,人们已经失去了好奇感,潜意识就会让人头脑中的意识转而发现可以重新唤起好奇感的事物或者行为,这反过来刺激、催生出新花样来迎合各个审美层次的现实需要。因此,西方文化的渗入、信息量的扩充与个体审美疲劳等内外因的综合作用使我们的审美"保鲜期"大幅缩短。

  一种审美样式的生命力最大限度地取决于它所处的社会环境,无论在美术史的进程还是任何社会中,都有广泛参与的大众审美,能够进入一种良性的文化发展状态才是人们精神世界最大的福祉。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wzys/mx/25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