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20 19:30:31 所属分类:美学 浏览量:
从价值论的角度看,审美价值是主体与客体的一种相互作用,不同的审美主体因主体的特殊性会产生不同的审美结果,即使是对同一客体也会产生不同的审美结果。这主要根源于人际间的差异,作为审美价值的主体,在整个审美活动中,由于主体的认知和感受不同,对不
从价值论的角度看,审美价值是主体与客体的一种相互作用,不同的审美主体因主体的特殊性会产生不同的审美结果,即使是对同一客体也会产生不同的审美结果。这主要根源于人际间的差异,作为审美价值的主体,在整个审美活动中,由于主体的认知和感受不同,对不同的客体会产生不同的看法,甚至是同一客体,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一、人际差异的产生及发展
人,是区别于其他一切物的独特的存在物,人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期。马克思认为人具有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而这两重属性又统一于人的劳动实践。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他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是相互联系的,表现出来是多方面的,因此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不能脱离其他人而存在,人与人之间是互为对象的存在。人是“同一性”与“差异性”的同一,人与人之间既存在着同一性,即人的共性,也存在着差异性,即人的个性。易小明认为人具有三重属性,即类性、群体性和个体性。从这个角度来讲,人的“同一性”是为了保存人的“类性”,人不能脱离人的“类性”而存在,换言之,如果人不具有了人的所属的类性,也就不再是人,而是其他的存在物。而人的“差异性”则是人的群体性和个体性的具体表现。人的群体性是人的类性的分离,它既受人的类性的束缚,又在人格上独立于人的类性,即人的群体特性。而人的个体性是人的类性的最大化的分离,是最小化、最具体的人,其个性最鲜明。
从人的三重属性的角度看,人的“共性”相对“个性”而言,其范畴相对更小,也就是说人的“差异性”的范畴往往比人的“同一性”更大,表现的形式更为丰富和多种多样。因此,研究人的差异性是分析问题的一个重要的角度。
人际差异,顾名思义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之处,即人的特殊性,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自然禀赋的差异,二是社会禀赋的差异。自然禀赋的差异主要源自于先天,比如智力的差异、身体的差异、性别的差异等等,即,人天生就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是无法消除的,但是随着人的成长,这种差异会在一定程度上发生波动,或扩大或缩小。而社会禀赋的差异主要是源于后天,比如阅历的差异、教育程度的差异、人际交往的差异、生活环境的差异等等,社会差异是人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形成的,也是造成人际差异最为重要的原因,就审美而言,审美价值的差异主要源自于人的社会禀赋的差异。
人际差异是作为审美主体的人与生俱来的,其产生是必然的,是人无法逃避的,随着人的不断成长和发展,其后天的社会禀赋不断地将这种差异或是扩大,或是缩小。人际差异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是合理的、积极的部分,它驱动着人们个性的发展和特殊价值的产生,也是推动人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因为合理的差异所带来的竞争是一种良性的,有利于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一是极端的、消极的部分,这种差异往往会拉大人的距离,催生人与人之间的分歧和矛盾,它驱动着人与人之间的恶性竞争和争斗。因此我们应当正确的认识和看待人际差异,既要看到其合理的成分并加以利用,也应当认识其消极的成分并加以规避。在人的发展中,哪些因素是造成人际差异的不断分化呢?首先是文化差异,这里面又包含了很多的因素,比如家庭条件的差异、接受教育的能力的差异、教师水平的差异、教育环境的差异、个人兴趣爱好的差异等等,这些因素共同造成了人与人的文化差异。文化的差异是一个不断积淀的过程,它对人的影响也是渐渐递进的;其次是经济差异,主要指财富的差异,这种差异在现实生活中对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的扩大起了促进作用。因为经济的差异往往会造成人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角度看,经济差异是最为基础的一个影响因素;再次是生活阅历的差异,每个人的生活环境是不同的,成长经历也是存在着差异的,因此影响了人与人之间不同的价值观念。最后要谈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仰的差异,这里的信仰不仅仅指的是宗教信仰,它包括精神上的一切信仰,因为信仰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会左右人的认知能力、审美能力等等。
总而言之,造成人际差异的后天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因而差异的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无论是多大的差异都不能脱离人的范畴,它就像经济学中的价值与价格曲线一样,有上浮也有跌落,但是价格永远不能脱离价值的管控。同理,人际差异无论是过大还是过小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共性的管控,不能完全脱离人而存在。
二、审美价值的主体与客体
审美价值既属于美学范畴,又属于价值论的范畴。美是审美的产物,美也是一种审美关系。审美价值是价值中的特殊种类,即它是一种精神价值。
前苏联着名美学家 M .C .卡冈说过,“审美是从自然和人,物质和精神、客体和主体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出来的效果,我们既不能把它归结为物质世界的纯客观性质,又不能归结为纯人的感觉。”[2]23在美学大辞典中,审美,即审美活动,指的是人发现、感受、体验、评价和创造美的实践活动、精神活动。在价值论范畴之内,根据价值的概念推出,审美价值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一种相互关系,即审美客体的某种美的属性对一定审美主体审美需要的满足 .审美价值既不是纯粹客观的,也不是完全主观的,它是带有主体自主性的客观存在,它是审美价值主体与审美价值的客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因此,既不能脱离审美主体而谈审美,也不能脱离审美客体而谈审美。
审美价值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系。在这种相互关系中,首先应该考察占据主导地位的主体,因为当我们在谈论什么是“美”的时候,常常带有很浓郁的主观情感,即美在一定程度上由审美的主体所主导的。审美价值的主体毫无疑问是具有独立思维能力的人,虽然其他的动物或多或少也存在着一定的审美,但是本文不做详细的考察。人作为审美的主体,在整个审美活动中扮演着主导者的作用,美与否,美的程度如何都主要取决于作为主体的人,美往往因人自身情感和认知等因素的影响而会有所不同。但是人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因此人在进行审美的时候也会存在着与他人的共性与差异。正是因为这种主体能动性,审美也被视为一种精神价值,充满了强烈的个人色彩。
审美的客体包括两类,一类是人,另一类是指除了人以外的事物,具体可以是动物、植物,也可以是物件,比如衣服、首饰等等,也可以是艺术形式等等。作为客体的人依然具有影响审美结果的能力,比如,人可以通过化妆打扮或是提升内在修养来影响审美主体的评判,俗话说人靠衣装,不同的穿着打扮会使作为客体的人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从而影响审美主体的评判。比如同样的一个人在邋遢不堪的状况下和在衣着端庄的情况下会给审美的主体留下完全不同的印象。当然作为客体的人相对于作为主体的人而言,其主动性有所削弱,这也是我们常常讨论的美学中的“主体间性”问题。因为在这种关系中,审美的主体和审美的客体都是人,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变,所以在审美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往往会形成一个“主客体”间的互动,而这种审美价值的产生也与个体联系更为紧密。
而除了人以外的审美客体,往往是比人缺乏自主性的物体,比如动物,甚至是没有自主性的物体,比如高山、河流等自然景观。但是他们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点会呈现出不同的样态,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审美的结果。在美学大辞典中,主体间性被解释为“人与世界、主体与主体之间交流、对话、共生关系的性质。”
初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提出,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一书中,将主体间性发展为作为自为存在的人与另一作为自为存在的人相互联系与和平共存的关系。梅洛-庞蒂在萨特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先验的主体性是一种向自己和向他人显示的主体性,因此,它是一种主体间性”.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这一个概念被引入中国,体现在美学上,一是把审美视为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生成的存在方式,从而确证审美、艺术是自由的本真的生存方式;二是把审美视为个人主体与他人主体之间共同的活动,具有普遍的意义;三是审美艺术作为精神活动,要通过主体间的相互体验、共生而达到对生存意义的领悟[3].主体间性也被视为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角度,因为在审美活动中,审美的主体毫无疑问是人,但是审美的客体也可能是人,因此,在审美的过程中主体与主体之间,主体与客体之间经常发生着交叉和重叠,即审美的主体与客体都是人的时候,彼此可能发生转换,互为主体和客体。
在审美价值中实际上存在两对关系,即主体间性和主客体关系。因此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一种良性互动之上的。而这种互动又在主客体同为具有思维能力的人的时候更为凸显。
三、基于人际差异的审美价值
在人际差异的视域中,审美价值的差异性是必然存在的客观事实,美甚至是因人而异的一种价值。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合理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了差异性只是人的其中一个属性,并不是全部的属性,因此,审美价值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其表现出来的具体形态在程度上会受到人的“同一性”的影响。美是客观存在的,正如奥古斯特·罗丹所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的存在并不取决于人,但是美是否被发现或是感知,则取决于人的主体感受。因人的差异性的存在,因此人对美的界定和认知是不同的,因此所产生的审美价值也是各不相同的,这也就意味着人的差异性是产生审美价值差异性的基础。
人际差异并不是产生审美价值的根本原因,审美价值的产生是基于审美的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人既是审美的主体,也可以是审美的客体,人际差异会对审美价值造成必然的影响。首先,如果没有人际差异,很难会产生不同的审美价值,也就是说所有的事物对于不同人来说都是一样的评价,要么都是美,要么都不美。但是现实却不是这样的,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有的人觉得这个美,而有的人认为那个美,甚至是对于同一事物也会有不同的声音,有的认为美,有的认为丑,正如俗话所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每个人对于美的定义是不同的,因此每个人的审美观也是不同的,这就造就了千差万别的审美结果。比如,有人认为胖为美,有人就认为瘦为美,有人注重外表美,也有人注重心灵美。这些都是人际差异造成的,人际差异丰富了审美价值,扩宽了审美的视域,产生了多种多样的美。
其次,正是因为人际差异的存在,我们才会对不同的审美价值怀揣着宽容的心态,奉行着“兼容并包”的原则,否则,美也可以制定统一的标准。“美”区别于“真”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其主体性更强,受人主观的影响更为浓郁,美没有一个固定的衡量标准,每一个审美主体都可以有自己的审美标准。我们之所以认同审美没有既定的标准,其根本原因就是基于人际差异,如果我们期望别人认可我们的审美,首先需要认同别人的审美。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不同的时尚风格,因为不同的人,其审美会存在着差异性。
再次,人际差异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审美的结果,比如一个饱读诗书的学者和一个胸无点墨的文盲对同一首诗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审美结果,学者会用专业的眼光来评判诗是否美,而文盲可能就完全无法做出判断。再者,同是一只兔子,小朋友可能会从外表判断其美否,食客则从肉质判断其美否,而服装师可能会从其皮毛判断其美否。这就是人际差异在审美过程中所带来的不可磨灭的影响。当人作为审美的客体时,比其他的客体更具能动性,比如,动物是很难自主地左右审美主体的评判的,但是作为客体的人却能,这也是基于人的主观能动性而产生的,是“客体人”的人际差异所带来的影响,如果所有人不具有差异,对于审美的主体来说也不会产生差别。
基于人际差异,即人的特殊性,由此而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审美价值,即审美价值的特殊性。在这些审美价值中同样存在着共性,一是特殊性的普遍化,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特的,对于事物的审美也是独特的,但是这些独特中又往往会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就如有的男人喜欢瘦的女人,有的男人喜欢胖的女人,但他们喜欢的都是女人,这就是特殊性中的共性而非公孙龙所说的“白马非马”.正是基于这种差异中的共性,审美价值才有了兼容并包、和而不同的发展模式。但是如前面所言,人际差异具有消极和积极两种成分,因此审美价值也会相应的带有这两种成分,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不是所有的审美价值都会得到认可。那些过于极端,甚至是异于常理的审美价值是会被世人所诟病的,这也就是“芙蓉姐姐”、“凤姐”之美没有得到大众认可的原因之一。
根据人的“同一性”与“差异性”相同一的客观事实,大众审美更多的是基于人的“同一性”,而个性审美则更多的是基于人的“差异性”.在大众审美与个性审美相同一的基础上,实现个性审美之间的和谐和兼容是十分重要的。
在差异性视域下,人际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审美价值的差异也必然会存在,而这些差异在产生上存在着一定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是基于人的独立意识,不同的人,思维方式、审美方式等等都会不同,因此在审美的过程中其选择存在差异是必然的。而偶然性是指人在选择美的时候是基于一种偶然的环境,也会受个人的不同的主观情感的影响。比如,在人心情特别差的时候和在心情特别好的时候对美的敏锐度是不同的,这时人的主观情感就会影响到审美的结果,而当外部环境不同,也会对审美的结果造成不同的影响。泰山的日出是非常美的,但是因为天气的影响,其每个人所能欣赏的美就会有所差异。审美价值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发展为价值冲突,因而“兼容并包,和而不同”在审美价值的发展中就十分的重要。
“兼容并包,和而不同”是审美价值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则,我们必须承认人际差异的存在,我们也允许不同的审美价值的和谐发展,大众审美与个性审美是互为依托的,当人际差异越小,大众审美就更为显现,而随着人际差异的扩大,个性审美又将更为突出。共性与个性是辩证同一的,只有坚持“兼容并包,和而不同”的原则,审美价值的发展才会更加的丰富多彩,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才会更加的和谐美好。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wzys/mx/25396.html
上一篇:杜威美学在我国兴起的成因